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恆大集團的經營危機看中國經濟的成長模式

 

恆大集團的危機顯示出中國經濟發展會下滑的一個發展模式,恐衝擊到全球經濟。   圖:翻攝自微博

恆大集團的危機顯示出中國經濟發展會下滑的一個發展模式,恐衝擊到全球經濟。   圖:翻攝自微博

 

習近平上台之後提出「中國夢」的奮鬥目標,推動了一帶一路,想要取代美國而成為世界的霸權,並在南海與東海,圖謀以軍事力量造成中國本身在這兩個海域的既定勢力之局面,而中國長期對美國的傷害與偷竊等因素,終於造成美國與民主國家結盟以圍堵中國的新國際局勢。就在這個時候,中國爆發了恆大集團的危機,而這個危機是否是一個重大的警訊與指標呢?作者最近閱讀日本的報導時,發現這個危機其實是顯示出中國經濟發展會下滑的一個發展模式,因此作者想透過新頭殼專欄對此稍做介紹。

ㄧ、 中國經濟成長的減速

中國最近的經濟成長之放緩已是很明顯的現象。今年7月至9月的GDP國內總生產的成長率是4.9%,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其經濟成長率降到5%以下。而這種經濟成長下降的背後,很顯然地是有著不動產業界的異常現象,而這個異常現象正是由恆大集團的經營危機所象徵出來的。從這個異常現象,我們似乎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發展至目前的一個成長模式。

當然,中國經濟成長會大幅放緩的背景,很多人指出有如下幾個因素:武漢肺炎病毒的肆虐、半導體與電力供應不足造成消費與生產的下降,除此之外,不動產業界特有的結構問題與因此所造成的投資減少也是主因之一。

恆大集團是在1996年由許家印所創業的。其興建、銷售住宅的事業就隨著改革開放之後的經濟成長而急速擴大,其住宅的銷售面積大約達到8000萬平方公尺,而成為巨大的大型不動產業者。後來,恆大集團更把手伸進健身房、職業足球隊的經營,更參與至電動車製造業的開發等等,進行多角化的經營。由於這個緣故,恆大集團就透過融資與公司債的發行去籌措資金,而其負債如以日圓計算就高達33兆日圓。

恆大集團之經營所以惡化,且背後的原因當然是有關當局強化管制的緣故。中國政府去年8月對於不動產業者導入了管制,要使不動產業者之負債壓在一定的規模上,更且在今年1月,對於金融機構設定了購買住宅時的融資額上限,也因此使得住宅的交易規模縮小。恆大由於背負巨額的負債,所以很難再接受到新的融資,但另一方面,其銷售額又減少。結果就造成恆大的資金調度快速惡化,無法償還負債的利息與本金。支付不能的不安就高漲。恆大雖然透過事業的出售想要籌措出還債的資金,但是利息支付的期限一個跟著一個到期,恆大是每天處在在走鋼索的狀況,令人提心吊膽。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雄心勃勃,上台後提出中國夢,想要取代美國而成為世界的霸權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雄心勃勃,上台後提出中國夢,想要取代美國而成為世界的霸權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資料照片)

二、 恆大的經營危機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事實上,恆大的危機有幾個隱憂,假如說恆大為了確保還債的資金,而把自己所保有的不動產以便宜的價格拋售的話,這將會使不動產價格之行情下跌,而這恐怕會連鎖性地導致其他不動產公司之經營惡化。如此一來,對不動產相關業者增加貸款的金融機關的不良債權會擴大,而這會造成和過去的日本一樣,產生貸款的緊縮而可能造成經濟全體的惡化。

恆大集團發行了以美金計算的債券(以日圓計算,約兩兆日圓的規模),日本與海外很多投資機構也保有這些債券,這些債券如果無法償還的話,一定會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對此,許多專家之間的看法是:許多對於恆大的債權是不會像雷曼兄弟的時候一般,被捲入到複雜的金融商品當中而被加以銷售,因此,不至於會造成國際金融系統的危機。

但是也有人指出:中國不動產市場的規模已經到達數百兆日圓,正因為如此,關連企業如果連鎖倒閉時,那麼其所產生的經濟衝擊是無法輕視的。中國的金融監督機構在9月下旬就對於主要的金融機關要求繼續出借「安定而有秩序的不動產融資」,並在這種局面之下,提醒金融機關不要過度緊縮融資,以免把不動產業界逼到更困難的困境當中。從這種作法,我們似乎可以窺見中國當局對這個問題的處理變得非常神經質。

三、 經濟成長的界限—依賴不動產的成長模式

在中國,土地是國有,不動產業者是從地方政府購入土地的使用權,以確保建設用地。然後興建住宅,並將之加以銷售。由於到目前為止,不動產的價格因為繼續上揚,所以建設業者為了確保用地,即使借了巨額的資金,還是可以在返還貸款之後獲得利益的。另一方面,得到巨額收入的地方政府就把這些資金投入到基礎設備(infrastrucure)上面,而帶動地方的成長。

但是當不動產的價格下降時,建設業者花在取得用地的錢也會減少,於是地方政府就無法取得充裕的資金,也就無法像以前一樣,對基礎設備進行整備的建設。因此,不動產市場的低迷就有瓦解《到目前為止支持中國經濟成長的結構》之虞。

那麼,中國政府為什麼要打出政策來強化對不動產相關產業的規制,而造成這些問題呢?其實,這應該有幾個因素存在:1、經濟上的目的:希望不要像日本一樣,引起泡沫經濟,2、有政治的背景。

習近平打出共同富裕的目標,要讓所有的人都富有。過去鄧小平提出先富論,讓能夠先富裕的人富有,而習針對這種先富論的思惟要促使人們重新思考。《打破到目前為止的平等思想的先富論》使競爭原理擴大、滲透至社會當中,變成了中國成為經濟大國的原動力。但是其結果就造成貧富差距擴大,使人們產生強烈的不滿。特別在《投資不動產而其價格可確實上漲》的可投資之處就產生了巨額的投機資金,像北京、上海、廣州這些城市的不動產價格就高漲到平均年收入的數十倍。日本經濟過去在泡沫發生時,住宅的價格是高度飛揚,而一般平民花一輩子也買不起的不滿就蔓延而發展成為政治問題。像這樣的狀況現在是正在中國發生。

為了使住宅從投機的對象轉變成是居住的對象、為了控制投機的住宅購入,中國在10月就打出了政策,要以實驗的方式,導入不動產稅,而這個不動產稅就是以土地之利用權與建築物為課徵對象。但是在主要的都市當中,擁有許多不動產的共產黨幹部們等既得權者們的反彈就非常強烈,而且這種不動產稅是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被實現過的。習近平是否能夠壓抑這些抵抗勢力,透過不動產稅的導入,去阻止投機的風潮呢?這是大家正注意看的地方。

另一方面,因為新稅導入的方式,有可能使得不動產交易一下子急劇下降,造成價格下滑,而導致業界的收益惡化。中國是否能夠軟著陸,一方面抑制不動產的投機的發展,又不破壞市場呢?由於這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各國正注視著這個動向會如何發展。

其實鄧小平的先富論是有後半段的。鄧小平其實曾提倡:先富者有義務要使發展較遲者富有。但是後來的中國卻變成:先富者使用其財富而變得更加富有。這個現象雖然有著支持經濟成長的一面,但是貧富差距卻以極端的形式正在擴展開來之中。以恆大集團為首的不動產業界所陷入的苦境似乎很鮮明地顯示出:放著差距不管而持續成長的中國經濟將會走到停滯不前的局面。

依賴不動產的經濟成長模式使貧富差距擴大,將會讓持續成長的中國經濟將會走到停滯不前的局面。 圖:翻攝新浪網

依賴不動產的經濟成長模式使貧富差距擴大,將會讓持續成長的中國經濟將會走到停滯不前的局面。 圖:翻攝新浪網

四、 結論

中國的經濟並非單純的市場經濟,因此在觀察其經濟時,也必須考慮很多的非經濟因素。日本的相關報導是否能全面性地點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成因呢?由於作者所讀有限,不敢遽下定論,但上述的分析應可供國內的政治界與經濟界參考。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 資料來源:NewTalk - 新頭殼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張正修

張正修
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