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成為代表中國的國家。當時,在代表盟軍接收台灣而倖存,堅稱為中國正統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形成隔著台灣海峽兩個不同的中國,應該是台、中「兩國」的緣起,雖然雙方都堅持自己才是正統中國。
聯合國總部。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當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共產黨以所謂的人民革命推翻中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面臨美蘇對抗的世界形勢,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成為對抗共產國家的前線,一直保有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一直到一九七一年,中國國民黨所稱的「排華納匪」,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在2758號決議案通過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而代之。
當年,聯合國大會處理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代表權,刻意延續當年日本放棄對台灣的殖民未交予中國,保留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彈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主張因此而未及於中華民國代表盟軍接收順勢進佔治理的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和台灣,因此形成的不只是雙邊而是三角關係。
美國或說聯合國當年為台灣保留了國家的活路,惠及中華民國。依聯合國2758號決議案,台灣人民保有決定台灣及附屬島嶼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相屬繼承範圍的權利。
李登輝卸任總統前,以特殊兩國論委婉處理台灣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比起原先中國國民黨的「我漢你賊」、「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敵對兩國時代,䆁出橄欖枝卻未能開啟和平友好的兩國論新時代。陳水扁總統時代的一邊一國其實也是兩國論,彰頻台灣、中國分立分治。不只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接受,中國國民黨也不支持。藉兩國論而存在中華民國,但失去絕對統治權力的中國國民黨人逐漸心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
賴清德總統拋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自祖國論,也是兩國論,以中華民國台灣化維繫中華民國的再生。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受這樣的存在論,也可能成為解決一九四九年以後的歷史紛爭,或許海峽兩岸走向共存共榮新時代。但中國國民黨的殖民意識中國論者,心向中華人民共和國,似乎寧願降附中國也不願中華民國在台灣新生成為事實的難題。中國國民黨執政時,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事實兩國,只因失去執政權,就反對兩國。馬英九們並非真正在意中華民國,他們在意的是中華民國是中國而不能是台灣。
(作者是詩人)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