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台政治合作報告 中國抓狂的背後

隨著歐洲議會日前通過第一份專門針對臺灣所發佈的立場文件「歐盟–臺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後,歐盟對臺灣的支持度來到新高。儘管這八頁的文件對歐盟行政單位不具法律約束力,但面對北京大陣仗出動包括全國人大、外交部、中國駐歐盟使團及國台辦等機構進行了強烈譴責與反對,足可看出報告的隱性影響力。

歐洲議會史特拉斯堡全會於10月20日以580票支持:26票反對:66票棄權,高票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案。圖為我駐歐盟代表蔡明彥(右二)與議員們合影。(取自歐盟代表處網站)

歐洲議會史特拉斯堡全會於10月20日以580票支持:26票反對:66票棄權,高票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案。圖為我駐歐盟代表蔡明彥(右二)與議員們合影。(取自歐盟代表處網站)

 

事實上,歐盟日益敢於發出挺台的聲浪可不僅於此,倘若追溯到日前執委會副主席關心軍機擾台、盼強化與台灣的合作,及重申歐盟支持立陶宛或會員國在不違反一中政策下,可逕自與台灣發展友好關係,核心之重乃希望藉台之力解決歐洲晶片荒問題。

歐盟外交最高代表九月二十八日亦曾向中國外長表達欲同台灣這個理念相近夥伴強化關係,三天前更直陳台灣的晶片是歐盟數位發展不可或缺之物,因此中方對台的脅迫同時也對歐盟造成了一定的風險。

由歐盟兩位執委會副主席發言的立場觀之,歐盟的「科技自主」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而歐盟盤算打造科技民主供應鏈,將台灣視為理念相近夥伴,並網羅其中成就其數位經濟發展。倘若台灣受害,歐盟也不能幸免於難。歐盟想與理念相同夥伴共榮的想法益發明確,想進廚房(印太、台海),就得不怕熱(軍事、經貿威脅)。

歐盟近期悄然轉移外交方向,貼近印太,似乎照著他們出爐的印太政策劇本走,意欲插旗該區域,並與該區域重要成員國多方交往,一則分散風險,二來扮演要角。或許誠如美國準駐中大使所云:感覺歐洲也逐漸意識到中國威脅。歐盟介入印太的力道逐漸加強。

另觀美國總統拜登對台灣的承諾,以及美國準駐中與駐日大使不約而同論及「聯盟」的重要性,還包括日本眾議院近期改選所提出的政策,都與台海和平穩定脫不了干係。不管是德國與捷克所勝選的黨派,都不乏對台灣存有好感。儘管民主有其缺點,但同為民主的理念相近夥伴,考慮到國安因素,欲打造安全供應鏈,不免還是先給民主夥伴機會,台灣的民主與科技安全供應鏈當為西方國家的首選。

(作者為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