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食VS核實!

「反萊豬公投」沒過關,可望消除臺美之間的貿易壁壘,促進兩國經貿持續深化交流合作。接下來,臺灣希望參加由日本所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則可能得直接面對所謂「日本核食」的開放與否問題。

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臺灣因擔心輻射外洩會污染食品,故針對日本福島、茨城、栃木、群馬、千葉等五縣生產的農漁食品下達禁止進口令,至今這五縣市的農漁食品在臺灣被廣泛稱為「日本核食」。

用「日本核食」,其實是一種污名化的稱呼,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好像日本食品都含有輻射一樣。而就像「美豬」並非絕對都含有「萊劑」一樣;日本該五縣的農漁食品也並非一定有受到輻射汙染,因此稱「核食」或「萊豬」都同樣是有失公允的。

圖為昨(23日)民進黨立委邱志偉表示,不能將日本食品和核食畫上等號,並強調核食根本就在日本國內就銷毀,並指若將福島食品冠以核食就是歧視。(翻攝自立院直播系統)

而從自然科學角度看,除了福島縣本身之外,另四縣皆位於福島南方,風與氣流難道只會由北往南吹?既然要禁,福島北方、西方縣市的物產為何不禁(福島東方臨海)?

若從地理位置看,福島縣內有兩座核電廠,包括發生核能事故的那座,都是位在該縣濱海一側,福島幅員廣大,內陸區域是否也是那麼危險?知名的「會津若松」、「喜多方」,就距離海邊相當遙遠。

再者,國人偏好日本旅遊,在日本吃到的料理,其中可能就有來自福島等五縣的食材。而如果從成田機場入境,或到東京迪士尼樂園,皆在千葉縣,難保在當地都不會用餐。

臺灣若決定開放日本該五縣市農漁食品;不會毫無底限,不經檢驗、認證就貿然行動。若開放了;也可以和應對「萊豬」採取相同方法,交給市場機制,業者可以自主不進口,消費者也可以不買不吃。

尊重科學、理性判斷;在確保食安的同時,也積極推動臺灣參與國際經貿組織、深入進軍全球市場,理當是我們從此刻開始必須共同努力的目標。不用擔心「核食」;相信政府會「核實」,為民眾的健康及食安把關的。

(語文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