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 近三日

國民黨不識貨

國民黨不識貨

蔣經國要「革新保台」,有「三不」政策和「台灣化」;李登輝要「救國民黨」,致力「本土化」,希望以「台灣國民黨」與本土政黨爭雄;但國民黨子孫不識貨,不聽老人言,在總統大選終告三連敗。 靠本土派抬轎騙票的馬英九,急奔中國與習近平合唱中國化;傅崐萁把本土化變成家族企業,不走李登輝的本土認同,而是利益掛帥,對中國條件低頭,只求恩賜。國立黨立委傅崐萁。 國民黨地方政客升級坐大,插手對外事務,雙北的激進「法統」殘餘則名嘴化,以揭瘡疤,穿用名牌,用粗鄙語言謾罵,搶同溫層支持。 國民黨靠黃復興、花蓮傅家、台中顏家、雲林張家保北中南及東岸地盤,黨中央缺錢,黃復興將被整編;三個地方家族有鈔票有選票,頓成國民黨生存的大支柱,朱中央叫不動,限縮國民黨的勢力。 民進黨相反,新內閣凸顯去學院化、去黨派化,無黨籍、專業實務有成就者居多,具擴張的雄心。民進黨沒有忘記,蔡英文就是「無黨派人士」進入民進黨,帶領台灣走向國際化的傑出領袖。 民主體制用學者,因為學有專長,進退有保障,但學者完美理想多,實務經驗少。賴清德新內閣選擇實務出身,瞭解台灣經營條件及國際競爭趨勢,成就有目共睹的企業家,他們不只接地氣,他們就是地氣。 如此佈局,需要有用人的胸襟,更需要人才願意投入。台灣長期受國民黨統治,對加入民進黨團隊還心存疑慮,怕受國民黨報復,現在民間傑出經營人才願意加入台灣隊,這是重大心理突破。 國民黨在家族化、中國化漩渦中糾纏,自我限縮;民進黨走折衷化、實務化,廣納「無黨派人士」,繼續擴張與台灣化。蔣、李的台灣化與本士化,被國民黨拋棄,卻被民進黨接收,台灣政治真是充滿驚奇。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王景弘 推薦數:4639  2024-04-23
《自由的滋味》彭明敏教授回憶錄

《自由的滋味》彭明敏教授回憶錄

彭明敏教授是台灣知名的國際法學者,他與學生謝聰敏、魏廷朝共同起草了「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這份宣言在1964年公開,明確指出當時台灣的國內現況,並從「台灣」為主體的角度,討論了族群、經濟、軍事、民生、政權體制等議題。 彭明敏教授因此宣言被國民黨政府判刑,並在海外流亡了23年。他的一生致力於台灣的自由民主運動,被許多人稱為「台獨運動的教父」。 彭明敏教授的回憶錄《自由的滋味》中,他分享了自己的生平和思考轉變的軌跡。他描述了自己如何從一位教育上的「日本人」、血緣上的「中國人」,到最終成為一位有著清晰台灣意識的「台灣人」。他的故事不僅是個人的自由追求,也反映了台灣人尋求自主意識的歷程彭明敏教授的貢獻和他對台灣自由民主的堅持,是台灣歷史上不可抹滅的一部分,他的精神和理念將繼續啟發未來的世代。 彭明敏教授於2022年4月8日逝世,享年98歲。 (彭明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鄭義和 推薦數:3555  2024-04-23
川普憂心中國偷渡客搖身變為共軍

川普憂心中國偷渡客搖身變為共軍

正當中國與菲律賓關係相當緊張,不但在南海不斷發生衝突,中國召開西太平洋海軍論壇,有二十九個國家參與,連美國都去捧場接受批判,但菲律賓就是拒不參加。然而菲律賓呂宋島最北端的卡加延省近期湧入大量中國留學生,該省首府土格加勞的私立大學註冊人數激增。該處有最近美國與菲律賓簽署「加強國防合作協議」架構下開放美軍使用的三個基地,這一群不速之客的到來難免引起中央政府的國安疑慮。然而土格加勞市長丁美玉則向菲國媒體「ABS-CBN」抱怨:「我們努力推動教育觀光,如今遭到抹煞和質疑。」 中共這一套用利益分化他國的手法,台灣再熟悉不過,台灣一些地方縣市長不也是這種論調嗎?中國對美國、澳洲及其他國家,也均是如此。中國要征服某些地區,就利用人口優勢來「摻沙子」。中國是全球人口最多國家,可以滲透他國建立類似殖民地形式的唐人街,或利益收買及新舊僑民的更替來控制老唐人街,因而所向無敵,在他國建立「根據地」。 美國前總統且參與今年總統選舉的川普,四月上旬受訪表示,過去兩年已有超過四萬六千名中國偷渡者進入美國,當中不少是正值軍齡的壯年男子,令人擔憂北京試圖在美國境內「建立軍隊」。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移民偷渡來美的數字不斷增加,僅四月二日一天,邊境巡邏人員就從南部邊境逮捕了一八二名中國人,聖地牙哥邊境部分的中國偷渡人數甚至超越墨西哥公民。去年有三萬七千名中國人從南部邊境來美後被捕,是兩年前的五十倍。漏網的呢?這條新的偷渡路線是抖音公開展示並進行「教學」,中國政府沒有絲毫禁止,讓負有特殊任務者與普通偷渡者混在一起難以辨識。中國這項偷渡工程實施幾十年了,只是路線不同而已,美國政府應該調查一下,獲得美國政府政治庇護的中國人,有多少現在是反共的,還是美國政府被他們騙了?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四月十八日表示,在與中國競爭上,美國有許多挑戰須面對,尤其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下定決心要控制台灣」,儘管這不代表近期就會採取行動,但美國必須認真看待習近平的野心。聯邦調查局局長瑞伊同日也警告,與中國政府有關的駭客已潛伏美國關鍵基礎設施,伺機「發動毀滅性攻擊」。我原來以為指的是潛伏於台灣關鍵基礎設施,仔細一看原來是美國的關鍵基礎設施,那已是美國心腹之患!美國兩大情報機構有類似的看法,美國政府對中國還有什麼幻想嗎? 美國文武百官近日不斷絡繹於途到中國溝通,接下來就是國務卿布林肯再度訪問中國。美國是與中國虛與委蛇,還是想真誠合作,感動一下習近平,不要對台灣施壓,不要援助俄羅斯?天知道。 (作者為資深時事評論員)
林保華 推薦數:2043  2024-04-24
不只經濟振興,更要文化振興

不只經濟振興,更要文化振興

經濟是社會的身體,文化是社會的心靈。正常社會的經濟和文化要並重發展,身心健康。只經濟發展像肥胖症,若只文化發達像體弱英才。經濟是物質條件,文化是精神條件,而政治可視為關連條件,處理人間關係,或視為法社會的構造條件。 台灣,重經濟輕文化,從早期跨黑水溝來台墾拓的祖先到現在都是。原住民部落社會並未發展文字,形塑的文化是對應自然的形式和儀式。台灣歷經不同國家力量的殖民,吸收多樣的文化,但因為國家主體性未盡形成,文化、經濟、政治的社會構造並不均衡,重經濟輕文化的形勢沒有改變。 因為重經濟輕文化,傾附經濟發展的科技發達,產業鏈連結世界,創造經濟成果。文化的進步性相形遜色,官廟祭拜既附和了商業效益也流露前近代性畏自然災害的社會心態,加上傳播媒體的煽風點火,一百年前台灣新文化運動的問題意識更鮮明顯現。 創造台灣經濟成果的科技大廠不盡附和宮廟祭拜的酩酊作用,倒是政治人物競選公職時溶入宮廟陣頭的風氣類似神權時代。經濟理性反應科學作用,但文化感性仍陷於民俗泥沼。從文化意義檢視,國家真正被台灣人民需要?! 台灣的民主化已有一段歷史,民主化的歷史就是人民治理國家的歷史。但是,作為國家主人的台灣人民對權利和責任的領受和擔並不盡完全。長期的戒嚴統治,被宰制的習性,形成了不完全主人的性格,逃避自由,就如同心理學家佛洛姆所說的一樣。 民主化後的台灣國家治理也存在著台灣的灣國家形塑不完全的問題,在殘餘中國或新生台灣之間,仍擺盪著認同或歸屬的焦慮。這是「中華民國在台灣」留下的難題,現狀上既有台灣內部的矛盾,台灣與中國的糾葛,也有國際政治問題。只解決經濟問題無法重建台灣這個國家,若文化只是附和在經濟發展下的大衆消費娛樂現象,無助於國家意義的形成。 台灣要成為正常健全國家,不能只振興經濟而不振興文化。文化不能只沉溺在宮廟活動的前近代酩酊現象,也不能只陶醉在聲光娛影的形色。提高國民生活中的文化志向,形塑近現代公民意識,台灣需要形成以文化為核心的社會運動。日本的近代性經由明治維新,台灣也要有建構近代進步國家的文化維新運動,形塑正常健全的國民性格,而且要經由社會力形成,而非只依賴官方推動。 (作者是詩人)
李敏勇 推薦數:1941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