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新聞媒體就是關注民主

如果說全球尚熾的新冠病毒疫情中,台灣人學到了什麼寶貴經驗,那就是:沒有什麼比資訊與政策形成過程的公開透明,以及理性的辯論,更符合公眾利益也更能有效治理。而提供資訊公開與理性辯論的平台,本該是新聞媒體在民主社會中最重要的功能。

然而,事實上,台灣人信賴新聞媒體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二十四%),最受信賴的媒體公共電視,閱聽次數倒數第二,最不受信賴的媒體卻在閱聽次數高居第三。這就是台灣新聞媒體的現況。

上述事實出自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日前公布的《二○二○年數位新聞報告》。台灣自二○一七年起就被列入調查對象,四年下來,台灣人從手機看新聞的比例由六十五%升到七十四%。從網路、電視、印刷看新聞比例都下跌,印刷腰斬到二十一% ,唯有社群媒體微幅上升到五十七 %,但台灣人對社群媒體上的新聞,信任比例只有十六%。

Pixabay

台灣人不但在報告中的四十個新聞市場中,對新聞媒體信賴比例倒數第三,擔心在網路上看到假新聞的比例倒數第九(四十五%,總平均五十六%),而收看網路新聞影片的比例卻排名第九(七十九%,總平均六十七%)。

調查結果其實描繪出這樣的圖像:台灣人透過手機使用社群平台看新聞,很愛看新聞影片,取代了不論電腦,還是電視報紙廣播,尤其是報紙,消失了也無所謂;但打從心底就不相信新聞媒體,也不相信社群平台上看到的新聞,卻不太在乎真假。儘管認為公共電視可以信賴,但看過的人卻很少;反而最不受信賴的媒體,卻有死忠支持者以閱聽行動擁護。

這個圖像呈現出「後真相時代」的社會,我只看、也只相信與我立場明顯相同的媒體,其他都是假新聞,說我看的新聞是假新聞的人,也是製造假新聞的同路人。而這樣的社會只會朝向意識形態的兩極分化。

在兩極化下,新聞媒體雖然可以藉由忽視事實,只凸顯立場去觸發病毒式傳播,達到衝點擊的短期利益,但會喪失公信力,降低品牌價值。更嚴重的是,當新聞產業中有一家為了生存這麼做,其他媒體只能跟進,心態就跟大家搶口罩衛生紙差不多,不管同不同意都只能跟著走。大家一起沉淪,毀掉的不只是新聞產業,還包括以第四權支撐的民主機制。

對不同意識形態支持者的謾罵嘲笑,不該是新聞媒體的工作。台灣人身為民主社會的成員,應該採取實際行動,讓新聞媒體看清楚,我們有多在乎事實,沒有事實,沒有收入。

(作者是世新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