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紙之亂

 

我們面對的日用品中,最不缺的大概就是紙張,廁紙不缺代用品,搶它幹嘛?人在發急時會失去理智,來不及思考,看到別人做什麼就做什麼。小心紅色第五縱隊有益擾亂社會秩序倒是真的,看到有人危言聳聽的煽動就要檢舉。圖/取自經濟部臉書

我們面對的日用品中,最不缺的大概就是紙張,廁紙不缺代用品,搶它幹嘛?人在發急時會失去理智,來不及思考,看到別人做什麼就做什麼。小心紅色第五縱隊有益擾亂社會秩序倒是真的,看到有人危言聳聽的煽動就要檢舉。圖/取自經濟部臉書

 

 

我不反對家裡儲備一些日用品,避免一用完就非得要立即出門去買。但是每次看到有人大肆搶購廁紙,例如購物車上堆滿廁紙,都覺得這些人腦子有問題。最起碼,作為城市居民,居屋可謂寸土尺金,擺滿廁紙,是把住家當倉庫嗎?就是要囤積居奇,也要囤些值錢的東西啊。家裡沒有廁紙用,會死人嗎?

童年在印尼時,那裡的老僑,已經不用廁紙,跟隨當地民眾用水洗肛門,他們認為這比廁紙擦更乾淨;我們家是第一代,還保持中國習慣。1950年代我回到中國生活,用的廁紙就與在印尼的滾筒式廁紙不一樣,而是一張張的黃色粗糙馬糞紙,大小還沒有A4紙大。在物質供應緊張時,廁紙也要憑票供應,每人一個月買30張。我當時就講怪話,如果拉肚子怎麼夠用?

其實當時中國城鄉勞動階層並不太用廁紙,只有知識分子才有這個臭架子。城市工人很多都用看完的報紙擦屁股,因為各個單位各個部門都有訂報紙,農民更沒錢買廁紙,他們用樹葉,甚至用瓦片。用報紙有風險,除了據說油墨擦肛門可能導致痔瘡,更因為報章上經常有偉大領袖老毛的照片與語錄,擦到屁股上構成“現行反革命罪”;所以用的時候要學習中宣部對報紙內容先進行政治審查。

1980年代初期,中國開始改革開放,有學生出國留學了。他們到了美國,很驚訝公廁裡居然擺放免費的柔軟潔白捲筒式廁紙,有些人就不客氣的把整捲廁紙拿下來帶回家,貪心多一點的還多跑幾間,實現美國的共產主義制度。至於後來用廁者因為沒有廁紙造成的尷尬,自然不在這些共產主義者考慮範圍內。當年的台灣留學生對此應該還有記憶,因為報章上拿這來取笑過。

1983年9月23日,香港出現搶購廁紙潮,那是因為中國要收回香港,那次兩國代表談判時不太順利,公報上沒有出現“有益有建設性”字樣,導致港元匯率暴跌,我賣掉手裡的美元稿費換回港元,第二天實行聯繫匯率,我一下賺了2千港元,等於半個月的薪資。而去搶購廁紙的理由是因為港匯暴跌要去保值,這不是腦殘是什麼?

紙張不缺 搶它幹嘛?

我們面對的日用品中,最不缺的大概就是紙張,廁紙不缺代用品,搶它幹嘛?即使要抹手抹嘴巴,也有紙巾手巾可以用啊。我到現在還保持帶手巾的習慣,從小養成的,現在看來也算環保吧。

搶購食品比搶購日用品有理,但是食品有食用期限。偶爾吃泡麵很好吃,但是要每天吃也不好受。所以即使準備一些以防不時之需,樣樣也都應該適量而已。現在即使打仗,也是速戰速決,其他民生問題,要相信民主政府一定會擺在第一位,除非不要民眾的選票了。

人在發急時會失去理智,來不及思考,看到別人做什麼就做什麼。如果前面排隊去跳河你也跟去嗎?現在有急到非搶不可的地步嗎?小心紅色第五縱隊有益擾亂社會秩序倒是真的,看到有人危言聳聽的煽動就要檢舉。

我們在政治上也切忌跟風,任何事情要先用腦子想一想,如果是羊群心理,沒有好好考慮是非對錯就盲目跟風,不是把我們自己降格為羊嗎?還好羊群還比較溫和,如果成為狼狽,那才慘了。

<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林保華

林保華
資深政經評論家、中共黨史學者。親歷反右、大躍進、文革各項政治運動。曾任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中共黨史。2009年創辦台灣青年反共救國團,擔任理事長。著有﹕《一個中國人的台灣情》﹑《我的雜種人生--林保華回憶錄》﹑《用鮮血和謊言寫下的百年中共黨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