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國限定新聞網站稿源

中國對於訊息的管控日趨嚴密,最新措施是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在二十日發布最新版《互聯網新聞信息稿源單位名單》,要求各新聞網站在轉載新聞時,必須從名單內選擇來源,否則會受到處罰。

中國在二零一六年首次發布此名單,今年的新名單涵蓋一三五八家稿源單位,數量擴增近四倍,包括中央新聞網站七十九家、中央新聞單位三十八家、行業媒體八十九家、地方新聞網站及地方新聞單位一零七二家,以及政務發布平臺八十家。大幅增加了地方政府政務發布平臺,以及首次納入微信等社交平臺帳號等,代表中共更加重視社交平臺等新媒體對於輿論的影響。

習近平主政後對媒體及訊息的管制逐漸嚴密,例如整頓長期以來相關政府網站「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瞞報漏報、違規關停」等被戲稱為「僵屍」、「睡眠」的問題。推動「媒體融合」,利用新媒體的傳播優勢,透過建立有「信息航母」之稱的「中央廚房」,限縮媒體的消息來源,層層把關、控制在新媒體上流通的訊息內容及數量。這次發布的稿源名單,更可見對於訊息的控制毫無放鬆跡象。

控制訊息來源之外,中國也積極推動「千人千網」,鼓勵政府網站、新聞媒體根據用戶使用習慣發送關聯度高、時效性強的資訊或服務;利用語音、圖像、指紋識別等,為用戶提供快捷註冊、登錄、支付等功能。然而,個人化網頁的技術,與利用演算法蒐集讀者資訊的技術如出一轍,而「語音、圖像、指紋識別等技術」,雖可加快註冊及登入速度,但蒐集之資訊也可做為情報用途,不論中國內部或海外人士,未來若瀏覽或下載中國網站資訊,均有需提供圖像或指紋等資安疑慮。更有甚者,外國籍人士欲瀏覽中國網站也變難,甚至僅能獲得官方宣傳資料,致使觀察更加困難。

「維穩」是中國對訊息嚴格管控的主因,相對也凸顯中國社會反抗的聲浪高漲,致使中共必須不斷以更高規格的手段與成本來應對,透露出中共對統治正當性的擔憂與焦慮,無法容忍輿論的監督與質疑。高強度的監管能否持續,以及是否引發「物極必反」的反撲,值得觀察。

(作者為臺灣金控暨臺灣銀行政風處處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