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有跡可循

這篇在2016年大選前的歷史報導,透露了幾點消息,現在來看,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
 
1. 智庫執行長林全率多位前政務官、學者組成的(E team)赴美先期作業時,討論TPP議題時,就和美方就美豬議題交換過意見,黨內完全清楚美方的壓力,黨內幹部也坦言,美方駐台高層也曾對民進黨表達,駐台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盼台灣能開放美國豬肉進口,且TPP就是和美豬議題掛勾。
 
2. 美方認為,既然CODEX已有標準,台灣就應遵循,而為說服民進黨,清楚台灣民眾慣吃溫體豬肉飲食習慣的美方官員甚言明,「美國就是希望台灣能開放進口,進來後你們不吃也沒關係」。
 
3. 被視為黨內絕對挺英的嘉義縣長張花冠,以農業縣長身分,在今年4月間在蘋果日報即時論壇發表的「美豬要來,國產豬別怕」(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420/595946//))提到:
 
A. 儘管某些消費團體對含瘦肉精豬肉仍抱持堅定反對的態度,但經歷這麼多年的爭議後,許多年輕豬農早就已做好心理準備。而農業界亦普遍認為,開放美國含瘦肉精豬肉進口後,反而能凸顯國產豬肉不含瘦肉精的優越性。此外,國內傳統消費者仍偏好溫體肉,所以即使開放含瘦肉精豬肉進口,國產豬肉仍具優勢。」
 
B. 「對於美豬問題,或許無須悲觀。但我們必須追問且深思的是,自2008年起加拿大豬肉早已超越美豬,成為台灣進口豬肉的最大宗。而近來年,進口豬肉來源更為多元,甚至包括波蘭、荷蘭等國,美豬的重要性日漸衰退。」
 
C. 以2013年為例,美豬只佔台灣進口豬肉總量的28.3%。歐洲豬肉均未含瘦肉精,而國內進口商亦可要求美國、加拿大賣方提供不含瘦肉精的豬肉。當國外同樣能供應不含瘦肉精、但價格又更具優勢的豬肉時,國產豬肉僅以不含瘦肉精作為販賣訴求,是否過於浪漫?」
 
D. 「簡言之,就實際層面而言,美豬對台灣養豬業的衝擊已不太嚴重,我們該思考的反而是,如何透過養豬產業的轉型升級以面對來自包括歐洲與加拿大等國的進口豬肉,同時不再寄望溫體肉或不含瘦肉精等訴求(這兩項訴求事實上並未造成產業的改變與升級)。建立國產豬肉的分級體系,同時打造屠體拍賣制度,顯然才是未來加入TPP後,迎戰進口豬肉的解決之道。」
 
其實,台灣的豬農、小英跟民進黨早就有共識,未來台灣豬最大的對手,並不是美豬,而是那一些不加瘦肉精,卻又比台灣豬肉賣得便宜的進口豬,而美國人總是要有一個理由說服當時充斥著"棄台論"的國內,到底為什麼台灣可以一面要與美國談FTA,一面卻又不遵守聯合國CODEX的標準讓美國豬肉可以進口到台灣,這就是國際的現實。
 
而台灣的豬農,遠遠比我們想像的有骨氣與國際觀。
 
https://www.storm.mg/article/76989

< 資料來源:周軒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