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麟相關文章

中國閱兵惹人厭 台灣利多

中國閱兵惹人厭 台灣利多

九月三日中國領導人為紀念二次大戰勝利七十周年,不以和平為訴求,偏偏舉行大閱兵,向國際展現其強國肌肉。當「解放軍」毫無忌憚秀出各式飛彈,射程涵蓋美日台菲等國時,說明了一個事實,即崛起的中國絕不是一隻和平的獅子。 閱兵,除了是要向亞洲發出訊號,中國軍力已夠強大,不容各國挑戰外,另一個目標是為九月習近平訪美做後盾,以「透明威嚇」戲碼要求美國調整亞太再平衡策略,圖藉美國壓力讓台灣的新總統接受中國「九二共識」的一中原則。問題是,歐巴馬會受北京大閱兵的威嚇嗎?基於以下發展,答案將是否定的。 一、三日大閱兵當天,中國艦隊未照會美國而大膽駛進阿拉斯加州白令海峽領海之內。不論失誤或故意,起碼可以解釋為是北京對於歐巴馬總統杯葛九三大閱兵的不悅與挑釁,這筆帳,當然會記在歐習會上。 二、北京的「透明威嚇」(註:指公開的,飛彈也加記號如DF5B、DF26等,讓參觀者了解其功能)立刻反應到美日對台的政策。幾天後APEC財長會議傳來美日都承諾協助我國加入TPP的正面消息,與中國要把台灣融入「一中市場」的意圖背道而馳,可以說是習近平對台政策的一次折翼。 三、日本的新安保法飽受反戰民眾抗議之際,中國大閱兵對安倍而言是場及時雨,給日本國民很大啟示。該法可望在九月中過關,若此,必加強區域和平安定力量,對台灣而言是項利多。 四、今年三月亞投行一役,馬政府「夜奔敵營」,對美國之衝擊至今餘波盪漾。當時筆者已直指「亞投行震撼,對蔡英文主席訪美是一大利多」,事實也證明如此。此次,北京又導演「閱兵威嚇」,從當今美國幾位總統參選人齊聲嚴批中共,已可觀察出民意走向,歐巴馬政府當不至於傻到最後一年對習近平做出退讓,留下惡名。 中國在亞投行展現了經濟腕力,大閱兵則是展示其軍事肌肉 ,對台灣而言都是一種威脅,但也是機會。美日已伸出援手,台灣若能趁此痛下決心,擺脫一中市場的桎梏,在無先設條件下進行正常的兩岸關係,即台灣經濟之恢復生機指日可待。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9-17
大中國史觀下的台灣經濟

大中國史觀下的台灣經濟

隨著課綱問題延燒,「史觀」成為顯學。的確,「史觀」可以左右一國施政,尤其是大中國史觀,因為它的排他性特強。近日,為了一句「二戰時期台灣對日抗戰不是事實」,馬英九貴為總統竟會口出惡言,即充分展示出大中國史觀的排他性格。 近幾年,大中國史觀在政治上不但撕裂了台灣,經濟上貽害尤烈。最近大家所看到的股市大崩潰,經濟成長率腰斬,卅至卅九歲工作者薪資倒退十八年等經濟亂象,歸根究柢,就是馬政府「大中國史觀路線」的必然。 證據在二○一○年簽署的ECFA,這是馬總統基於大中國史觀的經濟大作。該年,台灣對中國投資立刻躍升二○五%達一四六億美元;而僑外對台投資即減少廿%,僅卅八億美元。從那一年起,台灣金融帳連續廿季淨流出,金額達二○四七億美元,約六.六兆台幣。接之而來的服貿、貨貿、自經區,是馬英九大中國史觀一中總路線的完結篇。所幸天佑台灣,青年學生的自覺運動,把台灣自鬼門關拉了回來。 只是好景不常,中國去年決定砸六千億人民幣(約三兆台幣)來扶植半導體產業,並頒布「中國製造二○二五」計畫。面臨上述紅色供應鏈的威脅,馬政府採取的竟是加強服膺中國利益的中國史觀路線,去年底加速放行聯電砸四一二億在廈門合資建設十二吋晶圓廠,八月再同意台積電獨資登陸,擺明就是要協助中國紅色供應鏈的早日完成。另一方面又積極參與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共溫「一帶一路」的中國夢。 首當其衝者即是台灣的半導體及面板等科技產業。今年來聯電下挫卅四.一%(八月廿四日),南亞科下挫五十三.九%,華亞科六十六.二%,台積電十七.六%,友達五十.三%,群創四十二.四%,加權股價指數跌破十年線,股民哀鴻遍野。但持大中國史觀的人則樂在其中,因折價後的台股正可成為中國禿鷹的適時獵物。 大中國史觀使台灣經濟崩塌,因為中國史觀視台灣為中國的一省,大陸的邊陲海島。是以,經濟上與之結合,台灣經濟必將成為中國的邊陲。只有擺脫中國史觀,台灣經濟方能重獲整體性的闊達,方能與全球接軌,恢復過去的榮耀。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8-25
為何GDP跳水、台股跌掉四座高鐵?

為何GDP跳水、台股跌掉四座高鐵?

我國今年第二季GDP成長率大跳水,僅0.64%,上半年僅1.97%。同時台股7月也狂瀉657點,創下46個月來單月最大跌點,跌掉4座高鐵,股民們哀鴻遍野。 問題是,這是景氣循環中的一時現象嗎?不!這是七年馬政府經濟中國化政策所造的孽,是台灣經濟長期性下墜趨勢的一個環節,也是台灣經濟與中國市場結合中被邊陲化的必然。 現在讓我們回顧這十五年兩岸經濟結合,帶給台灣經濟邊陲化的過程。 一、經濟成長率(GDP):在1990年代平均為6.4%,保持亞洲四小龍龍首地位,也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的優等生。2000年扁政府對中國採「積極開放」政策,國內失去投資動能,彼長我消,執政8年經濟成長率平均4.4%,下降2%。2008年起馬政府執政,採全面開放與中國結合政策,6年平均成長率只有2.9%,顯示與中國結合越密,台灣經濟動能越衰。 二、國內投資:在1990年代為27%,「積極開放」讓投資率遽降至23.32%,全面開放後再降為22%。尤其馬政府的6年資金外流每年平均404億美元,ECFA後的2012年高達523億美元,主要流向中國。 三、外銷訂單中國生產比重:在2000年是13.28%尚在合理範圍,2002年經發會拋棄戒急用忍後急遽上升,2007年達45.5%,馬政府的ECFA再次把此比重推高至53.1%。 四、勞工報酬占GDP之比:李登輝時代約50%的GDP是分配到工資上。2005年降至45.81%,馬政府時的2013年再降為44.65%,所得分配不均惡化,造成了一堆「窮忙族」與「青貧族」。薪資所得在年45萬元以下者高達52%,實質所得退回15年前之水準,所得分配之惡化,同時壓低了一般國民的消費水準。 五、資本市場(股市)動能:表示股市活絡情況的台股周轉率,1999年為288.6%,2007年降為153.3%,去年只剩84.6%。戒急用忍時,股市登上10,393點(2000年2月18日),扁政府移交給馬政府時的指數是9295點,7年後只有8524點(2015年8月3日)。台灣股市之邊陲化現象至為明顯。 國人必須清醒,兩岸經濟之統合,絕非泛藍及國民黨政府所言的「互利」「雙贏」,而是大(中國)吸小(台灣)的經濟吸納過程。過去15年中,台灣經濟只出現了二次中興氣象,第一次是阿扁總統由「積極開放」改成「有效管理」的2006年及2007年,這兩年GDP成長率達5.44%及5.98%,另一次是318太陽花學運擋下服貿的2014年,去年GDP成長達3.74%。但太陽花學運還是擋不住馬總統硬推服貿、經濟中國化的決心,使台灣經濟的中興氣象迅速消失。 不見棺材不流淚,只要馬總統這一「經濟中國化」「終極統一」的宿願不改,台灣的經濟還會繼續沉淪下去,經濟的零成長甚至負成長將會成為常態。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8-06
你只看到一半的「台灣希臘化」

你只看到一半的「台灣希臘化」

希臘7月驚魂記落幕,儘管希臘人民以61.31%否決歐洲債權人提出的紓困案,希臘總理齊普拉斯還是不得不忍痛接受更為嚴苛的協議方案。方案之一是將希臘價值500億歐元的國有資產以信託基金的方式將資產私有化,等於割地賠款,代價是近860億歐元的紓困。 問題是,為何歐盟債權人可不甩希臘公投之民意,甘冒希臘「脫歐」之險,也要堅持對希臘而言是更為恥辱性的紓困案?因為德國總理梅克爾看透希臘已到山窮水盡,經不起銀行體系的瓦解及國內經濟之全面崩潰。 希臘的悲劇對台灣是個莫大的警惕。因有許多驚人的相似點,各界亦都有分析與研討,但大都著眼於財務面,如肥厚的退休金制度、福利買票,希臘國家負債占GDP達171%(台灣整體債務也已高達156%),希臘退休金所得替代率高達100%(台灣退休公務員平均所得替代率同樣在89%-102%之間),退休年齡希臘為57歲(台灣公務員平均退休年齡為55歲還,比希臘早),是以希臘之財政危機絕非對岸之火,不改革,不久大火必同樣會在台灣燃燒。 本文所要提醒國人的是,希臘之鑑,不僅僅是上述的財務問題,希臘之所以不得不屈就於「凡爾賽條約」式的屈辱,是因為希臘除觀光業外已無像樣的生產製造業,即使「脫歐」、「臘幣貶值」也救不了希臘。這才是齊普拉斯不得不屈服的背後主因。 財務危機是一時的,如希臘的所得替代率目前已砍至56%,退休年齡也延長至67歲,假以時日,財務危機應可解除,但失去的生產性製造產業恢復之日卻非常渺茫。不幸的是,台灣在馬政府與北京政府共謀下,正在製造出一個東亞的希臘。 北京的「以經促統」政策已成功地把台灣產業空洞化,外銷訂單的中國製造連創新高,已達53.1%,資訊產業更高達91.6%。北京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推動「紅色供應鏈」、「中國製造2025」、「1200億人民幣的半導體基金」及「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方案」,目標指向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與其它生產性事業。 妙的是,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竟然還在大喊「台灣應可站在中國的肩膀上乘勢而行」,明知「北京在企圖殲滅台灣產業之同時,年年增加送進中國觀光客之人數,就是要把台灣希臘化、觀光立國化」,還明言予以配合。請不要矯情,國人更要注意,騎在人家的肩膀上,隨時都可能被拉下摔在地上的。若此一「矯情的路線」不改,不出幾年台灣真的會步上希臘之路,「今日希臘、明日台灣」絕非危言聳聽。 希臘破產,不會滅亡,然台灣走到「觀光立國」就沒救了,這才是真正的「希臘之鑑」!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7-21
習主席,他們的努力還不夠嗎?

習主席,他們的努力還不夠嗎?

本月一日中國國家主席簽署了新版「國家安全法」,明定「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是台灣同胞的共同義務」。我方陸委會受訪時說「此舉對台灣很不禮貌」。其實不只「不禮貌」而已,對台灣那些終生為促進經濟統合、服務統一大業的傾中人士言,是一記無情的打擊。是不是北京認為他們努力不夠,才不得不祭出新法? 說句良心話,他們已經很努力了,請看下列他們打拚的事蹟。 一、馬政府上任立刻全面開放對中國投資,解除四十%淨值的限制,讓台灣對中國之投資在執政七年中達七百九十一億美元(實際數應為數倍),是前朝之一.九五倍,不惜犧牲台灣許多明星產業,協助北京加速建構「紅色供應鏈」。 二、任內不到五年,除開放直航外,還締結了包括ECFA、服貿在內的十九項協議,奠定「終極統一」的堅固基礎,強化中國對台之磁吸效應,二○一二年經濟成長率為此遽降至一.四八%。 三、為服貿過關,絞盡腦汁上演一場「鍘王」大戲,雖然尚未成功,然仍在努力中。 四、思想改造是邁向統一的重要一環,「微調課綱」,使其更能符合「大中國」意識形態(「微調」是障眼法,重要課程調整達八十%)。 五、三月,不惜冒犯美國,申請為亞投行創始國。雖然「誠意」不被採納,且受蹂躪,中國還設置「主權條款」,把台灣貶抑為「不享有主權,或無法對自身國際關係行為負責的申請方」,但他們加入亞投行之決心並未鬆動,赤子之心應受肯定。 六、今年六月未待國會通過「兩岸監督條例」,批准中國海協會設立台北辦事處,讓中國官方單位成功進駐台灣,從事入島入戶入心的統一大業。 習主席或許會問:「若此,為何台灣還會有三一八太陽花運動?逢中必反?」報告習主席,理由很簡單,你看過「北風與太陽」的寓言嗎?反分裂國家法、一千多枚對準台灣的飛彈、國際場合處處矮化台灣,及此次的新版國安法都是北風,北風吹得越大,台灣主權的外衣就會拉得越緊,台灣人民的反彈越大。 習主席,他們真的很努力「盡義務」,只是打不動台灣人的心而已!請好好予以表彰和獎勵。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7-08
麥當勞困境的三個中國因素

麥當勞困境的三個中國因素

台灣近年紛傳國際連鎖速食店因經營陷入困境而易主,前幾年有肯德基(二○○九年),去年有Fridays、漢堡王,近日連麥當勞也將以「找授權夥伴」的方式移轉經營權,公司稱此舉係屬全球經營策略之調整,但近幾年麥當勞在台營運不如以往,是眾知之事實。麥當勞在台第一家店於一九八四年(台灣經濟奇蹟期間)開張,至一九九七年就擴張到二百家店,幾以月增一店之速度攻城掠地,但二○○○年後鋒芒日漸式微。何以故? 影響公司經營績效之因素很多,然若深入加以觀察,台灣麥當勞所面臨者絕非經營層之怠慢,絕大部分係受到下列三個中國因素之衝擊。 一、台灣麥當勞所面臨的第一個中國因素,是台灣廠商二○○○年後的大遷移。數以萬計的企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把生產線搬移到中國,造成了今日低成長、低薪資、低消費、高失業的所謂「22K悶經濟」,實質薪資水準退回至十五年前。麥當勞擴張期的一九八四至一九九七年間,企業所得分配至受雇人員的報酬比率介於五十至五十一%,但到二○一三年已降到四十四.六五%;尤有甚者,分配給二十至三十歲的年輕人一大部分低到22K之水準,三十至四十歲年齡層亦沒好到哪裡,而這一群又正是麥當勞的主要客群,換言之,主客群之收入受廠商西進之衝擊,實質收入枯萎,不得不走向路邊小攤,即或麥當勞經營者有七十二變,亦無法挽回這一群失去的消費者。 二、第二個中國因素,是滯留在中國的眾多台幹與台勞。台商大舉西進,帶去了大約一百至二百萬青壯年期的中階管理者、技術人員甚至一家大小。此一數字隨著台商投資規模擴大,只增不減。少了這一群人,也是麥當勞營收轉趨委靡的一大因素。 三、中國又是黑心商品、假貨、仿冒盛行無阻的國家。所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一些台商久之亦與之同質化,「鮭魚返鄉」帶回餿水油、毒澱粉等食安問題。麥當勞也被捲入其中,與其他的外食業者同蒙中國因素之害。(註:其他如店面租金飆漲、勞健保費用上升等確也增添了麥當勞經營上的一些困境。) 顯然,台灣麥當勞三十多年之興衰史與台灣經濟是同步的,是一幅台灣由自主繁榮的「經濟奇蹟」到深受「中國磁吸因素」而邊陲化的縮影。 最近,中國又推出「一帶一路」、「福建自貿區」及「卡式台胞證」等措施,企圖進一步強化對台經濟之磁吸。面對此挑戰,當今及未來之政府,若仍醉心於「持續推動兩岸經濟交流」,那麼此波「麥當勞困境」還會持續地深化下去。(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6-30
宏達電為何崩壞

宏達電為何崩壞

  二○一二年總統大選前夕,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舉行記者會以國台語雙聲道力挺馬英九的「九二共識」。時宏達電寫下六一九.七六億元的淨利,EPS高達七十二.七四元(二○一一年)、股價一三○○元,市值高達一兆六三○億,氣勢如虹。不過,事有湊巧,那一天卻也正是宏達電由盛轉衰的起點,因那次記者會她昭告全國人民hTC是中國的,是中國的品牌。 從此hTC手機失去了台灣一半的市場,起碼把票投給綠營的選民不再以hTC為台灣之光。問題是,hTC是否因而獲十三億中國市場之青睞?答案又是否定的。 不知是否出諸於小國的自卑或係受長期外來政權之思想灌輸,台灣的學官媒對中國有異於常理的憧憬,將台灣經濟之將來寄託於中國,尤其一群企業家深信可憑語文相同的優勢,在十三億人口的大市場建立品牌,雄霸世界。這一個錯誤的認知,注定了hTC今天的命運。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國族主義國家。雖號稱有五千年歷史,但悠悠五千年淬鍊出來的卻不是那「四海皆兄弟」或「天下為公」的公民文化,而是小者以各地China Town(中國城)為代表的族群認同,大者則以「中華天下」、「炎黃子孫」、「中國偉大復興」等為精神中核的國族狂熱,視自己為華夏,「非我族類」者為番夷。此種「中原國族主義」在中國國民黨治台時發揮得淋漓盡致,由此引發二二八事件與卅八年戒嚴白色恐怖統治。最近中國推出的「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推進綱要」、「中國製造二○二五」等政策與台灣外來政權的治台可以說異曲同工,目標是替代「非我族類」在中國國內所建立的台商產業集群與仍在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雖然北京口口聲聲稱呼台商為「同胞」,但不管你如何歸順稱臣,台商畢竟還是台商,重要產業與產業品牌,是不可能由這些「非我族類」者所可染指的。 換言之,王雪紅「hTC是中國人所創立的品牌,為中國人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國際品牌」的呼籲並未打動中華國族的認同,反而在全球引發不良後果。試想,當日本人被告知hTC是中國品牌時,價格功能相埒,他會選擇hTC嗎?同樣問題也會發生在越、菲等東南亞國家與美、歐,尤其是當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日益展現「中華國族偉大復興」之時。 面對當今台灣經濟的困境,台灣的領導者及企業家所急需充實的,應是對台灣這一社會之認同與宏達的世界觀,動不動就想當紅軍的企業,不但得不到應有好處,還會因與全球疏離而身敗名裂。還是學學台積電在台灣的深耕與以技術取勝的經營策略吧!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6-16
北京台灣經濟設計師的最終目標

北京台灣經濟設計師的最終目標

擬定台灣經濟方向、策略的經濟設計師是否在經發會?不,跡象顯示是在北京。北京的「以經促統」對台統戰策略不是「陰謀」,是明講的。偏偏台灣的領導者就是要配合,且配合得幾至無縫接軌之程度。依序列舉如下: ‧二○○八年,中國一一五計畫急需龐大的資本,馬政府上台即取消投資中國的四十%上限,中國經濟如虎添翼。 ‧北京要依香港之CEPA,與台灣簽屬ECFA,馬政府快馬加鞭,趕在二○一○年完工,日期、地點都由北京安排,於CEPA簽訂之同一天(即六月廿九日)在抗戰首都重慶簽署,凸顯兩岸之主從關係。 ‧ECFA後,北京要求先簽訂服貿協議,服貿先於貨貿在國際上是異例,但馬政府還是百依百順。協議於二○一三年六月廿一日簽署。 ‧政府說簽訂ECFA後可增我方GDP一.六五%至一.七%。結果,我國經濟成長次年就掉到三.八%,二○一二年再掉到二.○六%。奇怪嗎?一點也不。北京的目的本就是要「掏空台灣」,若ECFA讓台灣經濟大好,可不違反「以經促統」的政策目標? ‧二○一四年六月北京祭出「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領」,設立一千二百億人民幣產業投資基金,目的就是摧毀台灣經濟的支柱—半導體產業,同時火速籌設福建自貿區,向聯電伸出橄欖枝。十月聯電決定砸四百億元在廈門新建十二吋晶圓廠,馬政府也以「無技術外流之虞」,趕在國人忙過年之十二月卅一日予以批准。政府不是不知中國有一千二百億滅台矽盾計畫,也不可能不知對岸福建自貿區是衝著台灣而來。馬政府無縫接軌之配合演出,令人嘆為觀止。 ‧繼之,北京拋出「亞投行」。亞投行雖不盡然是針對台灣,但也是「吸納台灣『以經促統』大戰略」之一部分,果如北京所要,台灣演出一齣「夜奔敵營」大戲碼。 ‧為因應北京「紅色供應鏈」攻勢,台灣現在亟需一筆「台灣半導體發展戰略基金」,但馬政府寧將此筆資金挪用,參股亞投行(約六百二十億元),任憑台灣的半導體業自生自滅。參與亞投行,經濟效益極低,它是用來協助後進國家之基礎建設的。即使台灣業者得以承包「嗟來之食」,工程是在海外,無助國內就業與所得。政府不宜再為財團的中國夢虛擲巨額資金,扈從北京政策。 請問,當北京成功摧毀了台灣矽盾(半導體產業)之後,台灣還剩什麼?大概只有觀光事業了。或許這就是國共合作的最後目標! 觀光事業可靠嗎?套一句國台辦張志軍金門的一席話就知:「不要指望維持主權,否則大陸客肯定不會來的!」 對策:撤回亞投行申請,設立「台灣半導體發展戰略基金」。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6-02
中國讚賞柯文哲的理由

中國讚賞柯文哲的理由

台北市長柯文哲4月初接受中國媒體聯訪時表示,「世界上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所以『一個中國』並不是問題,重要的是『一個中國』的內容是什麼,這才是世界關心的」。他並提出他的「一五新觀點」即:「尊重兩岸過去已經簽署的協議和互動的歷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讓兩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來」。 中國官方第一時間的反應是:「對此表示讚賞」,上海市也表示雙城論壇可以進行溝通了。中國為什麼「讚賞」柯市長談話與一五新觀點呢?因柯市長的談話內容符合當今中國對台統戰的階段性目標。 第一,與中國往來須有中國認可的前提與條件,這是中國慣用的伎倆,用以限縮對方迴旋的空間。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就是中國加上馬政府的枷鎖,向世界宣示兩岸是國內問題,台灣是中國一省。是以,中國現在不惜以語言恐嚇,使力要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若不接受也要提出「替代方案」,除由藍媒配合發動圍剿外,亦正經外交管道要華府向民進黨施壓。此次中國能藉雙城論壇把柯文哲市長級政治人物圈住,一即可宣示他已間接呼應了一中,二來藉此施壓蔡主席有樣學樣提出她的「替代方案」。表面上,柯市長似乎跳過了九二共識,但「一個中國不是問題」正可用來解釋他已接受了「一個中國」概念,且還比九二共識向前推進了一步。 第二,面臨2016可能的政黨輪替,中共最擔心的是八年來在國共合作下所簽的以「終極統一」為目標的各項協定,會不會被新政府所繼承,尤其是關鍵的「服貿協議」。柯市長「一五新觀點」的「尊重兩岸過去已經簽署的協議和互動的歷史」一句話,可以說保證了國共過去努力的成果,同時也將「維持現狀」給予新的定義,將其推進到「既有的政治基礎上」,包括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在內。如果政權輪替後的民進黨受「一五新觀點」之影響概括承受包括服貿在內的協議,即輪替的意義盡失,台灣實質上已淪為中共的囊中物。國台辦會在第一時間出來讚賞其來有自。 對「柯市長的專訪內容是否是對九二共識的退讓的質疑」,雖然柯市長的回應是「重點在一個中國的內容」,但問題是,當今全世界的人對一個中國的內容都認為「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省」時,我們還會認為「一個中國」不是問題嗎? 柯市長聰明絕頂,但一個人的聰明,遇到從十三億歷經政治煉獄淬鍊出來的集體菁英時,就不得不小心了。 (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4-16
台灣經濟 已離真正的國際化很遠

台灣經濟 已離真正的國際化很遠

台灣面積只有36000平方公里,又缺少自然資源,要養活2300萬人口,但在1980年代台灣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模範生,靠的是自由化、全球化,加上勤勉努力向上的人民。MIT產品銷遍全球,經濟自由化的程度一向都名列前矛(2014年第14名)遠高於日本(20名)、韓國(29名),1990年台灣外匯存底在全世界僅次於日本,GDP也在1999年擠進全世界第17名。 不幸的是,台灣這一國際化路線,1990年代中期就被當時主控台灣話語權的傾中藍媒,有意的、計畫性的扭曲,將中國市場視為全球市場,塑造出若不經由中國,即無國際化,台灣經濟就會被邊緣化的謬論。台灣經建藍圖也為此做大幅度的調整,生產基地由台灣轉移中國,貿易的主要對象亦由美日歐轉進中國。2008年中國國民黨馬政權執政,進一步將中國做為台灣經濟的核心,一切經建計畫都必須與中國掛勾,ECFA、服貿、貨貿、自經區,其背後就是中國。到了2010年,台灣對中國之直接投資已占全體對外投資的84%,出口的42%是輸往中國,台灣經濟已離真正的國際化甚遠。 問題是馬政府的融中政策,及扁政府的積極開放,都未帶給台灣經濟任何活水,只帶來了失業、實質薪資縮水(退回十六年前水準)、經濟成長動能的頓挫。一中市場化的過程中,台灣的GDP成長率由過去的中高度成長6.4%(1990年代),下降到4.42%(2000~2007),馬政府時期(2008~2014)再下跌至2.9%,締造了另一經濟奇蹟─「悶經濟」。22K的陰影下,台灣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 亡羊補牢時猶未晚,台灣的領導者及經濟領域學官,必須了解:「台灣在國際化過程中有一限界,即台灣可向全世界開放,唯獨對中國必須有所限縮。台灣可以與全世界的任何國家談經濟整合、簽FTA,唯獨不能與中國奢談整合」。理由的絕大部分是先天的,有一部分即是後天。先天的阻隔是,因為兩岸語言、文化相同,且大小過於懸殊。此種語文相同,大小懸殊的經濟體之結合,必使小經濟體的人才、資金流向大經濟體,激發「中樞─邊陲」的效應。後天的因素即是人為的。是中國不惜以武力「解放台灣」,並以「以經促統」為兩岸交流最高指導原則。這就是過去15年的融中政策,不但未使台灣經濟飛黃騰達,反而呈現出22K悶經濟的主要原因。 明乎此,國人就應可了解,要讓台灣恢復生機,重現過去亞洲四小龍龍首的唯一方法,就是恢復真正國際化的路線。換言之,「沒有一中市場」的國際化路線,是台灣經濟起死回生的唯一道路。(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3-11
看紅、藍陣營恐嚇蔡英文

看紅、藍陣營恐嚇蔡英文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篤定角逐2016總統,隨之而來的是藍軍、藍媒排山倒海的「善意」建言與恐嚇。要求蔡英文概括承受「九二共識」不然也要提出替代方案,如「憲法一中」(註:憲法一中比九二共識更明確規範一個中國原則)以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北京亦為此擺明「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是底線,宛如哀的美敦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問題是,沒有「九二共識」就真會沒有兩岸關係、兩岸交流嗎?事實是,兩岸交流由1987年11月2日開放國人赴中國探親開始,1990年10月進一步允許國人間接投資中國,90年間國人對中國的觀光、投資穩定發展,當時並沒有所謂的九二共識。2000年民進黨執政,大幅放寬對中國之投資及人員往來,也未見九二共識四字,小三通、週末直航也並未沒有它,而無法推行,反而是兩岸開放過於積極促使台灣經濟動能頓失,導致二次政黨輪替。2008年中國國民黨再度執政,馬政權為迎合北京口味,卑顏屈膝,在一向正常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加上「九二共識」的添加物,沒有它,其實還是會一樣地「馬照跑、舞照跳」差異只是速度之快慢而已。馬政府九二共識下的兩岸政策成功了嗎?答案非常明確。如果是成功的,當不會有前年9月的鍘王政爭,也不會有318的太陽花學運,去年年底九合一選舉藍營也不至於輸到脫褲。九二共識下的兩岸關係已證明無法累積互信,因為加上九二共識這一強求性的條款,兩岸關係就不平等。這也是國人對馬政府不放心,對兩岸關係產生焦慮的主要因素。若北京還要民進黨概括承受,這與城下之盟何異,何來交心,更無累積互信之可言。九二共識下的兩岸政策在經濟上也是失敗的。六三三政見之跳票,可以說是九二共識下兩岸關係的必然結果。因為九二共識(講白就是一個中國原則)的兩岸經濟關係就是一中市場,而一中市場下的台灣經濟必然是中樞中國的邊陲島嶼。六年多來,台灣由一個繁榮的獨立經濟體向下轉型為邊陲經濟的過程中所顯現的是,22K所代表的「悶經濟」與僅只2.9%的平均經濟成長率,是歷屆總統中表現最差者。顯然,九二共識不是兩岸關係的磐石,反是兩岸關和諧交流的破壞者。反言之,沒有九二共識的兩岸關係才是兩岸關係的正軌,關係才能和諧,才能長長久久累積互信,台灣經濟也才能重拾過去非屬某一經濟體邊陲的繁榮,給年輕人一個希望與願景。(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3-04
從太陽花大審 看外來政權殖民台灣

從太陽花大審 看外來政權殖民台灣

 殖民的特徵是人民受外來者統治,而外來者「屬於」或「心繫」另一國家…宗主國。殖民者制定法律,但這些法(包括憲法),多是為統治及宗主國利益而存在。不願受殖民的人民,若起身反抗(註:如公民不服從),即依「法」處治,稱為「法治」,美麗島事件即是其代表作(註:遠者有228事件)。當時美麗島的一批人挑戰戒嚴法,結果被扣以暴民,交軍法審判,若無國際聲援與壓力,那些參與者可能早已是殖民統治者的刀下亡魂。35年的歲月過去了,台灣也進行了一段民主化改革,政權也已輪替過,但殖民統治的大架構與餘黨仍在。2008年趁陳水扁總統之失政,中國國民黨復辟。復辟後的中國國民黨,「黨就是國、國就是黨」的黨性沒有絲毫改變。明知與大經濟體(中國)的結合,只有利於一小撮財團與政商,不利於小經濟體的台灣,仍貫徹黨意,迎合北京意旨,與中國簽署包括ECFA、服貿在內的十九項協議。影響所及,使台灣的資產、技術、人才逐年加速流向中國,留下台灣22K悶經濟,台灣勞工薪資退回至十六年前水準,房價、物價卻年年高漲,民不聊生。ECFA是以經濟交流互利為幌子,實則是透過「大經濟體(中國)吸納小經濟體(台灣)」的市場原理,完成「中樞(中國)-邊陲(台灣)」的經濟殖民架構協議,終極目標是以經濟併吞台灣。服貿協議即是ECFA協議的補全版,只要生效,中國就可憑其龐大人口及資本入島入戶,建立綿密的樁腳組織系統,掌控台灣的政治命脈。是以服貿不只是經濟議題,而是七分政治三分經濟的政治議題,經濟上它是國共的「弱台」政策,政治上更是「滅台」政策。(註:服貿問題不僅是「黑箱作業」而已,它大不利於台灣人民及台灣經濟,國人必須注意此點)馬政府為實現馬習會完成「終極統一」的施政目標(註:這就是殖民統治的表徵),不惜踐踏民主憲政的常規,傷害台灣人民共同的未來,以黨意用30秒強行通過「弱台、滅台」的服貿協議,激起了一群青年做出捍衛台灣核心價值,救己圖存的行動。這毋寧是義舉,應予讚許與褒獎(註:學運擋下服貿後,台灣經濟雖然緩慢但顯已復甦中,外資對台亦信心大增,買超台股4577億,可以明證),但馬政府竟然將青年學生衛國的行為,視為犯罪,稱之為暴民,此種做法不但令人不齒,其思維幾與三十五年前的美麗島事件如出一轍。突顯了台灣仍處與外來政權統治的次殖民時代,也證明了馬政權雖然名義上是民選,實質仍然不脫中國國民黨外來政權的本質。(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2-17
投審會配合中國獵殺台灣半導體產業?

投審會配合中國獵殺台灣半導體產業?

 元月一日新聞報導,投審會歲末召開會議火速通過聯電投資中國廈門設立十二吋晶圓廠,總投資十三.五億美元。正當中國國務院提出國家集成電路發展綱要,計畫砸下六千億人民幣推動半導體產業,國內諸多媒體亦都以中國「獵殺」台灣半導體產業示警時,馬政府此一動作明顯在配合中國的經建併台計畫,實在令人不齒!套一句柯文哲市長名言:「你(投審會)是代表哪一個國家審案的?」圖為12吋晶圓。(資料照,記者游明金攝)聯電表示,中國半導體內需市場規模已達世界第一,但現階段自製比重仍低,中國政府為此不斷祭出獎勵投資建廠與客戶補貼投產等優惠。的確,半導體產業是當今台灣尚未被中國磁吸弱化的產業,也是中國唯一未能跟隨其他IT產業快速起飛的科技產業(原因就是台灣未開放十二吋廠登陸,其他外國亦不會輕易移轉技術給中國)。聯電此舉當然受中國之歡迎及培植,或許聯電可以依此來打垮勁敵台積電。但毫無疑問地,登陸後的廈門聯電,將扮演吸收台灣更先進製程技術的巢窟,藉此實現北京「完全取代台灣半導體」的雄心。在此意義上,聯電的決定,明顯違反了「祖國台灣」的利益,這一點聯電應心知肚明。或許「商人可以無祖國」,但做為政府的官員心中不能沒有台灣。馬政府的投審會在審理本案時,有沒有意識到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發展綱要」五年內對台灣半導體產業之衝擊?及中國為何急著要成立福建自貿區,還大催油門要福建地方政府於一月底前掛牌?投審會有沒有要求聯電在台須有等同赴中的相對投資,如何追蹤、如何防止其食言?馬政府應該好好對國人說明、解釋清楚,因它毫無疑問地會影響到未來十幾年的台灣經濟,亦涉及到官員的忠誠問題。馬政府這一決定,形同對台灣經濟吹送了一陣寒風,去年太陽花學運帶來的經濟復甦氣息亦將因此而被摧殘枯萎,台灣青年在二○一五年仍將脫離不了悶經濟的魔咒。這是馬政府「肥了富賈,瘦了百姓」的另一弱台政策。希望在野人士,不要一再沉醉於九合一大選的成果,燦爛的彩虹可能一瞬即逝,政治革新固然重要,但經濟才是將來台灣的自由民主能否永續存在的磐石。(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5-01-08
 2014台灣經濟最大推手:太陽花

2014台灣經濟最大推手:太陽花

 日前(12月18日)亞銀把台灣2014年GDP成長率預估為3.6%,比10月中經院預測的3.46%再提高了0.14%,相信過年後主計處數據也應會落在兩者之間。綜觀今年台灣經濟之特色是318太陽花學運之後,各界對今年GDP之成長預估一次都比一次高,若無頂新黑心油事件之負面拖累,相信表現還會更好。這與主計處去年年初所預估的2.57%成長率相比,誤差竟達1.03%(3.6-2.57=1.03),誤差率40%。馬政府不是沒有人才,專家博士比比皆是,只是這些都心懷大中國意識形態,依他們設計,台灣的經濟成長2014年是2.57%,還深怕服貿、貨貿會被阻擋,延誤「一中市場」之統合,經常以「服貿不過台灣經濟還會更慘」來恐懼人民。318學運阻斷了他們的經濟路線。也改變了2014年。雖然成長的果實仍然由少數人所獲,庶民仍然無感,但318確實產生下列效果:1.外資重新體認到台灣底層的社會力量,認台灣已非等待被統一的邊陲島嶼,信心大增,學運期間連續買超台股26天金額達1375億。至6月,把台股捧上9393點高峰。2.市值的增加帶動了上市公司的營運及企業對前途的樂觀看法,景氣燈號連續十月亮出綠燈(註:學運後的四月最高29分),出口也呈現連十紅今年可望創新高。3.今年我國3.6%經濟成長率高於南韓、香港、新加坡(註:韓國GDP成長率今年由年初預估之3.8%調降至3.5%,顯然台灣成長率之調升非外部因素所造成),不但奪回了四小龍龍頭地位,也是馬政府8年施政最好的一年(馬政府過去施政平均成長率只3.05%)。奇怪,馬政府不是說沒有服貿、貨貿台灣經濟會很慘嗎?但今年學運完全把它擋了下來,經濟反而表現亮麗。換言之,馬政府年初依其服貿、貨貿、自經區的經濟藍圖,預測的GDP成長率為2.57%,但這些服貿、貨貿、自經區全部被318學運打下來後,實際的GDP成長率卻是3.6%。由此,我們可合理解釋,增加的1.03%經濟成長率,完全是學運把「服貿、貨貿、自經區等弱台政策」擋下來的成果(註:大小懸殊的中、台經濟體之結合必產生「中樞(中國)─邊陲(台灣)」之磁吸現象,台灣的悶經濟是邊陲化現象之一)。少了它(弱台政策)台灣自然就恢復原貌,這一原貌就是勤儉的人民與進取的企業活力。國人或許會問:3.6%GDP成長率是不是可以自豪?為什麼人民還是無感?為什麼不是4.42%(扁政府平均成長率)?4.42%與3.6%的差距0.82%是何因素使然?從本文,聰明的國人應該知道答案了,那是因為「殖民、弱台的ECFA經濟政策」仍在台灣肆虐,如果沒有ECFA,今年(2014)的GDP成長率可能是4.42%或更高,成長的果實多少也會落到庶民身上。(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4-12-31
被剝削者應向剝削者說不

被剝削者應向剝削者說不

 九合一選舉進入尾盤,藍營的「經濟恐嚇牌」又開始出爐。動員台商要求「經濟選民」,為了台灣,一定要票投藍營候選人,不然就是逼他們離開台灣。問題是,誰才是「經濟選民」?若說「拚經濟的才是經濟選民」,那麼農民、漁民、工廠裡的勞工、中小企業主也都是道道地地的經濟選民。若說「經濟選民」指的是如投資橫跨兩岸的大咖,那麼「頂新」可以說是此一群經濟選民的代表性企業。兩者雖然都屬於「經濟選民」,但所得到的際遇卻截然不同。前者在馬政府施政下,一直暴露於被裁員與失業的威脅。因為他們的老闆動不動就威脅關門要遷廠中國,致薪資不但原地踏步,還退回到十七年前的水準。去年台灣卅歲以下有高達六十一.三%的就業人口月薪不到三萬元,其中廿到廿四歲平均月薪只有廿四K,窮忙族、青貧族滿街都是。這些「經濟選民」都是馬政府「融中弱台」政策的受害者,是被剝削的一群。但後者這一批遊走兩岸利益集團的經濟選民,則是大贏家。從馬政府所得的優惠,罄竹難書,到「頂新」案後才一一暴露在國人面前。他們把資金、技術搬移至中國,犧牲了台灣的生產與就業水準,再以鮭魚返鄉之姿態炒房、搜刮豪宅,讓初入社會的青年人一窩難求,生育率即降至世界最低的僅一.○六人。馬政府執政,對如何改善國內投資環境、促進企業升級轉型、保護勞工權益等工作可以說一片空白,但卻卯足全力推動「融中政策」,全面開放對中國之投資,先後完成了包括ECFA在內的十九項協議,形成完整的經濟剝削結構,把台灣完全暴露在中國強大磁場裡,任憑中國磁吸台灣的資金、技術與人才。「黃金十年」只是南柯一夢,次年(二○一二年)經濟成長率立即由四.一九%驟降至一.四八%,去年亦只有二.○九%。但馬政府毫無悔意,還一再揚言要在他任內完成通過服貿、貨貿等協議。服貿、貨貿是馬政府「融中弱台經濟剝削結構」之核心,ECFA的檢驗已歷歷在眼前,它只有利於遊走兩岸利益集團之經濟選民,對留在台灣拚經濟的真實經濟選民,即將是一場災難。郭台銘董事長為企業利益輔選,我們可以理解,但若說是為了台灣經濟的將來,可能言過其實,且是恰恰相反。希望被剝削的經濟選民,若真的想改變當今「悶」經濟的剝削結構,不想台灣成為中國的邊陲海島,淪為屬於大陸的次級經濟體,務必對此次赤裸裸的「以商逼政」及政府的「融中弱台經濟路線」大聲說「不」!(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4-11-28
解構FTA的虛構前提

解構FTA的虛構前提

 藍營主導話語權的竅門,是先設定一個虛構前提,予以神格化,使其成為不可拂逆的真理或趨勢,讓綠營的思維在此前提的框框內打滾。此次馬政府大張旗鼓猛打「中韓FTA」經濟恐嚇牌,可以說是又一次活生生的案例,所虛構的前提是「區域整合乃當今世界不可拂逆的潮流,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市場,連結兩岸才能擁抱世界,台灣若自外於中國,必會在區域經濟整合的潮流中,被徹底邊緣化」,基此,展開他們的三段論法─①台灣能無感嗎?②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服貿協議、完成貨貿協議是當務之急;③在野各黨阻礙其進行者就是禍國殃民。問題是:台灣連結兩岸才能擁抱世界嗎?若自外於中國必會在區域整合的潮流中,被徹底邊緣化嗎?請看下列數據:台灣輸美的非農業產品(工業產品)75.3%是零關稅的(2012年)、輸歐盟的也有56.6%、輸中國的有69%(2013年)、輸港、星是100%免關稅,且此免關稅的出口比例逐年在提高。換言之,我國的出口總額約70%已經在WTO多邊貿易協定、ITA(資訊科技協定)的卵翼下,融入於「全球經濟整合」,受雙邊區域整合(FTA)影響的只佔總出口之30%不到,何有被徹底邊緣化之可能?此次,雖然中國大打「以韓逼台」牌計,但「天還是無絕人之路」。APEC會議中,中國也不得不與美國妥協,同意「擴大資訊科技協定的適用範圍」,撤銷全球兩百項不同類別科技產品的關稅,初估台灣有一百多項產品可受惠。屆時台灣出口融入於「全球整合」的比例,將可進一步提高至80%。若我國政府能將經建焦點,由「融中」轉回國內產業之轉型與競爭力之提升,(如請國內大廠多轉型投資於新一代半導體等IT產業),不出幾年台灣必能建構「對FTA免疫」的經濟結構,完全擺脫北京對台的經貿圍堵,回歸正常的經濟運作,22K等結構性殖民經濟的苦悶,亦必能迎刃而解。通過服貿、貨貿,中國就會放手讓台灣加入區域整合(TPP、RCEP等)的泛藍想法,可以說幼稚到令人不敢置信。要知中國只會在下列情況下放手:一、一國兩制下,或台灣成為中國一省時;二、北京發現對台灣之經濟圍堵完全不產生預期效果,只會激起台灣人民的反中情緒時,亦即台灣完成建構「對FTA免疫」的經濟結構之時。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全球整合」的經建路線,是台灣加入TPP最直通的路。所謂「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台灣是否要走向卑躬屈膝受盡北京凌辱之路,或走向國際成為具有國格、受人平等看待的世界公民,關鍵在於國人的抉擇與決心。(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4-11-20
經濟成長率出口成長率 為何台灣超越南韓?

經濟成長率出口成長率 為何台灣超越南韓?

 主計總處概估第三季經濟成長率三.七八%,整體出口成長六.六八%,累計前三季台灣經濟成長率三.六%,優於南韓三.五%、新加坡三.二%,台灣已可確定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怎麼會?馬政府不是再三、呼天搶地的提醒國人「服貿、貨貿不過台灣經濟會很慘」嗎?還把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只有二.五七%。顯然,馬政府對台經濟診斷錯誤,投錯了藥。馬政府為掩飾預估之失準,把今年經濟好轉推給美國之復甦,但這是廢話,美國經濟帶來的強勁需求,受益者是全球性的,非獨厚台灣。真正的原因是「台灣公民」的力量,把「服貿、貨貿、自經區」三大「傷台法案」擋了下來,使台灣經濟,獲得了一段休養生息的機會。經濟數據明白的告訴我們,去年第三季馬總統的「鍘王」計畫鎩羽,「服貿」闖關難度升高之後,台灣各季的經濟成長率就開始穩健回升(依次為一.三一、二.八八、三.二四、三.七四、三.七八%),使得今年前三季台灣經濟成長率超越了南韓,奪回四小龍龍頭寶座。我們必須好好感謝不顧自身安危佔領立院的那些學生們與公民團體及在議場裡杯葛「傷台法案」的在野立委諸公。台灣在出口成長率之表現也可圈可點,今年前三季全國出口成長率達三.五%,同樣超越了南韓的二.九%,台灣雖沒有與美、歐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但前三季對美、歐出口成長仍高達六.一%及八.二%。奇怪,馬政府常掛在嘴巴的是,南韓積極與各國簽署FTA的政策以來「FTA覆蓋率」已達卅六%而台灣不到十%。若真如此,南韓出口成長率怎會比台灣低?台灣會真如馬政府所言,「若不與中國簽服貿、貨貿就難參與區域整合(包括TPP、RCEP),台灣就會邊緣化」嗎?實情是二○一二年台灣輸美的工業產品七十五%享有零關稅,歐盟也達五十七%。日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在一場全球經濟論壇中警告與會者說:「切勿為加快FTA簽署速度而簽下現代版鴉片戰爭!」南韓就是犯了此錯誤,中韓FTA對南韓是利是弊,有待時間來檢驗,但因此而掀起的中國熱已使南韓不見其利先蒙其害,即是事實。不過,國人也不要高興太早。台灣,由於馬政府之顢頇與固執,相對於韓國有兩個隱憂。其一是「匯率政策」。今年下半年韓元一口氣貶值了五.三一%,遠遠超過面板關稅稅率,相對之下,台灣只貶了一.八五%(至十一月二日)。大病初癒的台灣面板、DRAM會不會重演二○○八年的「匯率自殺」?要看馬政府及央行的態度。另一隱憂是,馬政府一再表明要在任期內完成服貿、貨貿及互設辦事處的決心,闖關時的紛擾及社會之撕裂,必使台灣經濟一夕崩潰,今年才奪回的亞洲四小龍龍冠,必立刻換人。(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4-11-12
從黑心油風暴看荒誕絕倫的「自由經濟示範區」

從黑心油風暴看荒誕絕倫的「自由經濟示範區」

 食安事件把整個台灣的食品業搞得百孔千瘡,卻也留給台灣一項難得的實踐教育:「馬政府的『自經區』設計絕不可行。」但馬政府仍要硬幹,要立院快馬加鞭通過「兩岸監督條例」、「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做為十一月習蕭會的伴手禮。「自經區」可行嗎?連最簡易的油品都管不好的政府,能控管數以千計的農工產品簡易報關、區外加工,而不會捅出比食安更為嚴重的經安問題?頂新、味全都屬國人企業,且有嚴格的海關盤查,結果還是弊病百出,將來到自經區的中國廠商,有北平政權撐腰,全國必陷於無政府、無產業秩序之亂象。自經區之荒誕處有:一、「前店後廠」設計,允許區內廠商的主要加工生產活動在區外進行,讓進口物品能在全國各地流竄。加工後十%範圍內可以內銷之規定,又大大增加追蹤、稽核之複雜性。以當今政府人員數量及素質推斷,所謂「必會嚴加控管」只是廢話。那麼政府明知其不行而要硬推「自經區」之目的何在?二、自經區條例第四十二條,特別設計允許當今仍禁止進口的八三○項中國農產品,在區內、區外進行加工。事實上,只要允許進口中國農產品在「區內」加工,就可預見廉價中國農產品必大量流入國內市場。「進口的中國農產品必須百分之百外銷」也是廢話,屆時「假出口」、「假申報」滿天飛,只要看此次食安事件「狸貓換太子」的絕招就可預知大概。三、把台灣「打造成自由經濟島」的設計願景,不但荒謬,而且險惡。台灣的經濟自由度早已凌駕日、韓,只對有「滅台敵意」的中國些微設限而已。馬政府硬要把台灣打造成自由經濟島,對中國全面不設防,目的就是要讓「明日台灣」在政治上成為「今日香港」,經濟上成為中國的附屬邊陲。請不要一直念著「○○中心」的符咒,除非台灣成為中國一省,或嵌入「經濟統戰」之一環,北京連台馬、台澳FTA都反對,還會讓台灣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嗎?請國人睜大眼睛,靜心透視「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設計,其不自量力已達荒誕絕倫之境,更暗藏著不可告人的險惡目的。(作者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及總統府國策顧問)
黃天麟 201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