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時代的政府布局

總結今年前四個月的成績,台灣在國內疫情管控以及國際形象宣傳上,雙雙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此種光榮感至少跨越了好幾個世代的台灣人記憶。(資料照)

總結今年前四個月的成績,台灣在國內疫情管控以及國際形象宣傳上,雙雙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此種光榮感至少跨越了好幾個世代的台灣人記憶。(資料照)

 

再過兩個禮拜,蔡英文總統的第二個四年任期即將展開,按照憲政慣例,蘇貞昌要率內閣總辭,由總統重新任命,並展開政府人事布局。每逢權位更迭,不論哪個政黨主政,總是大風狂作,傳聞四起,熱鬧的表象之外,事實上,透過用人,展示的是主政者治理的格局與內容,其又與國家的前景息息相關,這才是應當觀察的重點。

過去的幾位民選總統,在順利連任之後,往往當選的那個時刻,就是聲望的最高峰,而後不免都要步上權力之路愈來愈接近尾聲的必然循環;中國武漢肺炎在蔡總統第一個任期的尾聲意外爆發,既把前面四年的美中對抗情勢推升到了極致,也徹底改變了世界長久以來的政治與經濟秩序。這個全新的變局,考驗著全球的政治領袖,截至目前,試煉仍在進行。

總結今年前四個月的成績,台灣在國內疫情管控以及國際形象宣傳上,雙雙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此種光榮感至少跨越了好幾個世代的台灣人記憶。這兩方面的勝利,應驗了「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的老話,背後具有多重因素共同構成,不僅有綻放政治才能的靈魂人物適時出現,公衛專業每天一字排開公開疫情,各種防疫物資國家隊的迅速籌組,執政團隊積極涉外述說「台灣故事」,更關鍵的是,從醫療體系到個別公民的全面社會動員,可以說所有人都參與其中。

早在五二○之前的一個月,台灣已經在本土案例連續維持「零確診」的紀錄錄,守住了社區防線,意味著防控疫情的這場戰役,已經初步獲致成果,除了國民健康得以確保,在政治上,鐵人部長誕生,總統與行政院長的支持度創新高,顛覆了第二任開始走下坡的權力宿命,這些都是下一個四年新增的籌碼。

然而,後疫情時代即將迎來的,則注定是一個已經回不到去年十二月的世界,這個世界無法再以過去的知識、經驗來慣性看待,一國之治同樣也是如此。面對一個正在分裂重組的國際體系,以及隨之劇烈重構的全球產業鏈改變,甚至是疫情重傷後要重啟復元工程,我們這個一向以出口為導向、對外高度依賴的島嶼,究竟要怎麼跟上世界興起的浪潮,掌握國家發展的機遇,通過可見的逆流,無疑是新內閣的課題。在這樣的目標下,我們藉以檢視蔡總統與蘇院長未來提出的政府人事名單,全體政務官是否具備以上的心理準備與行動方案,就可以判斷台灣在下一場戰役中,能不能再創造如奇蹟般的「台灣模式」?

基於以上歷史轉折點上的需要,也因為這個時代不再承平,民進黨傳統的派系平衡,選舉功臣的領地分封,或是口袋人選的大風吹,即使是再怎麼難以迴避的政治現實,都得成為用人選才上的次要指標或是附帶功能,否則絕對無法因應下半場的殘酷來襲。換句話說,這不是大幅度或小幅度的斟酌,這是政務官眼界認識與是否適才適所的問題。這道考題,蔡總統與蘇院長責任重大。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