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口的傷害

 

學姊快速內定錄取的事情,包括她本身,許多人沒有辨法直接回答,於是迂迴反應。不是說誰誰誰也一樣,要不然就推給瘟疫蔓延環境,說現在不是適當討論這個事件的時機。

我對這件事情沒有更多的評論,明顯對錯都可以如此護航,已經屬於信仰的層次。我要説的是人生成敗重要的關鍵「藉口」。什麼是藉口?藉口是我們用自己創造的理由對人,事件或環境自我合理化的方式。它是捍衛自己的行為,推遲採取行動或忽略責任的一種手段。

我們從小到大不知道用了多少藉口,要自己唸書把握時間,覺得健康比較重要,要多睡一點;遲到是交通情況不好,而不是不肯早點出門;不去運動更多藉口,反正這是次要沒有用的事情,我天生就是一個懶惰的人等等等。

找藉口或與人比較,傷害的往往都是自己獨特的人生,找藉口的習慣對自己的負面影響很大,無法真實面對問題,變成欺騙自己的時候再也就無法挽回。尤其與人比較的藉口很容易從眾,自認為獨立於世界上的自由個體,為什麼要重複他人的人生?

我許多小學的同學,不知道為什麼我上了國中以後就突然開竅了,成績從後面直接爬到最前面。我大概12歲的時候就明白,自己才是唯一能控制的東西,對自己真的不能太好, 尤其不能替自己找藉口,這樣人生將會一無所有。

我很感謝出生在不是富裕的工人家庭,在人生關鍵需要金錢的時刻,家裡負債累累,上天給予這麼多挑戰的機會,這是一種無比的眷顧。

我大學的時候,有一陣子很喜歡看一本跟瘟疫有關的書「十日談」,這本書看過的人都知道「很好看」,而且還有很多人生的道理:

「 貧窮不會磨滅一個人高貴的品質,反而是富貴叫人喪失了志氣。」
—— 薄伽丘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