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洪奎相關文章

拭目以待去黃埔化

拭目以待去黃埔化

  今天軍方現役高級將領,是否仍有尚未現形的吳斯懷,只知秉持黃埔精神效忠特定政黨,而隱隱形成一國中之國,淪為民主社會一大隱憂!圖/民報資料照 自由時報11月20日報導,同是退役軍官一位黃澎孝出面表態,痛斥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吳斯懷,「節氣何在」,要他「給黃埔留點面子」,言論頗能引發不少聯想。本文即就此作一檢視。 這位黃澎孝罵得有道理。但他受訪時力捧黃維和王耀武兩位黃埔將領,譽之為英雄典範,以和吳斯懷作一對照,卻不免令人歎息。蓋因這兩人軍旅生涯結局都不很光彩,黃先生出身政戰學校,也曾任職國軍心戰處,理應對國共戰史有較深了解,不致將兩人奉為英雄才是。 黃維是黃埔一期將領。1948年11年他出任12兵團司令奉命馳援受困國軍,但卻貿然進入共軍口袋戰線陷阱被圍,最後決定突圍時又遲疑不決失去機會而全軍覆沒,他本人也脫逃被俘。 王耀武黃埔3期也是所謂「天子門生」。同年秋他以山東省主席鎮守省會濟南,所構建城防設施盡是不切實際近於兒戲,一條長約40公里環城長壕,反把自己困成甕中之鱉。結果是共軍未付出重大代價即攻陷濟南,他則是喬裝平民出亡途中被識破而成為俘虜。 黃埔將領戰敗落跑者眾 所以黃王2人似沒給黃埔爭到太多面子。黃澎孝舉出這兩位庸將彰顯黃埔精神,不是上佳選擇。不過這黃維和王耀武有一共同特色,兩人都是棄軍逃亡被俘,未和部隊袍澤共同面對最後命運,這或也可稱為黃埔傳統之一。因為在國共幾大戰役被俘黃埔將領,也多是落跑途中被截獲成擒。黃埔前輩這一表現和世界各國軍事傳統確是不同。 國人應猶記得,昔日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被美軍攻陷諸島嶼,自塞班而帛琉而硫磺島,守將均是非戰死即自殺與防地共殉,無一人企圖乘小舟木筏逃向鄰近島礁,表現出令人敬畏軍人魂。 口口聲聲以黃埔子弟自居,吳斯懷之流退將,試看人家「日本鬼子」表現,再想想前輩學長棄軍落跑而被殲獲的狼狽相,是否尚有臉展出黃埔這張招牌自我炫耀? 西方軍人雖沒有日本式「玉碎」傳統,但遇到戰局絕望,最後結局即將來臨時,英美等國高級將領均是堅守岡位,和部屬官兵共命運,不會棄軍逃命丟臉。二次大戰時美國的巴丹指揮官,英國的星馬戰區總司令,乃至史大林格勒戰役的德軍統帥,均是顯著範例。無力再戰而舉旗投降是不得已,棄軍而逃則是軍人之恥。 西方將領不會棄軍逃命 高級將領,司令官一級將官棄軍逃命,是世界像樣國家所無,而僅是黃埔軍人獨具特色。然而其武德敗壞,尚不止於一端。下文所引評論,更是極沉痛指控: 黃埔軍人是「高級將領無識、無量……心多自私,精神衰退,勇氣喪失……紀律蕩然,廉恥道喪」,是「前方高級將領不學無術,疏忽輕敵」,是「若輩之思鄉腦筋,毫無反省澈悟之意也」。 上文所舉嚴厲指控,不是台獨份子醜化國軍,是黃埔蔣校長對他學生部屬所下,引自他已公佈日記評語。他若非痛心已到極點,又何致對子弟將領做出如此嚴屬惡評?具見由於權勢富貴逼人,軍人應具備的勇敢、正直、廉潔等美德,當年老一輩黃埔軍官團已喪失殆盡,所謂黃埔精神,餘下者也僅只有忠於一黨一人,列寧式加幫會式信條而已。 當年中國有東北講武堂、雲南講武堂和保定軍校等軍事學校,然而也只有後起的黃埔精神,是以效忠特定政黨教育學員。此乃因為孫文創設該校即定位為黨校,目的在為未來黨軍培育幹部,是最早的黨營事業。而既云黨校、自然向學員灌輸效忠一黨理念,將忠黨提升為和愛國同為最高價值。也深深植入唯有忠黨才是愛國歪曲認知。 很不幸的是,從中國本土時代到台灣時代,威權統治下,多年黨國不分,一代一代職業軍人,都在所謂黃埔精神,黃埔傳統掩護下,被洗腦灌輸身為黃埔傳人,即應效忠特定政黨反民主反動思想。如今台灣雖已進入民主時代有年,這股只忠於特定政黨思想,在軍中恐仍是陰魂未散。觀乎吳斯懷乃至軍階軍職猶高於他的部份退將言行表現,恐即應同意此非杞人之憂。 更令人的擔憂的是,今天軍方現役高級將領,是否仍有尚未現形的吳斯懷,只知秉持黃埔精神效忠特定政黨,而隱隱形成一國中之國?若然,則是否民主社會一大隱憂? 我日前在民報網站發表「普魯士軍官團的魅影」一文,指出在希特勒得勢前,德國所謂威瑪共和時代,控制軍方影響政局的普魯士軍官團具有兩大特色,一是敵視民主體制而渴望王朝復辟;一是對新興極權勢力欠缺警覺和免疫力。軍官團的這一心理狀態,影響到其不願全力保衛民主政府,最後具成為葬後民主體制的助力。 黃埔反民主思維陰魂未散 黃埔反民主思維陰魂未散,軍方隱然以黃埔子弟自居將領,是否也存有類似普魯士軍官團反動心態,對民主體制不存歸屬感,對極權體制又缺乏警覺和免疫力? 放大膽,放開手推動軍中去黃埔化,即所以瓦解台版普魯士軍官團,也即所以推動建立真正效忠國家,效忠人民的台灣國防軍。但不知蔡政府若真再有4年,又是否能有足夠見識、膽識完成這一使命?對此國人也只有拭目以待。
敏洪奎 2019-12-10
普魯士軍團的魅影

普魯士軍團的魅影

  普魯士向以軍事傳統聞名,曾有「普魯士不是擁有軍隊的國家,是一支擁有國家的軍隊」之譏。台灣隱伏的軍界存在國中之國,原因應遠溯到當年黨營黃埔軍校所灌輸忠於一黨一人,迷信特定教條黨奴思想。圖/畫面擷取自維基百科網站     對岸中國曾有兩句流行政治術語:「引蛇出洞」和「反面教材」。前者是形容鼓勵知識份子放言批評時政,引出其反動思想而修理批鬥。後者是意謂有人被揪出來鬥爭揭發罪行,其人即被稱為教育人民認識階級敵人罪惡的反面教材。 日前國民黨吳主席明知必將引致爭議,依然提名退將吳斯懷列入不分區立委名單,原因何在仍是眾說不一。但似無人想到,吳主席有可能是師法對岸故技,刻意將他引到鎂光燈下,讓大家看看這位退將嘴臉,藉以警示國人今天軍方仍存有一股反時代反民主暗流,因為該人正是其中一位深具代表性人物。吳主席若真有此動機,則也確是用心良苦。 要知吳斯懷原非高知名度人士,國人平素也少留意他的言行。若非是吳主席將他引領上場成為新聞人物,國人也不會嚴肅檢視他所代表這波暗流之可慮。所以就此而言,他也確稱得上是良好反面教材。 但國人對吳產生強烈反感,多是由於他正坐聆聽習近平講話,以及演奏對岸國歌時起立致敬之類表現。然而高級將領退役即如飛鳥投林奔向對岸者多矣,軍階不低於吳,在對岸發表迎合呼應對方立場者也大有人在。所以吳在中國的表現也無須特加譴責,遠比他資深退將到中國丟人現眼者正多的是。 真正需要嚴肅正視的要點,是吳斯懷此人面對媒體自我辯護時,所暴露反時代、反民主,儼然是一國中之國心態,所代表一股暗流,真確是國安一大隱憂。 吳斯懷寧為黨奴的反民主心態 媒體報導,吳斯懷被問及是否願意退出不分區名單以平息爭議時,他的答覆是身為忠貞黨員,不可以有個人意見,既然黨要他選不分區,即只有服從黨的領導,「沒有個人去留問題」。 吳斯懷這番回應,在他本人感覺應是黨德凜然無懈可擊,或至少也是良好拒退藉口,但所顯示恐正是列寧式政黨精髓,「黨中央」高於一切。廣大黨員只有馴順服從,「不可以有個人意見」,只有充當無異黨奴角色,才是忠貞黨員表現。 很可悲的是,吳斯懷以他所炫耀黨德自我標榜,顯示他全然不知民主政黨為何物,也顯見在台灣列寧也是精神不死。然而這尚不是他所發言論,真正值得國人警惕之處。 真正值得警惕之處,是他在黨內被提名自我介紹時,所表示一生捍衛中華民國,但所指是1911年國民黨建立的中華民國,「不是蔡英文口中的中華民國台灣」。他這一說法,才是真正可慮可怕。 他的這項宣示,即表示作為軍人,他可以選擇捍衛或不捍衛執政合法政府。如果國家將領服膺這一軍閥式思維,自認可以自行決定擁護或不擁護政府,軍官團即無異於政治團體,高級將領控制下的軍方也成為無形的國中之國,政府都得時時看其臉色。 軍方儼然成為國中之國 蔡政府以及之前歷屆政府,都不願面對更不敢明快處置的一起現象,是兩蔣統治結束之後,軍方已隱隱出現類似昔年德國普魯士軍官團的國中之國,不時挾「國軍」要脅政府。吳斯懷的宣示不是偶發孤立案例。現任國防部長嚴德發公然宣稱國軍不保衛台獨,更已可視為是國中之國在吆喝叫陣,宣示其有權決定是否服從政府順應民意。但也未聞政府高層對這一軍人干政宣誓有何表示。 國人或很想知道,假定今天吳斯懷是身為參謀總長或國防部長職位,而中國發兵攻擊進行所謂武統,則他是選擇捍衛或不捍衛「蔡英文口中的中華民國台灣」? 又假定今天台灣人民已經過公投成立台灣共和國,若因而遭受外敵進犯,則嚴德發是保衛或不保衛已選擇台獨的台灣人民? 前文曾提及德國的普魯士軍團,在此有做一簡略介紹必要。因為這一目無合法政府,儼然國中之國的軍官團,確是上佳「反面教材」,很值得國人引為警惕。 19世紀中葉的德國統一,實際是文化落後,崇尚武力的邊陲偏邦普魯士併吞掉其他城邦,而普魯士向以軍事傳統聞名,曾有「普魯士不是擁有軍隊的國家,是一支擁有國家的軍隊」之譏。由貴族和地主家族出身軍人組成的軍官團,也一貫遵奉效忠王室仇視民主反動傳統。乃至全德統一,這一反動集團也即成為新興德意志帝國骨幹。普魯士軍官團掌控住德國陸軍。 一次大戰後德國王朝崩解,但繼之而起,主要由學者教授和社運人士所組成民主政府也僅止表面應付敷衍,而從未認真效忠支持,而是以「身在曹營心在漢」心情,期盼有朝一日能夠王室復辟「撥亂反正」。所謂國中之國根基即在於此。 不僅如此,軍官團由於本身深具威權色彩,對新興納粹極權勢力,也缺乏應有警覺和免疫力,甚至成為納粹最後顛覆民主體制助力,結束掉號稱威瑪共和的民主時代。 黃埔軍校灌輸效忠一黨一人 普魯士軍官團的魅影,是否會讓國人感覺這一國中之國心態,和前文所述國內若隱若現的國中之國,有其令人不安相似之處?威瑪共和覆亡痛史,有無可能在民主尚未臻成熟的台灣重演? 威瑪共和時代,普魯士軍官團操控下的國中之國病態現象,是源自早先普魯士邦軍國主義傳統。台灣隱伏的軍界國中之國成因,則應遠溯到當年黨營黃埔軍校所灌輸忠於一黨一人,迷信特定教條黨奴思想,導致今天猶有以黃埔子弟自居高級將領退將唯知效忠特定政黨,而不知應該效忠合法選出的任何色彩政府。 蔡政府若真能再有四年,重大使命之一,應即是強力瓦解這一唯知效忠特定政黨特定理念的隱性國中之國,而非徒然陷身於僅止有少數人關懷的議題泥淖。但不知這話廟堂諸賢是否聽得進也。
敏洪奎 2019-11-27
蔣渭水在哭,孫文也在哭?

蔣渭水在哭,孫文也在哭?

  重量級政客密集拜廟,雖不是刻意提倡迷信,至少也是在助長迷信風氣。如果擁一國之君,聲稱參拜各路神仙是很好的信仰文化,自己拜廟也是希求神明保佑台灣,則廣大庶民膜拜關老爺五府千歲,豈不拜得更狂熱起勁?圖/總統府 本土先賢蔣渭水多年前曾組織「台灣民眾黨」,推動社會改革,也留有激勵台民名句「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不過不幸他這一呼籲並未產生太大效應,真是言之可歎。但這並非本文主旨,只有表過不提。 如今2020總統大選將臨,參拜宮廟之風也隨之大起,蔡總統出巡南北各地,走到何處拜到何處,活似一趟進香之旅。韓市長則有一日參拜21宮廟壯舉,不愧「我現在要出征」氣慨。蔣先生若活在今日,是否也該說「政客須拜廟,拜廟才有票」? 參選政客四處拜廟,儼然是台灣獨具選舉文化特色。反映的是政客的虔誠,抑是群眾的愚昧?看在旅台外國人士眼裡,又會不會感覺台灣部落色彩仍很濃厚?時下很流行讓世界看到台灣之說,但國人想到今天政客拜廟奇觀,或會感覺台灣還是少讓世界看到為妙。 參拜宮廟反應部落心態 重量級政客遊走密集拜廟,雖不是刻意提倡迷信,至少也是在助長迷信風氣。試想如果擁有博士學位一國之君,也聲稱參拜各路神仙是很好的信仰文化,自己拜廟也是希求神明保佑台灣,則廣大庶民膜拜關老爺五府千歲,豈不拜得更狂熱起勁? 無論蔡總統或韓市長?或其他投入選舉活動政客,在宮廟神像前上香獻果作虔誠狀,真正目的何在是人人心知肚明,若硬要合理化美化迷信活動,略有知識國人都只能嗤之以鼻,也多少有似當年老蔣總統明明是被迫下野,仍自宣稱引退是要感召共產黨悔過,說者自說而聽者實在聽不下去。 所以蔡總統密集拜廟拚連任,而硬要說成是為台灣祈求保庇,國人信者恐怕不多。她若改以「入境隨俗」、「尊重在地習俗」之類不易被捉到小辮子說詞塘塞過去,應是比較成熟的政治表現。 台灣社會習於將宮廟文化成為民間信仰。但國人恐未能注意到民間信仰這一名稱,儘管當初創始者並無不良居心,實際卻深具嚇阻認真檢討,以及混淆認知雙重負面影響。 嚴格而論,所謂民間信仰不是很完美名稱。民間是相對於官方而言,既有民間信仰則是否還另有官方信仰?台灣這一國家莫非訂有官方欽定國教,要人民一體信奉? 宮廟文化常見腐敗荒謬層面 所謂民間信仰,是寓有庶民信仰以及本土信仰涵義。你若認真檢討宮廟文化的腐敗荒謬層面,你即很容易被指控是菁英心態作祟,歧視庶民,或是瞧不起本土精神反本土。不願多惹麻煩上身之士,也只有選擇視而不見。久之,各宮廟也已一如三軍統帥治下的黃埔軍官團,形成另一換不得、碰不得的國中之國。 國人慣以民間信仰這一觀念看待宮廟文化,也是顛覆宗教的正統定義,將迷信視同信仰,而引致不少紛爭。 若將宮廟文化歸類為迷信,宮廟派自然不服而強烈反彈。但何謂信仰何謂迷信雖有主觀因素,區分也並不困難,容不得情緒化強辯硬拗。 大致而言,任何教團若有其嚴謹理論體系,有其教理、教義、教規,即是正統、正規宗教,世人信服、皈依即是信仰。 如佛教有緣起生滅和眾生平等諸理念,世人信服、皈依即是信仰佛教。又如基督教有原罪說,摩西帶下山的十誡,以及耶穌本人的嘉言、教悔等等。世人信服皈依也即是信仰基督教。類此皆可稱為信仰。 但若單憑特定人物在世時,真實或僅屬傳說值得崇拜表現,即遽然奉之為神,為其建廟、立像膜拜,即只能稱為迷信,跡近部落心態。若將神話人物甚至神怪小說人物也奉為神明,向之祈福求財,則更是可笑又復可哀的迷信矣。 很具指標性一樁案例,是金門所立李將軍廟。 所謂李將軍者,名李光前,原是國軍一位上校團長,在1948年古寧頭戰役率部隊衝鋒攻打登陸共軍據點時陣亡。戰地軍民欽敬其英烈,乃興建所謂李將軍廟(他似未被追贈少將)並鑄造銅像作為紀念,據傳多年來香火也頗盛。 李上校死事壯烈,若為他立碑、鑄像尊崇確是正當性十足。但建廟奉為神明崇拜則是純屬迷信。有誰能確知,又有任何宗教理論依據,足可證明他已死而為神能夠庇佑地方? 宮廟文化難稱為信仰 以上文所述,應可標示出何為信仰?何為迷信?宮廟文化也難以稱為信仰。 而日來兩大政黨所推出總統參選人都競相參拜宮廟,也另有一可哀層面。 要知蔣渭水先生在世時極力鼓吹破除迷信,舉凡燒金、建醮等活動都在他反對之列,他自也不可能認同拜廟上香祈福。但今天代表本土陣營掛帥出征的蔡總統,則是不僅到處拜廟,尚且想告誡國民黨,不要「貶抑台灣很好的信仰文化」,無異於甩了蔣先生一記耳光。難道這是本土女兒應有的表現? 另外一方面則是依據「國父行誼」記載。孫文少年時曾折斷宮廟神明手臂,以宣揚破除迷信理念。他不顧鄉人感受,破壞神像而又犯上毀損罪,年少莽撞固然不可取,然而破除迷信精神仍值得肯定。但如今已無意於總理傳人身份的韓市長,卻是在興致勃勃大拜其廟,助長迷信,也無異於和總理唱反調。 若真是所謂死而有知,則會不會是蔣渭水正在哭,孫文也正在哭,都在哀歎中台兩國人民,何年何月才能擺脫迷信魔咒?
敏洪奎 2019-11-06
台灣人的悲哀?

台灣人的悲哀?

  政客投入選戰,自吹自擂是常態,但也不能把自己吹捧為國家唯一希望之所寄,「只要有我在」台灣才能如何如何。而國人若是真接受「只要有我在」論述,則不免產生一項可怕焦慮。圖/民報資料照 莎士比亞曾以劇中丹麥王之口,說過一句警世名言:「大人物的瘋狂是危險的」。他這話確實不錯。上世紀的暴君希特勒、史達林和毛澤東,都患有嚴重精神病,也因而造成三國人民空前浩劫。 大人物的瘋狂固然可怕,其異於常人,不合常情、常理言行,應也讓人民感覺不安。因為這類表現,很可能是在反映某種不平衡不正常心態。掌握國柄大人物有這等心態,雖不致闖出大禍,於國、於民、於黨、於己也非吉兆。 從老蔣總統已公開歷年日記,可以看到他經常提及所謂民族正氣這一概念,也隱隱以這一民族正氣守護者自居。此外他在日記文中也是慣於以辛辣字句,咒罵他所厭惡時人,乃至他自己的同儕部屬。據此可以看出其心理狀態不是很正常。他最後之滿盤俱輸敗退台灣,也是深受自身種種不正常心態之累。 「論文門」風波 反應背離常情 所以當國者的不合常情常理表現,也確實該讓國人感覺不安。最近蔡總統的所謂「論文門」風波,應即是一代表性範例。 依理而言,博士論文非屬見不得人隱私。有人提出質疑,何妨隨即公開展示出來,你想看就讓你看個夠。果能如此,則各種猜疑爭論自然到此為止,又何須拖拖拉拉閃閃躲躲,逼到最後才公諸社會? 當年馬先生面對綠卡風波,的確也是擠牙膏一點一滴逼出真相。但馬先生擁有綠卡,容易貽人口實,指控他預留寄身異邦後路,多少影響他忠黨愛國形象。所以他不願坦然承認是可以理解。但蔡總統爽快公佈論文,則全然不須有何顧慮,她又何須如此不甘不願? 蔡總統面對這一原該十分單純論文事件,不能明快處理以釋群疑,恐不免令國人懷疑她是否確是一位英毅「台灣隊長」,能引領國家走向迦南許諾之地,抑是只能敷衍應付內外各方,只圖做滿八年平安下莊? 不僅如此。就常理而言,一般正常人遇有要求閱讀自家著述,縱不是欣然同意,至少也不致抱有拒絕抵制態度。蔡總統的奇異反應,或也會讓國人產生些許不安,不知她的心理狀態是否多少與常人有異。 捨我其誰 心態極不正常 現下2020大選逐漸逼近,蔡總統身為候選人之一,喊出各種口號做出各種宣示以拉抬聲勢,確是正常選舉文化。然而她在若干場合的選舉意味語言,恐仍不免令國人有隱隱不安之感,而猜疑到國軍是否過於不通人情世故,甚至心理狀態是否正常。 本文即列舉幾項她很能令人咋舌發言,請國人一觀其是否成熟政治人物能說的話。 1.蔡總統3月間出訪南太平洋3國前,聲稱向世界證明台灣也能在世界體系中扮演無可取代的角色,是「我有信心,這件事只有我做得到」。 2.蔡總統5月間參加「辣台派開講」活動,聲稱她是「有史以來最重視國防的三軍統帥」。 3.蔡總統9月間參訪中部旅次,又聲稱「只要有我在」,台灣一定有足夠的自我防衛力量,以保護台灣的主權尊嚴與自遊民主。 4.蔡總統到高雄多處拜廟,又自詡2020要選擇獨立自主的現狀,則領導人是「不二選擇只有蔡英文」。(但新聞報導另一版本,則是能守住台灣主權,民主自由的領導人,「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我」。然而不論兩種版本孰是,卻皆都報導蔡總統聲稱只有她能守住台灣主權) 5.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蔡總統又宣稱「只要有我在,不用擔心台灣會變成第二個香港」。 就上述幾項指標性宣示而觀,實在不甚像成熟政治人物在發言。國人甚至不免懷疑蔡總統心理狀態是否全然正常。 政客投入選戰,自吹自擂是常態,但也不能把自己吹捧為國家唯一希望之所寄,「只要有我在」台灣才能如何如何。而國人若是真接受「只要有我在」論述,則不免產生一項可怕焦慮。 「只要有我在」固然很好,但所謂人有旦夕禍福,萬一說者突然不能繼續領導國家而必須退出政壇,台灣又將何所依靠,是否即就此埋單,走上迦太基和特洛伊之路? 若真有人發此一問,說者將如何回答? 2020大選將臨,台灣人民面臨的選擇,一面是大言不慚「只要有我在」的蔡總統;一面是連「他奶奶的」都能說出口的韓市長。這該不該也算是台灣人的悲哀?
敏洪奎 2019-11-04
要盯緊三軍統帥

要盯緊三軍統帥

  軍方高層若是明知諾曼地式登陸戰已不可能重現,而仍在南北各地反覆演習反登陸,合理但不很厚道的解釋,應該是大張旗鼓舉行綜藝式軍演,目的純是為逢迎取悅一人。圖/總統府 最近3個月來,有海軍將領黃征輝在《自由時報》先後發表兩文,從不同角度檢視當前官方所奉行國防政策,精確指出其兩大謬誤,應能讓國人驚覺,今天軍方高層以及那位現任三軍統帥,敬業態度恐很大不足之處。 黃將軍首篇標題為「還活在灘頭決戰?」一文,刊載於7月29日,主旨是如今科技發達,摧毀力強大新型武器不斷出現,戰略思考也應與時俱進,不能沉迷於過去時代。他的第二篇論述「建軍不要好高騖遠」,則是見於本月20日,核心論點是充實軍備採購武器,應以切合實際需要,能發揮最大功能為準。弦外之音,恐應是決策必須認真務實,不能存有向國人誇耀表功政治動機,不能有如女性選購衣飾用品只重品牌。 黃將軍兩項意見並非石破天驚之論,略具軍事常識國人想皆早有同感。不過國防政策不是社會不是社會熱門話題,所以也少見報章或政論節目提出討論,彷彿韓國瑜或柯文哲的一言一行,都遠比國防議題值得注意。但這是否處境險惡,隨時可能遭受武力攻擊,國家人民應有態度,也是不言可喻。 談到中國以搶灘登陸方式入侵台灣,我於民報發表「澎湖可能陷落」一文,即已列舉三項理由,判斷其不甚可能出現。但我欠缺黃將軍所擁有新型武器知識,所做分析遠不及黃文之專業權威,然而我也終究達到和他同一結論,也有似兩人循不同路徑登山,最後都到達同一峰頂,想來也不無自得之感。 黃將軍在其「還活在灘頭決戰?」一文,列舉出射程超過數百公里,摧毀力強大攻船飛彈,以及射程數十公里,能引爆射出千萬顆足能貫穿鋼板「子母彈」,所謂「雷霆兩千」火箭系統,以證明今天再集結船團,進行諾曼地式登陸進攻已不可能,所以軍事決策也不宜再以防禦這一進攻方式作為一大重心。 黃將軍這番論述,頗能令人憶起老蔣總統當政晚期居然重視起山地作戰,曾約聘德國顧問協助建立山地師,也是在為不可能出現的戰況虛擲人力物力。 要知,即使今天中國武力已遠遠超越台灣,也不致出兵空降台灣地形險惡山區而自尋死路,在當年更是絕無可能。老蔣總統不是全無軍事素養,他竟能興起建立山地部隊這一全無需要構想,或只能解釋為當時他已多少進入第二童年,不復能做務實戰略思考。 主掌國防大計軍方高層,軍事專業應不比僅是艦長位階的黃征輝差。然則為何黃將軍能認清時至今日,大規模兩棲登陸式作戰已不可能是進攻選項,軍方高層卻似恍無所決,仍在熱鬧滾滾舉行迎擊敵方在潮屏地帶,大甲溪口乃至淡水海岸搶灘登陸模擬演習?無意義的軍演,又和老蔣總統要建立明顯派不上用場山地作戰部隊有何不同? 無意義軍演 敷衍唬弄?逢迎一人? 軍方高層若是明知諾曼地式登陸戰已不可能重現,而仍在南北各地反覆演習反登陸,合理但不很厚道的解釋,應該是大張旗鼓舉行綜藝式軍演,目的純是為逢迎取悅一人,讓全然不知兵三軍統帥看到欣然滿意,看到演習殲滅犯敵,或許真似看電影看到大團圓美滿結局。 但可惜並無一位忠直將領敢於掃統帥之興,坦白報告諾曼地式登陸進攻已不可能出現於台灣海峽。 軍方若真是以逢迎取悅,或說白了是敷衍唬弄三軍統帥作為目標,一旦真正戰爭爆發,場面恐不會很好看。 黃將軍在第二篇論述「建軍不要好高騖遠」裡,是以兩項比較闡釋他的核心論據,其一是購置一架F-16戰機,其預算可以買得120枚射程超越200公里天弓二型防空飛彈,其二是潛艦國造,每艘建造成本可以製造100艘小型飛彈突擊艇。 黃文隨即質問是1架F-16戰機或120枚天功飛彈,1艘潛艦或100艘突擊艇更能讓敵軍生畏,更能發揮殲敵功能。「建軍不要好高騖遠」一文,精髓即在於此。擴充武備確實不能像太太小姐買名牌皮包,愈有名氣愈昂貴愈好,面子高於一切,而必須以務實作為最高考量。 若從不要好高騖遠這一角度思考,則前此曾大事宣揚,被視為對美軍購重大突破的以2500億台幣購置66架F-16V戰機,以405億台幣購買108輛M1A2型戰車,即都值得懷疑是否明智。 要知戰機在戰鬥中毀損率相當高。當年中日戰爭初期,中國空軍以全力迎戰日方空軍「偏師」,結果雖造成對方相當損失,中國空軍則在短短數日戰鬥,幾乎全軍覆沒。如今台海一旦爆發戰爭,中國空軍以絕對數量優勢來犯,該66架「名牌」戰機,有可能不出數日即損失殆盡。所謂錢要花在刀口,2500億台幣用以購置近9000枚摧毀力不亞於戰機天弓飛彈是否更划算? 同樣值得檢討的是,坦克戰車是陸戰採取攻勢有力武器。如今以405億購進108輛新型戰車,又是否「深謀遠慮」未雨綢繆,準備一旦敵軍登陸成功,即以戰車火力壓制迎擊,實踐其「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精神? 但說一句極痛心的話,以今天台灣的軍紀軍風以及國民意志,一旦「解放軍」登陸成功向內陸都市推進,台灣軍民還有沒有繼續抵抗的決心?台灣唯一生存機會,是否端是能否不讓對方踏上本國土地?若然,則耗鉅資購進「名牌」戰車又是否有此需要? 從夸夸其談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理念,列為表演而表演的反登陸演習,再到彷彿以選購名牌包心態購置高知名度武器,一貫印象,都恍似軍方高層是在敷衍唬弄對各種「進步價值」可能鑽研甚深,卻可稱全然不知兵的三軍統帥。這一現象,對台灣的國防國安,恐會產生深遠不利影響。 如今蔡總統連任似已成定局。若然,則在未來四年之中,具有軍事素養學者專家,中央民代乃至政論名家電視名嘴等眾,若能時時釘牢第二屆蔡政府國防動向,而能多少發揮「踩油門」或「踩剎車」作用,應是愛台灣的上佳表現。作為一般國民,也只能如此希望。
敏洪奎 2019-10-26
聖牛處處,奈何奈何?

聖牛處處,奈何奈何?

  高舉本土政權大旗,所作所為反而常令本土陣營失望,是蔡總統三年來一大特色。看在本土意識堅強國人眼裡,能不感覺沮喪,甚至心寒心死!圖/總統府 牛在印度是被視為神聖動物。若有牛隻徘徊街頭,人車都須避讓而行。禁止屠宰自更不必說。這是「聖牛」名詞之由來。所以西方國家慣於將未必合理,卻少有人敢公開質疑社會積習稱為聖牛,以譏諷其真似正當性十足不容觸犯。 多年來台灣人民久經洗腦控制,對諸多表現仍存在黨國不分,儼然黨高於國甚至國屬於黨,威權延續,仍是敬畏有加,視為正常。這一心態也無異於印度崇拜聖牛。所以將該等種種遺緒喻為聖牛應也貼切。 印度崇拜聖牛並無大害。台灣的種種聖牛,則不僅「訓政時期」色彩濃厚以特定政黨為尊,更純然是外來物種入侵,所以對培養正常民主政治觀念,以及強化台灣主體意識,都深具破壞性作用,大有消除之必要。 我日前曾在民報網站發表〈辣給國人看看〉一文,列舉出三項威權統治時代遺緒案例。文中喻之為現在猶存聖牛,並呼籲以「辣」自居國家領導人予以鎖定開刀,以行動展現所誇稱的辣,而非滿嘴口號標語式空洞官話以敷衍國人。本文茲再舉列幾頭現仍存在聖牛,提請國人注意。 1.往昔威權時代,官方黨政軍等部門每逢較正式集會,例必有「向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主席恭讀國父遺囑」,乃至「默念三分鐘」等裝模作樣儀式,也很能令人聯想到秘密會社開香堂行禮情景。 時至今日,在一般國人尤其是年輕世代印象裡,這類宗法社會色彩禮儀,應是早已隨威權時代結束而廢止,然而事實也並不然。且看下文。 訓政色彩儀式至今猶存 2016年6月,甫上任的蔡總統參加陸官校慶活動。依據報導,當時她是「面向司令台上的國父遺像行鞠躬禮,唸國父遺囑,並帶領宣讀《中華民國軍人讀訓》」。由此具見,這套訓政色彩儀式,至少在軍方系統仍是不動如山聖牛。若非如是,身為三軍統帥的蔡總統又何須有這番表演? 上述這段資訊,除去曝獻出另一頭聖牛,也另有值得注意之處。報導所顯現的蔡總統,彷彿分明是一位循規蹈矩黨國好女兒,而不甚像剛強本土好鬥士。看在對黨國不分統治深具反感,尤其是本土意識堅強國人眼裡,能不感覺沮喪,甚至心寒心死?有需要表現得如此馴順卑躬屈節? 高舉本土政權大旗,所作所為反而常令本土陣營失望乃至厭惡,是蔡總統三年來一大特色。她在陸官那番表現正是深具象徵意味。來年元月大選若是廣大本土意識堅強許民都已心死,而甘願讓韓大哥亂整四年,再來「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或也不足為異。 2.今天台灣各級政府單位,上有總統府五院,下至區鎮公所警察局,都莫不懸掛國父遺像,也大有訓政意味,是另一頭聖牛。這一現象若和毛澤東巨像依然高懸天安門上作一對照,給予國際人士觀感,恐是中台兩國同樣仍存活在兩名反民主角色陰影籠罩下。 所以取消懸掛孫文遺像,象徵性意義應不下於移除老蔣總統銅像。而取消孫像也是有其合理依據而非意識形態作祟。現即舉述如次。 其一是孫文確曾手創國民黨,然而中華民國則非他所創。所以他若稱「黨父」是當之無愧;稱「國父」則無此資格。今天名為中華民國的台灣政府,沒有理由奉他為國父而到處懸掛其遺像。 稱孫文為「國父」並無法理依據 其二是「國父」這一尊號,原是1940年訓政時期國民黨強加於中國人民。乃至1947年進入所謂憲政時期,國民黨在法律上已僅是人民團體,之前所頌尊奉孫文訓令應即失效。所以孫文「國父」之稱並無法理依據,懸掛遺像慣例不過一紙命令即可取消。 其三是現行有關法條雖有提及「國父遺像」,如「國旗國徽法」及「宣誓條例」皆是。然而既連國父之稱都欠缺法律依據,則是否「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該等法條本身都難站得住腳,又何能持為有力武器,負隅頑抗保衛遺像? 然而縱有上述依據,以今天蔡政府之欠缺果斷意志,欲求其通令取消懸掛「國父遺像」恐也枉然。若即連取消孫像也不敢,期盼其能率領國人走向迦南許諾之地恐更是幻想。 3.今天台北已是處處可見五星紅旗飄揚。有背景不明群眾氣勢滔滔遊行展現出一片五星旗海,活像「解放軍」正在進行入城式;也有部分應是統促黨或同心會成員,豎立起多面該血腥紅旗蝟集廣場之類場所,也似是建立起象徵性「解放區」,過往行人不敢涉足其間。 執政當局口口聲聲不接受一國兩制,但觀乎首都台北已是紅旗片片,和一國兩制的香港又有何區別? 依據官式說詞,政府不下令取締五星紅旗,是出於尊重言論及表達自由,也反映出台灣社會與對岸中國不同之不同云云。所以台灣又多了一頭聖牛,而且是經過官方認證的聖牛。 紅旗處處飄揚 政府不動如山 然而這一官式說辭果然真是由衷之言,是出於維護人權、多元等進步價值考量,抑是想到總書記那偉岸形影即兩腿發軟,而斷然不敢對紅色「國旗」採取行動? 若是可以放任紅旗在台灣首都處處飄揚,則依照同一套說辭,納粹旗和伊斯蘭國大旗應也可展現台北街頭,以示台灣確是「多元」之至。然否? 聖牛處處,健康狀況良好。而以本土政權自居現政府則恍似全不在意。長此以往,只怕欲求深化台灣主體意識也難。國人有此警覺否?
敏洪奎 2019-10-17
辣給國人看看

辣給國人看看

  既然蔡陣營把辣作為堅強的代名詞,則必須是面對沉重壓力,可能要付出沉重代價的辣,才是真正的辣。圖/取自總統府網站 「辣」這一漢字,很易引發辛辣、潑辣以至毒辣等負面聯想。《紅樓夢》小說裡王熙鳳少奶奶被稱「鳳辣子」,即不是一種美譽。 所以自來也少有人樂於被稱為「辣」。台灣從兩蔣到馬先生各總統,並無一人以「辣」自況,而且也應不致有任一位會因被封為「辣」而洋洋得意。 但若是配合造神,而給這一形容詞賦以正面意義,則「辣」又可成為顯示堅強營造大無畏領袖形象用語。近年來國內出現「辣台妹」稱號,「辣台派開講」,「我們挺辣的」,以及蔡總統自稱對中國最辣,所稱之「辣」應均是堅強之謂,是給辣另下一項新定義。具見蔡陣營不乏有創意人才,能想出這一包裝方式爭取無主見年輕世代。 不過不知蔡營文青粉絲等眾有無顧慮到,以蔡總統今天身份及年齡,稱以辣妹是否合宜?此外,身為國軍人物以辣自炫又是否得體,恐也值得三思。 蔡陣營既然是以辣,亦即堅強炫示國人,爭取信仰皈依,國人也應略為檢視其「辣」有多少真實成份。 蔡陣營塑造辣台妹形象,蔡總統儼然辣自居,論據重點均是自稱她能對中國不假辭色針鋒相對,也說出不少國人心中想法。但她是否有此表現即能稱為辣? 既然蔡陣營也是把辣作為堅強的代名詞,則必須是面對沉重壓力,可能要付出沉重代價的辣,才是真正的辣。反之,若是明知不致引發嚴重後果的辣,則只是表演式的辣,廉價的辣。 假定有一位遊客站在安全壕溝另一邊,其間又隔有護欄,而對彼岸猛獸大吼大叫示威,則此人能否被視為勇敢? 辣或不辣要看實際行動 蔡總統對中國說過不少硬話,確是比那位韓大哥有出息。但她也明知總書記基於種種顧慮,現下絕不致出手對台灣動武。話說得硬也無須擔心,招來不測後果。所以,「對中國最辣」,算不得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堅強。 對岸中國文革時代,曾有一句順口溜,「忠不忠,看行動」。辣或不辣,也要看實際行動表現,不是說一套口號標語或空洞官話,即是氣壯山河的辣。 面對中國種種誘惑斷交,軍機繞台動作,有熱血有勇氣(廣義)台灣人,當然希望蔡政府能斷然下令中止一切所謂兩岸交流,禁絕國人赴中國觀光旅遊作為回敬,所謂「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縱然經濟受創也在所不惜,到底國格比鈔票重要。但這類顯然不是現在這位台灣隊長,所能做,所敢做。 威權時代雖已遠去,國內仍存有不少有礙台灣主體意識,國人又不敢遽予摒棄的「聖牛」。蔡總統不願對總書記認真還以顏色,國人也只能諒解。但她或可挑幾頭聖牛開刀,辣給國人看看。本文即就此聊舉數例,以供參考。 敢不敢取消慶典唱奏國歌? 1.數年來每逢重要慶典,唱現行國歌時蔡總統若非避過「吾黨所宗」字句不唱,即是整首唱來若哼若唱,顯現出她的勉強無奈。但以她擁有的權力地位,何不勇敢下令,今後慶典取消唱奏國歌這一節目,斬斷黨國不分鎖鍊之一?法律並未規定非奏唱國歌不可。 要知今天這一所謂「國歌」,原是強加於中國人民的黨歌,對台灣而言更是外來種入侵。如今蔡總統真有勇氣下令取消奏唱,除去少數仍沉陷於遺民悲情遺老遺少,廣大國人應絕不致有激烈反應。蔡總統一意追求爭取的所謂年輕世代,恐更會是歡欣鼓舞,真是何樂不為? 2.另外一頭應送進屠宰場聖牛是中華民國年號這一包袱。多年以來,國人一直被民國和西方之間年號換算所苦,要牢記民國加11是西元,西元減11是民國。蔡總統若能一道令下全國改採西元,也該是一樁功德,其積福恐不亞於密集拜廟。 且看今天國人談論來年大選,說來全是2020,未見政客名總等眾說109年如何如何,真見使用西元是大勢所趨人同此心。蔡總統何不勇敢通令一致採行? 3.若說「吾黨所宗」國歌黨味濃厚,大有仍是黨國不分之嫌,陸軍官校仍在使用的黃埔軍歌「怒潮澎湃,黨旗飛舞」,則更有時空錯亂,彷彿仍處於國民黨控制的軍政時期之感。也不啻是潛移默化,是在薰陶投入官校各族群青年建立忠於特定一黨的黃埔精神,以期畢業授階後也投入陰魂不散「國中之國」集團,繼續仇視對抗本土。 前次似有呼聲,建議廢棄或修改上述軍歌,但因受到校方抗拒而無結果。現下蔡總統口口聲聲三軍統帥,能否展出三軍統帥威嚴,下令廢掉這首誘導「忠黨愛國」,灌輸愛國和忠黨不可分理念軍歌? 前文指出的是威權時代雖去,台灣阻礙主體意識茁壯聖牛仍多。本文限於篇幅,也只能聊舉上述三例。 蔡總統既然以辣自況,能否先宰掉這三頭聖牛,辣給國人看看? 不僅如此,蔡總統若能多宰幾頭聖牛,想能多少扭轉她的既定形象,也讓萬千本土父老,在萬般無奈不能不投她一票之時,不需要掩者鼻子投票。
敏洪奎 2019-10-08
海上老人再見?

海上老人再見?

作者將「中華民國」這一強加於人民頭上名號,比喻為天方夜譚傳奇,強騎在航海家辛巴達肩上,摔不掉的妖異海上老人。或許,邦交歸零之日,即是海上老人再見之時?。圖/取自維基共享資源 多年以來,歷屆政府均以「維護邦交」作為外交重心任務,真似外交即是為這一特定目標存在,堪稱是台灣特色外交傳統。而這一不正常傳統之緣起,正是出於一黨,或坦白而言是一人的執迷。 我日前在民報網站發表「恐懼斷交症候群」一文,指出因恐懼斷交而特重邦交,根源所在是當年國民黨政府失去中國本土退據台灣,深恐被國際認定已不能代表中國,所以選擇以維護既有邦交並努力開發新邦交,以維護顏面,彰顯一切未變,中華民國仍是原有中華民國,是國際社會重要成員。斷交恐懼症即由斯而生,一旦邦交國紛紛流失,中華民國這張招牌即很難再掛下去,可不懼哉。 若從心理觀點而言,這一執迷於邦交現象,是在營造虛幻現實,以逃避不願面對的冷酷現實,以求自我安慰、自我肯定,應也算是心理治療之一種。時下台灣盛行醫美,不少中老年女性以拉皮和注射玻尿酸製造青春假像,心理背景即是與此相彷。 談到國民黨政府之特重邦交,深懼斷交,不能不將箭頭指向當年老蔣總統,因為他正是這一傳統的象徵和創始者。老先生最不能接受他的政權已不能代表中國這一事實,所以營造虛幻現實以逃避真正現實,對他而言卻是有其需要。新舊邦交國家使節紛紛出現呈遞國書,大有助於他中華民國仍是代表中國法理政權的幻覺。他的心態如是,政府又怎能不「以領袖意志為意志」,全力維護保衛邦交? 所以執迷於邦交恐懼斷交,正是老蔣總統的遺緒,或可稱之為遺毒。歷屆國民黨政府遵奉這一傳統倒也罷了,高舉本土政權招牌的蔡政府,如今也以拚外交保邦交自任,無異也是在「以領袖意志為意志」,頭腦很似不甚清晰。但此事且留待本文結尾再論。 國人不時可以在電視看到,不少經常出現的各路中老年女性,拉皮注射玻尿酸的結果,是一張大白臉除去嘴角尚能牽動,已顯現不出任何喜怒哀樂表情,真很能予人以不自然不必要,也不甚雅觀之感。年華老去又何能真正掩蓋得住?國民黨政府歷年來維繫邦交的護盤表現,也很能予人以這種不自然、不雅觀,最後也徒勞無功之感。 恐懼斷交 老蔣遺毒 很明顯一樁例證。當年非洲新興國家獨立未久,領袖人物仍多未脫部落酋長氣息。而每逢這類總統總理來台訪問,年逾70的老蔣總統也均必親赴機場迎接,打起精神陪閱儀隊,然後即是主持國宴款待,舉杯致頌詞歡迎,一切極盡隆重。然而看在國人眼哩,或不免反有蒼涼之感。 要知老蔣總統往昔也曾是國際知名人物,盟國戰時四大領袖之一,如今落到以古稀之年應酬這等部落型角色,為無甚價值鞏固邦誼拚老命,顯現的是國事衰微,今昔不能相比。 以上所述情景,已是半世紀前往事,多談也無甚意義。但近年來蔡政府的連番出訪所謂力拼外交,也並未能很讓國人振奮,產生「德不孤,必有鄰」堅強信心;反而可能一如往昔目睹老蔣總統強顏歡笑接待非洲訪客,而興起國勢之哀一至於此失落之感。這主衝訪,恐也沒有多大意義。 一幅饒有象徵意義新聞圖片,是本年3月蔡總統出訪帛琉,該國總統夫婦到場迎接鏡頭。從圖片看去,總統夫婦兩人和該國在場政要都更像幾為純樸鄉民,或說得更坦白,直像國人習見村夫村婦。報章刊出另外幾幅帛琉政要照片,也均予人以這一感覺。 若把蔡總統所說,有關出訪目標,諸如「出訪是為台灣衝鋒陷陣」、「讓台灣人有尊嚴,也被世界看見」、「維持亞太區域和平及繁榮現狀」……之類,冠冕堂皇官話,和上述帛琉政要尊榮做一對照,國人恐只能發出無言苦笑。 捍衛邦交?捍衛中華民國名號? 國人確實不能抱有優越感,輕視或賤視純樸島國,但若輕易相信出訪這等島國是衝鋒陷陣拚外交,能發揮重大影響,恐即顯示自己頭腦確已嚴重弱化。 蔡政府和蔡總統本人,恐都未能認識到,今天大談捍衛邦交,其實正是在捍衛中華民國這一名號。今天殘餘邦交愈能穩定,以中華民國派為名的泛統派,也愈有藉口高呼「保衛中華民國」。來日若是邦交國數字不減反升,則該泛統派的氣勢必更高張。也更能聲稱以中華民國名號撐下去,才是正確道路。。 反之,若是邦交國數字繼續下滑而實質歸零,則泛統派的「保衛中華民國」恐即難繼續下去。屆時除非死心塌地選擇接受總書記統治,即只有走出遺民陰影,迎接真實人生。 這一層道理,不知蔡政府諸賢,以及本土陣營濟濟多士有無想到? 我曾多次將「中華民國」這一強加於人民頭上名號,比喻為天方夜譚傳奇,強騎在航海家辛巴達肩上,摔不掉的妖異海上老人。或許,邦交歸零之日,即是海上老人再見之時?
敏洪奎 2019-10-05
莫把國人當白痴

莫把國人當白痴

  台灣以中華民國名號維繫國際關係,一路敗退事屬必然。若必須在13億人口和2300萬人口政權間二選一,多數國家會如何選擇?不問可知。圖為三月分蔡總統走訪友邦馬紹爾群島。圖/總統府網站   台灣過去3年失去聖多美等5邦交國,再加上日前索羅門群島和吉里巴斯,蔡政府執政以來已有7國斷交,若從表面而觀確是重大外交挫敗。 然而今天泛統派也不能以此為由修理蔡政府,正猶1970年代出現斷交潮,非洲新興國家紛紛絕交而去,當時黨外陣營無情譏諷國民黨政府也有欠公允。 台灣邦交國逐漸流失,是久已存在也不可逆轉長遠趨勢,不是外交努力所能扭轉,以此怪罪任何藍綠政府都很冤枉。國人若肯冷靜理智思考,應能認清這一趨勢不唯無法扭轉,也是合理現象。 中華民國名號難維繫對外關係 要知今天自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北京現政權,已是舉世承認中國唯一法理政府,即使台灣僅存的邦交國私下應也同意這一觀點。所以台灣多年來硬要以中華民國名號維繫國際關係,是無異於和對岸唱對台戲,一路敗退也事屬必然。試問若必須在13億人口和2300萬人口政權間二選一,多數國家會如何選擇?台灣邦交國是否最後必然歸零或接近零? 蔡政府所稱接連出現斷交是出於中國打壓,意圖影響2020大選,以及泛統派,指稱兩岸關係惡化導致中國出重手,所說應都屬事實,然而斷交危機的基本根源,是13億和2300萬之比。 國人也無須為遭到國際社會背棄而感到不甘,而必須認識到依據國際通例,任何國家任何政權能有效統治所屬國土,即被承認為代表該國唯一法理政府,而承認也並一定代表道德的肯定。 當年希特勒納粹政權,史大林的赤色帝國,都被承認是代表國家唯一法理政府,但各民主國家也並未替兩者道德資格背書。今天北京政權的情況亦然,皆是國際通例。你若空自叫喊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如何如何,國際人士恐會當你精神不甚正常。 不幸上述種種明顯事實,却是今天朝野藍綠政客,乃至名嘴等眾所不願也不敢公開挑明,以致廣大日唯沉迷於滑手機,頭腦弱化國人,不免因斷交而產生國勢日蹙國將不國錯覺。 我日前在民報網站發表「恐懼斷交症候群」一文,曾指出歷屆藍綠政府都將維護邦交視為國之大事,保持住邦交是珍貴成就而斷交是重大挫折,但說穿了是威權時代面子心態遺緒而已。國人也殊不必為接連發生,以及未來必然繼續發生的斷交事件,無端感到心情沉重產生危機意識。本文即就此再做一申論。 國人應該冷靜思考,台灣不惜工本,和眾多袖珍型甚至微塵式島國維持邦交,究竟有何實質利益?各該國在聯大為台灣發聲,除去為國人提供些許心理撫慰,能否爭取到任何國家改變立場支持台灣入會?諾魯國土21平方公里,其國會通過拒斥一中及一國兩制決議,能否讓總書記感受絲毫壓力? 被蔡總統誇稱為換帖之交的史瓦帝尼,除去協助強撐顏面,對台灣有何互惠表現? 不僅如此,若是坦白而言,該史瓦帝尼純然是一部落式酋長國。台灣縱然真能將關係發展到如兄如弟,恐也不見得如何光彩。蔡總統換帖之說,國人聽去或也不致過於欣奮。 若談到國家尊嚴國家地位,能為台灣提升尊嚴地位因素,該是紮實的國防武備,國民的骨氣勇氣,年輕世代的斯巴達精神,不是擁有多少面積21平方公里友邦。 本文開端即提及,3年來失去7邦交國不能怪罪蔡政府。但令人跺腳的是因應斷交局面,執政當局的反應。 與中國爭邦交國 斷交無可避免 蔡政府為何不願或不敢坦白告訴國人,以台灣處境斷交是無可避免結果,而且今後也必然繼續發生,不能把政府或蔡本人推為待罪山羊,而縱使總書記高抬貴手,也只能延緩這一趨勢。 蔡政府能如此坦白說,稍有頭腦國人定能了解接受。為何捨此不由,反而滿嘴空洞官話,也反而真像是犯下斷送邦交大錯,有罪而只能塘塞矇混?蔡政府是否知道,人民厭惡的就是陳腔濫調官話,或該再加上粉飾太平謊言,直話直說才能贏得尊敬信賴? 本文所提泛統派不宜因斷交藉機修理蔡政府,相信居心公正國人都能同意。蔡政府應受譴責之處,是不該將出訪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無足輕重諸島國,都標榜為意義重大果敢外交出擊,訪問歸來又是成果豐碩,明顯是在突出吹捧特定一人,又像是大選造勢的暖身動作,也不知是否能哄到刻意追求的所謂年輕世代。 假定台灣棒協為自抬身價,派出國家代表隊出訪諾魯、帛琉等南太友邦,結果當然是橫掃各島國全勝而歸,然後發臉書誇稱出征成果豐碩,領隊教練也均是不世奇才。如此則你會不會認為棒協是在把國人當白痴?
敏洪奎 2019-10-02
恐懼斷交症候群?

恐懼斷交症候群?

  台灣以所謂中華民國名號,維持邦交,根本是建築在沙灘上城堡,潰解是必然結局。圖/擷自中華民國外交部全球訊網   索羅門群島外長在斷交前的7月間訪台,曾被粉飾為邦交穩定佐證。但略有政治頭腦國人應都能感覺到此人之來,只可能負有兩項任務。若非有似昔年美國大使深夜求見蔣經國總統,是來通知斷交;即是勒索台灣,必須付出某種代價,始能換取目前暫不斷交許諾。 但廣大國人顯然未認為台索斷交,即會影響國家地位甚至國家安全。社會並未出現當年台美斷交後人心惶惶現象。此外,國人恐也意識到斷交是遲早的事,順其自然可也。所以蔡總統所說一切仍在努力中,以及希望對方人民能感受台灣誠意等語,若是意在安撫民心則大可不必。民心必未呈現動盪不安跡象。反倒是蔡本人恐必是心情沉重,擔心一旦斷交成真,可能影響到她2020連任機率。 及至916斷交,柯文哲那句「哇!省下好多錢」,恐更能反映不少國人心聲。而今而後,台灣至少不須在這索國身上花錢當凱子矣。國人或可鬆一口氣,今後現任及未來總統,又少掉一家可以借外交之名出訪,風風光光行度假之實,又能在彼國檢閱儀隊,簽署聯合公報,大過元首乾癮的袖珍邦交國,少讓大家看到啼笑皆非。 本年3月,蔡總統訪問南太帛琉、諾魯及馬紹爾群島三國,7月又出訪加勒比海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海地。依據官方誇稱,兩趟行程都是成果豐碩,更讓世界看到台灣。而事實上兩次出訪,也確實包含所謂高峰雙邊會談、國會演說、出席國宴、簽署合作協定……等官式節目,看來確是隆重國是訪問也豐收而歸,顯現出不愧國際事務高手,國人只能心悅誠服。 元首外交只是作秀娛人 但若細細一看,上述各受訪國家,除海地而外,人口最多者聖露西亞也僅有約16萬國民,國土則是616平方公里,規模不及台灣中型鄉鎮,而人口最少者諾魯更不過約12,000人,土地21平方公里。其餘各國則是聖文森約100,000及389平方公里,馬紹爾群島約55,000人及181平方公里,帛琉約20,000人及487平方公里。 蔡總統縱能拚外交拚到上述各國都奉台灣為宗主國,對台灣又有何實質助益可言? 過去國民黨政府在中日戰爭以及剿共戰爭,時常宣稱「大捷」,結果多拆穿是吹大牛。如今蔡政府到上述各迷你國家訪問,也向國人誇示成果豐碩,似也和「大捷」相去不遠。 很具象徵意味一樁案例,是蔡總統3月間南訪旅次,有諾魯總統瓦卡表態拒斥所謂一國兩制提案。該總統這一表示若依官式解讀,必是拚外交豐碩收穫。而國內一般沉迷於滑手機,頭腦功能弱化族群,也諒必欣然同意,確是出訪成就。 但諾魯僅止是約12,000人口,21平方公里微塵式國家。瓦卡總統「仗義執言」,在國際社會恐發揮不了多大功效。這一案例,似恰好證明蔡政府大肆宣揚的歷次出訪實質意義有限,作秀以娛國人,為來年大選打基礎而已。 然而國人也不宜獨責蔡政府或蔡總統本人。多年以來,歷屆藍綠政府也都是致力於經營捍衛對外邦交,視之為國之大事。以包養方式維繫包括上述各國所謂友邦,是行之已久的台灣特色外交。這一現象,也應可稱為台灣獨具的恐懼斷交症候群。各界藍綠政府都皆深受其害而又不敢擺脫。 今天適值面臨雙重斷交衝擊。國人實應對這多年症候群做一客觀檢視,從而建立健康務實認識,是乃很必要心理治療。 上述這一症候群,應是回溯到當年威權統治初期。事緣國民黨政府敗退台灣之後,自知已難以被國際社會視為中國法理政府。為維持顏面以及對自家做心理補償,只有效力開拓邦交國以及努力維護邦交,營造仍是堂堂中華民國形象,正無異於沒落世家子弟不甘於承認已是破落戶。這一心態不僅是不長進,也反映出隱隱感覺到前途已是無望。 要有邦交歸零的準備 試問昔年孫文集團割據區區廣州,或是毛澤東困守延安,都各有幾個邦交國,兩方又是否曾為全無邦交國而惴惴不安? 國人恐必須認識到一項事實而又冷靜面對。是即今後邦交國必將繼續流失,最後終於歸零也有可能。原因所在,是台灣以所謂中華民國名號,維持邦交,根本是建築在沙灘上城堡,潰解是必然結局。 要知世間有兩家自稱代表中國政權,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是中華民國。世界各國的邦交選擇,是有此及不能有彼。在這一形勢下,稍有份量國家,最後選擇和誰斷交和誰建交,自也不言可喻。 國人必須認識到,斷交建交,都全部代表道德的否定或肯定,而純是基於務實考量。當年希特勒上台統治德國,世界諸國也只能選擇承認納粹政權是德國法理政府。所以國人面對友邦斷交而去,也無須怨嘆別人犧牲原則罔顧道義。 既然斷交是不可避免也不可逆趨勢,國人即必須冷靜客觀處之,無須懷憂喪志。試問台灣和本文前述諸島國維持邦交,除去顏面好看,又曾有何實質獲益?來日若是一一斷交,只能有何實質損失? 台灣政府和人民走出恐懼斷交症候群,才能恢復應有的心理健康。
敏洪奎 2019-09-26
為國家保留一份顏面

為國家保留一份顏面

  盼蔡總統任期間能以總統職位尊嚴為念,莫要口口聲聲以辣為傲,以辣自炫,為國家保留一份顏面。圖/總統府 美國總統川普對四位眾議員不滿,乃以重炮抨擊,教訓該四位少數族裔背景女議員「如不喜歡美國,大可回到所來自國家」,又出言譏諷另一男性議員,指稱其選區巴爾的摩是蟲鼠成群骯髒都市。 川普兩番談話都很辛辣。若依台灣時下以辣為貴風尚,他的民調似應直線上升才是。然而美國時論並不作如是觀,反多認為他出語尖刻,不是總統應有表現。 美國另一位政治領袖,臨事却有很不同態度。當年艾森豪總統在位,曾遭受狂妄政客麥卡錫言論冒犯。別人問他是否有何反應,他僅只淡然回答「我不要到陰溝裡和那人打架」,表示他不願以總統之尊自貶身份,和政客打泥巴仗。 艾森豪的表現確不夠辣,但他却保持住作為總統的風範,也維護到總統這一職位的尊嚴。 以辣為貴自曝淺薄 兩位領袖的不同反應,明白點示出總統須有總統的高度,不是以辣為貴。如果一位國家領導人被捧為辣,即開始以辣自居自炫,恐怕適足以顯現其人之淺薄幼稚,徒然為識者所笑。 台灣蔡政府上台以來,由於花式表演過多,未能真正苦民所苦,痛民所痛,予人以「執政社運化」不良觀感,蔡總統又一味自以為是,以其所謂進步理念衝撞社會主流價值,乃導致去年1124之敗,蔡本人的民調也一路下滑低迷不振。但自從有人發明「辣台妹」這一稱號,她的人氣即開始止跌回升,現下已有甩開那位韓大哥贏得2020之勢。 然而這一反轉是否健康現象?國人是否能以「辣」作為檢視國君的重要指標?國君又是否適宜以被封為辣而喜而得意,而開始以辣自居自命?蔡總統又是否真夠格稱作辣台妹? 面對這一連串疑問,廣大國人真該保持冷靜思考,莫要被形象包裝師,美國所謂HANDLER唬弄了去,如此才是健康成熟公民表現。 首先或許該問的是,給一位女性國君獻上「辣台妹」這一稱謂是否得當,是否有放肆,有失體統之譏? 「辣台妹」不辣也不台 不知文青式幕僚或激情粉絲,炮製出這一封號而自鳴得意之餘,有無想過此稱以之形容一位檳榔西施或很傳神,加之於女性國君則很有些不敬? 假定有某檳榔小姐個性強烈,常把吃豆腐小混混罵到狗血淋頭,她又嗜吃炒米粉和蚵仔麵線,愛哼唱詹雅雯、黃乙玲台語歌,又是雙十年華上下妙齡少女,則號稱辣台妹確無不妥也很傳神,因為這一稱號所顯示,三特色她都具足,正是所謂實至名歸。 以辣台妹稱呼檳榔小姐或無不妥,但稱呼一位女性國君是否跡近輕挑?更何況蔡本人恐也稱不上辣也不見得台,年齡上恐也更難以稱妹? 若以辣而言,民進黨的邱議瑩或國民黨的洪秀柱都能當之無愧。但以蔡總統歷年來的風格表現,都未見有何辣意味。她在DCARD帳號所列舉個人興趣「廚藝、養貓、養狗、看書」,顯現的形象即是乖乖牌好女兒,富家千金小姐,不是辛辣女鬥士,也正是她給予國人的印象。 她披上尊號稱辣台妹的緣起,是被吹捧炒作的所謂反嗆習近平版一國兩制。然而細看她所發表聲明,也僅只是任何一位台灣總統都應表達,也必須表達的清楚立場而已,並未說出「誰和你是一國」,「台灣要走什麼路不用你指手畫腳」一類語言,痛快教訓該總書記。所以蔡的反應殊難稱為反嗆,缺少的口味也正是辣。所謂辣台妹,恐也正是營造出的虛幻形相。 若再就所謂台而言,除去近日為拚選票而密集爆走拜廟,蔡總統似也從未表現出太多台味,不僅難以和早期民進黨知名人物相比,即令比起時下幾位該黨女立委,本土台味也顯見不足。 而不僅如此,蔡總統對本土台語的認知,也不免令人感覺好奇。 請「換帖的」「出山」? 對台語略有了解國人都該知道所謂「換帖的」一語雖不是黑道術語,至少也是江湖意味十足,不是斯文人士所適宜使用,正經人家女性似更應避免說出口。前此她談論台灣和史瓦帝尼兩國關係,以「換帖的」作為形容,是否也顯示她的台語仍停留在密集補習之餘,僅能勉強應付程度。很能令人想起當年馬先生邀請蕭萬長陪同他參選正副總統,所用語詞居然是請他「出山」,曝露出自己的台語很有待加強? 若再就妹之一字而言,以蔡總統年歲而被稱為妹,只怕她自己也該感到不甚自在才是。發明這辣台妹綽號之人有無考慮及此? 正如上文所分析,所謂辣台妹實際僅是包裝師或粉絲所營造虛幻影像,居然能影響不少國人觀感,成為民調止跌回升仙丹,似也顯示廣大選民之易被唬弄煽動,跌入造神陷阱,台灣也不甚夠格稱為現代公民社會。 而更令人沮喪的是,國君被奉上辣台妹稱號,反應竟似是沾沾自喜,而開始以辣形容自身政策政績,而未去想其不得體甚至是不成體統。 蔡總統的任期可能只剩餘八個月,也可能是八個月之外另加四年。但不論是八個月或四年八個月,只盼她在任期間能以總統職位尊嚴為念,莫要口口聲聲以辣為傲,以辣自炫自居,也算為國家保留一份顏面。
敏洪奎 2019-09-17
莫非真是空心菜?

莫非真是空心菜?

  蔡政府高唱真相與和解,國家安全局卻將陳文成命案、林義雄家宅血案等重大政治迫害案例檔案列為「永久機密」,不知自稱很辣的蔡總統能否下令國安局解密,辣給國人看看?圖/總統府(資料照) 政治領袖重要場合的應景演說文告,必是一本正經道貌岸然,國人無從察覺其見識甚至常識是何等水準,是否和其顯赫地位相符。然而平日的言談表現,卻很容易流露出未必想讓人發覺的本質角色,或說得更露骨是「現出原形」。 老蔣總統在世時,每逢各種紀念節日發表談話,滿篇盡是革命精神民族正氣,儼然真是偉大領袖。然而中日戰爭期間他曾主張各在野黨併入國民黨,化多黨為一黨,也曾聲稱婦女髮型服飾應由警察制定標準執行。前者顯示他全然不懂何謂民主社會政黨政治,後者則暴露出他的專橫軍閥心態。兩者均堪稱是現出原形表現。 而更令人駭異的,是他曾和上帝談條件,如能助他消滅共匪,則他許諾在玉山之巔建立大十字架尊崇上帝,真似他是活在聖經舊約時代。此外他也想把中國化為基督教國度,「全國學校皆讀聖經」,又似要仿效羅馬帝國皇帝,立基督教為國教。 國人看到上述怪誕言行表現,恐不免懷疑偉大領袖,心神是否正常,也可能很慶幸「好佳哉」他人已逝去,國人不須再生活在他英明領導之下。 老蔣總統雖早已遠去,他的怪誕思維不須再讓國人多所煩惱,但國人若仔細檢視現仍在位,也有可能繼續主掌國政四年的蔡總統,其歷年來各種場合的言論表現,恐也不免至少感覺心情低落。固然她的言論尚不似老蔣總統離譜,但也顯現出其見識和常識,不甚配得上其高超職位,見識淺薄又不肯深思,而常是強不知為知,自以為是。本文即聊舉數例,以印證她此方面之缺憾。 例一是數年前馬先生猶在位時,蔡總統指稱無法期盼他推行改革,因為他是保守主義云云。 稍有政治理論概念人士,看到報章刊載蔡總統這一評論,恐都不免暗暗嘆息,感受有似近日聽到不丹王國在阿爾卑斯山側,或是國防要依靠和平一類高論,而慨歎為何當紅政治人物居然是這等水準。 蔡總統污名化保守主義 馬先生能稱為保守主義者?他是否稱為「綜藝主義者」或「嘉年華會主義者」更貼切,夠格稱為保守主義? 國人或許更好奇的是,蔡總統是否知道保守主義也不是汙名惡名,並不等同昔時所謂老腐敗、老頑固,而是一種政治哲學?她又是否曾注意到,英國有保守黨不說,依據民調顯示,美國多數人民皆自認是保守主義者? 具有法學博士學位的蔡總統,又能否當場列舉出保守主義幾項基本理念?她指稱馬先生是保守主義,是否是不假思索信口開河表現? 例二是兩年前蔡總統出席一場「國際大屠殺紀念日」集會,從之前不久的新竹光復高中學生扮演納粹風波,談到台灣應該學習德國的勇氣面對歷史,「台灣作為一個同樣曾經有迫害人權紀錄的國家,也應該學習德國的勇氣,來面對歷史」。 但蔡總統恐怕思慮未及的是,德國和台灣雖然同有迫害人權幽暗歷史,成因卻是全然不同。德國需要有勇氣反思懺悔,台灣人民則無此必要。將兩者相提並論,對台灣並不公道。 要知當年納粹崛起,曾受到德國人民大力支持,希特勒和民族偶像興登堡元帥競爭選總統,更曾得到將近40%選民相挺。所以納粹政權種種暴行,德國人民都難逃幫兇從犯罪嫌,也所以時至今日須深刻反省懺悔,提醒全民莫再走上邪路。 受害者不必為幽暗歷史懺悔 但國民黨之在中國本土槍桿子出政權得勢,在台灣實行威權統治,廣大人民都只有「我為魚肉」逆來順受,是純受害者身份,何須為當年幽暗歷史懺悔?蔡總統在紀念日的發言,恐容易製造扭曲印象,誤導世人以為台灣人民也須為歷史罪惡負責,反映的也是她不假深思放言高論的風格。 例三是2018年3月蔡總統視察軍情局,並主持戴笠紀念館落成,看到該局收集的對岸各地昔年使用的糧票、布票、路條……等物,居然向劉德良局長發問,「這些都是真的嗎」?她這一問,恐才是最令國人駭異表現。 「這些都是真的嗎?」,聽來真活像小女生或村姑口氣,而絕不像一位曾經長期參加政府高層決策,而今又已是國家元首三軍統帥人物。 要知中國當年一窮二白時代使用各種票券控制社會,在台灣早已是對「匪情」有所了解政界人士熟知,而蔡總統卻似茫然無知而出此一問,是否也顯示她或許對進步價值議題深有研究,在當國者必須熟捻的務實領域,卻可能存有不少盲點? 國人或許多未曾注意到,蔡總統對劉局長這一問實際很沒禮貌,無異是在質疑「你們是否沒造假」?顯示她並不很懂人情世故。但她是最高當局身份,劉局長縱使聽得不舒服,也只有埋在心底。 例四是所謂「真相與和解」這一蔡總統大力宣揚的議題。 蔡政府大張旗鼓宣揚的真相與和解,靈感應是大致來自多數統治後的南非,蔡總統本人對這一目標似也是寄望很深。然而南非的真相與和解有其獨特,而非台灣所具有時代與社會背景。蔡總統對此恐也欠缺深切了解。 要知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是緊接1994年政體轉為多數統治之後成立。白人政府拷掠殘殺黑人異議份子反抗鬥士,都是「去今未遠」案例,要清查真相並不困難。而其所謂和解,則是要求犯有上述罪行者,當庭承認犯行認錯懺悔,而後予以寬恕。但和解的終極對象仍是居於少數的荷裔白人族裔。 而新取得政權的黑人政府,都不急於遞出橄欖枝宣揚和解,仍握有軍情特以及經濟大權荷裔族群一旦情急翻臉,整個國家勢將陷入混亂崩解。此所以黑人政權縱然心有不甘,也只能打出這張和解牌。 然而南非這一時代與社會背景,在台灣並不存在。若硬要依樣畫葫蘆,除去能自我感覺良好,恐也收不到太多效益。 重大政治迫害檔案豈可列「永久機密」? 無論228事件或白色恐怖年代,都是去今已遠,各種物證恐多已淹沒消失,多數被害者和加害者諒也已不在人世,追查真相已很困難,而所謂和解又是要跟誰和解?今天台灣社會,難道也存有南非政權轉移初期相類似,嚴峻險惡的族群猜忌對立? 很夠諷刺的是,蔡政府高唱真相與和解,國家安全局卻將陳文成命案、林義雄家宅血案等重大政治迫害案例檔案列為「永久機密」。你要真相,我就不給你真相。不知自稱很辣的蔡總統能否下令國安局解密,辣給國人看看? 從本文所舉幾項案例,應確可看出蔡總統的見識和常識並非很高超,所謂空心菜之譏也恐非空穴來風,想到她一年不到任期之外,有可能另家四年,國人心情或不會太輕鬆?
敏洪奎 2019-06-12
迷彩軍裝的聯想

迷彩軍裝的聯想

  總統不是帝王。民主國家總統以軍服出現國人之前,不是正常或健康現象。圖/總統府 國人時常可看到蔡總統身穿迷彩軍裝,在多項軍事場合亮相。她的這一表演,很能令人憶起昔年日皇裕仁跨乘名馬,校閱部隊演訓鏡頭。兩者都是意在營造元戎統帥形象,結果卻都適得其反,顯示出兩人都在扮演不勝任角色,都大有諷刺意味,純是公關敗筆。 裕仁乘坐高大白色御馬,反而襯托出他五短身材欠缺威儀。他看去馬術也不很精良,坐在馬上並不自在,更顯現出他學者甚或學究的文弱本色。但當時他雖身為天皇,實質是處於軍方掌控,騎白馬扮演最高統帥,或也是他身不由己不得不爾。 然而蔡總統選擇戎裝出席軍事活動,不會是身不由己順從無形壓力,縱使是出於公關幕僚建議,她也應是欣然同意,視為提升民調有利決定。 很夠諷刺的是,台灣歷任六位實權總統,蔡總統應正是最不適合穿著軍裝之一位。這一現象和性別無關。柴契爾夫人戎裝檢閱軍演,可以想像定是英氣勃發無人膽敢輕視。蔡總統則是平素衣著尚能顯現幾分書卷氣,穿上迷彩軍裝,則真不知該如何形容。 任何人的體型外貌,都不是自身能決定。但無論總統村姑都該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適合或不適合某一類型衣著,以免被人看來暗笑。人若是受有高等教育,見過重大場面,而仍欠缺這一份自知,其人的見識或也可想而知。 炫示三軍統帥身份自曝其短 總統不是帝王。民主國家總統以軍服出現國人之前,不是正常或健康現象。美國的艾森豪總統原是五星官階將軍,老布希曾服役參加二次大戰。但兩人也未曾在任內穿著軍服炫耀三軍統帥身份。 以台灣之前五位實權總統而言,老蔣總統是老陸軍,他又自封為五星上將,穿軍衣早已成為習慣,擔任總統經常全副戎裝,多少可以理解。其後四位則均未見在任何場合穿軍服,炫示其三軍統帥身份。這一現象,或係因為四人多少都是心性成熟,具有人格安全感,不覺得有需要時時自我肯定,或期盼國人時時肯定尊崇他們這等偉大領袖。 明顯的一起例證,是這幾位前任總統,並無一人口口聲聲提醒國人只有他最行,只有他能守住台灣,不斷訴說到惹人猜想他心神是否正常。 蔡總統恐也未能想到,身穿迷彩裝在軍方各場所場合亮相,未必能增強軍隊袍澤敬畏,甚至所收到效果正好相反,徒然招惹竊笑。 本年元月三十日,自由時報刊載一幅新聞圖片。圖中顯示一排多組士兵正在做實彈射擊準備動作,旁側一位高大軍官則是在做講解介紹狀。和他對面而立,頭戴迷彩盔,身穿迷彩背心,身形矮小的一人,則明顯是他做簡報的對象。兩人身高和體型懸殊對照下,圖片給人的印象,真頗似是高大成年人在對國小兒童講話。而這位軍官做簡報的對象,正是三軍統帥蔡總統。 不知這幅幾令人不好意思多看的圖片,能否更增加國軍官兵對這位三軍統帥的敬畏和信仰? 蔡總統身材矮小不是她的錯,正如五短身材不是裕仁天皇的錯。但蔡總統視察軍方活動時,若能不穿軍人服飾,不戴迷彩頭盔,不穿迷彩衣,則至少也避免製造這種愈看愈不像統帥的不良觀感。柴契爾夫人、甘地夫人和梅爾夫人都從不穿軍裝,依然得到軍方信賴敬畏。 治國綜藝化 幕僚文青化 現下社會已有「治國綜藝化,幕僚文青化,政府學者化」之譏。治國綜藝化,將國事當遊戲已很不足取,若是治軍也綜藝化,後果必然是軍心渙散軍風敗壞,不是即興說些硬話犯話,自封為辣所能挽回。 數月以來,報章曾刊載多幅蔡總統身著迷彩軍服,視察軍旅圖片,上述軍官做實彈射擊作業簡報是其中之一。其他幾幅看來也難令人感奮,而有濃厚都是在擺POSE作秀之感。本文即在此聊舉二例。 其一是蔡總統登上F-16V座艙,聽取旁側一位軍官簡介操作程序。但三軍統帥不是戰機駕駛員,真有需要去了解起降翻轉等各項操控動作? 其二是蔡總統一身迷彩,和一位飛官站立在F-16V戰機旁,統帥且豎起拇指作讚許狀。然而從圖片看來,她愈看愈不像軍人不說,也令人想起早起年所謂名媛在阿帕契機身前擺姿勢往事。不知該統帥為何拍這容易引起不良聯想照片。 2018年9月13日,自由時報刊出另一張蔡總統迷彩裝圖片,恐更讓國軍官兵看來不舒服。圖片所示,是總統府秘書長陳菊也是一身迷彩,站在總統,真不知是何人主導決定做此安排。 陳菊著迷彩裝反顯怪異 要知總統府秘書長純粹文職,穿軍服是否合法恐都值得研究,歷來擔任這一職位官員,自張群、馬紀壯、蔣彥士等人以來,從未有一人穿軍裝立於總統身側,蔡政府又何以要破此例。 不僅如此,前此國民黨吳主席以不雅譬喻,疑似影射陳秘書長固然不足為訓。但以秘座的身型、面型以至髮型,都該是極不適合穿軍服。蔡政府何以要有這一圖惹國軍官兵冷笑驚人之筆? 蔡總統穿迷彩軍服,本身不是大事,顯現的心態,卻令人不能無憂。她確是一位人格成熟正常國家領袖和三軍統帥?
敏洪奎 2019-06-10
民進黨能否懸崖勒馬?

民進黨能否懸崖勒馬?

  蔡總統4月初曾宣示「國土主權寸土不讓」,聽來是氣壯山河,可能有助於提升民調指數,但寸土不讓也不是高明戰略思維,真要執意堅持,也可能造成大量失血自取滅亡後果。圖/總統府 本年4月間,我曾在民報網站發表〈絕對應該試一下了〉,以及〈民進黨能否見及於此〉兩文,指出蔡總統所宣揚戰略原則,諸如甘願被動挨打,純以挺過第一波攻擊作為目標,以及寄厚望於所謂「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以迎抗敵軍向內陸推進,在在顯示她軍事常識貧乏,不是穿迷彩戰鬥裝視察軍事演習,走秀式表演所能掩蓋。 此外,蔡總統4月初曾宣示「國土主權寸土不讓」,聽來是氣壯山河,可能有助於提升民調指數,但寸土不讓也不是高明戰略思維,真要執意堅持,也可能造成大量失血自取滅亡後果。國人或只能希望她只是喊口號,並未打算一旦有事真要如此幹。 任何政府,若是和鄰國進行邊境領土所有權交涉,或是出席國際會議協商此類紛爭,都很可能喊出這一口號以壯聲勢。但蔡總統是以三軍統帥身份,向空軍官佐講話時宣示,「國土主權,寸土不讓」。但寸土不讓並不一定是明智軍事哲學,有時更是耍牛脾氣或死要面子表現,實在無須特加宣揚以炫耀自己確實很辣。 二次大戰後期,希特勒這位三軍統帥頭腦已不清明。所有德軍佔領下土地,不論是否守得住甚至是否值得守,他例必下令死守寸土不讓。結果是大量精銳部隊被蘇軍圍困聚殲,到最後階段已無力有效進行本土保衛,提前結束掉他的納粹帝國。 西方有希特勒,東方也有老蔣總統被「寸土不讓」愚蠢概念害慘。當年國共戰爭期間,東北的長春瀋陽,中原的開封、濟南,都是已現出不可守之勢,他仍不及早下令撤手放棄,以致被對方包圍擊破,損失掉大批所謂中央嫡系部隊,也影響到最後決戰勝負,和希特勒同樣嘗到苦果。 所以,正如孫子兵法所說,「兵形象水」,而「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所謂寸土不讓,殊不能當作用兵作戰的金科玉律。這或是一意要貫徹種種進步價值的三軍統帥,所未曾考慮到的層面。 寸土不讓只是堆砌三軍統帥的形象 從接近中國東南諸省海域到遙遠南海,台灣是擁有大小不等不少島嶼。一旦有事,台灣是否不考慮該等島嶼對本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是否確有把握守得住,而要一一死守到底寸土不讓?三軍統帥若真有此打算,只怕重蹈希特勒和老蔣總統覆轍,斷送掉國防軍精華。所以國人或應希望蔡總統的寸土不讓,僅只是堆砌三軍統帥形象的宣示而已。 蔡總統所倡議諸多違背軍事常理戰略決策,顯然不甚可能是她本人創見,而是出於軍方將領推銷灌輸,而她則因自身軍事知識貧乏而只能照單全收。 軍方將領應該知道,以台灣三軍實力,不可能將從北到南各島嶼都防守到固若金湯。務實的決策,是將屏障本島不可或缺各島,建設成堅強堡壘重兵駐守,其他次要或無法防守諸島,則僅駐紮象徵性少數部隊,一旦有事及準備隨時撤離避免傷亡。反之若硬要寸土不讓,則必將重演一場場昔年一江山孤島失陷悲劇。 但不知蔡總統喊出「寸土不讓」口號時,高級將領有無委婉提示,她此話不可當真,就軍事觀點言寸土不讓,有可能是自討苦吃?只怕各將領或不願如此掃統帥面子。 我在前述「絕對應該試一下了」一文,曾質疑蔡總統一路來受到軍方唬弄誤導。試看她所宣示種種違反戰爭原理,乃至偏離現實戰略理念,以及軍方所安排針對中國不甚可能使用進攻方式的軍事演習,均頗有蛛絲馬跡可尋。 軍事國防領域不能存僥倖心態 軍事將領若真是在敷衍唬弄統帥,合理的解釋,應是避免列舉更險惡更不易對付的敵方攻擊方式,以及危急時作為統帥,必須面對的選擇。而動機所在,則是刻意誘導統帥產生虛幻安全感,而寬心放心,藉此逢迎取悅統帥。而在統帥也是樂得能有一套「萬全」理論,以向國人展示炫耀。 上述揣測,如果不幸正屬事實,則該三軍統帥和軍事將領,都已犯下一項可能致命嚴重錯誤,是看準了中國不會對台灣發動攻擊,所以戰略考量是否健全也無關宏旨,橫豎全是自我陶醉也不致拆穿西洋鏡,繼續因循敷衍過日子可也。 但在軍事國防領域,不允許有看準了這回事。小國面對強大敵意國家,更不能存有看準了對方不會如何如何的僥倖心態。 蔡總統作為三軍統帥任期,目下尚餘將近一年,也有可能一年之外另有四年。但以她一路來有關國安言談表現,則今後無論是一年或五年,她在此職位,恐都會令對軍事戰略有認識國人,恍然有頭頂上懸有那把傳說中隨時會落下巨劍之感。 民進黨能否懸崖勒馬,讓這位三軍統帥任期莫要超越明年520?
敏洪奎 2019-05-29
民進黨前輩有何觀感?

民進黨前輩有何觀感?

  號稱民主進步政黨,反有些像老蔣總統尋求連任時的國民黨,一片鞏固領導中心之聲。不知今天猶在人世民進黨建黨前輩對此有何觀感?圖/民報資料照 所謂「識相」原是上海俗語,現已融入國人通用語彙,意義大致是認清眼前狀況,避免導致難堪局面出現。例如主人舉手看錶,客人就應起身告辭,又如尾牙宴席發現雞頭正對自己,夥計也即該主動求去。凡此皆是「識相」表現。不識相的後果,則必是場面尷尬,雙方都不好受。 識相的表現,在日常生活圈固然重要,而在官場政海,尤其是政界高層,更應是必具修為。居最高位領袖級人物,若是明知民意基礎動搖所謂天命已去,而仍自以為是耍牛脾氣,甚或以不甚雅觀動作努力衛冕,則不僅是不識相自損形象,於黨於國也有損無益。 南韓首任總統李承晚本是建國元勳,又曾領導國家挺過韓戰,然而他在晚期多所失政,已成為國人眼中負面人物,但他老年昏聵,仍要競選連任,而且不惜使用不光明手法,終被推翻放逐而客死夏威夷,為他的不識相、不知進退付出代價。不識相誠可成為政治領袖的致命傷。 政客不識相自損形象 國人慣說所謂先進國家如何如何。本文也即列舉英美兩「先進國家」,兩位政治領袖堪稱識相表現,以彰顯心中猶有民主二字政治人物,如何面臨關鍵時刻,終究懂得向民心民意謙卑低頭,而不是依然只有我行,你們都跟不上,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乃至拉上所屬政黨陪葬也全無顧惜。 1960年代中後期,美國總統詹森以極愚蠢方式進行越戰,師老無功而戰事不知何時能結束,國人乃漸失去耐性,而他的民意支持度也持續下降。最後終有參議員麥卡錫帶頭向同黨現任總統挑戰,宣告投入1968年總統提名初選。結果他在第一戰新罕普夏州一役表現驚人,重挫總統聲望。而詹森也旋即宣告放棄尋求連任,退出一應初選。 這段50年前美國政壇往事,對於時下國內若干政客而言,應是一堂珍貴公民課,昭示該等人物民主不是只靠口頭叫叫,而是要服膺民主精神,遵奉民主程序。國人也很可斷言,政客倘若行不顧言不能忠誠做到,即是打出民主幌子縱橫政海,內心並無民主也。 對撞民意恫嚇同志成何體統? 詹森總統發覺執政失去民意基礎民心漸去,他是選擇坦然或黯然接受,並未擺出先知架式,放話宣稱全國只有我行,你們不能沒有我。他也未舉出駕車子不能換司機,起厝半途師傅不能換,不倫不類譬喻,揚言有競爭黨即分裂。他雖是一向傲岸自大,終究沒偏執到自認別人皆醉他獨醒,硬要和民心民意對撞,也未恫嚇黨內同志,揚言有初選即造成分裂。凡此皆顯示他猶能識相順應時勢。其後他宣稱放棄參選連任,也正是這一認知的延續。他的政治結局雖難稱完美,但仍保持住一分尊嚴,並未衛冕衛到大話連篇貽人笑柄,賠上自身形象。詹森的識相,相較於拚連任而拚到口不擇言人物,應多少更值得尊敬。 當年另一值得注意現象,是麥卡錫投入初選,民主黨內並未出現勸退「樞機主教團」企圖將他「協調」掉,也未見有重量級黨員指稱他爭取提名是破壞團結,乃至發出所謂現任優先。初選失敗將導致總統跛腳,或何以承受羞辱等等「勸王」護主奇論。凡此也顯現出該黨重要黨員普遍具備民主認知,未曾遭致列寧病毒感染,未將領袖視同不容冒犯的君王或教主,廣大黨員只能乖乖「團結」在其人領導下。坦白而言,今天台灣任何政黨若欠缺這一認知,黨也即和幫會無大差異,欲求不為少數人把持也難。 本文擬提舉另一堪稱識相政治領袖,是曾以出賣捷克,貽留罵名的英相張伯倫。 張伯倫於1937-40擔任英國首相期間,始而心存幻想,放任納粹德國形成致命威脅,其後兩國開戰,他領導下的政府,也未能採取振奮民心果敢行動,呈現暮氣沉沉一無作為印象。最後在一次國會信任投票,乃有數十位同黨議員棄權拒絕支持政府。張先生眼見即連本黨同志也對他失去信心,即決定謁見英王宣告辭職。這也是他識相表現。 勉強留任於黨於國均不利 當時他所屬保守黨在國擁有穩定多數,三數十議員叛離不致造成倒閣。擔任海軍部長的閣員邱吉爾也勸他力挺下去。但他仍認為勉強留任,於黨於國均有不利,所以寧可自我犧牲結束政治生命。 而國會舉行信任投票時,英國面臨局面正是大敵當前,納粹德國已征服丹麥挪威,法國也即將成為下一目標。然而在國會也無人表示大敵當前,必須「鞏固領導中心」,或是不能造成親痛仇快。該走的人,就該讓他走,也惟有走了才能出現新局新氣象。 當年詹森和張伯倫二人,若不能見機識相而選擇硬撐下去,只怕最後只有走得更難看,於黨於國更不知可能造成多少損害。兩人的表現,也不知對時下不計一切只圖連任政治人物,能否產生些許啟發? 很夠諷刺一個現象,是早有列寧式政黨惡名的國民黨,如今竟有幾位太陽和韓大哥、郭老闆紛紛爭取提名,已有民主政黨群雄角逐健康跡象,而號稱民主進步政黨,反有些像老蔣總統尋求連任時的國民黨,一片鞏固領導中心之聲。不知今天猶在人世民進黨建黨前輩對此有何觀感?
敏洪奎 2019-05-22
民進黨能否見及於此?

民進黨能否見及於此?

  國防部長嚴德發口中的「重層嚇阻」,蔡總統也曾多次提及。儼然已被她奉為核心作戰指導原則。圖/民報資料照 日前我在民報網站發表「絕對應該試一下了」一文,主旨是鑑於蔡總統作為三軍統帥的諸多言論,顯示她不適宜擔任這一可能影響國家存亡職位,所以民進黨不可推舉她參選連任,以免未來四年若發生戰事,台灣或因她的消極戰略決策而被武統併吞。本文即針對這一主題,繼續作一申論。 上述前篇投書指出,台灣一旦面臨中國進犯,蔡總統所主張致全力於挺過對方第一波攻擊,以及寄厚望於所謂「防衛固守,重層嚇阻」,都不是台灣所宜採取戰略思維,前者未必能有把握達成,後者也是建立於未必存在前提。兩者均都暴露出現任這位三軍統帥戰略修為之貧乏。 以這挺過敵方第一波攻擊,歷史並非全無先例。二次大戰初期,蘇聯曾遭到納粹德國三路大軍入侵,美國也曾遭逢珍珠港猛烈奇襲,兩國也都挺過所受第一波攻擊。 但蘇聯之能存活,是擁有遼闊國土,足能吸收化解對方攻勢,美國則是有浩瀚太平洋作為阻敵屏障。台灣則不具備類似條件,而更像以色列侷處中東,「去此一步,即無死所」,沒有本錢放棄先發制人思維,只圖挺過對方第一波攻擊。 兩次以阿戰爭足為台灣借鏡 或者無須一再重覆的是,1967年所謂「6日戰爭」之爆發,是以色列發現阿拉伯諸國有明顯發動滅國戰爭跡象,乃斷然搶先發難,將阿拉伯聯軍打到落花流水,當時以國若是乖乖準備承受第一波攻擊,今天世間或已沒有以色列這個國家存在。其後1971年所謂「贖罪節戰爭」,以國都是疏於警惕,喪失先發制敵機會,而被阿盟諸國打到幾致兵敗國滅。兩次以阿戰爭的不同戰局,似應對於和以國有類似處境國家,是一寶貴啟示。 消極被動,只顧著眼於抵禦敵國第一波攻擊,歷史也不乏前例,但結局也多不見甚佳。 二次大戰爆發,法國不趁德軍全力東向猛攻波蘭,西線防衛空虛之際,揮軍攻入德國腹地,徒然縮在國境內準備迎抗第一波攻擊。結果是不出一年即被德回師奇襲得逞而戰敗乞降。 珍珠港事件發生,美日兩國已處於戰爭狀態。當時鎮守菲律賓的麥帥遲遲不主動出擊,以空軍炸射新竹空軍基地,以及集結各港口日方運兵船團,以打亂日軍進攻計劃,結果不久即海空軍基地均被摧毀,他也只能率部退入巴丹半島固守。殘餘美軍抵抗到次年4月,也即舉白旗投降。 放棄主動,任由敵方發動攻勢,史蹟斑斑,準是取敗敢死之道。但戰史和軍事常識不屬進步價值範疇,當今這位三軍統帥或也未曾多加注意。若然也無足為異。奇異的倒是國防部長嚴德發,身為職業軍人,理應了解任由敵人發動第一波攻擊絕不可取。然而他在立院居然表示國軍絕對不會發動「第一擊」,而是要倚賴「重層嚇阻」。本文所舉多項戰爭史例,他難道也全然不知? 嚴部長口中的「重層嚇阻」,蔡總統也曾多次提及。儼然已被她奉為核心作戰指導原則。殊不知這一構想是建築在全然不可靠前提之上。三軍統帥若真相信軍方向她推銷的該構想,只怕是過於高估了現下國軍的軍紀、軍風和戰鬥意志。 「重層嚇阻」高估國軍戰鬥意志 所謂「重層嚇阻」,大意是設想一旦共軍登陸成功向內陸推進,國軍即節節抵抗阻擊而擋不住對方攻勢,類似二次大戰末期日本軍方倡議的「本土決戰」。 日本軍方的本土決戰論,不是故作姿態唬人。以當時日軍視死如歸戰鬥精神,確有可能造成登陸美軍慘重傷亡。然而以今天國軍素質,是否具備相同條件?有無可能面對共軍猛攻即紛紛棄守潰散?這一顧慮恐也不能視為杞人憂天。「廟算」也必須考慮到各種可能性。嚴德發誇稱國軍將士戰到一兵一卒,他本人是否相信? 而蔡總統貿然接受這套「重層嚇阻」理論,是她不假深思而高估了國軍戰鬥意志,抑是她也藉由這一理論塘塞敷衍國人,以避開她可能想都不敢想的終極考驗,意即作為三軍統帥,面臨國家存亡,必須具有必要時下令判敵機先的決心和膽識? 極嚴肅的一樁疑問,是以蔡總統這位三軍統帥之明顯缺乏軍事素養,之輕易接受健全戰略思想,以及他顯露的優柔寡斷性格,又能否贏得三軍將領的由衷敬畏服從?軍方對她會不會也是只圖逢迎敷衍了事?若有台灣主體意識不夠堅強,自由民主信念不夠堅定將領,又會不會更加增強其離心離德,能混即混心態? 國人對蔡政府近三年來諸多奇異表現,如無端要為居禮夫人「正名」;如耗費公帑祭祀八百年前外國君王;如以總動員架式力挺明顯人地不宜農產公司總經理,或能苦笑一番而置諸度外。但以台灣處境之險峻,一位三軍統帥是否夠格稱職,能否在重大危機來臨時做出果斷正確決定,事關國家存亡,國人實不能不認真檢視要求。 此次民進黨再推舉出蔡總統選連任,敗於韓大哥或郭老闆,或其他統派對手機率肯定高於賴先生不說;即使倖而獲勝,未來四年台灣若遭逢武統攻擊,她又能否採取正確果斷決定,確保國家繼續獨立存在? 賴先生能否成為上乘三軍統帥,現在固不可知,但從最關鍵性國家安危角度而言,蔡總統確實不宜再有第二任。不知民進黨能否見及於此?
敏洪奎 2019-04-23
絕對應該試一下了

絕對應該試一下了

  國人確實不敢斷言,賴清德有無可能成為一位戰略思考清晰,堅強果斷三軍統帥,但民進黨不論為黨為國,仍是絕對應該試一下了。圖/賴清德臉書(資料照) 可能再度代表民進黨選總統的蔡英文,於出訪南方三島國前夕發表聲明,列舉多項必要條件,彰顯唯有她自己最具總統資格。這一聲明,自然即是她表態參選的宣示。 國人是否普遍同意蔡英文的自我肯定,現在尚難斷信。但縱使她所說均屬正確,或許由別人來說才比較好看。當年老蔣總統自高自大,也至少未曾自己說「我很英明偉大」。 該聲明最不該提到的,是指稱她自己是堅決果斷的三軍統帥,真恰好符合「哪壺不該提哪壺」這句俗語,蔡總統最令人不能放心,最令人感覺不宜讓她再有第二任的緣由,就是她作為三軍統帥的表現。 無可否認的是,歷任六位實權總統中,蔡英文應是軍事素養最弱,最不知兵的一位,不是穿迷彩軍裝視察演習所能掩蓋。她在聲明裡誇稱在任三年台灣的國防進展,證明她是堅決果斷的三軍統帥,反而暴露出她很不了解三軍統帥真正需要的條件。 她所指任內高教機即將起飛,潛艦國造快速推進…等成就,都屬於硬體建設,並不足以反映統帥是否夠格。二次大戰前,法國的馬奇諾國防部長,曾督建一條長達150英里,縱深7英里馬奇諾防線,也並未因而被視為堅決果斷領袖人物。中國的長城當年也是雄偉國防建設,但也不證明歷朝君王是上乘最高統帥。 理想的三軍統帥,恐怕均不足以言比。今年2月她接受CNN專訪,談到台灣遭受中國襲擊的因應,即暴露出她戰略思考是取死之道。 依據官方發表的內容,蔡總統是說台灣有能力防衛對方第一波攻擊,而中國在發動第一波攻擊後,必將面對隨後而來的國際壓力,「全世界其他的國家可以共同站出來對中國做一個很強烈的表示和壓力」云云。 先發制人 而非乖乖等對方攻擊 蔡總統在訪問中大談第一波第二波攻擊,似是全然沒去想,一位三軍統帥應該採取的行動,是一旦發覺對方有明確攻擊跡象,即應斷然先發制人,讓那第一波攻擊無法形成,或至少即使出現也發揮不出預估破壞能量,而不是乖乖待對方發動攻擊,看我是否挺得住。 蔡總統言下之意,是對抵擋住,或至少是撐過第一波攻擊很有信心。但研判軍情不能一廂情願。萬一估算錯誤而撐不過首波攻勢,結果又會是如何? 以現下這位三軍統帥的個性和風格,台灣若真到生死存亡關頭面臨滅國威脅,國人又能否期盼她毅然下令,先發制敵而死中求生? 而所謂中國發動攻擊後必須面對國際壓力,世界各國也會做出強烈表示和壓力之論,聽來更像純是書生的夢囈。中國一路走來,何嘗在意過國際輿論壓力?而其他國家也者,又有幾國願意,或敢於為台灣開罪中國?所稱強烈的表示和施壓,縱有也充其量只是「遺憾」和「強烈抗議」而已,救不了台灣,值得什麼「期待」? 將軍永遠在打上一次的戰爭 略有軍事知識,以及略有時下所謂國際觀國人,看到這番CNN專訪恐都不免心頭沉重,深怕國家會因三軍統帥的戰略理念和虛幻期待而亡。 另一個可怕的疑問是,蔡總統是否一路來受到軍事幕僚的唬弄誤導? 蔡總統一再提及,彷彿視為保衛台灣核心理論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說白了就是一旦阻止不了敵軍搶灘登陸,即利用地形地物作為掩體節節抗拒,以期嚇阻其繼續推進,乃至將其殲滅。 但這一紙上作業的戰爭策略,其實有一幾乎注定失效失敗的弱點。以台灣的國民心態以及國軍的軍風軍紀,一旦中國登陸成功以重兵向都市推進,台灣還能否保有繼續抵抗的意志?國防部長嚴德發的「戰至最後一兵一卒」,國人能夠相信?是否敵軍一旦登陸成功,台灣命運即已注定?台灣唯一的生存之道,是否仍是彷效以色列打七日戰爭,敵方發動攻勢前先發制人? 略有軍事知識國人,看到軍方舉行軍事演習,模擬的戰況,盡是敵方從淡水或沿台中大甲溪入侵,或以海空攻擊癱瘓基隆港之類節日,恐也不免暗暗搖頭,也猜疑會不會是演來敷衍取悅三軍統帥。 西方人士譏諷軍方將領思想僵化落伍,有云「將軍永遠在打上一次的戰爭」。軍方各種反登陸,節節抵抗重層阻擊等思維,是否腦裡想的仍是諾曼地登陸和史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國真要攻擊併吞台灣,仍會採用這等耗時費力傳統戰法? 但蔡總統對源自前國防部長馮世寬的「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並未質疑其重大弱點,而貿然接納作為核心戰略理念。對軍方所安排各種演習,也經常身著迷彩軍服,一本正經視察指導,顯然也未質疑其是否針對真正可能入侵戰況。不知時下軍事將領也在暗笑,認為這位三軍統帥很好唬弄,他們的日子也很好過? 我日前曾發表「影響深遠的決定」?一文,見於民報網站,指出民進黨若推舉蔡英文選2020,她的認同「同婚」和「廢死」形象,可能成為國民黨對手的有利攻擊著力點。但這一憂慮和本文所舉潛在危機相比,或已近於微不足道。 台灣有無可能緣由一位三軍統帥欠缺正確戰略思維,以及優柔寡斷性格,而斷送掉國家生路? 國人確實不敢斷言,賴清德有無可能成為一位戰略思考清晰,堅強果斷三軍統帥,但民進黨不論為黨為國,仍是絕對應該試一下了。
敏洪奎 2019-04-15
影響深遠的決定?

影響深遠的決定?

  民進黨蔡英文明顯影響下,送進國會幾位不分區立委,也皆是同婚和廢死運動的支持者和推動者。這恐也是一旦民進黨推舉出蔡英文選2020,韓國瑜或其他國民黨參選者不會放過的突破口。圖/民報資料照 來年可能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的朱立倫先生,上月底在直播節目明確表態,主張死刑案件三審定讞並走完一應程序,即應依法執行不得拖延,並質問蔡總統為何任內縱容法務部消極抵制應執行案件。 朱先生這一表態,也顯示出他應也是反對廢除死刑。他這段談話,對現在深陷於提名爭執的民進黨而言,也是不容忽視的警號,提醒黨內重量級人士必須慎重考量,再推舉蔡總統連任是否明智決定。 近年來泛藍陣營攻擊蔡政府和蔡本人,所列舉罪狀諸如促轉會形同東廠,新課綱是去中國化之類,都未招致廣大國人太多注意,而蔡政府拒不承認所謂九二共識導致中台關係惡化之說,更容易激起普遍反感,認為是和對岸政權同一鼻孔出氣,如套用一句威權時代用語,也即是「與匪隔海唱和」。所以到今日為止,國民黨在文宣戰線並未佔到太大便宜。 但朱先生依法執行死刑明確主張一出,卻顯示國民黨似已摸索到,或很可能即將摸索到,在來年選戰最具殺傷力,可能收穫到比去年1124更豐盛戰果的兩把利器,亦即「同婚」和「廢死」兩樁議題。國民黨人士若已領悟及此,即沒有理由不在2020選戰操弄運用。 如果民進黨依然推舉出蔡英文參選,則國民黨操弄這兩樁議題,恐更能發揮到淋漓盡致,收到最大效益。因為不論是否公平,她已成為同婚和廢死運動的象徵人物。 同婚、廢死議題爭議大 民進黨1124慘敗,論者頗多認為一大原因是廣大庶民對同婚運動的反感。由於蔡本人不在任何一張選票上,選民即只能將怒氣發洩在陳其邁、林佳龍等人身上。她若代表民進黨出征2020,則選民有機會面對本尊,只怕更不手下留情。 「同婚」和「廢死」,都牽涉到嚴肅哲學和法理爭議,也都大有冷靜討論空間。如果任意將不同立場一方斥為反動保守,或是視同妖魔異端,其表現都是道德的傲慢。但若歸結到現實政治,台灣終究是重視傳統價值社會。過於「進步」理念,即是選戰的票房毒藥。自封為進步價值獨家代理人士,再不服氣也必須承認這一事實。你若執意選擇和真實民意對撞,那也無可奈何。 蔡英文對同婚這一議題,早已採取鮮明立場。對廢死雖未明確表態,若干跡象也顯示她是站在認同一方,甚至是已在著力推動,所以國人若將她視為同婚和廢死的重要象徵也並非冤枉。 早在同婚議題猶在醞釀階段,蔡總統即在臉書影片旁白表示,「在愛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我是蔡英文,我支持婚姻平權。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去愛,追求幸福。」她這番話確是開明開放表現,但作為一位政壇人物,有無必要在這深具爭議性,但並不具備急迫性議題如此「為民先鋒」,則是另一層面考慮。 無論中國本土或台灣,歷史上都並無迫害同性戀紀錄,和西方社會大不相同。而在當代台灣數十年來藝文等界也出現不少知名同性戀人士,但職業生涯也都未因而蒙受不利,顯示國人只關注他們的專業表現,並不在意他們的性向。具見在台灣社會,同性戀並未遭受嚴酷歧視排斥,即使同婚這一現象,也多少是大張旗鼓炒作起來的風波。試問意興風發,參加嘉年華會式遊行同性戀群眾,又能有幾人真正在意是否有同婚立法。 所以今天在台灣,保障同婚固然有其正當性,但終究不是國家首要大事急事。政壇人物不計後果投入這一運動,是勇敢正義表現,抑是輕率妄動,以致不僅自身被貼標籤,也連累到所屬政黨?政治人物是否遇事不宜輕易率性而為? 廢除死刑這一議題,殺傷力恐是大過於同婚,多數國人對合理保障同性戀權益尊嚴,大致都無甚異議。但反對廢死國人,應絕不限於南部草根鄉親。總統參選人若被貼上認同廢死標籤,只怕即是等同死亡之吻。蔡總統令人擔心原因之一即在於此。她在此議題上,確實容易被對手捉到把柄而大事炒作。 蔡提名七位大法官都屬「廢死派」 最明顯的例證,即是她所提名七位大法官應都屬於廢死派,在立院備詢時都鮮明表示認同廢死。其中更有一位詹森林以英語聲明,「我有一個夢,希望台灣以後不會再有人受到死刑的懲罰」。這一任命選擇不可能純屬巧合,七位提名人恰巧都是廢死,所以極容易讓對方陣營將她和廢死運動綁在一起而難以辯解。 不僅如此,民進黨前此在蔡主席明顯影響下,送進國會幾位不分區立委,也皆是同婚和廢死運動的支持者和推動者。這恐也是一旦民進黨推舉出蔡小姐選2020,韓大哥或其他國民黨參選者不會放過的突破口。 蔡總統對同婚和廢死的立場,是出於理念信仰驅策,抑是純為搶搭「進步價值」時髦風光列車,國人確實不敢斷言。但明顯的事實是,她已被視為這兩者的象徵而無法改變。賴清德先生則不論其他方面如何,至少不致因這兩項議題受到致命傷。這應是民進黨做出決定時,不能不考慮的重大因素。 在正常情況下,民進黨或任何政黨推舉誰選總統,結果是勝是敗,本來無須多數國人關切。但2020大選結果,很可能是影響深遠,甚至決定台灣今後是否仍屬於自由民主陣線成員。國人不願逐漸淪為特區的指望,說不定只能寄望於這不甚長進的民進黨。 所以,國人不論對民進黨兩位競爭者有無特殊好惡,應該都希望該黨能推出一位較有勝算把握人選投入2020。
敏洪奎 2019-04-09
「內戰」不是內戰

「內戰」不是內戰

今天國民黨內頭面人物,似也已不敢說騎在中國人民頭上,想要萬年專政的共產黨是什麼東西。如果這不是喪失黨魂自我否定,什麼才是喪失黨魂自我否定?
敏洪奎 2019-04-02
炎黃子孫,照照鏡子

炎黃子孫,照照鏡子

  日前歐陽娜娜遭指稱有台獨嫌疑,歐陽娜娜隨即以本人名義發布聲明,表白她是「我為我身為中國人驕傲」。圖/歐陽娜娜臉書 日前中國媒體獵巫獵到國民黨發言人歐陽龍頭上,指稱他是台獨,連帶也認定其女小藝人歐陽娜娜有台獨嫌疑。娜娜的經紀公司隨即以她本人名義發布聲明,表白她是「我為我身為中國人驕傲」。 該篇聲明可能是娜娜本人撰寫或口授,也更有可能是經紀公司代撰,娜娜則只是「被聲明」。實情若是後者也殊不值得驚訝。因為一旦娜娜被定性為台獨遭致封殺,公司業績必受影響,當然很有火速護盤必要。值得注意的倒是娜娜或任何人,是否很有理由為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 插一句題外話,「驕傲」這一語原是傲慢自大之意,不能用以表達正面感覺。但不幸早已積非成是,即連「極峰」都稱有咬人傳聞政務委員是「台灣驕傲」。所以也不必苛責小娜娜或經紀公司。要檢視的是那句身為中國人感覺驕傲。 娜娜聲明所說中國人,當然是意指所謂炎黃子孫意即漢人。但試觀由漢民族構成的歷史中國從古到今表現,應該是讓今天自命為炎黃子孫者汗顏,乃至於恐怖史實,遠多於能引以為榮之處。然而現今年輕世代普遍缺乏歷史認識,極容易被各種激情口號煽動。小娜娜年齡幼小知識有限,她若真是感到以身為中國人為榮,確也不能怪她。 本文即聊舉數例,請自命為炎黃子孫自傲自大中國人照照鏡子,看看是否很能以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 中國民族一大殘酷汙點,所謂炎黃世冑一大恥辱,是應有千年左右歷史的女性纏足惡習。即此一事,應已讓中國有資格和切割女性陰唇野蠻部落同列。 試想天真活潑女童,被硬生生纏綁發育中的雙足,加工製造成終身重度殘障,是何等殘忍違背天條?千年以來,女童哀號上聞於天,偉大炎黃子孫全然無動於衷,文人雅士尚且為文寫詩,歌頌三寸金蓮之美。如此民族,有何靈性可言? 炎黃子孫不足為傲 孟子曾經有言,無惻隱之心是禽獸也。面對幼女挨受纏足之苦,日夜哀號痛哭而不生惻隱之心,不知孟老夫子會有何觀感。 中國民族的殘忍一面,也很可見於載於典章法令的殘酷刑律。其中的滅族和凌遲兩項,更是東西方其他文明國家所無刑罰,殘酷之外,也似很有病態凌虐狂意味。 所謂滅族即是滿門抄斬老幼不留。這一刑律史家寫來輕鬆,往往即是「族之」兩字而已。寫實的場景,即是一家數十口乃至上百口,包括白髮老公公老阿嬤,襁褓中的娃娃,都被押到刑場砍頭。這等慘絕人寰,野蠻刑律,確是號稱歷史悠久,文化優美中國所獨有。 凌遲之刑,國人應更比較熟悉,是所謂千刀萬剮,有似切生魚片將受刑人一刀一刀割死。有時一天不能完工,即拖到次日再執行完畢。明朝註明太監劉瑾被判凌遲,即是第一天切割到某一程度即拖回牢房,第二天再將他割死梟首。劉瑾誠然是惡太監,但這種漫長凌虐處死方式,似也過於殘忍,稍有不忍之心者,恐怕即連禽獸也不致如此對待。 西方的死刑,最普遍執行方式是巨斧砍頭斬首,聽來似很野蠻駭人,但終不似凌遲之徒然延長受刑人痛苦,充份顯現病態虐待狂心理。而這一殘酷刑律,也是直到清末光緒年代才告廢止。 滅族和凌遲,是現代國人較熟悉昔年野蠻刑律。多年前有一「知書房出版社」,曾發行一部名為《中國古代酷刑》作品,介紹中國自堯舜時代以來,各朝各代所立千奇百怪各種酷刑,讀來令人毛骨悚然。如斯「精緻」陰毒刑罰,確也是其他民族所無,歐陽龍先生如能找一本這一《中國古代酷刑》給小娜娜看看,她或許能意識到,「我為我身為中國人驕傲」,還是不說為上。 堪稱是和前述並列的另一中國特有醜惡現象,是閹割男性生殖器的悠久傳統。閹割原是古代「依法行政」五刑之一,其後又演變為必須施諸宮中服役男性的手術,以防範他們和嬪妃發生關係,給皇帝戴綠帽。 成群太監和成群宮女,是中國宮中兩大特色。依據史載,明末李自成攻陷北京時,皇宮裡太監宮女竟有數萬人之多,這也正是西方文明國家所無駭人現象,顯示出漢民族病態不正常之深。 往昔歷史,顯現出這一漢民族,或所謂炎黃世冑過往之病態又不正常。現代中國也同樣令人產生恐怖之感。所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某種意義而言,也確是至理名言。在共產黨統治下,中國已經演化出世界所無精緻極權主義。而已經是國際公認頭號殺人魔的毛澤東,巨幅畫像依然高懸天安門廣場。共產黨章也依然把他的思想,奉為治國指導原則。 如此一個病態民族,若是在如此一個極權制度統治下,真能達到所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於全人類又是福是禍? 台灣的深藍統派不時表白,「我是中國人」,彷彿唯恐被視為不是中國人。事屬個人終極認同,其他人無法勉強,但似也該照照鏡子,看看自家民族的德性,再想想是否該「我為我身為中國人驕傲」。
敏洪奎 201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