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連雙信息源查證都沒有做嗎?

前幾天突然傳出一代巨星劉文正病逝的消息,台灣的幾大報紙都用整版刊登了追悼文章,各電視新聞台也爭相回顧其生平。沒想到,才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出現驚人大逆轉。原來,劉文正還健在,病逝純屬誤傳。這件事可以說是今年在台灣見到的最大的「假新聞」了。我心中不禁有一些疑問。難道,台灣這些媒體,連最基本的雙信息源查證都沒有做嗎?

想起了一段往事。多年前我剛當記者的時候,在產經新聞的社會部接受培訓。有一天早上剛進公司,就看到電視的字幕跑馬燈在播放「某著名作曲家去世」的新聞。當時,社會部裡有8台電視,24小時不停播放日本六大電視台和CNN、BBC的新聞節目。

我剛剛坐下,社會部的次長就過來說:「某作曲家好像過世了,你去確認一下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我隨口答道:「除了兩家英文台,6家電視台都報導了這條消息,應該不會是假的吧?」次長聽了,非常生氣地說:「當記者,寫下的每一個字都要是自己查證過了的。涉及到別人生死的新聞尤其重要,最少要從3個不同的信息源確認過才能寫。」

於是,我乖乖地坐下來開始打電話。花了一上午時間,雖然沒有聯繫到家屬,但從這位作曲家的兩位好友、醫院、殯儀館,都確認了這位作曲家過世的消息。還問到了過世的時間、病名、以及和親友們最後互動的一些細節。當我寫完稿子,才知道早就有前輩記者把稿子寫好了。次長讓我打電話採訪,不過是公司為了訓練新人而已。這件事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後來的記者人生中,受益匪淺。

近年來,媒體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網路和自媒體的普及,使記者更容易得到消息了。但與此同時,傳統媒體的衰退,使公司再也沒有財力物力投入那麼多資源去培養新人、確認內容、斟酌稿件了。

其結果,造成了假消息越來越多,報紙和電視字幕的錯別字也屢見不鮮。日本的媒體也是一樣。過去一篇稿子登上報紙之前,至少要有八、九個人過目。現在只剩下四、五個了,錯誤自然要比以前多得多。

犯錯之後的態度,也是很重要的。日本的報紙,基本上都有一個「訂正」欄目,告知讀者前幾天報紙寫錯的地方,並道歉。如果出現誤報別人過世之類的大事,就會由總編輯在頭版撰文,向當事人和讀者致歉,幾天後還會刊登調查報告,詳細告知採訪過程,並反省為什麼會報錯。

這次誤報劉文正過世的烏龍事件,我看到很多台灣媒體把責任推給了前經紀人。個人覺得,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態度,對劉文正本人也沒有一個正式的道歉。令人感到有些遺憾。

#矢板明夫

< 資料來源:矢板明夫俱樂部 Yaita Akio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矢板明夫

矢板明夫
日本栃木縣矢板市人,生於中國天津市,現為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