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琪芳相關文章

慘!12月出口年減13.9% 全年衰退10.6%

慘!12月出口年減13.9% 全年衰退10.6%

2016-01-08  16:12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下午公布12月出口220.6億美元,年減13.9%,連續11個月衰退,且連續7個月2位數衰退。12月進口則是178.9億美元,年減15.6%。 財政部下午公布12月出口220.6億美元,年減13.9%,連續11個月衰退,且連續7個月2位數衰退。(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出口持續疲弱不振。(記者鄭棋芳攝) 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出口持續疲弱不振,主要是全球景氣成長動能微弱,農工原料價格低檔盤跌,半導體廠商持續去化庫存,加上中國產能過剩及紅色供應鏈排擠效應。 累計去年全年出口2804.8億美元,較前年大減10.6%,為近6年來最差,亦即金融海嘯以來最糟表現;去年全年進口則是2289.2億美元,較前年減少16.5%。進、出口相抵,由於進口減幅大於出口,去年貿易出超515.6億美元,增加118.9億美元。
鄭琪芳 2016-01-08
建築貸款餘額 創23個月新低

建築貸款餘額 創23個月新低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公布十一月購置住宅貸款(房貸)餘額為六兆○二七七億餘元,續創歷史新高,年增率也擴大至三.二%,為近六個月新高;但建築貸款(土建融資)餘額降至一兆六四六三億餘元,年增率下滑至一.九七%,為近二十三個月新低,國內不動產市場呈現「上冷下溫」的情況。 房市不景氣,11月建築貸款餘額續降,年增率已連續6個月下滑,降至2%以下。(資料照) 上冷下溫 房貸餘額突破6兆 根據央行統計,十一月購買住宅貸款餘額為六兆○二七七億餘元,正式突破六兆元大關,並較十月增加二九五億元,年增率為三.二%。央行官員表示,第四季是傳統交屋旺季,新成屋完工交屋轉入分戶貸款,加上「房地合一」稅制明年上路,不少人趕在年底前成交,因此推升房貸餘額持續成長,預料十二月仍將延續增溫趨勢。 銀行房貸主管也表示,第四季原本就是傳統購屋、交屋旺季,買賣雙方會儘快完成過戶,以便在農曆年前裝潢、入住;加上房地合一稅制即將實施,不少人趕在年底前買房,以搭上舊制的末班車;此外,央行降息帶動房貸利率調降,對房市買氣也有一定激勵作用,因此房貸餘額持續增加。 不過,十一月建築貸款餘額續降至一兆六四六三億餘元,較十月減少四十六億元,且年增率已連續六個月下滑,降至二%以下,為二○一四年一月以來新低。 景氣趨緩 建商推案轉保守觀望 央行官員認為,由於房市景氣趨緩,加上房地合一稅制即將上路、公告地價及公告現值大幅調整等,使得建商推案轉為保守觀望,因此降低對土建融資的需求;此外,新成屋完工交屋,使得土建融資轉入分戶貸款,也是建築貸款餘額減少的原因之一。
鄭琪芳 2015-12-26
不妙! 11月失業率不降反升 7年來首見

不妙! 11月失業率不降反升 7年來首見

景氣緩影響勞動市場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十一月失業率續升,金融海嘯後首見!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十一月失業率三.九一%,較十月上升○.○一個百分點;十一月失業率不降反升,為近七年來首見,顯示國內景氣確實嚴峻。不過,主計總處認為,勞動市場確實受到景氣低緩影響,但還不能說反轉或惡化。 亞洲鄰近國家失業率 主計總處調查,十一月就業人數一一二三.五萬人,較十月增加一萬人。失業人數則是四十五.七萬人,增加二千人;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增加三千人,已連續五個月共增加一.一萬人。 青年失業問題最嚴重 按年齡層觀察,青年失業問題最嚴重。十一月二十至二十四歲失業率十二.七三%,較十月下降○.一五個百分點;十五至十九歲失業率九.六%,下降○.○九個百分點;二十五至二十九歲失業率六.六三%,下降○.一五個百分點。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張雲澐表示,雖然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上升,但升幅明顯小於金融海嘯時期,且就業人數增加,所以勞動市場還不能說反轉或惡化。她說,十二月開始有耶誕節、元旦與農曆春節等假期,應會帶動相關產業商機,增加廠商用人需求,以往失業率多呈下降,但實際情況仍待觀察。 實質月薪仍倒退15年 另外,主計總處昨公布一至十月平均經常性薪資(固定月薪)三萬八六六三元,為歷年同期最高,年增一.三五%;一至十月平均薪資(含固定月薪、獎金、紅利及加班費)為四萬九二六五元,年增二.八九%,主因今年初廠商增加發放年終獎金所致。 考量通膨因素後,一至十月實質平均薪資四萬七五六七元,年增三.三三%;實質經常性薪資三萬七三三○元,為近八年同期最高,年增一.七九%。不過,實質經常性薪資仍未回到二○○七年以前水準,且不如二○○○年的三萬七八四二元,實質月薪仍倒退十五年。
鄭琪芳 2015-12-23
政治性降息 升高金融風險

政治性降息 升高金融風險

  記者鄭琪芳/特稿 美國聯準會宣布啟動近十年首度升息後,我國央行仍毅然決定逆勢降息,台灣貨幣政策難得與美國脫鉤,儘管央行總裁彭淮南宣稱「降比不降好」,但外界評價仍是驚訝、質疑多過肯定;原因無他,國內長期維持低利環境,貨幣政策已相當寬鬆,降息對提振經濟的效果極有限,反而面臨資金外流、資產泡沫等風險。 近幾年台灣經濟低迷不振,今年以來更是急轉直下,出口減幅不斷擴大,毫無止跌跡象,投資及消費也都不如預期,今年GDP「保一」可能無望,明年經濟情勢也不樂觀。 眼看總統大選將至,馬政府對當前經濟困境卻束手無策,財政政策及產業政策難著力,只好寄望貨幣政策,央行再度降息,恐怕是在此情境之下不得不的決定,多少有些「政治考量」。 確實,當前台灣面臨的經濟困境,投資不振是原因之一,但企業投資意願偏低,並非資金不足或借款成本太高;相反的,國內資金過剩、利率長期偏低,卻因投資環境不佳、產業前景不明,導致廠商投資縮手,超額儲蓄暴增。主計總處估計,今年超額儲蓄(國民儲蓄毛額減掉國內投資毛額)將達二.五五兆元,續創史上新高,超額儲蓄率十四.八一%則是二十八年新高。 國內資金過剩、利率處於低檔,其實已無降息空間,央行連續兩季降息,提振投資的效果有限,反而可能因存款利息減少而影響消費;何況,央行一再降息,也加深外界對景氣前景的疑慮,可能使得投資、消費更為保守。 另外,目前房市交易清淡,房價卻跌不下來,買賣雙方僵持,降息可讓建商有喘息空間,卻也有推升資產泡沫的疑慮;而且,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之際,央行逆勢降息,若誘發資金大量撤離、貨幣大貶,勢必影響金融市場穩定,這將是央行必須面對的挑戰。
鄭琪芳 2015-12-18
國民黨被證所稅3振

國民黨被證所稅3振

3年3徵3廢 馬顏面盡失 記者鄭琪芳/特稿 立法院昨三讀通過廢除證所稅,第三次開徵的證所稅又以失敗收場,證所稅三徵三廢,且都維持不到三年,還折損兩位財政部長(郭婉容及劉憶如母女);更慘的是,經過馬政府三年多的折騰,市場聞證所稅色變,未來復徵將是難上加難,此次稅改不僅沒有達到公平正義,反而倒退一大步。 證所稅決定復徵以來爭議不斷,歷經2013年6月取消8500點課徵門檻、2014年12月延後大戶條款實施,到昨天正式廢止,推復徵的、要廢止的,都是同一批人,非常諷刺。(記者廖振輝攝) 證所稅3徵3廢大事紀 證所稅第一次全面開徵是在一九七四年,僅維持兩年就因能源危機而停徵;第二次是一九八九年,當時郭婉容宣布後,台股連續十九個交易日無量下跌,最後僅一年就停徵;第三次開徵是二○一三年,研議期間劉憶如就因版本爭議憤而請辭,這次實施三年,但期間兩度修法(取消八五○○點門檻及大戶條款延後三年),上市櫃股票根本沒課到稅,算不上全面開徵。 馬政府推動復徵證所稅,原本希望課徵資本利得稅以達到租稅公平,立意並無問題。但再怎麼立意良好的政策,馬政府都可能搞砸,由於決策過程匆促草率、罔顧專業,加上政治力強勢介入,又適逢經濟情勢急轉直下,錯誤的時機推出不周全的政策,導致證所稅成為一場政策災難。 國民黨亂台股 不用道歉? 根據監察院報告,二○一二年三至七月證所稅修法期間,台股市值蒸發了二.二三兆元,當年證交稅更短收五五○億元。但證所稅上路以來,第一年稅收僅二十六億元、第二年三十八億元,加上今年稅收,預估三年稅收僅百億元。 此次證所稅復徵,僅部分IPO、未上市櫃及興櫃股票課稅,上市櫃股票根本沒課到稅;但每當台股表現不佳,證所稅就成為眾矢之的,財政部因此一退再退,最後連財政部長張盛和口中的「兩根頭髮」(大戶條款)都放棄了,任憑證所稅在執政黨主導下走入歷史。 過去三年半來,證所稅不斷「亂」台股,馬政府只想要改革虛名的證所稅政策,落得一敗塗地的下場,這段期間市場損失及行政成本浪費難以估算,更成為未來稅改的阻礙,卻沒有人為政策失敗負責,甚至連一句道歉也沒有。
鄭琪芳 2015-11-18
第3季GDP負成長 金融海嘯後最慘

第3季GDP負成長 金融海嘯後最慘

比負2%更糟 今年保一無望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第三季GDP概估統計,由於出口衰退幅度大於預期,加上批發業及零售業營業額均負成長,民間消費表現也不佳,第三季GDP(國內生產毛額)確定負成長,而且可能比負二%更糟,為金融海嘯以來最慘紀錄,今年GDP「保一」可能無望,只能寄望「保正」。 行政院主計總處今天公布第三季GDP(國內生產毛額)概估統計,確定是負成長,且可能比負二%更糟。(資料照) 主計總處八月中原本預測第三季GDP微幅成長○.一%,同時預估第三季出口值七三○.五三億美元,較去年同季減少十.○五%;但根據財政部統計,第三季出口值僅六九九.八九億美元、年減十三.八二%,實際出口值較預測數大減逾三十億美元。由於我國出口占GDP比重逾六成,是導致第三季GDP由微幅成長轉為負成長的主因。 出口衰退幅度 大於預期 民間消費方面,第三季批發業零售額年減五%,零售業營業額也年減一.九%,為二○○九年第三季以來首度負成長,僅餐飲業營業額增加二.二%,因此第三季民間消費表現也不如預期。 民間投資方面,資本設備進口持續減少,加上營建工程投資衰退,雖然日圓貶值帶動進口資本財價格下跌,但民間投資持續不振,也讓GDP表現雪上加霜。 不過,主計總處今天不會更新今年全年GDP預測值,最新預測數將於十一月二十七日再行公布。主計總處八月中原本預測今年GDP成長一.五六%,但因第三季GDP大幅下修,第四季表現也看不出有好轉跡象,可能低於原本預估的一.九%;因此,今年GDP勢必再下修,全年GDP「保一」幾乎無望。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也認為,第三季GDP成長應會低於負二%,且第四季GDP預估數一.九%應會下修,主因iPhone6s出貨挹注不如預期,廠商持續消化庫存,加上台積電大砍資本支出二十七%,上半年因油價下跌而表現不錯的消費也被「打回原形」,加上政府「刺激消費方案」效果應有限,第四季情況並不樂觀,今年GDP可能連「保正」都有困難。
鄭琪芳 2015-10-30
彭︰年金改革刻不容緩

彭︰年金改革刻不容緩

公教比希臘早退 替代率更高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中央銀行昨召開理事會,總裁彭淮南會後除宣布降息半碼,並呼籲「年金改革刻不容緩」。他說,台灣經濟體質比希臘好得多,且人民勤奮,台灣不是第二個希臘;但台灣公教人員實際退休年齡遠低於希臘,所得替代率卻遠高於希臘(希臘已降至五十三.九%),部分公教人員月領退休金反較退休前薪資高,凸顯年金改革勢在必行。 台灣及希臘退休制度現況比較 根據央行提供資料,台灣公務人員實際退休年齡僅五十五.六歲,遠低於希臘的六十一.九歲;且近五年希臘所得替代率已由過去的九十五.七%降至五十三.九%,而OECD國家平均僅五十四%,但台灣公務人員法定上限仍為七十五%至九十五%,所得替代率偏高,不僅加重退休基金財務負擔,也容易成為提早退休的誘因。 此外,國內退休基金現行費率均遠低於長期收支平衡最適費率,以致入不敷出,軍職、教育及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當年度收支均已出現赤字,軍職人員退撫基金預計二○一九年累積餘額呈現虧損,勞保基金也將於二○二七年用罄。 先調升費率、降所得替代率 彭淮南呼籲,年金制度一定要改革,建議先調升費率及調降所得替代率,退休金在某個水準以下、只夠維持基本生活的,維持現行替代率;退休金超過某個水準則打折,愈高的打愈多折扣,但政府事前須充分溝通。
鄭琪芳 2015-09-25
出口太差 GDP保正都很困難

出口太差 GDP保正都很困難

學者︰長期產業結構問題 整個爆開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對於八月出口大減十四.八%,學者表示,國內經濟情況比預期的更差,長期的產業結構問題整個爆開來,包括中國紅色供應鏈衝擊、產業過度集中等問題;預估今年第三季GDP(國內生產毛額)應會轉為負成長,全年GDP可能無法「保一」,甚至連「保正」都有困難。 8月前10大出口貨品統計 8月對主要地區出口統計 預估第三季GDP 應會轉負成長 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八月出口比預期的差,且前景悲觀,這不能完全歸咎於短期景氣循環因素,而是有長期的結構性因素,包括紅色供應鏈的問題;在ICT(資訊與通信)供應鏈處的位置不對,太押在硬體而忽略應用軟體等。他說,很多結構性問題不解決,累積愈來愈多,沒有大環境的助力時,就整個爆開來。 梁國源表示,雖然我國貿易出超還是增加,但出口與進口同步衰退,貿易出超的原因是進口減幅大於出口,加上投資及消費表現欠佳,經濟成長結構不健康;第二季的數字看來是「失焦式的成長」,但第三季GDP應該是負成長;若出口衰退情況未改善,今年GDP連「保一」都有困難。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則認為,今年GDP不僅無法「保一」,可能連正成長都很困難。他指出,GDP是靠消費、投資及出口,但消費、投資沒搞頭,本來三、四季是出口旺季,現在出口卻是兩位數在衰退,出口占我國GDP近七成,出口表現這麼差,GDP如何維持正成長? 廠商庫存待消化 政策仍在拚生產 「台灣經濟的問題是A,政府看到的卻是B!」邱俊榮批評,現在的問題是生產太多,賣不出去,廠商還在消化庫存;但政府政策卻是農地違章工廠就地合法、匯率貶值、基本工資凍漲等,都是維持生產,所以第四季只能繼續消化庫存,情況不可能樂觀。他說,現在政府應該做的是,將過剩的資源引導轉型生產多樣化商品,補足供應鏈的缺口。
鄭琪芳 2015-09-08
不加薪也不投資 企業儲蓄暴增

不加薪也不投資 企業儲蓄暴增

國民超額儲蓄2.5兆 續創新高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今年超額儲蓄(國民儲蓄毛額減掉國內投資毛額)將達二兆五○六四億元,續創史上新高;超額儲蓄率則攀升至十四.四五%,為近廿八年來新高;而且,國民儲蓄結構出現變化,企業儲蓄暴增,家庭儲蓄則劇減。學者認為,國內投資不振,超額儲蓄與企業儲蓄快速增加,主因企業賺錢後不加薪也不投資。 2007年以來國儲蓄淨額 投資動能不足 超額儲蓄攀升 根據統計,我國超額儲蓄率(超額儲蓄占國民所得毛額GNI比率)曾在一九八○年代中期飆高,一度攀升至約廿%。不過,隨著民間投資成長,超額儲蓄率走低,一九九○年代一度降至二%以下;但二○○一年以後超額儲蓄率回升,近幾年更是大幅攀升,二○○九年再度站上兩位數,預估今年將達十四.五%,創下一九八七年以來新高。 主計總處估計,今年國民儲蓄毛額將達六兆一○一億元,較去年大增七五二九億元;儲蓄率(國民儲蓄毛額占GNI比率)為卅四.七七%,為一九八九年以來新高。不過,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國內投資毛額僅三兆五○三八億元,反而減少二一八億元,投資率(國內投資毛額占GNI比率)降至廿.二七%,為二○一○年以來新低。 由於國民儲蓄毛額大增,國內投資毛額卻不增反減,導致超額儲蓄飆高。主計總處預估,今年超額儲蓄將高達二兆五○六四億元,首度飆破兩兆元,較去年大增七七四七億元,續創史上新高;預估明年超額儲蓄將增至二兆八四七三億元,超額儲蓄率續攀升至十五.九九%。 企業儲蓄占比 大幅升至六成 國民儲蓄包括家庭、企業及政府儲蓄等,我國國民儲蓄結構已明顯改變。根據統計,企業儲蓄由二○○七年的八七二六億元暴增至二○一三年的一兆四八○八億元,占國民儲蓄淨額比重由卅七.十九%攀升至六十.九二%;家庭儲蓄則由一兆二七一七億元降至九六三八億元,占比由五十四.二一%降至卅九.六五%。 所得分配惡化 家庭儲蓄劇減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一九九○年代家庭儲蓄約占國民儲蓄淨額七成,企業儲蓄僅約占三成,目前企業儲蓄已攀升至六成,家庭儲蓄卻降至四成以下。企業儲蓄與家庭儲蓄之消長,除了凸顯國內投資動能不足之外,也反映所得分配惡化的問題。
鄭琪芳 2015-09-07
慘!166萬戶入不敷出

慘!166萬戶入不敷出

人口老化、工作貧窮 問題嚴重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薪資停滯、物價居高,許多家庭陷入新貧、近貧困境。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調查,國內所得最低廿%家庭(約一六五.八萬戶)去年平均每戶「負儲蓄」一萬九二八五元,已連續八年「入不敷出」,顯示人口老化及工作貧窮問題嚴重。 2014年國內家庭收支概況 官員:負儲蓄 高齡化常見現象 主計總處官員解釋,低所得家庭經濟戶長六十五歲以上占了近一半,多數依靠儲蓄或退休金生活,因此出現「負儲蓄」,這是人口老化過程中常見的現象,不宜解讀為「入不敷出」。不過,官員也坦言,另有一半低所得家庭確實收入較低,生活比較困難。 學者認為 所得分配不均是主因 學者則認為,低所得家庭連續八年出現「負儲蓄」,次低所得家庭儲蓄金額也不高,原因不只是高齡化,而是分配出了問題;雖然GDP(國內生產毛額)仍成長,但分配不均,工作貧窮問題嚴重,加上物價又高,中低所得家庭日子難過。 主計總處調查,二○一四年國內家庭戶數八二九萬戶,所得總額十兆六一六億元,較二○一三年增加二.七四%;平均每戶所得總額一二一.四萬元,增加一.五二%;所得總額減掉「非消費支出」(稅費、利息支出等),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九十五.七萬元,增加一.五五%。 若將國內家庭按所得高低分成五等分位,每一等分位代表一六五.八萬戶,去年所得最低廿%家庭,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僅卅一.七萬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卅三.六萬元,呈現入不敷出的情況,平均每戶「負儲蓄」一萬九二八五元。根據統計,低所得家庭「負儲蓄」金額最高六年落在二○○九年至二○一四年,都在馬政府任內。 另外,所得次低廿%家庭雖未出現「負儲蓄」,但去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五十八.八萬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五十四.三萬元,平均一年儲蓄金額只僅四萬四二三三元,家庭收支也相當吃緊,若遇到重大意外變故,可能無法支應額外開銷。 相較之下,所得最高廿%家庭,去年平均每戶可支配所得一九二萬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一二七.二萬元,平均每戶一年可以存下六十四.八萬元,儲蓄率高達卅三.七七%。換言之,高所得家庭光是一年的儲蓄金額,就高於所得最低廿%及次低廿%家庭一年的可支配所得。
鄭琪芳 2015-08-31
學者:負儲蓄惡化 主因分配不均

學者:負儲蓄惡化 主因分配不均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對於所得最低廿%家庭連續八年「負儲蓄」,學者認為,原因不只是高齡化,還有分配不均的問題,雖然GDP仍有成長,但薪資成長停滯,工作貧窮問題嚴重,導致中產階級逐漸消失,影響民間消費成長,國內經濟發展失去活力。 近10年所得最低20%家庭平均每戶儲蓄 不只高齡化 工作貧窮讓經濟失去活力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勝正指出,通常老人與年輕人比較容易出現「負儲蓄」,因為老人靠儲蓄及退休金生活,年輕人則是剛出社會薪水低。而這個情況愈來愈嚴重,一方面是高齡化趨勢,必須存更多錢才能支應退休生活;一方面是年輕人低薪化,且受教育時間拉長,薪水卻沒有增加。 胡勝正認為,低薪問題與分配不均有關,不僅影響總體消費,且造成消費M型化,過去消費最大主力是中產階級,隨著中產階級消失,消費力下降,影響經濟表現。他說,所得分配均化,才有助消費,進而增加生產,經濟才會有活力。 薪資停滯 GDP雖成長多數人「吃不到」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也表示,「負儲蓄」的現象不僅因高齡化,軍公教退休人員也是高齡,但通常不會「負儲蓄」,政府不能老是把問題推給一些不能解決的因素。他指出,自二○○八年至二○一三年,所得最低廿%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負成長,但同一期間每人GDP卻穩定成長,所以是分配出了問題。 他指出,低所得家庭收入減少,GDP成長是「看得到、吃不到」,但經濟不好時卻受創最嚴重。曾有一位計程車司機向他訴苦,以前景氣好時,每天把多出來的現金擺在一個桶子裡當儲蓄;景氣不好時就很麻煩,一直從桶子裡拿錢,為了省錢,他一天只吃一餐,且開車總是戰戰兢兢,擔心一旦出事沒錢處理。 林向愷表示,今年GDP成長腰斬,低所得家庭「負儲蓄」金額將會更高;低所得家庭沒有儲蓄,那種恐懼感不是政府官員可以體會的;但馬政府有時間罵李登輝,卻沒有時間處理經濟問題,政策一再跳票,經濟表現愈來愈糟。
鄭琪芳 2015-08-31
財源不足+員額膨脹 8縣市人事靠中央養

財源不足+員額膨脹 8縣市人事靠中央養

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苗栗縣財務危機引爆,地方財政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根據統計,由於開源有限、節流不足,全國廿二縣市中,有八縣市自有財源(含自籌財源及統籌稅款)不足以支應人事費;更有十六縣市自籌財源不足以支應人事費,以台東縣、嘉義縣、屏東縣等最嚴重。 地方人事表 台東縣缺口最大 屏東縣次之 所謂「自有財源」,指「歲入減除補助及協助收入」,包括各縣市的自籌財源及統籌稅款。根據審計部及財政部資料,二○一三年有八個縣市人事費占自有財源比率超過一○○%,包括台東縣、屏東縣、連江縣、嘉義縣、花蓮縣、彰化縣、雲林縣及基隆市,以台東縣近一四○%最高,屏東縣近一三○%居次;換句話說,若無中央補助,上述八縣市可能連薪水都發不出來。 相較之下,金門縣人事費占自有財源比率僅卅%最低,台北市與新北市都不到六十%次之;其中,台北市二○一三年人事費約八○一.四億元,但自有財源有一三四二.七億元,自有財源支應人事費後,還有約五四一億元,財源最為充裕。 沒有統籌稅款 16縣市養不起 若僅計算自籌財源(自有財源減掉統籌稅款);審計部指出,二○一三年有十六縣市人事費占自籌財源比率超過一○○%,其中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台東縣、澎湖縣及連江縣等七縣市更超過二○○%,以台東縣的四二六.三%最高,嘉義縣三一七.九%、屏東縣二七六.七%次之。 至於人事費占自籌財源低於一○○%的縣市,僅六縣市,包括金門縣、新北市、台北市、台中市、桃園縣及新竹市,同樣以金門縣的卅三.八%最低,新北市七十七.四%、台北市八十%次之。 政治酬庸多 人事費不斷增 財主官員表示,地方政府基於選票考量,大多不願意調高稅費,自有稅課收入增加有限;在開源不足的情況下,有些縣市又不斷增加約聘僱及臨時人員,做為政治酬庸的籌碼,導致人事費不斷增加,財政缺口愈來愈大。 審計部表示,若將縣市及鄉鎮市併計,二○一三年地方政府歲出決算淨額一兆○四○七億餘元,人事費高達四九七九億餘元,占歲出決算淨額四十七.八%,亦即地方政府平均每一○○元支出,有四十七.八元用於人事費。 財政部指出,二○一三年地方政府自籌財源占歲出比重僅四十七%,以金門縣八十三%最高,其次是桃園縣六十%、台北市五十九%。地方政府自有財源占歲出則是六十八%,同樣是金門縣九十四%最高,桃園縣八十一%、台北市七十九%居次。
鄭琪芳 2015-08-22
第2季GDP僅0.64% 四小龍最差

第2季GDP僅0.64% 四小龍最差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出口大逆風,第二季GDP竟「破一」!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六四%,較五月預測數三.○五%大減二.四一個百分點,為近十二季以來最低,也是亞洲四小龍最差;今年GDP「保三」幾乎無望,若出口持續低迷,甚至可能陷入「保二」戰。 近2年台灣經際成長 保3幾無望 恐陷保2戰 若以較能反映景氣趨勢的季增年率(saar,季節調整後對上季增率折成年率)觀察,第二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季增年率負七.六五%,不僅是近九季以來首見負成長,更是金融海嘯以後、近六年半來最低。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簡任視察王淑娟表示,國內總體經濟指標轉弱,出口遭遇大逆風,外需疲弱;但消費、投資及就業仍溫和擴張,內需還不錯,呈現「外冷內溫」情況。至於國內景氣是否已轉折向下?她說,第二季是短期或長期現象,目前尚無法評估。 主計總處指出,全球景氣復甦力道滯緩,電子產品庫存去化速度減慢,加上中國紅色供應鏈排擠效應,以及原物料價格持續下跌影響,導致第二季商品出口大減九.八一%;此外,中國觀光客人次減二.九二%,整體來台旅客僅增一.五五%,加上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毛利成長略緩,導致服務輸出成長明顯減緩。併計第二季商品及服務輸出負成長一.三%,較上次預測大減四.五七個百分點。 內需方面,雖然汽車新增掛牌數減五.二八%,但油品銷售仍佳,行動裝置持續熱賣,第二季民間消費成長二.八一%,略高於五月預測的二.七五%。另外,雖然電子產品庫存去化有限,但實質設備投資維持正成長,第二季資本形成(包括固定投資及存貨變動)成長五.四二%,也高於五月預測的三.一八%。 主計總處五月才將今年GDP由三.七八%下修至三.二八%,預計八月中更新預測值;由於第二季GDP出乎意料的糟糕,即使下半年GDP維持原本預測數,今年GDP也只有二.六八%,加上第三季出口難好轉,今年GDP「保三」機會渺茫。
鄭琪芳 2015-08-01
慘!台第2季GDP掉到0.64% 全年保3幾無望

慘!台第2季GDP掉到0.64% 全年保3幾無望

2015-07-31  09:14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景氣急轉直下!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午公布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率僅0.64%,為近12季以來新低,並較5月預測數3.05%大減2.41個百分點,主要是出口遭遇大逆風所致,今年全年GDP「保3」幾乎無望。 主計總處上午公布今年第2季GDP年成長僅0.64%,為近12季來新低;第2季GDP季增年率更跌至-7.65%,為2009年第1季以來最低。(記者鄭琪芳攝) 台灣出口遭遇大逆風,今年全年GDP「保3」幾乎無望。(資料照,記者黃建華攝) 主計總處簡任視察王淑娟表示,第2季GDP季增年率(季節調整後與上季比較折算年率)為-7.65%,不僅是近9季以來首度負成長,更是金融海嘯、2009年第1季以來最低,目前景氣處於「外冷內溫」情況,至於是屬於短期現象或長期趨勢,目前沒有辦法評估。 主計總處5月才將今年GDP預測值由3.78%大幅下降至3.28%,但因第2季GDP遠低於預期,加上第3季出口難以好轉,今年GDP「保3」幾乎已經無望。
鄭琪芳 2015-07-31
出口連5衰 今年GDP保3難

出口連5衰 今年GDP保3難

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 台灣出口衝擊續擴大 〔記者邱柏勝、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昨公布六月出口二三○.七億美元,為近五十七個月以來新低,較去年同月大減十三.九%,已連續五個月衰退,且是近六年來最大減幅;累計上半年出口一四二四.三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七.一%。中國「紅色供應鏈」崛起,對台灣出口衝擊持續擴大。 近一年出口金額及年增率 主計總處五月底才將今年GDP(國內生產毛額)由三.七八%大幅下修至三.二八%,主因出口表現不佳,投資與消費也不如預期。但第二季出口僅七二一.九億美元,較主計總處預估的七四四.八億美元少了二十二.九億美元,出口持續低迷,今年GDP可能再下修,甚至難「保三」。 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原本預估六月出口年減約九%至十%,沒想到電子產品庫存去化速度放緩,六月電子產品出口僅七十四.二億美元,年減九億美元或十.八%,連四個月衰退,創下二○○九年八月以來最大減幅,導致六月出口遠不如預期,「有點意外」。 累計上半年出口一四二四.三億美元,年減七.一%;上半年進口一一六六.七億美元,年減十四.九%;出進口相抵,由於進口減幅大於出口,上半年出超二五七.七億美元,年增九十五.六億美元。 財政部統計,六月對主要貿易地區出口均衰退,尤其對中國及香港出口大減十七.一%最多。此外,除了交通運輸設備出口增加,各主要貨品出口也均呈衰退,其中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出口二十.九億美元,年減四.三億美元或十七.二%,主因中國產能過剩、國際需求疲軟;資通信產品出口八.二億美元,年減三.八億美元或卅一.四%,主因手機出口連續兩個月大減逾五成、手機零組件出口也大減逾四成。 6月出口年減13.9% 近6年來最大減幅 另外,國際油價低檔盤旋、中國產業供應鏈在地化,嚴重影響我礦產品及塑化產品出口。葉滿足表示,上半年礦產品、塑化產品出口年減七十二.八億美元或廿一.四%,影響出口表現達四.七個百分點,也是今年出口疲軟主因。 葉滿足認為,今年低點已到,但「九月以前很難出現正成長」。她強調,今年全球景氣復甦力道滯緩,需求降溫,亞洲各國貿易都受到衝擊,其中韓國上半年出口減五%、日本減七.四%,新加坡更大減十三.二%,只有中國小增○.六%,「顯然各國出口表現都不好」。
鄭琪芳 2015-07-08
貧富差距99倍!最窮5%家庭年收4.4萬

貧富差距99倍!最窮5%家庭年收4.4萬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所得分配不均持續惡化!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二○一三年綜所稅申報戶共五九八.九萬戶,按申報所得高低分成二十等分,所得最低五%家庭平均年所得只有四.四萬元,所得最高五%家庭平均年所得達四三七.三萬元,所得差距飆升至九十九.三九倍,較二○一二年擴大十五.四八倍,再創歷史新高。 最富與最窮5%家庭所得差距 有錢人避稅 實際差距更大 尤其,綜所稅申報資料不含分離課稅、免稅所得以及非課稅所得,且許多窮人可能收入低到不用報稅,有錢人則有許多避稅管道或免稅所得,例如炒房、炒股獲利等,因此實際所得差距可能更大。 所得分配惡化 低薪是主因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表示,國內所得分配一直惡化,主要就是因為低薪,經濟成長果實多由所得最高一%、五%的人享受;更糟糕的是,房價飆漲使中產階級以下成為高房價的受害者,相對剝奪感愈來愈重。 根據財政部統計,若將綜所稅申報戶分成五等分,二○一三年所得最低二十%平均年所得十七.六萬元,最高二十%平均年所得二三○.八萬元,差距十三.一一倍,遠高於主計總處公布的五等分位差距六.○八倍。若分成十等分,所得最低十%平均年所得九.七萬元,最高十%平均年所得三一九.二萬元,差距三十二.九一倍,高於二○一二年的二十九.九一倍。 若將綜所稅申報戶分成二十等分,二○○五年所得最高五%與最低五%家庭,所得差距僅五十五倍,二○○八年已超過六十五倍,二○○九年攀升至七十五倍,二○一一年逼近九十五倍;二○一二年因軍教恢復課稅稀釋貧富兩極化的效果,所得差距縮小至近八十四倍,但二○一三年又擴大至近一○○倍,凸顯所得差距不斷擴大,證明二○一二年所得差距改善只是短暫假象。 財政部則重申,綜所稅申報資料不宜做為貧富差距比較,應以主計總處公布資料為準。不過,主計總處公布的貧富差距,將家庭所得按收入高低分成五等分,且調查樣本不到一萬五千戶,常被質疑太過粗糙,且難以了解貧富兩極化現象;綜所稅申報資料涵蓋近六百萬戶,且分成二十等分,較能反映真實的貧富差距。
鄭琪芳 2015-07-01
中客暴增 排擠高消費日客

中客暴增 排擠高消費日客

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馬政府執政以來,一向把大量開放中國觀光客視為重大政績。根據統計,來自中國的旅客由二○○八年的卅多萬人次暴增至二○一四年的近四百萬人次;相較之下,日本旅客增加有限,甚至出現負成長。對此。立法院預算中心曾發表報告,指中國旅客比率日益增加有失均衡,影響觀光品質,且排擠高消費力的外國觀光客。 來台中日旅客統計 來台旅客 逾4成是中客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資料,二○○八年來自中國的旅客僅卅多萬人次,二○○九年暴增近兩倍至九十七萬人次,二○一○年再增至一六三萬人次,一舉超越日本,躍居來台外國旅客最大客源;且中國旅客持續大幅成長,二○一四年已增至近三九九萬人次,占來台旅客逾四成。 相較之下,二○○八年來自日本的旅客為一○八.七萬人次,居外國觀光客之冠,占來台旅客約三成;但二○○八、○九、一三年及今年第一季,日本旅客均出現負成長;二○一四年日本旅客雖成長十五%至一六三.五萬人次,但占來台旅客比率已大幅滑落至十六.五%。 對於二○○八、○九及一三年日本旅客減少,交通部觀光局以金融海嘯、日圓貶值等理由解釋。行政院主計總處也表示,今年第一季日本旅客減少五%,主因日圓貶值又適逢年假,國人赴日旅遊人數增加,排擠日本旅客來台機位所致。不過,二○一四年日圓也大幅貶值,但日本旅客仍增加十五%,匯率是不是影響日本旅客來台意願的主因,令人質疑。 中客一條龍 我業者賺不到錢 事實上,去年立法院預算中心提出一份報告,除了分析日本旅客與中國旅客比率之消長,報告並指出,常有媒體報導,中國旅客來台會出現吵鬧、不排隊等影響觀光品質情形,排擠高消費力的外國觀光客;且中國旅客來台常到中資或港資經營的商店,即使來台人數增加,觀光效益卻未挹注我國業者。
鄭琪芳 2015-05-31
口頭加薪?實質月薪仍倒退15年

口頭加薪?實質月薪仍倒退15年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公布四月失業率三.六三%,較三月下降○.○九個百分點,為近十五年同月最低;但青年失業仍相當嚴重,廿至廿四歲失業率達十二.○六%。另外,雖然不少廠商表達加薪意願,但今年加薪廠商比率未明顯增加,實質經常性薪資續倒退十五年。 4月失業率 主計總處調查,四月就業人數一一一七萬人,較三月增加八千人。四月失業人數則是四十二.一萬人,減少一萬人。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羅怡玲表示,目前經濟景氣穩定成長,失業情勢持續改善,就業人數也增加,勞動市場穩定發展。 不過,青年失業問題仍嚴重,廿至廿四歲失業率十二.○六%最高,較三月下降○.一三個百分點;十五至十九歲失業率七.七七%次之,上升○.一個百分點;廿五至廿九歲失業率六.二七%,下降○.二八個百分點。 青年失業率 仍嚴重偏高 主計總處昨也公布,一至三月平均經常性薪資(含本薪與按月給付之津貼)為三萬八四○六元,為歷年同期最高,較去年同期增加一.五八%。一至三月平均薪資(含經常性薪資及獎金、紅利、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為六萬○五二五元,增加五.一一%,主要是廠商增加發放年終獎金所致。 考量通膨因素後,一至三月實質平均薪資為五萬九○七八元,為歷年同期最高,增幅五.七四%則為近五年最高。一至三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則是三萬七四八八元,為近七年同期最高,增幅二.一九%則是近十五年最高,但仍不如二○○○年的三萬七七四○元,實質經常性薪資續倒退十五年。 羅怡玲表示,雖然廠商增加發放年終獎金,但經常性薪資增幅較小,不少廠商對外表示今年將會加薪,但實際加薪情況與去年相當,加薪廠商比率沒有大幅增加,「所以我們很希望他們(廠商)能付諸實現」。
鄭琪芳 2015-05-23
馬,真的讓人民哀鴻遍野 哭聲震天

馬,真的讓人民哀鴻遍野 哭聲震天

馬總統不時會說出一些與事實差距很大的話,因此常被網友譏諷「一開口就說謊」;昨日一席「七年前哀鴻遍野、哭聲震天」的談話,不僅再遭網友痛批「活在平行世界」,也被官方數據「打臉」。馬執政七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僅約三%,單月失業率一度飆破六%,實質薪資倒退十五年,加上物價、房價飆高,才真的讓人民哀鴻遍野、哭聲震天。 近8年台灣主要經濟數據 近8年台灣主要經濟數據 近8年台灣主要經濟數據 實質薪資倒退15年 失業率創史上新高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馬上任前一年的二○○七年經濟成長率為六.五二%,○八年一、二季分別為七.七二%及五.四八%;但馬上任後,○八年三、四季經濟成長率為負一.三二%及負七.六五%,因而將全年經濟成長率拉低至○.七%。 ○九年情況繼續惡化,當年經濟成長率負一.五七%,創下史上新低;即使二○一○年因「跌深反彈」使得經濟成長率破十%,但過去七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僅約三%,且史上經濟成長率最低五年,馬任內就包辦了四年,國內經濟表現明顯不如七年前。 另外,二○○七年失業率為三.九一%,二○○九年卻飆至五.八五%,創下史上新高;二○一○年雖然降至五.二一%,仍是史上第二高;直到二○一四年,失業率才回到四%以下。 雖然失業情勢有所改善,但低薪問題仍嚴重,由於薪資成長追不上物價上漲速度,考量通膨後,實質薪資不僅不如七年前馬上任水準,甚至倒退十五年;加上房價飆高,年輕人想靠自己在台北買房,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分配不正義、世代不正義,成為台灣社會的重大問題。 馬總統一向「自我感覺良好」,也常引用片面數據來美化政績,或許因此才能在民怨鼎沸之際還「睡得很好」。只是,歷史評價不會只反映馬的個人感受,不論是官方數據還是人民實質感受,七年後的台灣真的沒有比較好。馬與其不斷醜化前朝,還不如多花些心力,設法在最後一年任期留點政績吧!
鄭琪芳 2015-05-19
《星期專訪》 林正義:台灣入亞投行 將無力取得商機

《星期專訪》 林正義:台灣入亞投行 將無力取得商機

記者鄭琪芳/專訪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表示,中國倡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與「一帶一路」掛鉤,有其「戰略西進」意圖,參與亞投行的國家,等於間接協助中國的戰略。台灣參與亞投行,雖對我國加入TPP的影響不大,但也不會提高加入RCEP的機會,政府應該也沒有能力協助廠商開拓商機。不過,政府似乎比較重視參加國際組織的數目,而非參與的品質及效益,「為參加而參加」。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記者張嘉明攝) 林正義認為,台灣加入亞投行的決策過程有很多值得檢討,中國一開始就無意讓台灣成為創始會員,但台灣被拒絕後,馬政府還阿Q地認為「先舉手先贏」;事實上,台灣加入亞投行仍有變數,包括名稱及時間的問題等,若短期內無法底定,馬上面臨台灣總統大選,變數更多。 加入等同協助中國「戰略西進」 問:英國加入亞投行後,形成所謂的「亞投行效應」,如何解析? 答:亞投行於二○一三年十月首度提出,英國今年三月十二日決定加入,起了關鍵重大的作用,中、美、日都出乎意料。習近平應會認為這是外交的重大勝利,亞投行原本是受圍堵、不被看好的,目前幾乎重要的歐盟國家都加入,原本觀望的澳洲、韓國也加入。 美、日未參與亞投行,主因亞投行與美、日創設的亞銀是競爭的。這次歐巴馬的決策受到很大的批評,但美國可採取一些後續作法,譬如透過亞銀、世銀與亞投行合作;也可以亞投行一般會員或觀察員涉入;此外,對於亞投行要投資開發的國家,可用雙邊關係或亞銀等持續投資或補助。 對美、日而言,亞投行除了是中國崛起帶來的競爭,也是中國戰略的意圖,與習近平「一帶一路」掛鉤,我稱為「戰略西進」。過去幾年中國最擔心的是美國「戰略東移」,美國結束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後,戰略重心移到亞太地區,所以習近平提出新型大國關係,提到太平洋之大可容得了中、美,他知道美國對中國有來自海上的牽制,他可以做「另類的老大」的話,絕不是在太平洋跟美國直接對抗和競爭,而是往西部,包括中亞、西亞等。 換言之,參與亞投行的國家,實際上就是在協助中國,在中國「一帶一路」的外交戰略裡,扮演提供資金的角色,當然也可開拓一些商機,但等於間接協助中國「一帶一路」戰略,所以對美、日是比較大的挑戰。     列原始會員被拒 兩岸關係不順暢 問:台灣參與亞投行的決策過程引起不少爭議,為何如此? 答:台灣也是在三月中之後,政策有了很大的轉變,朝野對於要不要加入亞投行並沒有兩極的意見,但決策過程有很多值得檢討。三月中以前,政府一直等待中國主動邀請,並希望成為創始會員,此期待是否建立在準確的評估上,有很大的問號;一直到蕭萬長要去參加博鰲論壇前,三月廿四日馬、蕭的對話,原則上贊成加入,這是英國決定後的十二天。 馬政府希望成為亞投行創始會員,趕在最後一天晚上傳真意向書,還不知如何傳遞,顯示政府決策不夠努力。亞投行有網站,即使不經國台辦轉交,也可直接e-mail到亞投行秘書處,或透過兩會或雙方財政部;此外,央行總裁彭淮南出席亞銀這麼多次,亞投行臨時秘書長金立群曾是亞銀副行長,彭跟他一定見過好幾次面,也可以聯繫。 政府一直認為可成為亞投行創始會員,太過樂觀了,中國根本無意讓台灣成為創始會員,否則早就透過管道傳遞訊息。而且,比較荒謬的是,張盛和說出資二十二億元台幣,朱立倫說二十億美元,一個是財政部長,一個是執政黨主席,兩人講的數字差這麼多,外界會覺得評估不確實。到底要出資多少,應以台灣在亞銀的股權一.○九%為參考,再考慮亞投行區域內占七十五%,而非用韓國的GDP來算。 現在台灣表態了,中國當然表示歡迎,但只說「適當名義」,他們也歡迎香港。香港與台灣參與亞銀的名稱是「中國香港」及「中國台北」,差別只在於英文名稱有沒有空一格。未來台灣加入亞投行,應該跟香港不一樣,中國應可接受台灣地位比香港稍微好一點,但又不會讓台灣被解讀為主權獨立的國家。 政府過去可以做卻沒有做到的是,把亞銀的「中國台北」改成「中華台北」,我們在奧運、APEC、WTO等,可以用「中華台北」或「台澎金馬關稅領域」,這些組織比亞銀重要,且亞銀是美、日占最多股份,為何還用「中國台北」?雖然彭淮南每年抗議,但似乎只是例行公事,而非做了很大的努力。 馬政府有一個阿Q論點,雖然被拒絕成為創始會員,但「先舉手先贏」,可以成為一般會員。不過,我覺得後續還有很多變數,首先是名義的問題,我們的底限是「中華台北」,中國有可能接受,也可能要求跟亞銀一樣用「中國台北」,這是未來談判的重點。 另外,中國把台灣加入亞投行當成一個恩惠,但時間一拖,馬上面臨台灣總統大選,變數會更多。假如中國真的希望台灣參與,除了名義上要顧及台灣的底限,也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底定,只要一拖延,變數就很大。 問:中國拒絕台灣成為亞投行創始會員,馬政府仍稱「策略奏效」? 答:台灣先申請創始會員被拒,藉此提高成為一般會員的可能性,這應不是政府的「苦肉計」,政府真的認為有機會成為創始會員。結果,台灣被拒絕後,變成國際關注的焦點,因為其他國家申請一般都會被接受,除了受到經濟制裁的北韓。 這件事也反映政府決策的問題及兩岸關係不順暢的部分,假如兩岸關係真的非常好,溝通非常順暢的話,中方早就會告訴我們創始會員不太可能。 問:台灣加入亞投行,是否影響與美、日的關係? 答:美國對台灣的決定,應不會感到太意外,但我相信一定會感到失望,就像對英、韓、澳一樣,美國對日本則會感謝。此事會讓美國對兩岸關係更加警惕,中國對台灣有很強的政治目的,對台灣參與的方式、名義、資格等設下很多限制,在中國掌控的亞投行都這樣,就知道台灣要參與國際組織有多困難。 不過,台灣參與亞投行,雖讓美國對台灣政治上的信任打了一點折扣,但對台灣加入TPP的影響應該不大,TPP跟TIFA是現實問題,美豬、美牛等才是關鍵。另外,政府認為參與亞投行有助台灣加入RCEP,但亞投行是融資貸款的平台,RCEP則是區域經濟的整合,性質不一樣;何況,RCEP國家都是亞銀的會員,並未因台灣同是亞銀的會員,而提高我們加入RCEP的機會。 只重數目輕忽效益 為參加而參加 問:台灣加入亞投行,有何政治與經濟上意義? 答:政府似乎比較重視參加國際組織的數目,參與的品質、評估及效益反而不是關注的焦點,也就是「為參加而參加」。台灣參與亞投行,如果在公共工程、基礎建設方面能開拓商機,就是經濟上的意義,但政府要有很大整合能力,依我的觀察,政府應該沒有這個能力。 假如台灣可以用最少的經濟與政治代價參與亞投行,不需要承擔太多的股份,名稱也沒被改成「中國台北」,應該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要期待可以對參與RCEP帶來推進作用,對國內廠商參與亞投行的計畫也不要有太大期待。
鄭琪芳 201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