張善政的爆料 後黨國的不堪

據媒體報導,中國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圖書館,今年十月二十三日在門口高調「焚書」,經兩個月發酵引起關注,英國BBC指出,「該事件令大陸圖書審查再次成為焦點。分析認為,中共對人民意識形態的控制逐步加強。」本月初官網雖已下架相關消息,但仍招致批評聲浪。據說這些被銷毀的書籍涉及「傾向性」,也就是跟「圖書館本來應該發揮在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傳播」不同的文章書籍、圖片書刊和影像內容。

早在一九八七年中國廣電部電影局就已對中國電影提出「主旋律」電影發展方向,鄧小平美其名言:「一切宣傳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事實上主旋律電影就是必須符合中國共產黨式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所有想在中國市場上映之電影,因此必須通過審查是否符合社會主流意識形態傳播。中國獨立電影導演婁燁,就兩度因為電影未過審即參與國外影展而被中國政府「禁拍」,但這些藝術家仍能在此侷限的環境下生長出中國獨有的模樣。同為獨立電影導演王小帥的近作《地久天長》,還剪輯出中國國內可審查的版本及可至國際參展的版本。

回頭看台灣,前幾天副總統候選人張善政向媒體透露,蔡英文總統在留美時期房內有許多黨外雜誌。這則新聞揭示了解嚴前一黨專政的國民黨曾派出「職業學生」或者「抓耙仔」,到海外監控留學生的思想行動,若是被舉報「思想不正」者將被黨國列入「黑名單」,在台灣的境遇處處受阻,今年轟動全台的國片《返校》,正是描述這個時代「抓耙子」的故事。

《返校》中張明暉與方芮欣的師生戀美好動人,但也種下告密的種子。(牽猴子提供)

 

 

中國現在的環境,幾乎和《返校》一模一樣。早在今年上半年,中國大學校園已經開始公開招募學生擔任「信息員」,這些入選的「學生抓耙仔」就是專門在教室當中,把那些跟黨和官方想法不同的言論給舉報,被舉報之後的大學教授,他們的下場常常是被解聘,甚至更慘。

相較之下,台灣已是民主國家,然而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卻仍視黨國時期的思想自由限制為正當合理,嘴上輕易說出民主自由,實質上卻在推崇威權,可看出台灣還正處於「後黨國時期」,表面上政府無法限制人民的自由,然而許多人民卻還將自身限於黨國時代的思想中,甚至想影響其他人將威權合理化,例如張善政「爆料」蔡英文看黨外雜誌,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也是台灣人應正視的問題。

(作者為劇場工作者,台灣基進政經私塾學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