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病理


如果,經濟是社會的肉體(物質條件),文化是社會的心靈(精神條件),那麼,現在的台灣是物質型,而不是精神型的社會或國家,重視利益大於意義。這是歷史累積的性格,戰前台灣人的知識份子、文化人或因明治維新、歐洲化氛圍影響,而有新文化的社會召喚,但台灣並未走向台灣人的台灣,終戰後的中國化、二二八事件的陰影,文化病理形成,並未療癒。重經濟的肉體型社會,甚至成為國家體質,成為台灣的形貌。

蔣氏父子黨國體制,在共產黨中國文化大革命後,以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口號,試圖形塑差異像,但四維八德只是統治權力馴服人民的內化力量,輔以外在的戒嚴律則。相對共產黨中國的戰狼化,國民黨中國的馴羊化,只為了黨國宰制。文化,在統治權力的心目中,只是裝飾性,並非創造性力量,也不是國民性彰顯。

政黨輪替以後,台灣性和中國性輪替,從蔣介石時代就賦予總統文化指標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陳水扁第二任期中去了中華冠詞;馬英九上任再冠中華;蔡英文繼任時不動名稱,以「文化總會」通稱,不惹是非。黨國時代在雲端的文化機制,卻不免因委辦、標案的枝枝節節,落於凡塵,並惹爭議。就像「中華民國」各自表述,各據名實論立場。台灣文化的表裡,顯然和中國文化有些雷同的病徵。

監察院、考試院,原來都是民進黨執意三權分立原理,想廢除的中央政府機關。民意也支持這種改革。失去杯葛國會力量的中國國民黨,眼看民進黨對監委提名,監院正副院長人選,可為所欲為,也拋出廢除論。受台灣人民期待的民進黨,應該順勢而為,訂落日條款,讓監院在本屆期滿,廢除。新設的國家人權委員會改在總統府可也,三權分立的憲政改革論能一新國人耳目。

台灣要從殘餘、他者、虛構的中國脫離,國民國家的原理賦予台灣人民這個國家的主權,台灣人民要體認權利和責任,尋求積極建構,而不僅是與殖民意識論政黨爭逐「中華民國」政權。只見鳥不見林,會因小失大。只滿足於取代中國國民黨執政,不盡能解決台灣的政治困境。台灣人民期待民進黨的是改革,而非承襲、替代殘餘性。執政,勿忘初衷。

(作者李敏勇,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