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根心臟支架差價20多萬

病患家屬談醫材案

 

健保署八項自費醫療器材差價天花板甫一公佈,好像捅了馬蜂窩,驚動蔡英文出來叫停,抗疫人氣王陳時中親上火線說明背書,還是被叮得滿頭包,原定八月實施,現在要「從長計議」。筆者對醫療器材這一塊並不熟悉,但想以病患家屬的親身經驗,來談談所謂「自費」醫療器材問題。

約二十多年前,家父七十多歲,罹患心臟動脈狹窄,到彰化某大醫院裝支架,醫生遊說裝「塗藥的」,一支十五萬元。為了家父病情,忍痛也付了。不過事後聽心臟科權威醫師私下告知說:「其實塗藥和免費的健保支架效果差不多」。沒幾年,家父心臟三條動脈均告阻塞,在台中教學醫院開刀,做心導管手術,術後未清醒過來,十多天後逝世。

舍弟去年也因心臟病,到台中某教學醫院裝了六支支架,他選擇三支塗藥、三支健保無塗藥的。我問他為何如此搭配,他說:「為了給醫院和醫生一些『福利』,看能不能得到比較好的照顧」,於是光支架差價就多付出二十多萬元,剝了一層皮。

日昨到台北拜訪新聞界極資深的前輩,剛好談到醫療器材差價問題,他以己身為例,開白內障,一眼先開,選擇自費水晶體,付出數萬元,之後,另隻眼睛做同樣手術,也付出不菲代價。但事後他因眼疾,另找友好眼科醫師看診,該醫師仔細檢查,發現兩眼水晶體並不一樣,有一個是自費的,另外一個是「健保的」,但也收了同樣的高價!

以上舉這三個例子,說明患者相對於醫院、主治醫師,其實是很弱勢的,這也是以前「開刀紅包」劣習風行的由來。這次健保署提出「差價天花板」條款,引來醫界大反彈,究竟是考量醫療品質,還是擋到財路?兩者天差地別,小英第二任伊始,可不要學吳敦義的「白海豚會轉彎」,那就不妙了!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台中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伯仁

王伯仁
資深退休記者。主跑省議會及省政新聞20餘年,著有「看千帆過盡~一位省政記者的憶往」一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