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談健保調漲

二○一八年底衛福部統計,台灣執業醫事人員有西醫四萬七四七一人,中醫六八八○人,牙醫一萬四七一八人,全體執業醫事人員三十一萬二八八七人。考選部公布二○一七至二○一八年醫師國考第二階段及格人數為一萬五七四九人。每年醫師數量仍在不斷增加中,而這麼多執業醫事人員大部分都依賴健保維持收益。若健保繼續目前大小病都保的付費方式,就需不斷提高保費,才能避免破產,除非制度改成只保重病,不保小病。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昨受訪表示,為了健保永續經營,會完整盤點健保制度,目前還不到討論調整費率的階段。(記者叢昌瑾攝)

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昨受訪表示,為了健保永續經營,會完整盤點健保制度,目前還不到討論調整費率的階段。(記者叢昌瑾攝)

 

 

執業醫事人員自身究竟要選擇保大不保小,讓大醫院醫事人員有較優渥的待遇,基層診所數量則由市場機制淘汰;或大小病都保,讓基層診所繼續三五步一家,而大醫院醫事人員繼續抗議血汗過勞,收入與付出不成比例?是不是全體醫事人員先做一個自主的表決或合議,以免任何決定都有人罵聲不斷呢?

此外,大小病都保還造成醫療過度使用與浪費;還有,明明是「國民」健康保險,外國學生卻不必去買商業保險,而可用台灣健保。僑胞不必終身繳保費,沒在台灣納稅,更沒有被鎖卡的風險,竟然也可以回台用健保。這些制度缺漏都還沒檢討,政府卻又要漲健保費,還要用人民的稅金直接挹注,以避免破產,這樣對得起納稅的國民嗎?

近日紛擾的醫材訂定價格上限問題,幾乎全體醫生都跳腳,痛批將使國外高端先進醫材不進台灣,也損傷台灣的醫材研發前景,傷害病患權益及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然而病患在醫療專業及資訊上處於絕對弱勢,醫生跟病患述說應採取的醫療措施及應選擇的醫材,病患幾乎無質疑的餘地。尤其在多項繁瑣檢驗、病情沉重、病程緊急之下,病患很難像自由經濟市場購物那樣「貨比三家」,只能決定接不接受醫生的要價,但卻常發生當冤大頭之事。醫院及醫生利用高價醫材、甚至不必要的檢查、醫療措施,以補對健保給付不滿足之事,時有所聞。

綜上言之,健保醫療乃國民生死大事與繳費負擔能力之衡酌,並不只是醫學相關科系畢業者的就業與待遇問題而已。醫材價格應由市場決定或由健保署適度衡平?健保給付是不是還要大小病都保?健保保障之「國民」是否應限定為「有在台納稅的人民」?健保費該如何調漲?都應該整體考量,而不是切割開來分別處理。因為人民不可能付得起一直漲價的保費,再高的保費也不可能全面性地分潤給人數不斷成長的醫事執業人員,要如何把全體保費用在刀口上,才是健保改革的要點。

(作者為財經研究人員,嘉義縣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