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憲相關文章

一國兩制、服貿協議和自經區

一國兩制、服貿協議和自經區

一國兩制、服貿協議和自經區 台灣的經濟狀況這麼好,半導體產業成為世界的核心,全世界少數在疫情期間還能能夠夠經濟成長的國家。 這件選舉還是很不樂觀,民粹主義橫行,用塑造敵人的形象為主要的競選策略,傳遞大量的錯誤訊息和假訊息,在中國用洪荒之力,統戰諜報滲透以及用人工智慧介入台灣選舉的時候,台灣幾乎是不設防,連司法機關抓到共諜都有人問說這是真的嗎?牽涉的政治人物好像沒有什麼傷害。在資訊戰爭防禦的這一方,完全舉白旗投降,甚至利用世界主義無國界和言論自由為中共助攻。 現在正在做非常緊張的拉鋸,昨天以前反對開放服務貿易協議的戰友們賴中強等人開記者會出了一個聲明,看起來也沒有吸到太多的注意力,局勢真的相當的不好。 雖然同溫層都很唾棄黃國昌,但這個在10年前埋下的「不反服貿、反黑箱」的敵人內應,在10年後的今天徹底摧毁這場運動的革命意義。 萬一選後如果不理想,台灣立即一國兩制會遭受民眾很大的反彈,不太有可能會立刻進行。習近平一定不會滿意,於是國民黨會先開始做的就是開放中國配偶在四年內拿到投票權,以及在服貿失敗以後想要小規模做的「自治經濟區」,看能不能應付習近平。 倫敦經濟學人說賴清德勝選雖然會引起中國的反彈,但侯友宜同樣也沒有辦法讓習近平息怒,因為台灣人不可能答應一國兩制,而國民黨拖延統一談判的話,仍會激怒中共。同時侯友宜和中國太親近的話會破壞美國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的戰略態勢,也會引起美國的反應,如果半導體還有在中美貿易大戰上影響美國的國家利益,台灣應該會受到很大的教訓。 講到自治經濟區,撇開兩岸政治這麼複雜的因素,從無政府主義來看待這件事情,也注定會產生很大的失敗。 自2013年起,洪都拉斯當時政府制定了一項法律,允許創建名為ZEDEs(就業和經濟發展區)的特殊經濟區。這些區域被設計為半自治運營,擁有自己的民事法律、監管結構,甚至可以建立私人社會服務。這一舉措吸引了包括矽谷知名人士在內的外國投資者的關注。 ZEDEs計畫中的一個著名例子是Próspera,這是一個受到特許城市概念的半自治城市。該城市以低稅收和私有化治理為驅動力,旨在促進經濟發展和創新。Próspera由Honduras Próspera Inc.管理,由包括Peter Thiel和Marc Andreessen在內的投資者通過風險投資公司Pronomos Capital資助。 然而,ZEDEs計畫在洪都拉斯國內面臨重大反彈。許多洪都拉斯人對這些特區提出抗議,認為它們將導致農村居民流離失所,並等同於出賣國家主權。為了回應這些擔憂和廣泛的民眾不滿,洪都拉斯國會在Xiomara Castro總統的政府下,於2022年廢除了ZEDEs法律。 國家主權、外國投資以及追求創新經濟模式之間的複雜互動。它還反映了關於私人城市和自治經濟區概念的挑戰和爭議。 不重視真理和真相的幸福,基本上是短暫的,真相永遠會追上自己。重來一次會造成很可怕的後果,禮拜六請大家好好去投票吧!
李忠憲 2024-01-09
豬哥票

豬哥票

豬哥票 政治宣傳用美女有什麼問題?就是所謂豬哥票。電影的男女主角都要選漂亮的,我們能夠想像「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真實的男主角上去演,票房會怎樣? 藍白是一群奇怪的人,台灣民眾黨的道德最低落,所以柯文哲可以毫無忌憚的說要學姐陪吃飯。中國國民黨可以提名色眯眯的韓國瑜準備當立法院長,他提到自己喜歡看前面女同學的美白小腿,還有公然站在台上,表情猥瑣地邪眼看著同黨女同志的大腿。這樣物化女性,似乎對他們的選民都沒有什麼影響。 我記得在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的活動當中,不少人在那裡抱怨選民對藍白和綠的標準不一樣,民進黨如果沒有一百分就會非常苛責,而其他人只要60分就過關。 我好像回答說,這就雙重標準啊,而且這種雙重標準理論上是必要,兩邊的選民站在不一樣的道德高度,一邊即使被中國併吞也無所謂,另外一邊是沒有辦法這樣過生活。想要獨立建國,道德的要求是很高的,這些苛責和嚴厲的態度,才能帶來一個美好的未來。 美國建國的先賢們都是有崇高的理想,他們不想建立一個三流的國家,希望為後世奠定美好的基礎。 最近最多人按讚的文章是哪一篇「什麼是好的諷刺」,把其中一段寫在下面: 諷刺主要是反對某件事,針對一個被認為有缺陷的事項,以及形式上令人難以置信的現實,不管人,機構和態度。無論任何諷刺作品,成功的關鍵問題就是:誰是敵人? 講笑話是一件困難又危險的事情,歷史上已經太多講笑話的人最後被槍殺,如果不能把握諷刺的原則,開槍的後座力是難以想像。 經過東寧路看到李遠哲的推薦,我覺得他講得很中肯,這個黨的確有很多很好優秀的人才,那以前的時代力量沒有嗎? 小黨有它的困境,想辦法要爭取更多的選票,當然包括豬哥票,我不覺得快要被併吞的台灣,有小黨發展的空間,這是大環境的問題。 秉持理想就會寂寞,世俗化就會墮落,選擇走一條困難的路,會遭受到命運的擺布和很多嚴格的要求,會出現很多問題。有時候要常常回去問自己,這不就是我選擇的道路嗎?答案就在這裡。  
李忠憲 2024-01-06
三票民進黨?

三票民進黨?

三票民進黨? 台灣民主自由的指數很高,我一直覺得很高是假象,這個社會真的已經能夠接納這麼多進步的概念了嗎? 四年前總統大選,韓國瑜拿了那麼多票,最後還是沒有當選,這次只要有人能夠拿到那麼多票,應該就會當選總統。 很多事情是活過才了解,痛過才知道害怕,這是一般人的學習曲線。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唯一的辦法就是觀察、讀書、深刻思考、設身處地、想像未來。 這次選舉是大數據人工智慧高度發展之後的第一次,攻擊的一方中國毫無忌憚、用舉國之力介入選舉,防衛的一方完全不作為,沒有用人工智慧防止假帳號、追溯訊息來源、無力面對中國實際掌握的社群平台。 不管是中國真實持股擁有的平台,例如抖音,或利用人力物力資源控制的平台,例如其他大家都在使用的平台,完全掌握台灣每一個人的社群資料,客制化分析每個人的政治傾向、對事情愛好的類別、關心的政策,利用人工智慧去分析怎樣鼓勵讓你去投票,怎樣影響讓你不去投票,然後再把這些假訊息推到你的面前,不曉得有多少人能夠承受這種針對個人的攻擊? 當年如果沒有香港,很可能我們現在總統就是韓國瑜。今年沒有香港,再加上人工智慧成熟的程度令人感到可怕,許多了解這種狀況的朋友都感到非常的憂心。 三票裡面最難影響應該就是選總統的票,因為不少人還是會想到被併吞;其次是政黨票,這是政治信仰習慣的問題;區域立委可操控的空間就大了,個別候選人不會沒有任何缺點,甚至長得太漂亮都會被人工智慧挑起嫉妒的想法,因而不想投給這個候選人,更不用說其他道德的瑕疵。 不想去投區域立委的想法,會造成不想去投票,進而影響了總統和政黨票的投票率。 每場戰爭都有攻擊和防禦,這場資訊戰爭人工智慧的戰場上,到處看得到攻擊,看不到任何防禦。民主的投票只要影響3-5%就會產生重大的翻轉結果。 我不敢不去投票,這是我唯一的武器!
李忠憲 2024-01-05
投票給誰的依據

投票給誰的依據

投票給誰的依據 投票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很多人說這很重要,卻往往又覺得不差我一票。 要投給誰或什麼政黨的選擇理由更五花八門,因為這個人長得帥我投給他,因為這個人很好笑我投給他。不想要去投票的理由也是一樣,這個人是渣男、是迷妹所以我不投給他(她)。 到底有沒有什麼樣的標準?我之前列出德文哲學雜誌核心價值訓練的名單,很多人覺得又臭又長怎麼有可能做到?不要說做到,從中間選三個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投票或不投票到底有沒有什麼理性的選擇或依據? 有人說你看這八年有沒有過得比較好?如果有就繼續投給民進黨,如果沒有的話就政黨輪替。台灣整個總體的經濟表現是好的不得了,史上最光輝的盛世。 用這種感覺來投票問題真的太大,這八年我實際的日子過得非常好,台灣富邦50的表現讓我感到非常滿意。 但我老了八歲,很少人會滿意自己老了八歲,這種感覺就不好,那這是執政黨的責任嗎?我們真的能夠理性分的清楚什麼是個人應該要負責的,什麼是政府應該要負責的事情嗎? 假訊息傳播最有效的地方就在這裡,要讓人失去理性,憑感覺投票或不去投票。 投票是種奇怪的決定,好像是件重要的事情,又好像一點影響都沒有。投票是我們人生許多選擇工作中的一項,集體投票的結果重要,但個人的一張票其實是微不足道,除非這張票是關鍵性的一票,在50%正反兩面之下,由這張票來做下多數的決定,否則這樣投票的行為,不會對個人有重大的影響。 這跟選擇誰當配偶,要念電機系或醫學系,去德國或美國留學,要不要有小孩等等,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尤其在多數決現代民主之下,少數的選票往往是被忽略的聲音。 不去投票似乎是一種理性行為,嬴的話也不多我這一票,輸的話更不缺我這一票,旁觀這些輸贏,所謂的不介入政治,在家裡看電視或出國去旅行,好像是一種理性的選擇,不投票不就沒事了,反正我什麼都沒有做,都是你們這些愚蠢的人所做下的決定。 年輕的柯粉很惹人討厭,有些人說要給他們時間,除了黃國昌以外幾乎看不到有柯黑變成柯粉。 教育真的很難,沒有什麼值得記住的東西是教的會的,午夜圖書館的女主角抱怨學校的圖書館員,明明知道她故事的結局,卻不直接告訴她,讓她去承受這一切痛苦不好的事情,這個章節的標題叫做「活過才知道」。 個人和整體社會的選擇會造成許多有趣互動的關係,318的時候我有一個朋友是這樣講的:「說台灣這塊土地,其實是人,如果土地上的人被換掉了,就再也不是台灣,因此也不是故鄉」。 2022年選舉的結果真的嚇壞了我很多的朋友,他們搞不清楚為什麼會這樣?經濟成長、防疫表現、外交關係、民主自由的指數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 我不知道柯文哲為什麼這麼多錢,到處都是他的看板和影片,然後他批評民進黨的在路上是「影片拍盡、壞事幹絕」。這種荒謬的語言,難道年輕人看不出來嗎? 柯文哲是什麼人難道年輕人看不出來嗎? 侯友宜是什麼人難道年輕人看不出來嗎? 韓國瑜是什麼人難道年輕人看不出來嗎? 投票時的理性判斷基於以下幾個關鍵要素: 1.了解候選人的政策立場、過往表現、資質和信譽。 2. 評估候選人提出的政策是否切實可行、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和社會的整體利益。 3. 避免盲目追隨,理性分析媒體報導和政治廣告中的資訊,辨別真假。 4. 考慮候選人的政策對未來的影響,包括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 5. 衡量政策對個人利益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對社會整體的益處。 基本上簡單就是這五項,年輕人看得出來嗎?很快我們就會有答案!
李忠憲 2024-01-04
貓

貓 無論是在網路上還是在家裡,貓無疑都是明星動物。有貓就推,有貓就給讚,這是我們常常看到的字眼。 我在隱性反骨書裡面寫的在尼釆的精神三變,最後變成一隻貓。女王問了我好幾次,”這是什麼意思? 你胡謅? 欺騙讀者的!”。我的文章都是胡謅的,至於有沒有欺騙讀者,我的答案當然是沒有,到底我有騙到什麼東西? 而且這個問題主要是要問讀者,有些人看了之後,跑去德國念書,或跑馬拉松,這樣是否算是被騙? 我也常常想”精神三變,最後變成一隻貓”到底是甚麼意思? 最近還安排了一趟日本貓島之旅,看有沒有辦法遇到名為蘇格拉底的貓給我解惑。 在人類文化中,貓是種與黑暗力量有關的神奇動物,安息日時撒旦以貓的形式來到,女巫騎著貓去崇拜惡魔或施展法術,例如黑貓宅急便。貓經常被描繪為獨立且神秘的生物,它們的形象既不完全被馴化,也不完全遵循人類的規則。這種特性在不同的文化故事中有所體現,《穿靴子的貓》這個故事中的貓角色,透過成為一個狡猾而智慧的半人類形象,顯示出貓的獨特魅力。 貓和兔子一樣,他們不遵守戒律,也沒有理想。他們沒有表現出任何內疚或悔恨的跡象,也沒有努力變得更好。然而,它們也被認為能夠感受到人類的情感,如悲傷和痛苦,並在困難時刻提供陪伴。貓與人類的關係是基於相互尊重,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主從關係。它們依附於人類,但同時保持了其獨立性和自由意志。貓可以感受到人類同伴的痛苦,並在困難時期陪伴在身邊,但他們不會在這些角色中犧牲自己,透過簡單的存在,貓咪減輕了人類的悲傷,如果不滿意人類的陪伴,貓咪甚至會選擇離開。我們為它們提供食物和住所,但它們並不認為我們是它們的主人或主人,除了陪伴之外,它們不會給我們任何回報。如果我們尊重他們,他們就會依戀我們,但當我們離開時,他們不會想念我們。失去了我們的支持,沒多久它們就會再次變得狂野。他們不服從或尊重今天與他們生活在一起的人類,即使他們依賴我們,他們仍然獨立於我們。 貓與其他野生動物不同,貓從一開始就選擇與人類密切共生,同時保持其野生本性不變,貓是與人類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生物。他們與人類互動,可能會以自己的方式表達愛,但在生命的深處,貓與我們保持著根本的差異。這種獨特的特性和行為使貓成為人類生活中神秘而迷人的伴侶,引人探索其深不可測的內在世界。貓並沒有完全變成人類,他們與我們互動,可能會以自己的方式來愛我們,但在生命的最深處與我們不同。
李忠憲 2024-01-04
午夜圖書館:如何面對後悔?

午夜圖書館:如何面對後悔?

午夜圖書館:如何面對後悔? 我說我放棄日本已經報名了的馬拉松,不敢不去投票。主要原因是不想留給自己人生有後悔的機會。 講這句話主要是目前我正在聽中英德的有聲書「午夜圖書館」。 這是一本治療後悔的書,人生沒有什麼好後悔的,每一個自己羨慕沒有過的人生其實都有它的問題所在。 有位跟我一起在柏林工大念書的台灣同學,曾經跟我講他盡可能利用每個週末拜訪歐洲無數個城市,在每一個城市,他非常專心拼命的玩,行程都要做非常多的準備。我說你比做研究還認真喔,竟然花這麼多時間準備。他說:因為我想每一個城市停留那個晚上,應該就是我這一輩子停留在這個城市唯一的一次,他不想留下遺憾或後悔。 就我而言,時間流逝的感覺愈來愈快,日子似乎一轉眼就已經消失。各種不同心情的感受,不管是快樂、悲傷的日子,都不斷地重複飛逝。 人生的體驗有限,即使像我這樣由社會底層往上努力爬行的人,雖然一路上充滿驚喜,但致上也都做了正確的決定,雖然如此也不可能有源源不竭新奇的經驗。尼采的永刧迴歸是每個人無法躲避的情況,要不然不知不覺,另外一種可能是勇敢突破。 甘於平凡和永刧迴歸是左右鄰居,每個人的生活就是現在過著的日子,不管工作、休閒、成功、失敗等等,很難跳脫某一個範圍,這個範圍往往會越來越小,不管是物理或精神的界線。人將不得不再次過著無數次的這種日子,它不會有新的感覺,但生活中每個痛苦,每次的快樂,每一個想法和嘆息,以及一切渺小或偉大的事物,都會以相同的方式回到身邊。 許多年輕時夢寐以求的未來,最後成為一種絕望的感覺。在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有很多時光可以重溫舊夢:回憶親情,友情和初戀,假期和聚會。 有些人可以體驗與眾不同的特別時光,繼承一大筆遺產、中了威力彩、考上令人夢寐以求的大學科系、得到一份眾人都想要的工作、獲贈某種國際競賽大獎、甚至當過市長或總統。想到那種感覺確實非常高興,但仔細想想人生不就是在那樣子高高低低的無限巡迴當中,「沒有任何人是特別的人」!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必須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種循環,到底喜悅將從何而來? 永劫迴歸的想法在尼采的理論相當重要。想像自己的生活一再重複地,每個細節都一樣,這樣令人有真實的感覺,因此激發對生活進行改變。他認為必須使自己超越存在苦難的條件成為超人,在上帝已死之後,我們必須填補空缺。 每個人都必須成為自己的上帝,需要力量,勇氣和創造力。 尼采永劫廻歸的理論是所謂惡魔的知識,塑造我們未來的不是意識命運,而是宇宙不變的規律。 有了惡魔的知識,我們才能做出關於希望自己的生活如何的決定,並確保這是值得我們度過的生活。一個值得愛的命運仍然有意義,即使這種命運只會發生一次。 永刧迴歸的荒謬是一個充分的理由,使餘生成為值得和擁抱愛的命運嗎?或它僅僅使一切都變得毫無意義? 我覺得不想後悔,最重要的關鍵是設想未來會怎樣?然後做最大的努力,自己從小到大大概就是這樣,這樣能夠非常有效地脫離後悔的纏繞。 人生除了死亡,都是擦傷。擦傷要擦藥。——《午夜圖書館》
李忠憲 2024-01-04
「有用的白痴」

「有用的白痴」

「有用的白痴」 現在在路上、吃飯或坐計程車會遇到很多這種有用的白痴,尤其那些咬著礦工老宅不放的那一群人,有幾百坪一年要花國家七千萬,趙少康說什麼他們就相信什麼。整個藍白這一群人就被這幾個唯利是圖、自私自利的傢伙,洗成被中國併吞都無所謂。 台灣根本沒有現階段獨立的可能,現在的選擇是:「接受併吞」、還是要「抵抗不被併吞」,在這兩個選項當中選一個。 有用的白痴不是今天才有,只是在網路的時代,這種人特別吸引注意力。有用的白痴是傑出人才,尤其在政治場域,他們在對行動的熱情和某種渴望的鼓舞下朝著目標前進,他們的特點是堅定不移。他們正在實踐的不是自己的想法,他們也不了解他實際任務的背景,但他們給人的印象非常好:他的外表看起來很不錯,這是任務成功的基本條件,對於自己的目標會達成的效果,有用的白痴往往自己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有用的白痴有三個特點: * 容易受他人影響、對人性知之甚少 * 對事態發展的脆弱性缺乏感覺、對群體中奇怪的停滯時刻視而不見 * 沒有獨處的能力、缺乏秘密行動的天賦 有用的白痴外表總是不同,然而共同的是: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是一種深切的要求自己去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或成為一個重要的人。有用的白痴在他的角色中承載著一種訴求:處理社會責任很重要。 先知與有用的白痴幾乎完全相反。他也有一個使命——這對他和其他人來說真的很難!他的信念是:系統壞了,我要怎麼辦?瀟灑離開、心情怡然自得?還是想辦法盡自己的力量能修多少算多少,提出跟大家都不一樣的聲音。 先知角色的內在使命是「警告」,先知通常被視為擾亂者,人們總是會忽略這種人的偉大才能,先知可以在很早的時候就察覺到非常細微的差異,他們往往是在事情進展順利的時候就會出現。 不滿情緒和攻擊常常讓許多先知感到孤獨,在粉絲比讚的網路上,證明有用的白痴比先知受到歡迎,尤其某些先前被驗證的先知也可能墮落成有用的白痴。 先知在自己身上攜帶著破壞的程式,當他表達自己的觀點時,他的精確感知使他處於疼痛的正確位置上。我們就是這樣,我們人類只是喜歡舒服,不喜歡痛苦,尤其為什麼不必要地為看不見的問題煩惱呢? 與有用的白痴不同,「先知不具有社會順服的特徵」,有時他的講話甚至顯得粗暴,任何能夠面對這種情況而不感到受攻擊的人往往領先其他許多人。 如果建築中的工程有細小裂縫的特徵,可以簡單處理。然而,經驗證明,事情往往會有所不同,先知在崩潰後才會得到認可。 先知的這種性格也很快被誤判為天真,一個常見的指責就是他無法以社會化與結構化的方式思考和行動。 先知是寂寞的,這句話本身並沒有任何負面的意義,只是一種中立狀態的描述,孤獨是先知重要的特性之一。 有武裝的先知都勝利了,沒有武裝的先知都滅亡了! ~馬基維利
李忠憲 2024-01-03
【中共對台介選升級】生成式AI成造假利器

【中共對台介選升級】生成式AI成造假利器

成大電機系教授李忠憲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指出,網路釣魚信件現在越來越細緻,主要是傳遞的資訊可能有九成已經研究過使用者資料背景,所以只要塞入3%至5%錯假訊息,就會讓人難以分辨,不但詐騙手法是這樣,中共政治宣傳也是同樣道理。 針對中共可能散布假訊息的平臺,李忠憲認為,可能會利用抖音、臉書、LINE、Instagram等臺灣人常用的社群平臺或通訊軟體。 李忠憲說,近期AI議題崛起,也全面深入民眾3C產品,從用戶連結、習性、用語、嗜好,甚至平常關心政治的事情,都會被AI納入分析,讓假訊息效果比以前更嚴重。 「從國外業界朋友了解,中國(共)是用戰爭規模的國家級投資,進行假訊息攻擊臺灣」,李忠憲強調,警政署提供網路詐騙案件的數據,往往是假訊息的先行指標,現在民眾損失金額越來越高,臺灣應該要用AI去防衛假訊息攻擊。 https://www.epochtimes.com.tw/....../%E4%B8%AD%E5%85...... EPOCHTIMES.COM.TW 【中共對臺介選升級】 生成式AI成造假利器| 台灣大紀元
李忠憲 2024-01-02
選擇與理解

選擇與理解

選擇與理解 本來想說放寒假了,我已經規劃1/14日本指宿馬拉松,報名費交了、行程、住宿交通安排好了,突然發現前一天是總統、立委的大選,只有放棄,這到底是誰的錯? 真的有差我這一票嗎? 年輕的時候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如果達不到就會非常的自責,真的不能夠了解什麼叫做「盡力了就好」,設定目標卻沒有拼命的去把它達成,怎麼叫做盡力了就好? 如果不把目標當成極其重要的事情,怎麼有可能逼迫自己,不顧一切拼了命的想要去把它完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卻同時又保有一個彈性的空間「盡力了就好」,實在難以令人理解。 不過現在倒是非常了解這是什麼意思,以前設定的目標都是自己專長、基因、環境、努力、和運氣,個人能夠掌握的東西比較多,現在所設定的目標有太多不能掌握的東西。 昨天看的電影「春風勁草」 講到幾句話: 這個世界就是一場在永遠變化中不同勢力間的角力;The world is a struggle between different, ever-moving forces. 一項社會行動,並不等同於每個個體的總和;The actions of a society are not equal to the sum of its individual parts. 這意味著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採取的行動和決策,不僅僅是所有個人行為的簡單相加。它涵蓋了更複雜的動態,包括集體意識、社會結構、文化規範和權力關係等因素。換句話說,社會的決策和行動反映了超越個人行為之和的複雜交互作用。 再問一次:真的有差我這一票嗎? 這麼多粉,台灣到底還有沒救?無知才是「力量」,理性的直覺反應是「置身事外」,像許美華那麼熱情的人,應該是少數。 很多人都說;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遠離某某粉。這不是好玩隨便說說,有很深刻的理論基礎。但遠離有包括不要和他們作戰,避免與豬打架,事不關己嗎? 愛默生曾深刻地觀察到:人們似乎沒有意識到,他們對世界的看法,也是對性格的坦白。 我們的觀點不僅僅是對周圍世界的反應,它們是我們內心自我的顯露。愛默生的這句話的核心在於,個人觀點與個人品格深深交織在一起。 當我們形成關於政治、文化或日常事件的看法時,這些觀點都受到我們經歷、信仰、價值觀和偏見的影響。因此,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的個性、道德指南針和情感成熟度。 一個對人類抱有樂觀看法的人,很可能擁有一個充滿希望、同理心和對人性善良的信念的品格。相反,一個悲觀的觀點可能透露出一個由懷疑、過去的失望或情感防衛層塑造的性格。 世界上很多自私自利或莫不關心的人,想到電影「春風勁草」 ( About Dry Grasses)中女主角講的這句話: 再多漂亮的字眼,也比不上真的帶著一桶水,去一個為乾旱所苦的地方;Fancy words will never replace bringing a bucket of water to a place suffering from drought. 我好像突然了解自己選擇的意義! 重點不在於是否差我這一票,而是關於自己的選擇,對於乾旱的土地,有沒有去澆下這一桶水。 #一月十三日一定要去投票
李忠憲 2024-01-02
荒謬絕倫的第一名

荒謬絕倫的第一名

荒謬絕倫的第一名 前年年底縣市長選舉之前,所謂的美國半導體棄台論,後來講美積電、德積電、日積電,台灣桃園趕走了一奈米廠,藍白陣營批評太耗電,一直到今天中國的媒體無恥把台積電列為中國市值500大的榜首,真是一種非常神奇的變化。 中國的網友自己都不好意思,大酸特酸,直言:「笑死人,人家有給你繳稅?」「台積電算中國的?我做夢都會笑醒」。 中國這是吃豆腐嗎?中國媒體的背後邏輯是什麼?為什麼沒有其他國家的公司? 目前最新的情況是中國經濟不行了,中國人那種民族主義,中原霸主的思想,雖然把台灣列為是同胞,骨子裡還是覺得那是邊陲地帶?但台積電就是有那種實力。 怎麼會這樣明目張膽、厚顏無恥把台積電列到中國市值500大公司的第一名? 因為習近平要看啊,統計數字需要啊,中國經濟不好啦,小學生的領導階層搞不清楚真實的世界。 中國人之前一直在講經濟統戰,兩岸一家親,大家都有好日子過,不光只是民族主義。但現在只剩下民族主義啦,大局上台積電已經被他們列為第一名了。 中國把台灣視為囊中物,台灣六個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裡面,有三分之二不知道台灣主權最大的威脅是中國,想想真是恐怖。 大概有四成的人覺得台積電變成中國的500大首位是無所謂,反正兩岸一家親。有兩成的人不知不覺,反正事到臨頭再說吧。大概只有四成的人有世界觀,跟這塊土地有深厚的感情,了解現在的情況。 看起來荒謬,其實又有他背後的邏輯,十幾天之後的台灣選舉,卻有可能證明這個排名是對的。 捍衛半導體反紫光的運動,一直到今天台積電被中國媒體列中國市值500大第一名,算起來是成功的。 但如果大家覺得無所謂,票亂投或不出來投票,恐怕就會煙消雲散!  
李忠憲 2024-01-02
什麼是好的諷刺?

什麼是好的諷刺?

什麼是好的諷刺? 這幾天掉了兩個朋友,我想大概是因為博恩吧!這幾天我寫最討人厭的文章就是跟博恩有關。 趕快從最舊的交友邀請名單,補上兩位,真不好意思,這兩位是三年多以前送出來的交友邀請。我喜歡補滿5000個朋友,過一段時間去看看少了幾個(或幾百個)。 李中志教授說如果第一時間看不出博恩那個故事是假的,就會喜歡博恩的笑話;我想反過來應該也是一樣,許多喜歡博恩笑話的人,第一時間也看不出來那個故事是假的。 有關博恩刻薄惡毒的笑話,我之前曾經寫過文章「死亡之握」(我放在連結),說明什麼是好的諷刺: 嘲諷基本上最好只嘲笑自己,例如我可以說自己胖、自己跑得慢、自己笨、自己跑步像走的,沒有特殊的理由,不能說別人這樣(修民對不起)。 成功的嘲諷是在尊重受害者的痛苦之下,嘲笑加害者或揭開加害者的神秘面紗。諷刺一定有傷害,但不是透過無意義的侮辱,而是利用嚴厲、準確的批評來呈現傷害,打破禁忌並顯得相對無害。諷刺呈現的喜劇效果是令人驚艷,喜劇元素可以非常有效地嘲笑諷刺的敵人,吸引更多的觀眾。唯一重要的是,諷刺在其決定性陳述打擊目標中,不會因想要娛樂的慾望而淡化。 諷刺作者是一個冒犯別人的理想主義者:他希望世界變得美好,世界正在變得糟糕,而他在與邪惡搏鬥。諷刺主要是反對某件事,針對一個被認為有缺陷的事項,以及形式上令人難以置信的現實,不管人,機構和態度。無論任何諷刺作品,成功的關鍵問題就是:誰是敵人? 徐閉說她不懂為什麼有些人出國留學唸書,號稱有國際觀、也以國際觀大師自稱的人,抗壓性這麼低? 有的人家裡有錢,出國唸書帶書僮,有些書僮甚至是台大教授等級,每天跟台灣人混,利用家族的勢力培養自己的人際關係,父母甚至跟這些指導教授就是朋友。 真的白白浪費了自己出國留學的這個機會,無法體驗自己深刻的存在。 柏林工大頭號傑出校友哲學家維根斯坦,這個維也納鋼鐵鉅子的小孩,為什麼工程學得好好的跑去念哲學?拋棄家裡所有的財產自願去前線打仗? 我想應該是他和我們這些一般人都知道:人生只有一次,死亡無法避免,不要活著重複別人的體驗,苦難的遭遇才是存在的證明。 新的一年讓我們繼續體驗聰明而苦難的存在吧! https://reurl.cc/g4z4VQ REURL.CC 李忠憲 - 死亡之握... 李忠憲 - 死亡之握...
李忠憲 2024-01-01
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德文祝人家新年快樂是這樣! Einen guten Rutsch ins Neujahr! 「guten Rutsch」直譯為「好好滑一跤」。它通常被理解為祝福某人順利、無障礙地進入新的一年。 這個新年祝福可能來自於德語中「rutschen」的另一個意思,即「過渡」或「移動」。因此,「guten Rutsch」意在祝願對方在新的一年中有一個順利的開始和過渡。這並不真的意味著「滑倒」,而是一種形象且傳統的說法,寓意平穩、愉快地進入新年。 Dinner for one 中,詹姆斯一直被虎頭絆倒,也充分的顯現這個象徵意義。 蘇菲小姐90歲生日,四個已經不存在的客人,像往常一樣,詹姆斯這位變老的管家,一樣彬彬有禮地護送小姐到餐桌;索菲小姐將歡迎她不存在的老朋友們,托比爵士、馮·施奈德海軍上將、波默羅伊先生,尤其是她“非常親愛的”溫特伯頓先生。 和往年一樣,他每次都會偶然走路絆倒在虎頭標本前。詹姆斯會一次又一次地詢問蘇菲小姐,總共不下五次,「程序」是否應該「和去年一樣」。 和去年一樣,蘇菲小姐會糾正他,「程序」應該「每年都一樣」——包括最後她在詹姆斯的陪伴下上床睡覺。 當“程序”“每年”一樣時,它會是什麼樣子? 2023年我大概寫了500篇以上的文章,多了5000個追蹤者,跑了2396.4公里。昨天早上跑10公里的時候,想說再多跑3.6公里,但還是10公里時停下來,為什麼要有所不同? James asks, "The same procedure as last year, Miss Sophie?" , Miss Sophie answers, "The same procedure as every year, James!" 早上收到一個人氣匿名粉專版主的新年祝福:謝謝教授過去一年的文章啟示與辛勤書寫,2024新年快樂! 我回答:你也辛苦了,祝新年快樂! 我這幾年的生活,每年都過得差不多,寫文章、跑步、工作、送小孩上學,好像一成不變,說無聊是很無聊,連看這三年跑步的紀錄都在2400公里左右,月平均都是200公里。 The same procedure as every year! 這就是幸福啊! 祝大家新年快樂!
李忠憲 2024-01-01
直覺和良知

直覺和良知

直覺和良知 今年是2023年最後一天,這一年總共跑了七場馬拉松,2400公里,跟去年差不多,六年來已經跑了15,700多公里。 六年前的今天,像這樣的早上,突然想說去跑一場全馬送走這一年,就出門到附近的公園自己去跑了一場很慢的馬拉松,很快就六年了。 每天早上當然可以繼續留在床上做夢,在夢裡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可以起來面對自己真實的人生,這是兩種不同的選擇。昨天11點多才從電影院離開,早上一樣五點就起來。我的生活習慣不管幾點睡,都是早上五點起來,因為我愛我自己,所以盡可能讓自己早睡。 「決心」才是真正的天賦,但選擇的當下往往是「直覺」。有些人喜歡把自己客觀的條件列出來,做個S W O T的表格,然後再去做決定,像我爸就常常這樣,看起來是非常聰明的一種做法,就我看起來是浪費時間,如果沒有訓練那種正確選擇的決心和直覺,再怎樣理性的分析都沒有辦法做出什麼樣的改變。 當年一個成績比我好比我優秀的大學同學,他因收集太多留學德國的資料,有許多悲慘的下場,因而決定不去德國唸書。公費留學座談德文組的指導老師經驗分享了自己很多的辛酸故事,有兩個其他領域的同學,就從德文組跑到英文組。 困難的選擇都是直覺,念第幾類組、要不要出國唸書、跟誰結婚、做什麼工作、要不有小孩、拋頭露面出來開記者會、一直到跑馬拉松,這些都不是理性可以決定一切。 當面對艱難的決定,我們的理性達到極限時,人們常說:「聽從你內心的聲音」,這個聲音就是直覺。 列出優缺點 SWOT清單或許在某些情況下有所幫助,但當無法預見某個決定的後果時,表格又能告訴我們什麼呢?困難的決定都不是這樣做出來。 我想要什麼,什麼讓我快樂?我是誰,我認同什麼?很難說出哪條路才是正確的:無論是工作、愛情,還是生活本身,連睡覺、還是跑步,這麼簡單的問題其實也是直覺。 如果有直覺,當計算的理性失效時,直覺為我們指明方向,保證我們不會走入迷途,在沒有機會進行長時間權衡利害的情況下,像魔法一樣讓我們做出正確的行動。 什麼是直覺?我們經常將直覺與情緒感覺劃上等號,仔細想想,這種能力遠遠不止於此,甚至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直覺指的是對某一對象的突然理解,並且是完整的理解,直覺與感覺無關:它是純粹思想的行為,這是一種近乎神聖的靈感,它似乎憑空而來,讓我們能夠在選擇的迷宮中找到正確的道路。 跟直覺很像另外一種東西叫做良知,有些人很容易出賣別人,有些人很難出賣別人,這是種很神奇的狀況。 直覺和良知到底是如何顯現的?換句話說,神聖如何進入我們世俗的存在?不用感覺、沒有理性思考、五官和大腦不需要發揮任何作用。 這是一種近乎形而上學的決策力量,所謂「良知的呼喚」。不是身體的感覺,並非來自慾望,甚至不是理性邏輯分析之後的選擇。 這是一種內在的聲音,考慮自己的存在,能夠聽到這一種呼喚的人,不會因為「大家都這麼做」而做出這樣或那樣的決定。 有直覺的人會為自己獨特的存在做出決定,這種存在從無窮的可能性中顯得明亮而耀眼。 這種直覺與我們自己的有限性密切相關,人生只有一次,而死亡無可避免,這樣的想法讓我們往往能夠直覺地做出正確的決定。 當然對直覺的決定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懷疑,那些盲目信任自己直覺的人很少會質疑自己的決定,而是可能將其視為某種啟示,認為它能夠像神聖的真理一樣抵抗所有論點。有堅定的信心,同時又能夠自我懷疑檢驗,這是高度智能的表現。 沒有直覺,幾乎不可能做出任何重大的決定。決心才是真正的天賦,具體的展現就是直覺,明顯的衡量是良知,這是尋找人生意義重大的啟示。 再見了,2023 ! 祝大家新年快樂,有一個直覺決定的2024!
李忠憲 2023-12-31
對台灣主權威脅最大的國家是?

對台灣主權威脅最大的國家是?

很多人不爽藍白這一題的答案! 但昨天晚上我是蠻欣慰的,美國應該有在後面打他們的屁股。 總統辯論會提問人:「對台灣主權威脅最大的國家是?」 侯友宜:時間用盡沒有回答。 柯文哲:時間用盡沒有回答。 賴清德:「中華人民共和國 對台灣主權威脅最大」 沒有像之前一樣,白藍至少不敢說是美國或等邊三角形! 柯文哲這瘋子實在太遜了,我以為說他會這樣回答,可能應該是民調第三的原因!  
李忠憲 2023-12-31
誰有總統樣

誰有總統樣

有個朋友這樣講:「中間選民在看高度、願景、誰有總統樣」 大致意味著中間選民在評估候選人時,注重於三個主要因素:高度、願景,以及是否具有總統的形象。 「高度」指的是候選人的能力和資歷,包括他們的政治智慧、領導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願景」指的是候選人為國家或社會所描繪的未來藍圖,選民會評估候選人的政策、計劃,以及他們如何想像和塑造國家的未來。 「誰有總統樣」表示選民在評估候選人時,會考量他們是否具有一位總統應有的形象和氣質。這包括了候選人的外表、言行舉止,以及他們如何公開展示自己。 我看總統的最後一場政見發表會跟交叉詢問,也有大致的感覺。 侯友宜雖然戴上眼鏡裝斯文,但有一種荒謬可笑的感覺! 中間選民在看高度、願景、誰有總統樣: 侯扣分、柯持平、賴加分!
李忠憲 2023-12-30
博恩被騙?

博恩被騙?

博恩被騙? 一個軍方中校飛官墜海退伍的身分當外送員悲慘的故事? 在台灣一般有常識的人都知道我們的國家非常照顧退休的軍人,以前高考一級及格在台北市當公務員的長官通通都是軍職轉任,中校、上校不曉得有多少?更不用說眷區改建這些圖利這個族群的事情。 查證是說看了對方的證件,這種說法不是詐騙最常見的手法,用證件讓人覺得安心,因此就相信他講的故事。 拆穿謊言需要一定的觀察力,搞諷刺笑話的藝人,工作能力不就是三轉四轉,還有敏銳的觀察力?難道所有自己笑話表演的台詞跟劇本都是別人寫的嗎? 是不是被騙不是重點,重點是有這麼多社會動員力量的人做出了這樣的事情,當然要承受相對合理的批評和諷刺。 前科不良,過往有很多缺乏同理心的歷史,刻薄冷血,這次人卻突然變得這麼體貼善良。 五萬元算不多不少,在總統大選前的敏感時刻,為善要人家知道,又說自己被騙很可憐。 想想這件事情如果沒有被拆穿,會影響總統大選多少票? 很多可愛的同溫層認為博恩被騙,我個人比較不傾向認為博恩被騙,這麼聰明的人通常只會騙人,騙人被拆穿就說被騙,這是最好的藉口!
李忠憲 2023-12-30
人設沒改變?

人設沒改變?

人設沒改變? 今天是奇美咖啡結束營業最後的一天,中午有一個牙醫師的臉友送我一本書,我請他在這裡吃飯。 他說他看我的臉書差不多10年了,我的人設都沒有改變,我想在這個頻繁變換面具的世界,這句話應該是稱讚。 一個人長期保持相同的人設(個人形象或角色)可能有幾個原因。有些人可能覺得保持熟悉的人設更加舒適,不願意改變。此外,一致的人設有助於建立一個強烈且識別度高的品牌形象。有些人可能真實地認同他們的人設,並認為這反映了他們的真實自我。 人類心理是扭曲的,因為很少人能將其真實的道德面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有齷齪的想法或不為人知的慾望,異想天開的不勞而獲,或純粹是懶惰不想面對現實。面積大小而已,每個人都一定有陰暗面。 大多數人傾向於隱藏自己的缺點或淡化它們。守財奴很容易將自己描述為節儉的人,懦夫描述自己為謹慎的人,酗酒者描述自己為享樂主義者。 當然,壞人肯定會找藉口,甚至解釋說他們只是為了追求某種個人的正義理念來對抗不公義的社會。 雖然有些人可能選擇保持相同的人設因為它反映了他們的真實自我,但人類心理往往是複雜和扭曲的。我們傾向於隱藏自己的不完美之處,並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或解釋。 人設的穩定與自我認識有關,這是在維護一致的個人形象和面對自己的真實性之間找到平衡的挑戰。它還暗示了社會對個人的期望和評價,這些可能推動人們保持一定的人設,即使這不完全反映他們的真實自我。 做自己,因為其他人都已經有人做了! ~奧斯卡·王爾德
李忠憲 2023-12-29
自食惡果

自食惡果

自食惡果 有不少朋友覺得這個研究貢獻很大,也解釋很多問題。 韓粉、柯粉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群體,但完全符合論文描述的現象。 韓粉主體是外省族群、中高年齡、(退休)軍公教,他們本是既得利益者,卻眼見其族群利益流失:18趴、年金改革、民進黨竊國⋯⋯。 柯粉則是年輕魯蛇、一無所有,他們憤怒社會沒有給他們希望:高房價(所謂土地正義)、低薪、躺平族⋯ 於是鬼扯說謊變成「說的雖然不是事實(fact),但卻是真相(truth)」。越胡扯就越真誠,政客成為精神寄託,韓導、阿北被鐵粉賦予可以顛三倒四、信口開河的護身符。 總歸前面那麼「文言」生硬的文章,就是尼采講過的這一句話: Die Menschen wollen die Wahrheit nicht hören, weil sie nicht wollen, dass ihre Illusionen zerstört werden. 「人們不想聽到真相,因為他們不希望他們的幻覺被破壞。」 要是幾年前有人告訴你,柯文哲、韓國瑜都是同一種人,黃國昌會在柯文哲的胯下討生活,大概沒有幾個人會相信。 我覺得這是自食惡果,台灣社會一直把教育當成職業訓練所,崇拜會考試不會思考的跳級天才和學霸。 我不知道台灣能不能撐得過明年這一關! 記得每天都是一個小生命,每天都要好好過!
李忠憲 2023-12-27
說謊政客的致命吸引力

說謊政客的致命吸引力

說謊政客的致命吸引力 最近有一個影片在我同溫層的知識分子之間流傳,這個影片是一個研究的結果,主要是探討「說謊政客的致命吸引力:為什麼有些政客說謊,他的選民卻覺得他很誠實」 以前大家認為的原因有兩個:「資訊不足」和「黨派腦」,但這個研究發現了這兩個原因注意解釋現代社會的這個現象,他們發現有兩個解釋支持說謊政客的因素「代表性危機」和「正當性危機」,而不是原先大家以為的那兩個。 代表性危機(Representative Crisis)和正當性危機(Legitimacy Crisis)在民粹主義中指的是兩種常見的政治困境。 代表性危機:在民粹主義背景下,這指的是公眾對於傳統政黨和政治結構的失望,認為它們無法有效代表普通民眾的利益和需求。這種危機往往導致對“精英”或“建制派”的反感,並促進了民粹主義領袖的興起,他們聲稱能更真實地代表“人民”的聲音。 正當性危機:這是指民眾對政府或政治體系合法性的質疑。在民粹主義的語境中,這種危機表現為對現有政治秩序的普遍不滿和不信任,這經常伴隨著對民主機構和程序的質疑。民粹主義領袖經常利用這種不滿,宣稱自己能夠重建政治正當性,通過直接反映民眾意願的方式來治理。 民粹主義中的代表性危機和正當性危機,以及資訊戰爭中假訊息的傳播,共同形成了一種複雜的現象: 在民粹主義中,代表性危機涉及到公眾對傳統政治體系的不滿,認為它不能代表或回應民眾的真實需求。這種不滿可能源於社會經濟問題、政治腐敗或政治隔閡。 正當性危機發生在民眾質疑政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時。這種危機通常伴隨著對民主制度和法治原則的不信任,尤其是當民眾覺得政府不透明、不公正或不代表大眾利益時。 在資訊戰爭中,假訊息的傳播可以加劇這兩種危機: 利用假訊息煽動不滿和不信任**:敵對勢力可以利用假訊息來加深民眾對其政府的不滿和不信任。透過散布關於政府腐敗、不公正或無能的假消息,可以使民眾更加質疑政府的代表性和正當性。 操縱社會分裂:假訊息還可以用來操縱社會分裂,通過強調或製造社會、經濟和政治上的分歧,來削弱社會凝聚力和國家穩定。 創造混亂和不確定性:在資訊飽和的環境中,大量假訊息的傳播可以創造混亂和不確定性,使得公眾難以區分真假,進而降低對所有信息源的信任,包括政府和媒體。 敵國通過這些手段進行資訊戰爭,旨在削弱目標國家的社會穩定和政治合法性,進而達到其戰略目的。因此,對抗這種戰爭需要 1. 加強資訊安全和媒體素養, 2. 需要加強政治代表性和正當性 3. 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回應速度。 很顯然台灣這三項都沒有, 1. 數位發展部不作為; 2. 民進黨執政從阿扁時代被塑造成竊國,賴清德目前礦工老宅的問題就是很明顯的現象,許多人缺乏人性而不自知; 3. 再加上許多部長是太平官,對於很多攻擊和澄清反應緩慢。 原因就在這裡,不光只是缺乏人性和理性可以解釋!   https://youtu.be/xzsCuP1ooLI?si=CqWj9PO3zHqda8ft&t=131 YOUTUBE.COM 說謊政客的致命吸引力:他好真,因為他愛說謊
李忠憲 2023-12-27
數位身分證真的停下來了!

數位身分證真的停下來了!

數位身分證 三年前今天的報紙頭條,這天也是我人生感到神奇的一天,竟然數位身分證要開始做的前幾天,停下來了,真的停下來了! 能夠完成這件事情,當然不是林宗男和我的功勞,而是有千百個的人不斷地支持遊說,最後才有這樣的結果。 明年的選舉沒有樂觀的理由! 朋友傳來: 侯市府捏造證據說房子2003年之前不存在,真的非常可惡,根本就是侯友宜典型的黑警手法,捏造證據屈打成招,讓我想起徐自強案。 而且中國開始洗一般的社群媒體,把修理民進黨的頻道都洗到最前面去了,最明顯的就是YouTube。 如果侯友宜當選總統,韓國瑜是立法院長,柯文哲當行政院長,然後進行數位獨裁,我想再要有反轉的機會就不大了。 把每天都當成一個小生命來活,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加拿大教授說很不喜歡用成功或失敗來看待一件事情,其實我也不喜歡。 決心和恆毅力的主要目的是要好好的過好每一天,尋求存在價值的實現,至於成功或失敗,那不是我們能夠決定!
李忠憲 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