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老師」為何變成「老師招了」?

「招老師」為何變成「老師招了」?
- 因為,不招就糟了!

和很多追求自由及人民作主並引台灣之民主成就為傲的台灣人一樣,我對台灣現行的國家符號如國歌、國旗與國號之認知和藍營或統派的看法有相當的差異。但是到了國外,我講中文時,雖然講「台灣」的次數會更多,但不會漏掉「中華民國」。而國歌,除了「吾黨所宗」外,其他的我都唱,雖然其內涵也真的距離台灣遠了些。至於那面直接源於中國國民黨黨旗的國旗,更不用說了,─ 在我的會客室裡面,除了現任總統的玉照外,一定有一幅大大的國旗,媒體採訪或德國國會友人來訪,總統和國旗兩者常常入鏡。那是在「國外」,這些符號代表我們的國家,就好像我在台灣的話,從基隆寄信或包裹到高雄,地址上不必寫台灣,但如果是,從柏林寫信或寄包裹去基隆或台北,我一定得寫「TAIWAN」或加上中文的「台灣」。寄件人地址,除了柏林,也會有Germany。
因此,在國內,我極端厭惡有人平常沒事就揮著特大號的國旗到處呼嘯,罵人、甚至打人,或者每逢選舉就有某政黨滿場大小國旗,彷彿他們是在和外國人拼總統或國會選舉。這不是反常,而是病態。

現在來講重點了。中原大學副教授招名威在這次事件中道了兩次歉。第一次是因為他講了「武漢病毒」和「中國死亡人數絕不只三千人」,這點令全班唯一,且在北京透過視訊上課的中生寫信給中原大學校長抗議。抗議成功,校方要招老師道歉,他照作了。但是在道歉時,他說了一句「我是中華民國(台灣)的教授」,就這一句,他必須作第二次道歉。他到底犯了什麼錯?

代表校方的人(校長?教務長?副校長?國際長?系主任?院長?警長?。。。?。。。?)質問招老師為何要特別講出「作為中華民國的教授時」,招老師一句「那台灣的學生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上課,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沒說完就被打斷了,(運氣不錯,只是話被打斷,而不是腿被打斷)。招老師要說的是:「那台灣的學生去中華人民共和國上課,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可以不高興或抗議嗎?」也就是說,當招老師講他是中華民國的教授時,他腦海裡是有個「外國對照組」的。所以,他這時用「我是中華民國的教授」是師出有名的,而且又不是重複地講,怎麼會被校方代表指責為「偏頗」?怎麼會讓校方代表說出「那不是所有陸生都GET OUT!!?」到此,大概不是所有陸生都 GET OUT,就是招老師得GET OUT了, - 如果他拒絕針對講了「中華民國」向中生道歉的話。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知道了,提出第一次道歉的是中生,我的問題是,是誰提出招老師得做第二次的道歉的?是那位中生也好,或是中原校方也好,都沒清楚說出來。但這是關鍵!
是中生聽到道歉辭裡竟然出現「中華民國」而受不了刺激,乃再度向校長/校方表達不能接受而要求招老師收回「中華民國」呢?還是校長/校方自己思想審查?我估計,是中生針對「中華民國」再度抗議或甚至可能語出威脅,而校長/校方繼而先自行思想審查後,再去逼招老師針對說了「中華民國」向陸生道歉。

一夕間,招老師若不招,校方代表已經說要訴諸「公評」了,他承受得起嗎?各位知道,這裡的「公評」是什麼意思嗎?錯,如果您猜的是「社會輿論」。才不是,那是送到「教評會」或是「教學倫理委員」之類的會議裡去討論是否適任的意思!可以把你GET OUT或羞辱一番的意思。招老師眼看著就要變糟老師了。於是,「迫於現實的無奈」,(此為他第二次道歉時的開場語之一)招老師就招了。

媒體上,校方的態度如下:「中原大學強調,從未禁止老師在課堂上提及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四個字不是不能講,而是刻意提起與先前爭議言論無關的內容,似有挑釁的意味。校方僅請招名威針對學生所謂「人身攻擊」的部分予以回應,不需衍生其他不必要的爭議。」
這種邏輯和某退將立委硬把小英總統捍衛台灣的自由民主及國家主權污衊扭曲成「挑釁」中國有什麼差別?!

大家來真正「公評」一下,中原校方這種話聽得下去嗎?

歸根究底,原來招老師不叫「招名威」,是叫「招人怨」!
敢惹中生聽到「中華民國」而心臟受不了,這次不好好處理,下次,招老師心血來潮,忽然對著某中生說:「來,這位中國來的同學,是不是喜歡上台獨自作個報告呢?」,那可如何示好?,對不起,那可如何是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Ojtu7HBhgA

< 資料來源:謝志偉粉絲頁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謝志偉

謝志偉
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現任台灣駐德國代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