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斯拉變成間諜車

外電披露中國官方下令軍方、部分政府機關以及航太等高敏感國有企業人員,不得駕駛特斯拉電動車進入營區、工作地點與宿舍住家。因為特斯拉配備的環景鏡頭與雷達感測器等尖端電子儀器,連續不斷記錄周遭影像,同步蒐集駕駛詳細時間、地點、路線等資訊,與車主手機連線後也可同步取得通訊錄聯絡人等個資,北京當局擔心,一旦這些資料回傳至美國,恐有洩漏國家安全機密的風險。

同樣說詞彷彿似曾相識。當初美國政府帶頭圍堵華為5G電信設備,就是憂心新一代電信系統門戶洞開,中國方面有可能監控通訊或從事間諜活動,乃至於從遠端破壞關鍵基礎設施。如今北京當局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反而更加證明西方世界並非杞人憂天,資安漏洞不是科幻小說虛構情節,無論硬體設施或軟體技術,確實存在著留有後門的系統性風險。川普政府下令聯邦政府棄用中國製無人機與攝影監控設備,美國國會議員提案禁止中國國企投標首都華盛頓特區地鐵列車採購,都是有著先見之明的提前部署!

將特斯拉與華為兩者相提並論,對前者來說並不公平。因為特斯拉定期蒐集行車大數據,車主犧牲個人隱私分享這些數據,透過AI人工智慧分析診斷後改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自始即為主要賣點之一,已累計且不斷增加中的數十億公里行駛里程龐大資料庫,更成為領先對手最大優勢。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儘管中國製網通產品一再否認留有任何後門,始終無法消弭外界疑慮。

特斯拉去年一年在中國賣出近十五萬輛,佔其全球總銷量五十萬輛中近三成,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也是美國本土以外第一個生產基地。特斯拉於二○一八年成為中國境內第一家全外資車廠,位於上海自貿區的上海超級工廠去年投產,設廠過程充滿美中兩強角力的斧鑿痕跡。最初是美國政府施壓開放汽車市場,特斯拉才得以擺脫中方合資夥伴等限制,後來備受中國官方支持,享有國有銀行貸款等特殊禮遇,咸信是北京當局盤算透過特斯拉設廠建立完整電動車產業供應鏈,扭轉中國本土車廠過度依賴政策補貼的技術瓶頸,以特斯拉零件國產化來扶持本土競爭力,最終達成電動車產業進口替代目標。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確定在中國上海設廠。(資料照,路透)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確定在中國上海設廠。(資料照,路透)

 

 

隨著美中貿易戰惡化,特斯拉腹背受敵,既要面對中國抵制美國貨的風險,也與美國官方「美國優先」製造業回流背道而馳,更牽動著新興智慧運輸產業主導權消長。美中阿拉斯加會談不歡而散後爆發間諜車指控,恐怕只是敲山震虎第一波威懾!特斯拉會不會淪為北京當局「養套殺」慣用伎倆最新受害對象,被迫從「一部電動車,兩種產地」演變成「一部電動車,兩種系統」,有待密切觀察。

(作者為企業專業經理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