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學位的流言謗議

 

  說到無端質疑博士學位造假,近代的主要苦主,首推胡適。至少從1919年開始,就有人聲稱胡適的留美博士學位是假貨、沒有通過哥倫比亞大學的學位口試云云,流言謗議,沒完沒了。即使如今過了一百多年,此類說法還是在網路上不斷蔓延。

  這當然是胡說,胡適確實有在1917年通過哥大的博士學位口試,並於1922年出版論文。頂多只能說,當時哥大訂有博士論文應繳交紙本一百冊給學校的規定,而他是在1927年去哥大講學時,才順便把這個手續辦完,僅此而已,但這不會改變他在1917年通過口試的事實。抓著枝節糾纏不清,只能說無聊透頂。

  事實上,胡適在哥大的指導教授杜威(John Dewey),於胡適通過口試後不久,就有接受胡適邀請到中國講學,還不只是出席一兩場大拜拜式的研討會,而是整整待了十幾個月(1919年至1921年)。當時胡適已是成名人物,假如真有「胡適冒充博士」這回事,殊難想像如何可能瞞過杜威的耳目。

  不錯,倘若堅持要沉浸在陰謀論宇宙,也許可以說:一定是胡適的「惡勢力」太大了,所以連指導教授跟學校都為了攀附他而跟著「造假」。

  OK,但話說回來,如果指導教授承認他,學校也承認他,那別人到底是還有什麼好吵?難道在學位問題上,學校不算數?指導教授不算數?反倒是閒雜人等算數?此又不通之論矣。

  說到底,有關胡適博士學位的陰謀論,無非只是無中生有,用來滿足有心人喜好看上位者跌落的猥瑣心理罷了。至於真相如何?這些人根本毫不在意。對於此輩而言,所謂真相,就是迎合他們想像的說法。關於這一點,余英時有相當中肯的評論:

「『胡適博士學位』變成了一件似乎永不能決的疑案…這一現象是怎樣造成的呢?說穿了一點也不奇怪。1917年胡適因提倡白話文學而『暴得大名』…一夜之間他便成為眾矢之的,也就是他所謂『箭垛式』的人物。他在思想上和政治上的敵人是數不清的,個個都想看他出乖露醜。『冒充博士』、『口試沒有通過』是他『出洋相』之最大者。這一流言既起,『批胡』的人便一擁而上,源源不斷,再也不用問其事是虛是實了。」

(余英時,〈胡適「博士學位」案的最後判決〉,收錄於《重尋胡適歷程》,中研院/聯經2014,頁317)

---

註:下圖為苦主胡適雕像,筆者攝於臺北南港。

 

< 資料來源:一個律師的筆記本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怡凱

陳怡凱
陳怡凱律師,台大法律系、法律研究所畢業,現服務於元鴻法律事務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