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擋」

青年談兩岸條例修正案「去統」

立法院日前一讀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案,將第一條「國家統一前」字眼改為「因應國家發展」;二十六條之一及第六十三條則將「國家統一」改為「國家管轄領域僅及於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時」。由於時值​五二○前夕,難免讓人​多所​聯想​,​有媒體討論​​是否為蔡英文總統走向「法理台獨」鋪路。​又因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兩岸乃至國際關係的區域角力不同以往​,民進黨選擇修改相關法律,非直接修憲,頗有與「制憲正名」公投區​隔味道;另外也傳出是​與​安撫獨派勢力有關。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資料照)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資料照)

 

近來民進黨逐漸落實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前途由全體台灣人決定」的完整兩岸論述基調,也成功在政治版圖中擠下親中政黨,佔據中間至泛綠的光譜,並擠壓泛藍向紅統集結,退守僅剩無幾的基本盤。​可以說,​台灣人透過漸進式社會討論,逐步建立屬於台灣自己的主權意識,​以往​政府​選擇委曲求全來爭取國際空間的策略,不再被​民間​容忍,因此舉凡華航改名、成為WHO會員國,到希望制憲正名的聲音,一波波襲來。引用中國國台辦主任​​劉結一的話,正是「民意不可​違,大勢不可擋」。諷刺的是,台灣人不追求中國民族大義,或許也說不出台灣民族大義​,但恐怕要感謝的是中國​長久​以​來​的​打壓,不斷累積台灣共識能量,讓台灣能夠一步一步向實現「國家正常化」的目標前進。

歷屆民選總統闡述的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中華民國台灣等論述,若說中華民國被視為「完整民族國家的中間過渡型態」,相信多數人不會反對。現存於台灣與最初創建於中國的政府,不盡相同。無論憲法前言、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國家統一」詞彙,可說已不具實質意涵。

至於若修法通過,確認領土範圍不及於大陸,則可回溯一九九三年釋字三二八號問及國家領土範圍,當時大法官不敢解釋,導致「依其固有之疆域」的空泛說法遺留至今。現在,該是時候確認「台澎金馬與其附屬島嶼」為國家的現存領土範圍了!

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二○○二年曾說「台灣問題不能無限期地拖延下去」,這不僅是中國立場,應該也是台灣立場,只是兩岸注定走向不同的道路。

(作者為台北大學法律所碩士生)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