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錦實在無恥過頭

 

前幾天看到張作錦寫文章,以緬懷故人的角度,在暗酸楊牧。總是覺得哪邊奇怪,看了這篇文章才恍然大悟。

楊牧與張作錦根本就是不同世界的人。但張作錦硬是要巴上楊牧說兩人淵源深厚,最後來個回馬槍陰損楊牧,把兩人疏遠的原因怪罪到楊牧氣量狹小。

結果從楊牧的生平就能徹底對照張作錦有多小人。

張作錦用1949年的時台灣還是「文化沙漠」來自抬身價。

結果楊牧就曾經批判過:當時的台灣人除了台語外,普遍都會使用簡單的日語交談。然而國府接收後,日文被嚴禁使用,學校和正式場合也不准講台語,原先大家琅琅上口的日本歌謠,則突然轉換成陌生而遙遠的意象,那是關於遠方的大麥田、戰爭、飢荒與燒殺。

張作錦在鄉土文學論戰後,就不時撰寫社論擁護專制威權的國民黨。

楊牧則是形容這是:一場冬天結束前激烈的雪,洶湧蔓延地飄落,在眾人以為春天即將到來時,卻毫無預警地降下大雪,彷彿提示著蒼白的寒冬尚未結束。

楊牧甚至在「林宅血案」後,寫下〈悲歌為林義雄作〉,表達他內心無比的震撼與憤怒。

知道張作錦的人格與作為後,楊牧當然會瞧不起張作錦。所以自卑、猥瑣的張作錦才要寫文章,把楊牧疏遠他的原因窄化為楊牧討厭「外省人」、因「反中」而遷怒《聯合報》。

這真的不要臉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至於張作錦過去如何為虎作倀,可以看政大歷史系教授彭明輝的這篇論文:《聯合報》社論對台灣重大政治事件的立場與觀點(1950-1995)

https://reurl.cc/R4raMZ

 

統媒觀察》張作錦連楊牧也要【黑白集】 | 寶島通訊

台灣的文壇巨擘楊牧(本名王靖獻)3月13日辭世,引發台灣人的無限想念。然而,《聯合報》【黑白集】張作錦居然極為陰險地以追念故人為名,撰文給楊牧【黑白集】一番,可悲可恥,莫此為甚。 張作錦在4月3日發表「葉珊從...

< 資料來源:曾韋禎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曾韋禎

曾韋禎
嘉義出生,曾任自由時報記者、臺北大學統計系畢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