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這政治品牌

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深陷人頭助理「寄生國會」疑雲,高虹安(中)7日在律師陪同下召開記者會,出示該助理的工作記錄回應外界質疑。(記者羅沛德攝)

 

 

白色力量,是二○一四年由柯文哲以醫師從政,參選首都市長,所建立起的政治品牌,也有其一定的品牌價值,綠色與藍色選民均無法否認,白色主席甚至也因此興起角逐二○二四大位的念頭。不過今年的這場地方選舉,特別在有白色市長候選人的新竹,白色品牌已被砸中落地,而關鍵一擊,來自藍色的國民黨競爭者。

僅僅四十五萬餘人口、合格選民數更只三十五萬多的新竹市,在激烈的選戰中之所以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在於幾個因素構成︰首先它是綠藍白都提名參選的「三腳督」格局,可能棄保,可能鼎立,選情變化大,本就比較好看。其次,三位候選人起初知名度都不高,背景卻各擅勝場,綠的希望藉由明星市長光環延續執政,藍的以基層實力力圖收復八年失土,白的特別空降「理工女」來接竹科地氣,使得競爭更加激烈。其三,這是柯市長年底卸任後,白色勢力可否外擴並鞏固在縣市長治理層級的新試點,畢竟黃珊珊是以無黨籍參選,使得新竹市版圖甚至比台北市更具實驗性,當然將挑動藍綠的神經。

果然,竹市自九月開打以來,選民支持度歷經幾次的轉折,先是藍色的民調領先,綠色於是找上白色捉對廝殺,造成藍民移動,促成「藍白合」,高虹安愈打愈高,國民黨候選人被邊緣化;而後林耕仁連續使出殺手鐧,號召「正藍軍」歸隊,不斷拆解「藍白合」,昨日一記「助理上繳公款給委員私用」的左鉤拳一出,等同擂台結束,大勢幾乎底定。白色力量在此地先後遭到綠藍圍剿,而非如願「左右逢源」,候選人個人的因素,政黨的提名策略與責任,是主要原因。

民眾黨在新竹市的際遇,不單是候選人一己的成敗而已,它的效應將攸關政黨的未來。關鍵在於,白色力量當年的崛起,得利於兩大原因,一是成功塑造「藍綠惡鬥」的認知,建構了白色力量是清流的想像;二是掌握網路世代的溝通方法,吸引了年輕世代的普遍好感。但是這次在高的個案中,全部被顛覆。全國都看到:白是眾矢之的,藍綠竟有共識,正在公然上演。可見在搶奪資源的場域,綠白會鬥,藍白會鬥,並不是藍綠的專利。同時,國民黨爆料的內容直指,白色力量居然姑息權勢壓榨底層,不分區可以不受政黨約制,政黨仍百般徇私包庇,這是對公平正義的徹底摧毀,這個群體還有什麼新政治與品牌地位可言?

新竹市鏖戰所捲起的千堆雪,也讓選民察覺「天龍藍」(台北的權貴、名嘴、網紅等意見領袖)與「鄉下藍」(林耕仁被指涉為「鄉下人」),在面對白色力量問題上的分途對立;其中既有內部矛盾,也有對外鬥爭時謀算的不同。說穿了,一個分裂的國民黨,複雜化、也弱化了綠藍白的三角關係演算。這種利益與路線嚴重衝突的分裂,與綠營的山頭林立、百家爭鳴,在本質上顯著不同。高虹安心臟上的匕首,是林耕仁「無懼」推進的,可以描述現在與今後一切。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冷眼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