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民主

 

我前面那一篇有關台灣道德倫理的貼文,不到一天竟然有3000多個人來按讚,顯然不少人有同感,對台灣的社會道德標準產生疑問。

在人類古代的社會當中,習俗、道德和法律是一體的,道德規範社會的行為是正確的,並由國家權力強制執行。

法律與道德的區別是在啟蒙運動之後才有的觀念。法律是國家公權力應該要負責的事情,道德和習俗是社會和宗教的領域。這個觀念看起來簡單,但是公民自由的基礎。

在現代社會,幾乎所有人對於道德和法律的區別都有相當好的觀念。但在道德與民主之間的關係有很大的混淆,環境保護、居住正義、LGBTQ等等進步的議題,都和道德有相當大的關係,當然最近吵的論文問題也是一樣。

道德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道德行為不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嗎?沒有道德的世界會不會很可怕?在私人領域可能就是這種情況。道德是理想,也是人類進步的目標,但道德意謂著不可妥協,是某種程度的極權主義。很明顯,在辯論和政治中,過多的道德會威脅到自由。道德上的爭論在公開辯論中是有害的。從長遠來看,它們甚至會危及民主。

這是為什麼?

在道德上正確一邊的感覺會助長不寬容和攻擊性。其他與自己相衝突的觀點會自動與一個人聲稱擁有的正確道德互相矛盾。它們不僅不同,而且是不道德的,必須與之抗爭。容忍不再是種選擇,討論結束、戰鬥開始。

在前面那一則貼文之下的留言,有些非常有趣:不要比爛、有更好的人選為什麼不要?以及在論文瑕疵上面掙扎其中處理的過程。顯然這些朋友認為自己有更高的道德,所以要出來指指點點。

台灣有念過書的人,雖然大多數都沒有寫過論文,有不少糾結於純潔的論文情結,重視學歷招牌,這是在黨國教育訓練下的正常後果。

在民主運動當中,滿嘴仁義道德一般都是什麼人?

站在上面要求下面的人!

通常建議要遠離這些人!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