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大後 台灣應變

(路透檔案照)

 

中共二十大暨一中全會於十月二十三日結束後,台海區域的和平穩定,成為國際關注要事,台灣做為世界的核心利益所在,我們是否全面性提高危機意識、做足應變規劃?是監測並考核政府領導力的基本指標,其中,職司總統諮詢的國安會是主事機關,必須肩負起戰略與整合的重任。

事實上,國安會由秘書長主導的國家危機因應準備,應該早從八月中國解放軍在環繞台灣的六個海域進行實彈軍事演習之後,就必須提出一旦台海有事的劇本,十月習近平拍板中國未來的國家路徑後,相關的工作更加迫在眉睫。朝野立委們近期連續在國會密集質詢國防部、國安局,可見大家確有共同的感受。不過這是不夠的,因為要有效面對中國的侵略行動,牽涉的面向極廣,也絕非僅止於軍事,不是單一部會所能獨掌,一定需要跨部會的通力合作;而行政院是平時機關,也不是最佳統合單位,國安會因此責無旁貸。

二十大之後,稱職的台灣國安會至少的日常是什麼?首先是熟練的運作既有機制,把內政、外交、國防、國安、財經,甚至數位資安部會糾集起來,分別提出中國犯台的對策,進而就這些可行的方案,不斷的演練與操兵;其次,八月環台軍演的戰法,是現成的紅軍,也是研究台海衝突型態的教案,除了軍事的戰備提升,外交上連結一切國際奧援,針對所謂的「局部戰爭」,國安會更應該全面檢查我們的社會穩定措施與社會防護網的韌性如何?包括重大基礎建設、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新聞單位的駭客攻擊防範、海岸可能搶灘地點建立防禦工事、股市匯市與大宗物資的穩控、防空避難設施的清點、民防教育訓練的普及,甚至大量傷患的救治等等,都是最根本的功課。第三是政府與社會大眾的對話與溝通。如何凝聚民心、建立互信、團結國家,以集體意識,一致對外應敵,是要有方法與累積的,國安會有沒有做好分勞的幕僚作業?

地方選舉期間,各政黨為拚鬥縣市版圖,幾乎所有顏色的政治力量都投入到選戰攻防與相互廝殺之中。這個時候,我們國家尤其需要及早有另外一支沉默的部隊,以系統性的方式,盤點每個層面,真正切實地在扮演守望的角色,使得官民群體可以在任何時候,經由強有力的帶領,比較有序的迎接未來每一個可能的挑戰。不論是二○二七,或是下一分鐘。這是台灣生存的課題。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