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親」背後的「一家侵」

「一家親」背後的「一家侵」

幸福的祕訣在自由,
自由的關鍵在勇氣。

- Perikles
(紀元前五世紀西臘雅典政治家)

某前德國駐台高階外交官退休後,即常參加我們代表處的活動,與我本人也三不五時有互動、對台海問題交換意見。他是台灣自由民主的強烈支持者,對中國圖謀台灣的企圖甚懷懼心,也時時關注,日前才和一些友台德人及旅德台人在臉書上發表譴責中國通過港版國安法的聲明。

由於他派駐台灣時,是老k執政的年代,因此他理所當然地結識了許多當時的朝中人,包括一些來頭不小的策士。而在台灣時,據他說,我們見過一面,在民進黨中央黨部,(當時我的身份應該是民進黨或小英主席聘的榮譽外交顧問)。

熟了之後,有一次,他告訴我説,派駐台灣時,看過我在民視主持的「頭家來開講」,雖然聽不懂,但聽了別人的翻譯後,他直白地説:「老實說,當時我不喜歡你的論點。」我還沒問為什麼,他就自己先補充:「當時。」

我也沒問,當時是什麼樣的人幫他翻譯的。不喜歡我(們)的人,聽我(們)談台灣未來及中國威脅時,聽來聽去,總會自認為只聽到「台獨」和「反中」。為什麼?因為「自由」、「自主」、「自立」是那些腦袋裏只裝了「血源」、「血脈」和「血統」的人所無法了解的價值。

以台灣來說,「自由」、「自主」、「自立」是從「磨練個人的主體性」出發,歴經「百鍊成鋼」後,最終形塑出「命運共同體」的認知和認同。

然而,以中國來看,「血源」、「血脈」和「血統」是從「磨除個人的主體性」出發,經歷「屈打成招」後,最終擠壓成「命運共黨體」的認罪和認命。

以上是我和德人談「台灣未來」時,所指出台灣人對「統獨」的判準,(當然,德文原文說法略有出入),也是我四處介紹和「促銷」台灣時的演講內容之一。

我和這位德國友人有關台灣內部在面對中國威脋時該如何自處的談話裏,還有幾個涉及老K的觀點,很值得拿出來討論與分享,但且留待下回。

然而,為什麼我會想到這些?因為今早讀到台北的柯市長和上海的龔市長在「雙城論壇」的視訊開幕報導。柯的致詞裏再度重申了「兩岸一家親總比兩岸一家仇好」,而龔在致詞時則強調「疫情阻礙面對面 不能阻礙兩岸同胞心連心 」。一個説「兩岸」,一個稱「一家」,只有黨之國族的血緣,沒有獨立人格的機緣。煞時,彷彿「一國兩制死」借屍還魂成「兩岸一家親」偷渡上岸了。這些,不管是場面話或真心話,都令人聽了,不由感到頭皮發麻。

今日台灣之所以可貴,正在於我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擺脫了黨國體制和心態的屠毒,而被自由世界視為是華人文化圈裏彌足珍貴的民主燈塔,- 一座以「人」為本的燈塔,而非以「族」或「國」甚至「黨」為凖的牢獄。

中國的市長應該是有不能不強調「兩岸同胞」的壓力,但是台灣的市長不是多少應該具有點出「人之尊嚴的民主價值」之魄力?否則乾脆就叫「同流」而不叫「交流」了,不是嗎?!
更可議的是,「一家親總比一家仇好」,這樣的論述除了暗示著「不支持一家親就是主張一家仇」的污衊外,同時也有合理化「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之狠毒恐脅的嫌疑。

在德國,(其實世界各地都是),香港反送中/反國安法及民運人士、圖博(藏)人、維吾爾族抗議共黨迫害的活動裏,都有台灣人聲援的身影,正因為台灣的「人權」體驗是「普世」價值的一環。這點證明了,我們是可以和有些中國人、香港人、圖博人、維吾爾人等一家親的。為什麼?因為我們在這些追求自由的兄弟姊妹身上看到了「勇氣」兩個字。

於是,我要反過來問;中國共產黨政權對待自己人有「一家親」嗎?答案是:稍敢堅持「人之尊嚴」的中國人恐怕都躲不過被「一家侵」的厄運。此所以當今無數家破人亡的中國人和當年的台灣人對無良政權都有「一家仇」的情緒而互有「一家親」的情愫之主因。

這些體認,基本上都是我在德國身為台灣外交官的作為和思維之重要基礎。有次,某德國官員告訴我,中國大使館三不五時就跟他們抗議或指控我「干涉他們內政」,並稱「中國大使館十分不爽」。我笑笑回説:「讓中共政權高興」並不是我來德國的目的。
- 對方聽了,笑得比我還大聲。

我要說的是,要理解以上種種,其實並不需要太高的智商,甚至也不需要太多的智慧。況且,在台灣當政治人物若胆敢拒絕隨波逐流而與眾不同,雖然也的確是一種「我依然,我故我」的勇氣,但是,若要作到「拒絕讓中共政權高興」,那,不客氣地説,還需要一點「我台灣,我驕傲」的骨氣。

總之,不與政權一家親而被一家侵的經驗,台灣人並不缺,有詩為證,而中國人一定也有感的:

千山為何鳥飛絕?
當局正在抓匪諜。
萬徑何以人踪滅?
政府德政要感謝。
孤舟躲著蓑笠翁,
誰叫他與共匪通!
獨釣只剩寒江雪,
事情真相誰敢寫!

< 資料來源:謝志偉粉絲頁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謝志偉

謝志偉
東吳大學德文系教授,現任台灣駐德國代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