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管可以理解,何必如此抓馬?

王丹專欄:挺管可以理解,何必如此抓馬?

 

論者認為,最近圍繞教育部駁回管中閔(圖)台大校長聘任案後所產生的部分言論,就是典型的抓馬(Drama)言論,只能加深社會對立,浪費掉重新檢討「大學自治」的大好機會。資料照片

首先要說明,「抓馬」是網路語言,來自英文Drama,意思是某些言論和行為表現得過於戲劇化,過於情緒化,過於浮誇,以至於明明是應當嚴肅進行的討論,看上去變成意氣之爭。最近圍繞教育部駁回管中閔台大校長聘任案後所產生的一些言論,就是典型的抓馬言論。

著名作家吳淡如最近在中國上海唸書,也非常關心管案。5月1日在臉書上PO文,針對管案發表感慨,居然引用了紀念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紀念碑的那首署名的詩:「起初他們抓了共產黨人的時候,我沈默了,我又不是共產黨人……」。她的意思正如她引用之的解釋:「當所有的知識份子都因為恐懼而噤聲不語,這世界就會一級一級地步向沒有光明的所在。」這個道理正大光明,無可指摘,問題是把台灣現在發生的教育部與台大之間關於遴選問題的爭議,用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來隱喻,這不是抓馬是什麼?!

台灣執政當局確實有種種值得批評之處,教育部的處置不夠明斷也應當檢討,但是台灣畢竟是民主社會,豈可與納粹政權相比?管爺從然無限委屈,他受到的對待也跟猶太人被納粹的迫害風馬牛不相及。說起來,真正比較類似納粹的,倒是吳淡如現在去唸書的中國的那個政權,可是,當李明哲被真正地迫害的時候,也許是我孤陋寡聞,我倒是沒有見到吳女士引用這首詩表達憤慨。其實這首詩,用於鼓舞大家對抗中共對台灣的打壓,不是更合適嗎,吳女士?憤怒可以理解,何必如此抓馬?

還有前總統馬英九先生。4月30日在出席一場公開活動的時候,他也不意外地站出來挺管。挺管可以理解,畢竟管是他以前的下屬,但是看看他挺管的言論,實在令人傻眼。他說教育部違法濫權,「即使百年前的北洋政府都沒這樣了,政府怎麼可以這樣?」馬先生是法律學者,對於歷史看來確實涉獵不深。今天的台灣政府縱使有千般不是,還是要比北洋軍閥時期的政府好一些。建議馬先生看看魯迅的文章《紀念劉和珍君》。劉和珍就讀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的時候,曾經因為反對新校長,被學校的「自治評議委員會」(對,你沒有看錯,就是「大學自治」的「自治」)強行拖出校園。

說實話,我不認為管爺會被吳茂昆「強行拖出」台大。更嚴重的是,後來劉和珍參加遊行示威被槍殺,史稱「三一八」慘案。這個慘案,就發生在北洋政府時期。馬英九先生說現在的民進黨政府還不如「北洋時期的政府」,這根本違反基本的歷史事實。不過我不相信馬英九對我說的這些歷史事實不知道,他就只是抓馬而已。

這樣的抓馬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國家暴力」啦,把獨台案與管案相提並論啦,21分鐘的罷課啦,等等。對此,我的看法很簡單:其實,對於「大學自治」的討論確有必要,關於大學校長的遴選辦法也一向就有種種爭議,這次發生所謂「卡管」事件,正好是一個機會,可以讓不同意見彼此交鋒,相互探討,最好的結果是社會對「大學自治」能有一個更明晰的認知和進一步的共識。

作為爭議中的一方,挺管人士批判教育部,甚至批判蔡政府,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這種批判能夠理性、冷靜,對於台灣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惜的是,在最為高調的來自公眾物的一些挺管言論中,我們看不到類似黃武雄老師那樣的深入而專業的探討,而令人遺憾的是,很多都是一些極為抓馬的言論,使得本應該是一個嚴肅的社會議題的討論,變成情緒亢奮的對立,這樣只能加深社會對立,浪費掉重新檢討「大學自治」的大好機會。這實在令人遺憾。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