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的不平與懺悔

 

最近有兩則關於太魯閣號事故的新聞工作者貼文,在同業們的臉書上流傳。一位資深新聞工作者在自己的臉書上貼出太魯閣號事件現場,電子媒體一致在遺體移出時將攝影機向後轉,退出採訪區;另一位以匿名方式貼文,不斷地指出新聞工作幕後逼人嗜血的種種,不斷地道歉。

 

兩則貼文都意在呈現出記者工作現場的種種困難,表現出不願向嗜血重口味呈現方式屈服的意志。照理說這個方向應該相當迎合廣大網路使用者的口味,但很奇怪的是,貼文雖然在同業間廣為流傳,反應卻並不見得是支持。

「鏡頭向後轉」,等於棄守新聞現場。這就好像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耶誕休戰」的傳說一樣動人,為了更高的目標而暫時放下武器。相互競爭的媒體記者在現場放下工作,就是選擇把傳達事實的工作讓位給更高的目標,不管這個目標是什麼,也許是人性,也許是試圖建立新的新聞典範。但現場拍不拍是一回事,事後剪不剪、播不播又是另一回事,如果記者在現場必須不工作才能獲得外界對這個職業的尊重,是不是可以說:這個社會不需要記者?這樣真的OK嗎?也許這會是一個新聞系課堂上很值得討論的倫理議題。

而不斷為自己的工作道歉那則貼文,在我的臉書同業圈裡更是惹來一片訕笑。貼文內容舉出了許多工作中身不由己的狀況,然後一一為這些狀況道歉。光就一則道歉文來看,這種寫法就不行,因為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了。不過從這則貼文以及原PO後來的第二篇貼文來看,雖然內容組織破碎,仍然看得出對於新聞工作流程以及職業地位的焦慮。

儘管後續有許多爭議與值得思考的空間,兩則貼文傳達出一個現象:新聞工作者是持續反省的,也沒有忽視外界的批評,但是新聞的內容與呈現方式,是由獲利模式主導,如果受困於這樣的生態而焦慮,那麼不如選擇投身不受獲利模式影響的媒體。

新聞是很辛苦又很難獲得豐厚報酬的行業,卻又帶有理想色彩,因此願意投身的每一位新聞工作者都值得尊重。不過理想的實踐有時代價是由整個社會支付,記者出錯造成的後果有時並不亞於一場災難,所以受到嚴格檢視並不奇怪。至於遇到敵視媒體無法溝通的網友,就眼不見為淨,任何回應都是多餘,把情緒與時間留給自己吧。

(作者是世新大學傳播博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