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未採立場」的重大意義


美國總統拜登。(美聯社)


美國政府最近連續公開強調,「美國並未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最新的一次是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在記者會上的回答。華府就這話一再畫重點,究竟是什麼意思?與其說這是在「重構」,還不如說這是在「明示」美國的一中政策;換言之,美國一直以來的「一中政策」內涵與真諦,就是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立場從來沒有改變過。美國過去不掀底牌,現在愈講愈清楚,則是在對抗中國不斷擴大解釋「三個公報」及「二七五八決議文」的企圖改變現狀。

美國的「一中政策」,自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與總理周恩來簽署「上海公報」以來,歷經一九七九年的「建交公報」、「台灣關係法」、一九八二年的「八一七公報」,與對台「六項保證」,其實一以貫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原則」是兩回事。二者間的最大差別在哪裡?當然是台灣的地位與主權問題,中國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五十年來只說「認知」(acknowledges),其餘採取模糊策略,從不提出異議,不過這些年來隨著習近平政權的不斷試探底線,美國已經不只一次進行「挑戰」。

有關國務院普萊斯以「不對(台灣)主權採取立場」區隔一中原則的說明,事實上,早在二○二○年八月亞太助卿史達偉,以及二○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國防部發言人柯比,都曾經公開表示過。這樣的敘述之所以被高調彰顯,除了應該是美國總統拜登近來幾度重申「保台」,並指「台灣對於獨立有自己的判斷」而來,恐怕與中國愈來愈囂張的擴張行動,具有更直接的關聯。

因此,當前美國的兩岸政策,可以非常明確的界定,在安全議題上,不做他想,向來是戰略清晰;在主權問題上,也愈來愈清楚,台灣不屬於PRC。美國決定打開天窗說亮話,對於台灣有什麼好處?首當其衝的,就是對「開羅宣言」與「波茲坦公告」的否定,一切應該從一九五二年生效的「舊金山和約」開始講起,這才是真正的歷史事實。說白了,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針對領土問題,其中第二條明定:「日本政府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這是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法理依據所在。

一九七一年聯合國通過的二七五八號決議,只處理了中國代表權問題,承認PRC在聯合國代表中國及中國人民,但是並未處理台灣與台灣人民的代表問題,PRC明明知道,也有所妥協,因此才會在後來訴諸外交手段,在與各國建交時,一再強求各國要「肯認」一中原則,意欲有所彌補,也才會發生許多國家使用各種文字「畫虎腩」的怪象。這是一大佐證。

在現實政治上,一九四九年之後,台灣由蔣介石政權實際佔領,七十三年來,台灣歷經民主化進程的演變,已經完成三度政黨輪替,民主不斷鞏固。台灣這樣的政體,按照聯合國憲章與國際法,二三○○萬住民擁有充分的自決權利,因此拜登始終說「台灣自己決定」,這是符合文明原則的正確態度,也是台灣面對威權國家升高武力威脅之際,急需的國際同盟力量。

箇中的關鍵是,由於台灣並不是PRC的一部分,台灣與PRC之間非內政問題,一旦PRC欲對台動武,國際即有完全介入的正當性。不只是法律戰,美日等國之外,歐洲大國也已紛紛對台海和平的穩定公開警告中國,呈現有史以來對台聚焦,這是和平反戰爭、民主反共產的價值集結,也是美國吹起「台灣主權未採立場」號角的最重大意義。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焦點評論》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