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找美國介入

(法新社檔案照)

(法新社檔案照)

 

台灣是一個「分裂」的社會?這說法在二十年前(二○○○年首次政黨輪替開始)是如此,二○二二年的今天,由於世代遞嬗、社會對話、觀念進化,佔絕大多數的主流意見穩定形成,分裂之說已經不再適用,有的是「分歧」,但是主流與非主流之間已經不存在分庭抗禮之勢。例如俄羅斯侵略烏克蘭這件遠在幾千公里之外的戰事,台灣人很快就能凝聚看法共識,即是十分珍貴的重要表徵。

民主國家,出現歧見非常正常,若能隨時秉於事實,真理可以愈辯愈明。就拿中國萬一對台發動戰爭,美國是否會介入這件事來說,其實就是一件很值得國內持續溝通的議題。大家可以思考,從二月二十四日烏克蘭危機爆發一直到今天,美國不斷透過情報、科技、武器、代訓、金援、制裁、外交等等無形或間接的方式,支持烏克蘭,但是在地中海地區,始終維持一艘航艦的傳統編制,沒有大幅增兵,空軍也未有往烏克蘭前緣大幅調動的跡象,是否可以就此推論為美國未來也不會派兵援台?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一個很簡單的比較是,當烏克蘭最危急的時刻,當時台海並無大事,美國在第一時間就把最關鍵的海空軍力,包括強大的航空母艦戰鬥群,以及兩棲突擊艦及其作戰群,立刻派遣到西太平洋來,同時這段時間,大家也可以統計美機美艦來回穿梭巡弋了多少次,這些最實際的行動,我們不能視而不見,那麼美國究竟是為什麼要這樣做?

美國之所以如此差別待遇,理由是美國做為一個世界海權大國,維持自由航行是其國家利益所在,台灣位處於第一島鏈的核心位置,控制著兩大航道,北是宮古海峽,南是巴士海峽,前者是中國進入太平洋的門戶,後者連接台灣海峽以下直到南海區域,這個地緣戰略要地,美國是非守護不可。

說白了,美國無時無刻不在此地派兵,美中交往時如此,美中近年交惡後,為了避免北京誤判,美軍更加提高在台灣鄰近周邊威懾的介入強度,才是真切的現在進行式。換言之,美國大剌剌地介入,是中國自找的。美國與菲律賓最近的「肩並肩」聯合軍演,就是眼前的顯例,不僅為三十年來所罕見,並且納入愛國者飛彈項目的演練,劍指何方?不言自明。

相對之下,烏克蘭並不是美國最直接的核心利益,比較是歐盟與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包括在能源、糧食與安全上皆然。所以不能拿美國在烏克蘭的人道考慮與全球戰略的投入方式,與美國看待台灣這個攸關美國地位,也影響日韓與東協各國命運的民主前線、島鏈要地,等同並論。這應該是不爭的。

但是在台灣,確實有少部分人熱中以烏比台,其中有更少一部分是出於美中的利益矛盾,傾向站在中國一方,因此接受來自中國的認知宣傳,甚至忘了台灣自己的安全保障,無意間淪為北京現成的在地協力者。這些人固然會隨著時間過去逐漸凋零,但仍然值得我們關注,大家不妨持續相互辯證。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冷眼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