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經營「抗疫模式」的長線思考

從SARS、MERS和COVID-19的發展趨勢,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型病毒產生,因此,企業是否應該把「傳染病發生」列為常態現象,進行商業模式調整,而非只是短期內節省開支,撐到武漢肺炎疫情結束。

筆者的想法如下,企業認同每隔一段時間經營環境會產生新型病毒,所以,企業的經營活動應設計成在有「新型病毒」或流行病發生時亦能正常經營的商業模型。舉例而言,餐飲業受這波疫情影響,許多改成外送模式,這就是一種「抗疫商業模式」;但是,店內營業部分目前不少是停業狀態,其實,可以考量社交距離概念「室內一.五公尺、室外一公尺」重新設計。這當然需要政府的配套,例如設立「抗疫餐廳標準」讓企業依此標準重新設計餐廳,政府考核符合標準的餐廳,給予「抗疫餐廳標章」展現公信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議對民眾未能保持社交距離訂出規範,原則上社交距離要保持室外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要1.5公尺,未來排隊等公車、買口罩,都要保持至少1公尺距離。 (記者劉信德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議對民眾未能保持社交距離訂出規範,原則上社交距離要保持室外至少1公尺,室內至少要1.5公尺,未來排隊等公車、買口罩,都要保持至少1公尺距離。 (記者劉信德攝)

 

 

當然,讓餐廳符合政府的「抗疫餐廳標準」是要付出代價的,除了裝潢費用,最重要的就是可容納人數將比過去少,這在重視「翻桌率」和極大化營業額的餐飲業來說,是很大的犧牲。因此,只有極重視服務品質的「中高端餐廳」可以轉型為「抗疫餐廳」。長期而言,具有餐飲特色、精緻且營造舒適用餐環境的餐廳,才能成為重要旅遊資源。台灣的商業思維要從「重量」改成「重質」。

以夜市與觀光景點來說,政府亦可依據社交距離訂立標準,重新設計「人潮動線」與「人員流量限制」,並對夜市與觀光景點進行考核與認證,讓消費者可安心在上述地點駐留。

除了上述產業,航空業、大眾運輸業、旅館業等,亦可考量防疫標準重新調整其商業模式,無疫情時採用一般模式,不考慮防疫標準極大化顧客量與利潤;有疫情時則採用防疫模式,根據防疫標準降低載客量並提高售價。

除此之外,政府有一個可以救觀光產業且可有效防疫的作法,那就是「彈性放假」,具體作法就是每一個縣市的休假不一定要排在六、日,改成部分縣市排假日、部分排平常日,限制旅遊地區的顧客流量,達到防疫效果,並可拉長旅遊產業的每月尖峰時間數。

兼顧防疫與永續經營,是一個值得大家思考與討論施行的議題。

(作者為高雄科技大學研究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