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香港人的理想國嗎?

 

香港人造反,中國便頒布國安法並成立「駐港國安公署」,把鎮壓法理化。鄰近的台灣,與香港同有反共背景,加上民進黨獨立建國目標與部份港人訴求相似,因此支持這次反對運動便冠上道德義務。早在三月份高雄韓國瑜提「香港村」計畫,六月廿日蔡英文參加民主高峰會時強調「她的心與香港人同在」,七月一日中央將成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專案協助港人來台,剎時一陣移民熱,黃秋生已到、正在拍劇,下一位未知會否是杜汶澤?但台灣真是港人烏托邦嗎?專業人才和資金均能吸納到寶島來?我們先了解香港近代移民史。

每有大事,香港人都想到逃離,從二戰重光、六七暴動、《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六四事件和九七回歸等,但台灣從不是選項。殖民母國是最早考量,隨著經濟富裕,加拿大、澳洲、美國等最熱門。而台灣因沒有國際引渡條款,落腳的都比較「非主流」,如五億探長呂樂、毒犯東方馬氏;又或者發展不順遂而赴台的藝人,如郭天王、劉錫明;更有會考落第而來台讀大學的僑生。曾幾何時,台灣只是無可奈何的避風港。

九七大限是頂尖人才和資金外移巔峰,留下的中層小康只能坐困愁城,今香港動亂,想走的便是這一群。然而就算英國政府延長BNO居住年期或修改移民政策,也難吸引普羅大眾,因為帝國物價高求職更是困難。相對地,移民台灣便宜,台幣六百萬投資金,約香港房價三、四成,但政府防投機取巧,申請人必須成立公司並僱二台籍員工一年。若以最低工資算,一年六十萬。這當然是小數目,但對於「逃難」的中青年言,也許是不必要的負擔。來很容易,活下來才是考驗,香港公車司機月薪最低台幣六萬起,台灣只有四萬五,打工的更慘,只有三萬多。談創業,資金寡市場窄,以移居的港人經驗,通常到台南或宜蘭買一幢別墅經營民宿或文創、住北部城市經營小餐廳,或投入職場,以房仲、保險業和銷售業務為主。畢竟台灣稅賦不輕、股市不穩及戰爭問題等,都令經濟能力強的人和財流到新加坡去。

在國家認同上,香港人著重「家」的觀念比國家意識高,普遍反共不反中,難以捨棄中國人身分,這與台灣日漸形成的「台灣人主體意識」甚至有所矛盾,簡單一問,他們願意用生命捍衛台灣國家的安全嗎?還是再收拾行囊亡命他國?

港人移台,政府要實事求是面對利台的社會階級,而擺脫那東方之珠鏡花水月的幻影。

(作者是在台港人,中興大學歷史系博士生)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