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韓關係看228紀念日與中國文化

歐美人士看日韓關係的深度與中國文化的對比

 

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的是:只要改朝換代,殺盡前朝遺臣乃是理所當然,既看不到公平,也看不到正義。示意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的是:只要改朝換代,殺盡前朝遺臣乃是理所當然,既看不到公平,也看不到正義。示意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一、從日韓關係談起

2020年是日本與韓國長期糾纏不清的對立,一口氣爆發出來的一年。「慰安婦」與「徵用工」等的歷史問題就波及到經濟,韓國在8月22日單方面通知日本要終止「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後來,在GSOMIA失效之前,因為美國的介入,使得協定的終止就被回避掉,但是兩國政府間的僵化的關係也帶給民間層次很大的影響。日本政府在2020年所公布的「外交輿論調查」中,日本人對韓國人不喜歡的人數高達71.5%。日本人一般的看法是:「徵用工的問題早在1965年的《日韓請求權與經濟協力協定》當中已經解決,韓國人卻一再舊事重提,要求謝罪與賠償,這實在是太過分了,韓國不是可以交往的對象。」

(一)歐美國家對2020年日韓關係的看法

對於日韓關係,的確從外國人的觀察來看,韓國是較不講理的。

1、Dr. Alessio Patalano的看法

倫敦大學的金斯學院的Japan Program的主任Dr. Alessio Patalano說:「看目前韓國政府的作為,日本人對韓國的反感會高漲也不是沒有道理。」他說:「2015年韓國政府與日本政府就慰安婦的問題已經到達《把「不可回溯」的文句》放入到協定當中。韓國政府應該很慎重地去看待這個國家間的約定。但是,文在寅政權卻是把它當成不存在,而要求日本更進一步的道歉,而且其內容並沒有什麼具體性。」

2、Francis Fukuyama的看法

此外,寫了《歷史的終結》一書而很出名的日裔美國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也説道:「在右派朴槿惠前政權時代已經達成合意的狀況,一到大幅度左傾的文政權,就全部被推翻。⋯⋯韓國內政的變動幅度大、沒有一貫性是極其令人頭痛的問題。」

從國際政治的觀點來看,韓國政府不斷做出許多不公平的言論與行為,不只是一方面要中止GSOMIA,在2018年末,韓國海軍用射擊用的雷達照射日本的自衛隊。而且在獨島(日本稱為竹島)周邊海域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這樣的態度對於同盟國來說,實在有著難以理解的部分。

文在寅政權的主張不合理,而且也違逆了日本人的感情,就這一點來說,世界的有識之士的看法大致上是一致。


日裔美國學者福山(Francis Fukuyama)寫了《歷史的終結》一書而出名。圖/擷自維基百科,公有領域,民報合成

 

(二)歐美知識分子的睿智見解

不過,不見得海外各國的知識份子都會全面同意「日本人討厭韓國人的心情」。

其實,歐美的媒體對於兩國的問題不會偏袒而去說「那一方是對的」。歐美國家的媒體基本上多少有些會對日本較為同情,有些則會對韓國較為友善。但是,大部分的看法是雙方半斤八兩,而且會從較長遠的觀點來探討這個問題。

1、加害人不會記得,受害人不會忘記

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之前總編輯Bill Emmott說:「日本人對於韓國破壞國家之間協議的行爲,會感到憤怒,這從短期來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從長期來看,日本必須理解在日韓關係的緊張上,它必須負起比自己所想的更大的責任。」

他說:「英國和愛爾蘭之間有一句話,那就是:『英國人絕對不會記得,愛爾蘭人絕對不會忘記』。

統治之國與被統治之國之間有著沒有辦法超越的鴻溝。如果這樣來想的話,韓國從日本的統治當中被解放出來之後的有75年的長度,要把記憶沖淡,這絕對不能說是很長的時間。」

2、受到反擊,要節制輕率的行動

美國的戰略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副所長Brad Glossermann表示:「日本人不能將韓國人當成敵人而抱持厭惡感。韓國是一個:當國內的統治產生問題時,就很容易把其怒氣朝向日本噴出。但是,韓國卻也是和日本共同擁有許多利益與目的的夥伴。」

他說:不是要去和對方採取相同的行動,而是要在雙方之間找出共同的基礎之前,應該很忍耐地採取超然的態度。雖然受到攻擊的言論,但是如果輕易地要以輕易的態度去加以反擊,那這是應該加以節制的。

3、德國的作法

1970年,德國總理布蘭特訪問華沙,第一站到猶太人受難紀念碑時,他手持鮮花,跪到紀念碑之前,這是很出名的一個歷史事件,但德國不僅如此,有一位日本長年住在德國的作家川口惠美氏說:

「侵略之國與被侵略之國的日韓關係,如果從歐洲來看,就好像是德國與波蘭的關係。但是,現在兩國之間的關係和日韓的關係,卻是表面相似,但在實際則是很不同的親善關係。德國對於波蘭,即使到了今天,還是沒有放棄《對於戰爭時所做的犯罪》做反省,兩國之間,在進行正式的會合時,一定會以某種的形式談及對於這件事情的反省。由於德國以很低的姿態累積這種對歷史的反省,所以看不見波蘭人對於德國進行大規模示威運動的光景。」

二、228只是受害人的紀念活動

(一)舊有的統治者從來沒有真正對受難者道歉

每年228的紀念日,如果我們跟德國的作法相比,兩國之間的作法簡直是天壤之別。德國人不斷就其在二戰所做之行為表示道歉,而228真相的解開是從本土派的李登輝開始的,而就228事件代表政府道歉的是李登輝、蔡英文。2010年,馬英九既是總統,又是國民黨主席,台灣國家聯盟希望他在為228事件,向罹難家屬道歉,但是,他拒絕,卻在今年228紀念會上致詞時致歉,並表示,記取教訓、撫平傷痛,讓台灣人民面對二二八的時候,能夠以慈悲的胸懷、謙卑的態度互相包容與體諒,共同攜手建設台灣。大家也知道:柯文哲找馬英九出席228紀念會是為了民眾黨的選舉,想拿馬英九所代表的部分選票,而已不是總統的馬英九會道歉,基本上是想沖淡其中國代言人的形象。馬英九在蔣介石的陵寢之前每次去每次哭,如果他知道21師是蔣介石派來殺人的,他至少應該對蔣的行為有所交代,才會是真正的道歉,因此沒人相信他是真心道歉,只不過基於國民黨本身在台灣已是少數,須要演戲給別人看吧!而他本身的思考、思想,只要看他如何附和中共,就可知道他依然是侵害者的意識形態。

(二)中國文化當中沒有公義、正義的思想

其實在我的觀察之中,即使是所謂的外省第三代已經絕大部分是具有台灣人意識,他們已把228的歷史認為是影響台灣的重大事件,對於這個事件認為應該採取「真相、撫慰、和解」的道路,而對於這個做法明的、暗的仍加以頑強抵抗的,就是藍營與藍營的支持者,而這一群人基本上屬於老一代的外省人與台籍人士居多。這一群人的特色是:如何拿回執政權是最重要的,只要拿回執政權,有關228的詮釋就可以以勝利者的姿態佯裝不知,或是替加害者去除罪名。這種態度其實也是同樣可以適用在中國共產黨的身上,在共產黨的言論當中,台灣除了接受統一之外,你看不到統一後台灣人民可能會接受到的公正待遇、美好的未來等等的願景,所看到的就是台灣如果不接受統一,必然是武統。其實在我的觀察中,台灣人因為日本人西化的影響,已經不像中國人了,而現在的年輕人,不問其父母為台籍人士或外省籍人士,更因為台灣的民主化、自由化與法治化而更不像中國人了。

中國的歷史告訴我們的是:只要改朝換代,殺盡前朝遺臣乃是理所當然,既看不到公平,也看不到正義。而從國民黨與共產黨的作為與言論來看,我實在看不出中國文化還有什麼地方可以讓中國人突破歷史的陷阱,跳脫政權不斷更替的惡性循環,讓中國人可以在種種的戰難當中,去找出足以補償受難者的理論。

<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張正修

張正修
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