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站洗手間的一堂課

 

前幾天剛走進捷運站的男性洗手間,就聽到一位氣急敗壞的女性清潔人員發飆,「你看,怎麼有這種人,小便故意撒得滿地,讓我們打掃的人真是做不下去!」正不知該如何回應時,一位洗完手正要走出洗手間的文質彬彬的老人,慢條斯理地笑著對她說,「妳們女人沒有攝護腺,蹲著尿尿,根本不知道男人站著撒尿,要對準小便池會有多大困難。尤其上了年紀的男人,攝護腺大起來,十之八九都會有問題的,怎麼能怪我們故意亂撒尿呢?」

這突然使我想起,英年早逝的精神科李宇宙醫師曾在一次醫學人文的講習會,建議年輕醫學生與醫生要多讀以老人為對象的文章,以增加對老年病人的了解。他提起一部小說,描述一對老夫妻經常吵架,因為丈夫小便時常撒到馬桶外,而老太太這把年紀,還要跪下來擦廁所地板。李醫師說,如果你們讀到老先生面對老太太對其故意、不體貼的指控感到委屈、憤怒,你們就有機會了解老年病人的無奈。許多認為易如反掌的「小事」,對老年的病人來說可能很困難,唯有透過文學家細膩的觀察與生動的文筆,才能使年輕醫療人員了解老年的病人。而這也正是我們在醫學教育中,一直希望加強醫學生的同理心,尤其在碰到病人或家屬不合理反應時,能「將心比心」,才能了解問題而能心平氣和地照顧病人。

親自見證到一位溫文儒雅的老先生,以幽默口吻化解尷尬局面,使得暴怒失態的清潔人員頓時轉而羞慚道歉,在捷運站的洗手間上了這一堂非常精彩的修身課,同時也領悟到這種同理心的培養,不僅要對醫學生或醫生單方面教育,應該是全台灣社會從上到下都需加強的「教養」。如果大家都能反躬自問︰「對方為什麼會這樣想、這樣做呢?」「如果是我在他的位子,我會這樣想、這樣做嗎?」台灣社會一定可以更祥和。

(作者是醫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賴其萬

賴其萬
台灣大學醫學院畢業,曾任台大神經精神科主治醫師、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癲癇中心及神經生理診斷實驗室主任。 現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