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和CHINA的選擇

阿珍與阿扁的戰爭

TAIWAN 和CHINA的選擇
- 阿珍與阿扁的戰爭

副標的完整寫法應該是「金門阿珍與台南阿扁」。後面再談。

今天下午三點11分,柏林一媒體(rbb)忽發快報:「中國使館領務大樓被不明人士丟磚塊」(... chinesisches Konsulat),我立即本能地尋找報導裡的地址。嗯,不是我們代表處的那條街。警報解除。報導還說,可能和此次病毒疫情有關。

我的擔憂不是沒理由的,因為我國的官方自稱還在「Republic of China」啊。雖然我們大樓外牆上的牌子只有中德雙語的「台北駐德代表處」及我來了後才能加上去同樣是中德文的「台灣文化廳」,但搞不清楚的德國人還是大有人在。自由民主的台灣竟然可能會被和專制獨裁的中國攪混在一起,實在丟臉。我想起我的臉書,昨夜的貼文及一整天的留言。

我昨夜的臉書貼文引來了遠比之前任何一篇貼文還要多的留言,可粗分為兩類。其一,重點在表達「我台灣,我驕傲」的感動。其二,重點在表達「我台灣,我焦慮」的感觸。焦點則在如其中一則指出:「出發時是TAIWAN CAN HELP」,「降落時變CHINA AIRLINES」。(會不會有德國人誤會中國在送他們口罩呢?不是前兩天才送了一次了嗎?)不管是前者的「留言可慰」或是後者的「留言可畏」,都值得探討。而兩者我都能體會。幾年來與我合作無間為台拼外交的華航駐法蘭克福總經理也能。

今天一早他給我寫了賴:

「大使早,看到媒體與粉絲頁眾多留言,看來公司名稱還讓大家有些遺憾,我個人仍然覺得很非常榮幸能與您見證此次台灣之光,
華航名稱不影響華航人愛台灣的心。」(實在晚了,不宜打擾他,未經他許可,希望他不介意。)

我這裡也給各位看一下我當下給他的回應:

「XX兄早!這兩天真辛苦您了,也謝謝你您及您同仁的戮力支持,「Taiwan can help 」才能變成「Taiwan is helping」!
這次大家能一起親身見證台灣之光點亮歐洲一時的黑暗,是榮耀,也是緣份,我跟您一樣,深感與有榮焉。
華航英文名稱裡的「China」是被中國(其實是中共政權)搞壞的,乃池魚之殃也,也是歷史尚未完全翻過去的一頁。
所幸,大部分的台灣人是對「China 」有意見,而非對「華」航有意見。而華航人愛台灣的心,大家有目共睹,我也有幸親證其中,謝謝!我們繼續攜手合作為台灣!
祝平安如意」。

我想我可以這麼確認,認真思考我們護照上、華航飛機上的英文名稱之時機已臻成熟。為了避免被誤會是「China」,只要是對台灣有認同、有感情的台灣人,應該都能接受,在華航(中華航空)的中文名字不更動的情況下,其英文名稱裏別再出現「China」這個共識。要討論的應該是「技術上怎麼作及作什麼?」而不是「道理上要不要作?」的問題。

既然都到這裡了,當然就一定迴避不了多年來困擾著國人的問題:護照上「Republic of China」裡的「China」要怎麼處理,才不會讓拿此護照的台灣人在國外被視為是「Chinese/中國人」?

我先說我的態度好了。我認為,堅持我們的國家叫「中華民國」的人有此權利堅持,但他們(根據最近民調,或許只是他或她?)就必須堅持「中華民國」的簡稱是「中國」,就像「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簡稱是「德國」。至於「Republic of China」的簡稱則是「China」,正如「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簡稱是「Germany 」一樣。這樣一來,凡是我國被標示為「Taiwan, China」時,我們不得要求把「China」拿掉,而是要求把「Taiwan」拿掉!還有,還沒完,這些人去「大陸匪區」,看到習匪近平就要吐口水,就算你他兩人都戴著口罩。聽到匪偽國歌更要嗤之以鼻。至於匪偽國旗,當然是見一面撕一面,撕兩面撕一雙,而不是什麼見面三分情。還有,還要堅持香港一九九七當年應當還給我們等等。對了,還有,要恕斥譚德塞:他服務錯對象了。

好了,如果説「中華民國不能」簡稱「中國」,「Repubilc of China」不能簡稱為「China」,請問,你會買一把撐開了就不能收的傘嗎?你能想像,你帶著一把撐開的傘上捷運、進電影院、搭計程車、上公廁。。。?

現在我們就來看國民黨金門縣籍立委陳玉珍和行政院長蘇貞昌再度為「台灣是不是個國家」而引起的爭執。這其實是國內外、老中青三代台灣人的大問題。阿珍再度硬說「台灣不是國家,中華民國才是國家」。蘇院長則回以「沒有台灣還有什麼中華民國?!」

阿珍之前秀出其國民身分證強調:「金門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不是台灣島的一部分」。嗯,我同意,金門的確不是「台灣島」的一部分,但是不是Taiwan 的一部份呢?國民黨的阿珍秀出身分證,我們就端出民進黨的阿扁之護照。

2003年,民進黨的扁政府回應國人需求及國際現勢,在我國護照上加印了「TAIWAN 」,獲得社會普遍認可。唯當時的國民黨馬主席率其立院黨炮聲隆隆地怒斥民進黨政府改國號、搞台獨,並揚言,若再執政必將改回原狀雲雲。
五年後,2008年5月20日,馬主席就任成馬總統,直到2016年下台,國民黨在馬總統的執政下,整整搞了八年的台獨,一天沒有少!

在此,我要問兩個關鍵問題。其一,當初好端端的,為什麼護照封面上要加「Taiwan」?不正是因為「Republic of China」非但成事不足,還敗事有餘?它不但沒有辨識功能,還是台灣人被誤為中國人的原兇。所以必須加上「Taiwan」。但是由於「原兇」還在,所以還是難以完全避免被當成中國人的誤會。「原兇」當然指的不是「Republic 」或「of」,而是「China」。此問題尚待解決,否則貼的貼,塗的塗,人民自力救濟,乃理所當然之事。尤其值此中國武漢病毒肆虐全球之際,此問再起,不足為奇也。這裏,給大家參考一個真實發生的事:

研討會結束,台灣教授與外國教授交換名片。對話譯成中文如下:

外:(指著名片英文的那一面)
Republic of China?
台:別看它。
外:你印「Republic of China」的
目的是叫我別看它?
台:#%&$@?

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原來的護照上面都是中英對照(「中華民國」下置「Republic of China」,「護照」下有「PASSPORT」),但加上去的英文「Taiwan」,卻未附上中文的「台灣」?答案很簡單:問題主要出在「REPUBLIC OF CHINA」上,不在「中華民國」上。因此,「TAIWAN 」是我們在國際社會上使用的國名無誤,只此一家,別無分店!
因此,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金門不屬於「台灣島」,但屬於Taiwan/台灣 ,而在國際上,這個國家叫「Taiwan 」。這樣可以嗎?

或是,按照老K阿珍及其同僚的說法,請他們提出要求:
「金門馬祖」居民的護照不應加「TAIWAN 」,而應加「Kinmen」或「Matsu」。或者拿掉「TAIWAN」,也是個選擇。(我忽想到「削足適履」這句成語)。

結論:
正本清源的作法,就是保留䕶照上的「中華民國」,國名並未改,但將「Republic of China」拿掉或改成因無法辨識而不會被誤解的「ROC」,然後把「TAIWAN 」放大置頂。其他,以後再說。

那麼,從以上華航及護照的兩個例子來看有關新的身分證上要加Republic of China (Taiwan)之爭議,其實就有答案了。答案一。在國內使用的身分證為何要加國家英文名稱?噢?因為不排除有可能在國際間使用或出示,(的確有可能)。咦,那這麼一來,護照上「China 」的困擾還尚待解決,不是又複製了同樣擾人的問題。還是「到時,兩個問題一次解決,比較便宜」的概念?

對了,我們要印的是「身分證」,不是「分身證」。

但是,我建議,這一切等疫情至少告個段落再來集中討論吧。

這裏還是先來看一下外交部貼的台灣口罩運抵歐洲,他們對我們感謝之情的短片:

https://m.facebook.com/mofa.gov.tw/videos/1611572715660587/?refsrc=https%3A%2F%2Fm.facebook.com%2F211271956064121%2Fposts%2F797973074060670%2F&_rdr

*
我今天幾乎一整天在回許多昨天不克到法蘭克福的友我國會議員的致謝、鼓勵之訊息,也忙著把照片傳給他們,好放臉書或推特,幾乎每一位都同時也嚴辭譴責,甚至氣憤填膺地痛批世衞組織祕書長譚德塞對台灣的無理攻擊。因此心情基本上是亢奮愉悅地。尤其看到德國甚至歐洲閲讀人口最多(好幾百萬,不誇張)的德國《畫報》引我的話,粗體寫著:

「台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批評世衞組織與中國之間是「被病毒感染」(按:狼狽為奸)的關係」。

但是又看到這麼多國內外熱愛「TAiWAN 」的朋友們對「China」一字的鬱卒,我想也該有所回應,

*另,看到一個台灣人把豬排作成台灣樣,也有感觸:這都是台灣長期被壓抑的心理投射。不過還好是台灣,若是中國,恐怕找不到鍋可以炸哩。要不然當口罩用氣炸鍋煎?也沒問可不可用,這麼可愛,就吃了,不,就貼了再說吧。

結果不知不覺又快兩點了。還好是周末。

圖像裡可能有顯示的文字是「 Taiwans Repräsentant in Deutschland Jhy-Wey Shieh (65) kritisierte in BILD die „verseuchte Beziehung zwischen China und der WHO

圖像裡可能有摩天大樓圖像裡可能有食物

< 資料來源:謝志偉粉絲頁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謝志偉

謝志偉
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現任台灣駐德國代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