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相關文章

屢敗屢戰 蔡培慧感動南投人

屢敗屢戰 蔡培慧感動南投人

◎ 阿農 蔡培慧以一九二五票險勝林明溱,除了她自己的付出與認真讓南投人感動,也顯示出南投人拒絕家族政治。 雖然縣長敗選,蔡培慧不退縮再度挑戰立委補選,我相信這份屢敗屢戰的勇氣感動了很多南投鄉親。而林明溱雖然在南投從政卅年,卻傲慢專斷,評價兩極。他沒選擇光榮退場,竟還想為了兒子的政治前途「卡位」。 解讀這一役,最重要的是南投非絕對的「藍大於綠」,而是民進黨疏於在南投的基層深耕。林明溱跟林姿妙一樣勤走婚喪喜慶,這是民進黨還沒有的經營。然而鄉下人的人情總有還完的一天,林明溱沒想到他人生最後會迎來一場敗選,而且是輸給一位從沒勝選過的對手。 (作者為南投兼營民宿業者) 得罪竹山人 種下敗因 ◎ 賴彥丞 這次南投立委補選,頂著老縣長之姿回鍋參選的林明溱,何以「贏贏的局賭到輸輸去」?原因有二:首先是輕敵。 該立委選區自十五年前實施「單一選區兩票制」後一直是由藍營拿下,當選者就是前後任縣長林明溱與許淑華;同時九合一選後的政壇大環境對綠營不利,以致於藍營全黨認為十拿九穩,放任原本說不選的林明溱幫兒子「卡位」,引發黨內在地人士的不滿。 然對林明溱更大的傷害,應是他乃至整個國民黨的傲慢!十多年立委、縣長經歷早已是政壇「老油條」的林明溱,全然不顧其「世襲」政治與「做太久」之負面形象,就如同藍營剛當選沒多久的議員肖想「落跑」選立委那樣,造成社會觀感不佳。 開票結果林明溱輸最多的在竹山鎮,南投第二大票倉,差距兩千五百多票,是蔡培慧勝選關鍵。這就要歸咎林明溱縣長任內去年六月倉促宣布要在竹山興建再生燃料製造廠,引發地方強烈反彈,他竟在鄉親座談會上開嗆「不知道在抗爭什麼」、「現在他們竹山的垃圾自己去處理啦」云云,官架子之大、口氣之囂張,終於導致這次選舉被竹山人狠狠教訓,「溱」的就輸了! (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碩士生,台中市民) 正直鄉紳發揮關鍵作用 ◎ 賴其瑋 南投立委補選的結果,代表民進黨幾個月來的檢討與調整,已經找回勝選的節奏感了! 首先,蔡培慧陣營掌握到國民黨那種用派閥利益「綁樁」的模式,必然對地方帶來不公,所以她以豪宅疑雲、安插職務、濫用行政資源、垃圾堆積縣政無能等議題,喚醒南投縣民對利益集團的剝削,以及縣政失能有所意識。 其次,蔡培慧指出林明溱在縣長任內非比尋常的熱衷於赴中交流,這樣的批判,讓台灣本土意識的選民有所警覺。 民進黨這次以本土意識作為選戰主調,將「清廉勤政愛鄉」之核心訴求發揮得淋漓盡致,自然讓基本盤選民有投票的意願。反觀對手,長期以綁樁收買少數利益關係者,無法被多數選民認同。在補選時,不在綁樁集團內的正直之士,例如在林明溱縣長任內拒絕配合的四鄉鎮首長以及基層仕紳,當然願意挺身支持有理念的蔡培慧,也拉升了中間選民支持的意願。 (作者為公投護台灣聯盟監事,台中市民) 林明溱熱中兩岸 違背主流民意 ◎ 紀昭秀 相較於其他藍營執政的縣市長,林明溱對於兩岸關係似乎過於熱衷,並頻頻付諸行動,結果非但沒有為縣民爭取到該有的尊嚴,反而成為中國的政治道具。把咄咄逼人的中國霸權當成老大哥,根本與台灣主流民意相違背。這點,值得朱立倫及國民黨敗選後的反省。 (作者為南投竹山人,台北市民) ◎ 陳啟文 一、國民黨挾著九合一大勝的氣勢,卻迷失方向,馬上遺忘選民需要的是什麼?厭惡的是什麼?還把南投鄉親當傻瓜,提名一大堆負面評價,已被戲稱為「南投皇帝」的林明溱參選,讓南投鄉親看不下去。 二、林明溱八年縣長任期,做了些什麼讓縣民有感?引進兒子當特助,幫兒子買房,被質疑金錢來源,過度與中國交好,藉詞促進農產品銷售,卻沒有令縣民滿意的實質施政績效。 (作者為南投名間人,新北市民)  
自由廣場 2023-03-05
我們支持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歷任總統圖書館」

我們支持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歷任總統圖書館」

◎ 李筱峰、薛化元、薛理桂、汪浩、劉益昌、陳進金、蘇瑞鏘、陳中統、陳欽生 早在1991年即提出「轉型正義」一詞的美國學者璐蒂‧泰鐸(Ruti G.Teitel),2019年來台演講時曾說:台灣過去有那麼長的獨裁統治,不去追究過去加害者的責任是會有問題的;但她同時也提醒,轉型正義標榜的正義不是理想化的正義,而是一種從獨裁轉型為民主的變遷過程中確實可行的正義。言下之意是,各國國情不同,如果不顧實際條件而唱出太高的調子,會徒然增加對立與挫折。 一、中正紀念堂過去的轉型嘗試與現況分析 2007年,陳水扁總統、蘇貞昌院長基於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之《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透過教育部將「中正紀念堂」轉型為四級社教機構「台灣民主紀念館」。2008年再度政黨輪替以後,馬英九政府恢復中正紀念堂牌匾,只有「大中至正」牌匾繼續改為「自由廣場」以至今日。 外界鮮少注意的是,目前國定古蹟「台灣民主紀念園區」仍然存在,只不過範圍內的堂體不稱為「台灣民主紀念館」而稱為「中正紀念堂」而已。 蔡英文總統2016年上任後,2017年12月公布「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依法自應早日處理中正紀念堂轉型問題。做為主管機關之文化部,於鄭麗君任部長時期即曾公開討論、徵詢各界意見並提出「國家記憶與藝術展演園區」等構想,但因故未能定案。 2022年,文化部對於中正紀念堂從著手改良展覽內容做起,減少崇仰蔣介石個人在大陸時期的功業,保留且著重來台以後、任職總統期間的事蹟紀錄,另一方面也增加展示戰後台灣長期戒嚴下的人權受害,以及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事蹟,這方面的改換有重要的本土社團和學者的參與,目前為止我們社會對此肯定多於負評,整體而言應是一種進步。不過,無論從時代潮流或是根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規定,都不應止步於此,而應勇敢面對並根本處理「中正紀念堂」作為威權象徵存在的問題。 二、中正紀念堂不應繼續存在的理由 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台北「復行視事」,在台灣當了25年總統。期間建立強人體制,以動員戡亂為由施行臨時條款,凍結憲法,使國大、立院、監院皆成了「萬年國會」。在「懲治叛亂條例」、「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的基礎上,情治機構的力量密布全台。根據促轉會的總結報告,軍政首長之中蔣介石總統介入政治案件審判的次數高居第一(達4,101次),其中超過八成的當事人被他加重刑度,超過三成原本不是死刑卻被他改判死刑。 又根據胡適日記,他在1952年11月19日飛抵台灣、巡迴各地演講並與各界接觸之後,於1953年1月16日亦即離台前夕與蔣介石總統會面時,曾當面規諫:「台灣今日實無言論自由。第一,無一人敢批評彭孟緝。第二,無一語批評蔣經國。第三,無一語批評蔣總統。所謂無言論自由,是『盡在不言中』也。我說,憲法止〔只〕許總統有減刑與特赦之權,絕無加刑之權。而總統屢次加刑,是違憲甚明。」這是胡適以1950年代的普世價值對蔣的評論;胡適的此種觀察,在上述促轉會的總結報告可以得到具體數字的印證。 1990年代民主化之後,蔣介石在228與白恐期間的角色愈為眾所周知,基於轉型正義的起碼要求,今日實不應繼續存在崇拜威權、「永懷領袖」之中正紀念堂。 三、建議轉型為「歷任總統圖書館」 討論中正紀念堂之轉型,除了客觀思考蔣介石總統在台灣的功過,仍應先回到上述2007年至2009年歷經陳水扁總統和馬英九總統所形成的現狀,即國定古蹟「台灣民主紀念園區」仍然存在,它的整體內容分為:正面牌樓、民主廣場、民主大道、中正紀念堂。如今談中正紀念堂之轉型,主要是就此古蹟最重要的四分之一,即堂體的名稱以及內容如何轉化,而不應侷限在銅像應否拆除的問題。 這幾年,國史館主張把中正紀念堂轉型為歷任總統圖書館,一方面是希望把總統副總統的檔案文物管理制度化,像美國和韓國一般,另方面是希望政府趕快處理中正紀念堂這個威權象徵,但是轉型的方向要有個脈絡,不宜天馬行空地想像;若能改為「歷任總統圖書館」,較能與過去的脈絡與現狀銜接,包括1949年以來在台灣的歷任總統副總統,其檔案文物都能在這個地方做系統性的、客觀的展示,以彰顯國家發展的主要軌跡,實有助於台灣國民意識的凝聚;更重要的是,如此轉型之後,這個園區仍然能夠符合當初指定為國定古蹟的核心理由:「本古蹟為台灣重要之政治空間,承載多數台灣住民二戰後的各種政治記憶,有其足夠的代表性。」如果轉型為人權博物館、美術館或立法院,則不但無法支撐這樣的意涵,且要歷經激烈的拆除或周邊大興土木以適合新的用途,勢必改變原來的景觀地貌。 此外,現有中正紀念堂的人力編制只要稍加調整,「從服務一位總統改為服務歷任總統」,其功能並不難接軌,程序上只要立法院通過廢止「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條例」、修訂「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若干條文,制定「國立歷任總統圖書館組織法」即可。其中,對於個別總統圖書館應如何由私人基金會與地方政府設立,最近有國史館出版的《他山之石:2022年韓國「總統圖書館」制度考察報告》可以參考。 四、結語 蔡英文總統一再強調轉型正義不是清算,而是在反省歷史之外,還能具有和解、團結的意涵,如今若能將中正紀念堂改為歷任總統圖書館,一元變成多元,不但蔣介石總統縮小了,而且可以看到二戰之後,藉由歷任總統的事蹟,顯示台灣如何從威權走向民主,以及如何由「反攻大陸的基地」變成以台灣為主體、並且自信面對世界的民主國家;類似韓國世宗市的大統領紀錄館一樣,此地可以彰顯我們國家——台澎金馬——74年來的歷史發展。 至於巨大銅像的問題,由於從檔案文物管理的角度而言,歷任總統應該平等對待,如果單獨存在一座巨大的蔣介石銅像不免突兀,若能順應諸多受難前輩的要求予以移除自為上策;但是牽涉國內不同族群不同政黨對蔣介石的感情與歷史評價頗有差距,所以中策是:保留銅像但不再有衛兵儀隊崇仰儀式,該處廳堂應作為威權省思空間、展示戒嚴時期人權受害的歷史。 東歐學者Arnold Bartetzky建議人們公開面對自己的歷史:「一個自由的社會應該要能容忍:不是所有在公共空間的東西都要反映或符合現今世界的觀點。這正是區別我們與獨裁、專制政權不同的地方。」這位藝術史學家反對盲目地攻擊所有不再代表今日價值的東西和摧毀爭議性的雕像:「假如我們繼續如此,我們將會失去我們大部分的文化傳承。」這樣引述並不代表我們主張要保留銅像,而是提供國人看待銅像的另類參考視角。 總之,不要因為銅像的問題繼續延宕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了,依照促轉條例的規定,對於「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並沒有規定以移除為唯一的處置方式,而是給予決策者裁量空間。轉型正義是與時間賽跑,籲請總統和行政院長速速決定。 (作者分別為專家學者、政治受難者)
自由廣場 2023-02-27
民進黨政府的轉型正義不能虎頭蛇尾

民進黨政府的轉型正義不能虎頭蛇尾

◎ 行政院推動轉型正義會報全體民間委員 「轉型正義」這幾個字從促轉會去年結束運作後,幾乎消失在輿情中,直到蔣萬安市長近來與二二八家屬的會面,才又重新登上媒體版面,可以預見這些關注在二二八後又將沈寂,僅能由民間持續努力。體制上轉型正義工程的停滯,究其根本,政治領袖的政治意志缺乏,與分散各部會的官僚運作制度,皆為原因。如果執政團隊無法把握所剩不多的時間積極補強,不但歷史會為蔡總統辜負的期待記上一筆,民進黨的轉型正義恐怕也難脫虎頭蛇尾之譏。 就「後促轉會」時期的制度設計上,原先希望用三層制來確保工程持續,以行政院長擔任會報召集人,領導資源龐大的各部會投入,理應勝過促轉會單一機關的效能,也能提高層級,調和機關間不同意見;新設的人權處作為幕僚單位與各部會日常聯繫協調。然而實際狀況,卻不如預期。 例如,退輔會持續公然反對法律明訂的銅像移除,主管的內政部噤聲,也未見政院表示立場;總統府持續修繕兩蔣「陵寢」,輿論解讀為軍方尊蔣有成,官員受訪用詞論調與四十年前相仿,蔚為奇觀。一般認為「較無爭議」的不義遺址,文化部始終以委託研究進行中來當擋箭牌,眼下發生的個案如華山司法園區,幸有司法院和台北地方法院積極與民團溝通,過程中主管機關僅列席旁觀,不提出任何立場。 再如「中正紀念堂」轉型,先前已有論者指出蔡總統八年恐怕進度還不如朝小野大的阿扁。儀隊仍在,展覽與龍前部長曾倡議的「功過並陳」相去不遠,轉型遙遙無期。文化部以「補助」民間團體徵件當成自己的主要成果,欲從中擇優方案作為修法基礎,似將官方責任委由民間承擔,路徑及共識正當性游移不明。其他如國民黨黨史檔案的調查徵集、加害者究責的法制完備、真相調查、受難者與家屬的照顧療癒等,進度皆令人擔憂。 綜觀而言,以一般官僚系統處理被認為政治敏感性的業務,本有其困難之處,公務員擔憂政黨輪替後的清算(並非無稽),對轉型正義的理念認識有限,受到個人意識形態的影響,或本位主義、以拖待變等,都可能是原因。但此處正是格外需要政治領導與政務官判斷與貫徹之所在。部會首長若不能嚴正看待,在龐雜公務中,下屬自然有所撿擇。總統若只看儀式只有道德呼籲,行政體系自然上行下效。 我們建議,蔡總統在最後任期內,除了國防外交之外,作為關鍵時期的政治領袖,應當持續為打造台灣成為更具韌性、民主更為鞏固的社群而努力到最後。具體工作是把握本屆立院會期,儘速完備各項業務所需的法制,例如指標性的政治檔案條例,已有基礎的促轉條例全文修正案,或部會發展成熟的其他修法等務必優先通過。 人們如何看待自身的歷史、怎麼面對未來,不可能繞開分歧的歷史記憶與族群意識,但保有差異不代表無法共同前行。執政團隊若不能堅守價值,輔以具體政策推進,我們只會持續看到歷史創傷淪政治口水,相關團體對二二八與加害者議題的主張,反而被前威權政黨民代與名嘴譏諷為「擁抱仇恨」,若旁觀此等荒謬而無作為,是對死難者尊嚴的踐踏,也是民進黨執政的一大諷刺。
自由廣場 2023-02-19
選舉結束 小市民有話要說

選舉結束 小市民有話要說

公投之感動與不捨 ◎ 宋醇誼 選前,全國各地都有一些熱心的高中生,為十八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案公投拉票,很感動,卻也很不捨! 一、感動的是,年輕世代還是有熱心參與公共事務的人,而不是像昨天一位體育老師投書所說「一堆不能吃苦耐勞又自高自傲的公主病、媽寶」!筆者要向他們的爸媽老師說:「你們的教育很成功」! 二、不捨的是,徒勞!勢必徒勞!先不談同意不同意,關鍵在修憲案的門檻太高,高得不像話。以這次公投來說,至少要有九六一萬九六九七同意票才能通過,再考慮地方性選舉投票率向來在六至七成之間而已,要拿到這個票數,根本天方夜譚! 三、國際上叫得出名號的國家,只剩新加坡青年投票得二十一歲,台灣得二十歲,其餘都十八歲、甚至十六歲了!這根本是台灣之恥!但這也是同學們的機會——全國高中生串連,強力且長期施壓,把它當作一個世代的政治運動,要求朝野盡速解決這個問題! 同學們,如果你們真能順利衝破「鳥籠公投」的修憲枷鎖,那麼下次爸媽炫耀他們的「野百合」、哥哥姐姐炫耀他們的「太陽花」時,你也可以挺直胸膛說:「我也有」! (作者任職金融服務業,新北市民) 藍白「仇恨牌」奏功 ◎ 秦靖 即將卸任的桃園市長鄭文燦、基隆市長林右昌,無法將自身的執政優勢轉移給鄭運鵬、蔡適應,這兩個縣市的得票比例再度退回八年前藍綠得票比約莫三比二的困境。 而施政滿意度連續四年奪冠的屏東縣長潘孟安,也無法將自身光環有效交給周春米立委,僅慘勝國民黨老將蘇清泉數千票。 至於台北市,更想不到,陳時中拿不到基本盤的三十五%的選票。這樣一位帶領台灣防疫兩年多有功的指揮官,卻無法有效拓展中間選票,證明藍白陣營的「仇恨牌」奏功,「下架民進黨」成了國民黨與民眾黨支持者的共同方向。 面對二○二四,民進黨高層應縝密思考如何化解這張仇恨牌,絕對是當務之急。 (作者為教育工作者,台南市民) 朝野的挑戰與隱憂 ◎ 陳文卿 選舉重挫,將使民進黨二○二四政權保衛戰更加艱困。可是如果說國民黨因此在二○二四就可穩操勝券,也言之過早。最直接的例子是,上次的九合一大選,國民黨也是宣稱大勝,可是繼之的立委、總統選舉,卻是民進黨贏了! 國民黨選後有兩大隱憂,一是強諸侯、弱中央;二是虎視眈眈的民眾黨隨時可能乘虛而入。就前者而言,勝選的縣市長多為個人因素,黨的「加持」有限。因此,不論是朱立倫主席、韓國瑜,或甚至趙少康要跳出來「割稻尾」,這些強勢諸侯可能很難服氣。反之,未來若由侯友宜、盧秀燕等人出馬角逐,恐又將重蹈如韓國瑜「落跑」之覆轍。 就後者而言,民眾黨雖仍無法獨自成事,但仍具關鍵影響力,尤其是若與郭台銘結合,實力不容小覷。民眾黨、郭董的動向,可能影響國民黨的布局。而上次國民黨黨內初選飽受怨氣的郭董,是否願意再與國民黨合作,不無疑問。 民進黨雖然失利,但中央執政權仍握在手中,如何及早敲定立委及總統候選人,並重整戰鬥內閣,應是當務之急。 (作者任職環保服務業,新竹市民) 兩位日本人的選情觀察 ◎ 薛廣澤 本次九合一地方選舉投票前,有兩位「外來和尚」表達他們的看法。 一位是日本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他十月底在其臉書發布台灣地方選舉預測,直指在二十二個縣市當中,民進黨只能拿下五席,其餘為國民黨十五席、台灣民眾黨一席、無黨籍一席,此預測與選舉結果幾無二致(無黨籍多一位金門縣長)。 另一位是關注台灣政治界數十年、曾任職日本朝日新聞社的資深媒體人野島剛,他也再度飛來台灣觀察。他認為民進黨在此次選戰存在兩大不團結的狀況,首先是「台灣民意」的不團結,以及「民進黨內部」的不團結。他認為民進黨此次選戰並不有利,重點是大輸還是小輸。 但野島剛也表示,台灣地方選舉比起總統加立委選戰有很大的不同,地方選舉並不能完全代表全國性的總統選舉發展,投票取向也不相同。總統級的全國選戰更注重台灣的未來及兩岸關係等議題,但在地方選舉,選民投票的焦點多放在個別候選人身上抑或是經濟問題。 個人則認為,這次選戰結果顯示,台灣的政治文化缺乏尊重體制的習慣,重視「結果的可接受」遠超過「程序的可接受」。對違反體制的言行缺乏有效禁止、嚇阻的能力,反而只鼓勵有企圖者縱橫裨闔、冒進圖功,才是更嚴重的問題。 (作者為高中教師,彰化縣民)
自由廣場 2022-11-27
新竹人談縣市合併升格

新竹人談縣市合併升格

「復合」不一定要升格 ◎ 陳文卿 轄區重劃涉及的層面十分複雜,照理應先有全盤性的國土規劃,而非僅針對某一縣市來做考量,更不宜因人設事。 打造台灣成為科技島並創造高GDP的新竹科學園區,橫跨新竹縣市,產業發展所涉及的用水用電以及環保問題,分處兩個行政區,確實平添困擾。因此,縣市合併後可提高行政效率,不論廠商或民眾都樂觀其成。 但是合併是否一定要升格?嚴格來講新竹縣市不是合併,而是「復合」。因為新竹市與嘉義市本來就是在一九八二年分別從新竹縣、嘉義縣獨立出去而成為省轄市的。當時政府組織是由中央、省及直轄市、縣及省轄市、鄉/鎮/縣轄市,而組成的四級架構。可是精省之後,台灣省政府已虛級化,「省轄市」基本上已毫無意義。中央直接指揮被稱為「都」的直轄市與縣,也就是說實質上所有的縣也都是直轄縣了。 但若為了新竹縣市升格為直轄市,據傳聞還要將彰化、雲嘉嘉也拉近來陪襯升格,如此一來全台灣就有九都了,本島僅剩屏東、南投、苗栗、宜蘭、花蓮、台東六個縣及基隆市,數目竟比直轄市還少,未來這些縣似乎都要被視為「偏鄉」了,對這些縣民的感受不能不考慮。且新竹縣市合併後人口數,仍不符合成為直轄市的條件,修法恐怕又要鬧翻天。因此,我認為最簡單的做法是新竹縣市「復合」,但不一定要升格為直轄市,避免國土規劃大計流於因人設事之譏。 持平而言,檢討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合理性,讓不論是直轄市或縣都能獲得公平的財政資源,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作者任職環保服務業,新竹市民) 「喝好水」公投證明合併之必要 ◎ 范綱植 談新竹縣市合併,不妨先看四大公投之外,新竹市發起的「喝好水」地方公投,雖以壓倒性逾13萬同意票獲得通過,但由於主要河川水系貫穿新竹縣市、水庫又位於新竹縣境,必當以大新竹整體進行規劃管制,才能實現。 又如目前市民最有感的交通壅塞問題,現今幾乎只能仰賴高速公路及東西向快速道路,公路系統因分屬不同地方政府而無法通盤規劃改善,更遑論集中資源發展大眾運輸系統。 且竹科主園區雖座落於新竹市,但高科技聚落早已逐步擴增至新竹縣、甚至苗栗竹南、頭份,跨越數個行政區,應配合大新竹城市整體規劃,進一步打造世界級高科技走廊,才是長遠之計。 因此筆者認為,就當前大新竹地區發展,縣市合併可產生「1+1〉2」的治理綜效。 (作者為新竹人,任職於大學)
自由廣場 2021-12-24
改國徽現在是好時機

改國徽現在是好時機

改國徽現在是好時機 ◎ 張惠和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更改過國徽,至少包括中華民國、蒙古、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西班牙、比利時、菲律賓、紐西蘭、義大利等國家,都有更改過國徽。因此筆者建議內政部應立即進行評估,如果有高度共識,可比照「身分證明文件再設計」活動進行徵圖,希望不要讓台灣人民等太久。 (作者為退休公務人員,新北市民) 1912-1928年,北洋政府使用十二章國徽作為國徽。袁世凱的中華帝國(1915-1916年)亦沿用十二章國徽作為國徽。1928年,國民政府將黃埔軍校校旗上的青天白日標誌成為國徽。   車輪牌換成大圓白日 ◎ 何建毅 筆者認為,倘若在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更改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恐將再面對國民黨保守派在立法院的破壞性強硬反對, 因此建議只將白色車輪牌換成大圓白日,維持「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原配色,使國旗得以早日脫離中國國民黨黨徽才是。 (作者為高雄市民) 連國旗也一起換更好 ◎ 蕭嘉弘 時代力量立委提案「更改國徽」,感覺歷經紛擾的時力,戰力回來了!在立院民進黨團的支持下,提案在院會中順利通過。無奈國民黨上下再次集體歇斯底里發作,放不下魚目混珠的現狀,除了自爽外,也反映了將中華民國「私有化」的心態。 個人認為,國徽若更換,可以考慮台灣百合圖案,或是連國旗也一起規劃更換,徹底擺脫黨國時代陰霾,迎向台灣新未來。 (作者是特約領隊導遊,台北市民)
自由廣場 2021-02-01
台灣女性談總統大選

台灣女性談總統大選

氣得決定出來投票 ◎ 詹宜珊 看完星期日的總統辯論會,讓平常對政治冷感的我決定站出來投票!難以想像台灣會有這種素質的總統候選人,沒有一點政見表現,只有空虛的口號,加上理歪氣壯的態度,意圖吸引一些韓粉同溫層的支持。 總統大選唯一辯論會12月29日下午舉行,三位候選人韓國瑜(左起)、宋楚瑜、蔡英文同台辯論;事後很多網友公認,韓國瑜的表現足堪被評價為總統大選「史上最沒水準候選人」。(圖取自自由電子報YouTube)   針對媒體提問關於新莊王小姐事件請韓國瑜提出解釋,但他並沒有正面回應,反而痛罵是沒水準的媒體。然身為公眾人物,受到大眾的檢視本就理所應當,更何況他是要參選領導整個台灣的總統候選人,全民的未來都將交到他的手上,這樣的情況下且不說媒體,我想任何一個小老百姓都有資格來請教他這個問題。而他顧左右而言他,甚至還提是不是要知道他「什麼時候不是處男」?請問這是一個身為政治人物能夠隨意說出口的嗎?連娛樂圈的藝人都要接受放大檢視,因為公眾人物的行為會對很多民眾造成影響(尤其青少年),接受檢驗是身為總統候選人不可逃避的義務,若韓國瑜沒有這樣的體悟,別說你想當總統,我認為連政治圈你都不應該進入,或許當個貨真價實的「庶民」,對你來說會是更好且更自由的選擇。 (作者任職電子產業,新北市民) 請為下一代思考 ◎ 陳韋如 我的核心價值是:國家主權、經濟自主、反核能。我關心政治,但不盲目成為誰的粉絲。二○二○大選不能投泛藍!這不是藍綠問題,而是國安問題! 我觀察泛藍支持者,分為三類: 第一,五十五歲以上中老年人,分為外省人與本省嬰兒潮世代,前者具統治方優越感,痛恨與自己不同顏色。後者則是搭上經濟起飛而生活無虞的人。相較上一輩,這類人享受自由,卻根深蒂固認為顧好自己就好,深怕自身利益被搶走,輕視自己的社會責任,從不反思得利的同時,國家正失去了什麼。他們說台灣太自由,殊不知這份自由讓他們過得很好、想說什麼都行,但當被質疑,他們無法接受甚至攻擊對方。 第二,卅五到五十歲中年人,受過教育自視甚高。有些是酸民,有些是政治冷漠。冷漠與無知限制了思考,用明明有讀書卻好似沒讀書的腦袋,去接收或散佈詭譎偏誤的訊息,邏輯不通無法理解。往往認為當個政治不沾鍋很高尚,卻指責取笑關心國事的人。 第三是被牽著鼻子走的人,最大特徵就是懶!缺乏主動思考,找不到核心價值,通常會盲目支持或反對卻不知實際內容;或當有人覺得不好而謾罵,自己也覺得真的不好;或喜歡引用某人的話卻搞不清楚真實性與意涵。 以上三類人有個共同的特性,總是認為跟他們不同的就是被洗腦! 事實上,如果不懂得思考與合作,台灣將無力迎戰未來。各種資源越來越缺乏,下一代面對的只有更競爭與訊息混濁的環境,不能再只顧自己,也不能短視近利,更不能逃避閃躲,因為,很可能現在短暫獲得的快感,將來回報的是萬劫不復的後果。 而那些冷漠的人,不只失去自身權益,也忽視下一代要付出的代價。你的冷漠,是去漠視你該盡的社會責任,然後包裝成這個國家的敗壞影響了你。 大選剩下十天,請為了下一代,思考吧!(作者為全職媽媽,台北市民) 我不喜歡蔡英文 但更討厭韓國瑜 ◎ 周雅嫺 反滲透法當然要在十二月卅一日通過。 不在總統大選之前通過,難道要等「影響」總統大選之後才通過嗎? 萬一不幸讓「中國大陸」喜歡的那個候選人當選,那台灣不就完了,人民不就完了。我們可不想突然變成被「阿陸仔」管理的人民。 良心說,我不喜歡蔡英文女士,因為她的說話方式,但是我更討厭韓國瑜先生。 這是一個不知感恩又極度貪權的政客。看他對王金平先生的背叛,完全不知感恩,讓一個老先生僵在原處無法轉身。如此的船過水無痕,沒有真心誠意的對待「對他」提攜,「對他」有恩的人,這樣的人還要支持他嗎? 為了防止中國大陸利用各種方法支持他、幫助他,反滲透法十二月卅一日一定要通過! (作者為家庭主婦,桃園市民)
自由廣場 2019-12-31
印證韓國瑜選情江河日下

印證韓國瑜選情江河日下

青年學生談國政顧問團 ◎ 林子堯 韓國瑜率先公布國政顧問團名單,暫且不論陣容如何,但光是公布的時間如此之早,其實已經印證韓選情的確是江河日下,包含中國時報八月十六日社論「韓國瑜的民調下滑危機」,都已表達類似看法。甚且,若回顧過往總統與市長候選人的顧問團公布時間點,已可窺見兩黨陣營此消彼長的態勢。 過往民選總統,率先在競選過程公布國政顧問的是民進黨籍的陳水扁。2000年3月10日及13日,公布國政顧問團名單,由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為首席顧問,網羅各界重量級人物,為一週後的投票起了關鍵作用。2008年馬英九競選時,則是在投票前一日才公布近2000人的學界支持名單。從以上兩例,實不知張善政為何會強調許多人不敢列名是怕被追殺,難道馬英九初次競選總統時,列名的學者校長就不怕當時的執政黨追殺?是怕被追殺、還是不願意被韓國瑜利用?箇中差異是張善政必須思考的。 另外,由於台北市長的首都地位特殊性,近年候選人也流行公布市政顧問名單,如連勝文是在投票前二個月9月24日公布,而丁守中則更早一個月,在8月15日就公布市政顧問團名單。柯文哲則是投票前三天11月26日才公布自己的市政顧問團。從八月到十一月,或是八月到隔年三月,這樣相去甚遠的時間點,再看選舉結果,我們可大致推出「越不穩的人越早公布」,也多少了解韓國瑜此刻推出這些專家學者的用意。 不論連勝文或韓國瑜,都因為負面新聞不斷,候選人條件不佳,需要有社會形象佳的人為其妝點門面,但意義其實不大,因為選民最終還是以對候選人的喜惡決定支持對象,而非顧問團。或許,這也是為何張善政一再強調,這些人本來是為他自己參選所用,如今借將給韓國瑜。但許多顧問團成員德高望重,真的願意為韓所用?他/她們審度時勢之後不願曝光的決定,恐怕更值得韓陣營檢討、深思。 (作者為台灣大學國發所兩岸組碩士生) 張前院長發言 心態可議 ◎ 羅鉦 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國政顧問團名單出爐,總召集人張善政說,顧問團部分成員之所以沒有公布,是因為這些人「擔心被查水表、查稅」,不願曝光。 前行政院長張善政在記者會上指出,其實還有100個顧問因為有顧慮而不想掛名。(記者簡榮豐攝) 張擔任過行政院院長,並非無名之輩,發言要有證據,不曉得能否舉出一個蔡英文政府對反綠人士「查表查稅」的具體案例?畢竟,以前任閣揆身分,指控民主政府打壓異議人士,何其嚴重!張前院長應該要有更完整、具體的說明。 此外,張前院長指責蔡政府製造「寒蟬效應」,導致顧問團部分成員不願曝光;但為何仍有一百位成員敢於出面,不怕因「反政府」而被清算?張自己又為何敢公然抨擊政府,而不怕「威權政府」制裁?難道都是一群死士?也請張前院長一併說明。 筆者認為,張前院長的發言,不無製造假新聞之虞,用無中生有的說詞,不惜以破壞國家形象來謀取政治利益,其心可議。吾人慎勿輕信! (作者為政治大學教育學院研究生,新北市民) 「前科紀錄」大打臉 ◎ 賴彥丞 以國民黨籍總統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唬爛政見、草包治市,能組成什麼樣的國政顧問團,本來就不令人有所期待,如今顧問團亮相果然了無新意,盡是些前朝馬時代的舊臉孔。難道國民黨內是捉襟見肘到沒其他新秀人才了嗎? 韓某宣稱他參選目的是為了「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然看看他那老藍男顧問團「前科紀錄」,卻是對其國政願景的一大打臉:這些顧問在馬政府時代掌政,政治面替「九趴總統」助紂為虐,各種親中舔共、出賣主權的劣行罄竹難書,縱容中共統戰黑手蹂躪台灣;經濟面六三三政見全面跳票,不體恤民情還恣意油電雙漲,失業率居高不下、青年處於22K低薪苦難深淵。這樣的顧問團隊過去正是讓「台灣危險、人民痛苦」的元凶,今日韓國瑜任用這些人卻期許他們帶動台灣進步,豈不荒謬? 昔日馬政府執政八年大失民心,這些老藍男官員當然有脫不了的連帶責任。韓國瑜用一個早已被民意徹底否決、唾棄的馬朝原班人馬當顧問團,其夸夸而談的國政論述實在難以服眾。 (作者為中興大學學生,台中市民)
自由廣場 2019-08-19
八成年輕面孔 令人感動

八成年輕面孔 令人感動

◎ 鄧鴻源 反紅媒大遊行,筆者躬逢其盛。有網友表示「台東到台北不是很遠的,我也來了」、「我婆婆說幫我們帶小孩,讓我們夫妻去參加」、「加油!香港人也支持你們」,還有許多人特別秀出高鐵車票。 民眾交通與食宿費自理,現場也沒有椅子,一站就是兩三個鐘頭,參加者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年輕人,大部分工作由義工幫忙,結束後沒有留下垃圾。 反觀韓某的造勢活動,有免費遊覽車可搭,也有免費便當可吃,有椅子可坐,天氣熱時可以躲進醫院與百貨公司納涼,參加者七、八成以上是中老年人,為了十八趴利益而支持韓某,看不到有何高貴的訴求。集會結束後,留下一大堆垃圾。 比較館長與韓某的造勢活動,格調真的高下立判。 誠如館長所說:「台灣人必須保衛自己的國家,不分政黨、不分年紀,只要是台灣人都應該站出來。像《中天》這種媒體,多少人被它洗腦,這種媒體滾出去就對了啦!」 黃國昌則要求立法院快修法,NCC也要硬起來執法,這是正確的,否則罰款那麼少,如何有嚇阻作用?尤其是收買眾多小吃店讓顧客只看中X一台,應該加速處理。 (作者為大學教授,新北市民) 從孤單到感動 ◎ 林倩如 週日看到凱道集結這麼多年輕人,聲援「紅色媒體滾出台灣」的運動,心裡非常感動。本以為年輕人只會在手機與電腦前玩樂打屁,漠不關心政治,顯然年輕人的覺醒,能讓台灣的地位更堅強! 我是個經歷白色恐怖戒嚴時期、一黨專政、美麗島事件、野百合學運、廢除萬年國代、總統民選……等台灣民主進程的見證人,也是受國民黨洗腦教育最完整的一代。 即便自己是國小代課老師,每每教到社會科裡的台灣史,就是輕描淡寫地唸過,也沒有學生會發問或覺得有矛盾,尤其對於日治時期和民國元年至三十八年這段重疊時間的台灣史。 多年後我漸漸將內心的疑問釐清,頓悟國民黨教育對我們這一代的思想改造有多麼的根深柢固,我接受的教育裡有許多的假訊息、假歷史,就像今日的紅色媒體在洗腦台灣人一樣。想當初國民黨教育我們漢賊不兩立,而如今卻要兩岸一家親,我在錯亂的世代裡成長了幾十年。 我常常覺得很孤單,因為周遭的人多數害怕中國打過來,覺得台灣人不應該挑釁對岸,要和平相處就有飯吃。殊不知時勢比人強,當大家都沉默時,就是一種默認,當兵臨城下無人反抗時,就被輕易的統一了,而血腥就在統一後開始。想想西藏、新疆維吾爾族,更要想想正在垂死搏命的香港人。 (作者為代課教師,台北市民) ◎ 邱炳進 雖然下雨,但「拒絕紅色媒體、守護台灣民主」集會群眾擠滿了凱道,沒有人因雨離去。現場沒有椅子,沒有便當,沒有一輛遊覽車,更大的驚奇是,現場八成以上都是年輕的面孔 ,反映了台灣年輕人對穩住自由民主生活方式的關切與憂心。 「台灣的民主正在下雨,請大家為台灣撐傘」,那麼多的年輕人走出來,證明台灣仍充滿希望,應該省思的反而是政府單位,例如主管機關NCC,仍對這種為敵國搖旗吶喊的媒體束手無策;中央、地方政府機關還要繼續拿台灣納稅人的血汗錢支持「一手拿中共補助,一手在台灣製造假新聞」的紅色媒體嗎? (作者為退休教師,台北市民)   胡志強知恥否? ◎ 蔡敏雄 六月二十二日,在韓國瑜台中的造勢場上,前國民黨副主席、現任紅媒旺旺中時集團副董事長胡志強,砲轟民進黨政府手握行政、立法、司法三權,是「吃相難看」。 胡志強不檢討統治台灣逾半世紀的國民黨,才是眾所周知通吃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吃相難看」的大胃王,還在上個月聆聽負責一國兩制、統戰任務的中國政協主席汪洋訓話時,向汪洋鞠躬彎腰,且「彎」相難看至極! 當二十三日,上萬群眾不畏大雨淋身,湧進凱道,為守護台灣民主自由,捍衛國家主權,呼籲政府要嚴厲制裁製造假新聞、造謠、為中共進行統戰、危害國安的紅媒,且高呼紅媒滾出台灣時,身為紅媒集團第二號人物的胡志強,知恥否? (作者為醫師,台中市民)
自由廣場 2019-06-24
人民頭家談帶職參選歪風

人民頭家談帶職參選歪風

◎ 張勳慶 時代力量立委已經提起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修正案,將朝向一旦宣布在職參選便是辭原職,退還選舉補助款。從民主政治就是責任與信守約定而論,此一修法的確可讓國內選舉體制朝向正面發展,降低「權錢一體」的歪風。何況當初選舉補助款是補助原職,不是要你拿去再押注參與另一場選舉的本錢。 公共工程得標廠商,中途落跑要賠款,難道民主選舉,主權在民,還比不上鋪柏油和換路燈? (作者任職文教機構,新北市民) ◎ 洪長源 有辦法的人甚麼都選,選上議員繼續選立委,選上立委想選縣市長,選上縣市長想選總統。縱然沒當選,補助款也領到荷包滿滿。領了補助款卻又不好好為民服務,只是騎驢找馬盯著更好的職務,把補助款當成福利。所以不僅帶職參選要追回補助款,包括判決當選無效、犯罪羈押或免職、自行辭職、因通緝或其他因素全會期皆未出席者…,都應追回選舉補助款,因為他已有負選民所託。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彰化縣民) 廢除選舉補助款 ◎ 吳一忠 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43條第一款,當選人得票超過當選票數三分之一以上者,可得到每票三十元的補貼。即使賄選被判當選無效,依法仍可獲得補助。此早已不合時宜,是該檢討的時候了! 有人說制定選舉補助款,是給無資源和低下階層的人參政機會,因為選舉花費龐大,補助乃天經地義。然而我不解的是,民眾投票選舉,希望參選人能履行政見為民服務,並非為了贊助候選人競選支出。何況當選後還有月薪可領,政府為何要補貼選舉贏家? 希望政府能盡速立法,廢除選舉補助款制度,避免不必要的質疑和紛爭。 (作者為榮民,嘉義縣民)
自由廣場 2019-06-18
台灣新生代談香港反送中

台灣新生代談香港反送中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還保有選擇的權利,我們可以自由的接受各方訊息並發聲。然而看看香港,大部分的媒體已被中資買去,上街抗爭換來的只是武警暴力相向,我們想要這樣的生活嗎?
自由廣場 2019-06-17
小英總統,妳到底在說甚麼?

小英總統,妳到底在說甚麼?

初選民調規則已經「調」成對小英有利的方向走,小英更該展現民主精神,體認民主就是人民作主,而非讓人懷疑試圖抹煞最後的初選結果。
自由廣場 2019-06-09
選民談民進黨初選民調

選民談民進黨初選民調

排藍+手機民調 或可考慮 ◎ 劉瑩 各黨的黨內總統民調,目的是精確找出最能勝選的人,所以技術上必須因應科技的進步跟社會的變遷做出調整,才能維持準確度。比如中央社在2016年一月五日報導,美國超過九成的成年人擁有手機,只有手機沒有固定家用電話的用戶達四十七%。為反映社會變遷與訪問的代表性,近年來民調機構紛紛提高手機訪問的比率。比如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在2012年美國總統選舉時,手機民調比率還不到五成,2015年已經到六十五%,2016年大選年更將手機民調進一步提高至七十五%,就是個例子。 反觀台灣,手機普及率超過美國,也有三成左右的人沒有市話只用手機,但台灣總統選舉手機民調比率卻掛零!以我家為例,市話其實都是老祖母在接,其他人只用手機。青壯年因為習慣使用手機而未被納入黨的決策裡,這樣的民調精確性大有問題。 建議卓榮泰主席去看看駐德大使謝志偉的臉書,對明年這麼重要的總統選舉,他給民進黨的建議是排藍加手機民調。身為黨主席,做出最精確對手干擾最少的初選民調,是你的義務與責任,請民進黨重視真的會去投票支持你的泛綠民眾,尤其是青壯年的意向;分裂了就該更努力的找出最能凝聚泛綠共識的候選人,無論輸贏,至少做了對的事。 (作者為醫師,台北市民)   太冒險、改規則難以服人 ◎ 林清淵 現行民進黨內總統初選的民調方法並未包含手機。近日在多份民調顯示蔡、賴兩人差距確實拉近後,二○二○是否採納手機民調又掀起蔡賴陣營一陣交鋒。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受訪時表示,過去採用家戶民調,是因為沒有作弊空間,手機則可能有別的狀況,但他個人也認同,民調越接近真實越好,他也抱持開放的態度來談,如果雙方都沒問題,黨部也可以配合。 羅秘書長的發言是有爭議的,如果手機民調可能引發家戶民調所未可預知的作弊空間,一旦總統候選人出線後發現有舞弊甚至遭統派或中共操弄,民進黨將遭受毀黨的危機,黨部怎能沒有黨章制度的堅持,只因雙方都OK就配合?民進黨的初選制度包括民調的方法都已經公告,區域立委初選都已用交互民調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為人量身訂做,很難說服「民主進步」這四字。 雖然台灣的手機都是實名制,申辦時要出示雙證件,然而,隔行如隔山,首先,家戶電話都有地址可以核對,手機卻無(目前法律如此),無法確定受訪者戶籍地,很難做出民調的科學分析以及取樣人口的正確分佈;其次,同一人可擁有多支手機包括公用和私用,還有,中共可利用人頭買SIM卡,搶手機民調介入政黨選舉,甚至不排除買通電信業者,截收民調電話,一經截收立即轉接至特定電話作答(別以為這是天方夜譚),衍生出弊端太多、也太容易。 與其採納手機民調不如黨員投票,而且也應該討論後在下次適用。否則,比賽都進行一半了還改規則,太冒險,容易被各方勢力見縫插針,蔡賴陣營及黨中央應深思。 (作者為營建業安全衛生管理師,台中市民)
自由廣場 2019-05-06
這三個人都推給媽祖

這三個人都推給媽祖

郭台銘想選總統卻說神明意旨,這就耐人尋味,是挾媽祖、關公以自重?還是要媽祖、關公為他背書?是不相信民主機制,因為民主也不能當飯吃?還是認為君權應該神授?
自由廣場 2019-04-19
談民進黨延後初選

談民進黨延後初選

對小英比較公平 ◎ 林正二 在國民黨未出現人選及柯文哲未表明是否參選前,民進黨確實不宜匆忙推出總統侯選人。初選延長一個月,對小英比較公平,縱使輸了,支持者也比較不會反彈,有利於整合團結。 由於小英總統宣佈連任前,各派系及賴前院長均表示支持,民進黨才未提現任優先,且簡化總統提名時程為二十幾天。未料賴卻突然登記參選,出乎各界意料。既然情況已變,當時的權宜規定是否適用,民進黨當然有權利重新討論。 (作者為退休駐美外交人員,新竹市民) 民進黨中執會今無異議通過,黨內總統初選民調作業延至5月22日立委初選作業完成後進行,詳細民調時間由將在日後中常會通過,圖為黨主席卓榮泰進場開會時的畫面。(記者王藝菘攝) 打了支持者一巴掌 ◎ 宋醇誼 民進黨延後總統初選時程,我看了各相關新聞網站的留言,罵的人比支持的人多很多。我認為這是當然。因為民進黨中執會這個決定,讓支持者頓失光環—原先自認為比國民黨初選來得民主、進步的光環!其實這幾天很多讀者投書都提到,蔡英文與賴清德都是不錯人選,誰出線就支持誰,但務必要謹守程序,不要破壞遊戲規則。延後初選時程「表面上」也許還不算破壞規則,但是已經足夠讓藍營支持者拿來恥笑綠營支持者說「你們還不是一樣爛!」民進黨打了支持者這一巴掌,老實說,恐怕比「破壞團結」還來得後果嚴重吧! (作者任職金融服務業,新北市民) ◎ 徐嘉欣 民進中執會決議延後總統初選時程,讓人懷疑這還是「民主進步」黨嗎?民進黨向來以民主自居,怎麼在總統初選上如此扭捏?如今決議延期,難免給人想像的空間,而且拖得愈久,問題只會愈多,製造更大的裂痕,真的有助於「團結」嗎? (作者為高中教師,高雄市民)   對大局沒甚麼影響 ◎ 張惠和 民進黨敲定延後總統初選民調作業,個人認為尚稱允當,畢竟初選的目的是為了贏得大選,第一次延後一星期是因為蔡總統出國拚外交,這一次延後是為了繼續進行協調作業,延後一個多月應該對大局沒甚麼影響,而且立委初選作業先行,也相當合理。再說,也可以打亂國民黨的布局。然而,期待民進黨中央能盡速研議,千萬不要再拖,以免影響政黨整體形象。 (作者為退休公務人員,新北市民)
自由廣場 2019-04-11
「統一」是什麼毒?

「統一」是什麼毒?

高雄市長韓國瑜聲稱「台獨比梅毒可怕」,引發爭議。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此表示,用性病比喻與自己想法不同的人,「不倫不類、非常不適當」,抹滅幾代台灣人努力的決心,也波及無辜染病的人。
自由廣場 2019-03-23
吳寶春為何讓人難過?

吳寶春為何讓人難過?

◎ 林泰瑋 中國近年來對於台灣的打壓層出不窮,或許使得我們都麻痺了,就像是住在隔壁的惡鄰居時不時上門咆哮,而我們選擇大門深鎖且冷眼旁觀。但吳寶春為了在中國發展事業,發表認同兩岸一家親且支持九二共識的聲明稿,更說到「身為中國人,是我的驕傲」,這卻掀起了超乎想像的巨大討論,更令多方人士皆感到憤慨且難過,我認為這是因為他戳中了台灣人心中的痛處。 吳寶春過去有著「台灣之光」的光環,原因在於他邁向事業成功的過程,就是我們台灣人引以為傲的「水牛精神」-不管出身、學歷、職業,只要肯認真打拚,就有機會成功,完成「向上流動」的夢想。吳寶春成為很多人崇拜的對象,關鍵就是他鼓舞了年輕人「有為者亦若是」的豪情。 然而,今天吳寶春的一紙聲明,除了徹底戳破當年他令人讚賞的霸氣:「中國巿場雖然有十三億,但全世界有七十多億,我不會把眼光只看在中國」,我們還可以看到,技術是否創新、產品是否優質、國際是否肯定,已經不是重點,重點是:要進入中國市場,就要向中國共產黨低頭,甚至不惜踐踏「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這個台灣人民的高度共識,也就是說,吳寶春今天這紙聲明,代表了他的妥協、轉向,甚至出賣。 台灣人對吳寶春事件的憤慨、甚至流淚,都是正常的,不過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擦乾眼淚,振作奮發,重新展現「我不會把眼光只看在中國」的霸氣。而吳寶春,不過是個商人吧,誰管他中國人驕傲什麼!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生)   吳寶春打臉韓國瑜 ◎ 賴彥丞 「中國巿場雖然有十三億,但全世界有七十多億,我不會把眼光只看在中國。」兩年前,麵包大師吳寶春曾如此對外霸氣宣告,如今看來卻相當諷刺:為了將產品打入中國市場,而稱自己生於「中國台灣」,支持「九二共識」,還說「身為中國人,是我的驕傲」。 雖然吳寶春在「降中」聲明惹眾怒後找韓國瑜救援,但其言論已經狠狠打臉選前言之鑿鑿要「政治零分」拋棄意識形態、選後卻立刻承認「九二共識」的韓某。證明「九二共識」本身就是「政治一百分」的強烈意識形態,背後「一中」思想之終極目標就是中國要統一台灣,將台灣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 韓國瑜說,吳寶春只是個單純的生意人,能夠在不過度碰觸政治下開創事業云云,實在荒謬。試問:一個生意人好好經商,竟要被逼發聲明承認九二共識,難道這不是強烈政治干預所造成的?韓國瑜既然自認是為了「保護市民」而和吳寶春開記者會,那就該大力譴責那些以政治壓迫霸凌市民的中國政府及網民才對啊!可惜,把九二共識當神主牌的韓某只是中共的奴才! 從吳寶春事件可以看出,韓國瑜雖未上任卻已經不及格,因為,未來要是高雄遭中國打壓,可以預期韓市長會像吳寶春一樣,把尊嚴擺一邊,任由中共踐踏、蹂躪! 吳寶春的聲明不過是中共當局「以經促統」的冰山一角罷了,如果我們台灣人會對吳寶春之言感到憤怒、從而認清九二共識的險惡(有些人還天真以為九二共識是一邊一國),那就更該譴責以認同九二共識作為縣市合作前提的韓國瑜,以及那些高喊兩岸一家親的泛藍政客。 (作者為中興大學學代會學生議員,台中市民)   何必花力氣生他的氣? ◎ 古志誠 說實在的,吳寶春要到中國做生意沒人攔得住他,如果要「背叛台灣」,也沒人攔得住他,這些都是他的選擇,自甘淪落當中國共產黨同路人,我們何必花這麼大力氣生他的氣?中國五毛逼迫吳寶春就範的「目的」,不就是要看台灣內部分化、互鬥互罵嗎? 中國處處打壓台灣國際地位和空間,吳寶春這齣戲,不過就是「以商逼政」的老套,目的在於破壞台灣人的團結,因此,蔡總統迴廊談話希望國人「一致對外」,她的心情不難理解。但是,別忘了,團結也是我們每個台灣人的責任,吳寶春胳臂向外,就隨他去,台灣「內部的靈魂」此刻更要團結! 我認為,沒有靈魂當內餡的麵包,是不會好吃的,尤其摻雜混沌黑心的「九二共識」和兩岸一家親的「虛偽餡料」。好不好吃往往看心情,這就是為什麼柯文哲一句「兩岸一家親」,就被台灣年輕人和網友視如寇讎了!
自由廣場 2018-12-12
連選務都做不好

連選務都做不好

  ◎ 何云 昨天,筆者於午餐後前往投票所,排在已成長龍的隊伍最尾約五十分鐘後,聽說八十歲以上老人可以不排隊進入投票,所以八十八歲的筆者就脫隊到投票所門囗,向守衛在門口的警察先生詢問,是否可以進去投票,他回說,他不知道有這回事,而不讓我進去,於是我又到學校大門口,向守衛的警察先生提同樣問題,他回說可以到投票所試試看。我雖可算是身體還硬朗的老人,但是走動且站了一個小時之後,右膝蓋的老毛病開始痠痛,百思之後,生平第一次決定放棄投票而回家。 今年的選舉和公投乃民進黨完全執政後第一次舉辦的,可是行政院和中央選舉委員會似乎對於投票所和選務人員未做適當增加,應因對策闕如,致使各地投票所大排長龍,有權投票者寸步難行,投票時間不管各縣市人囗多寡(新北市:三百九十九萬二千多人,連江縣: 一萬三千多人),一律規定八個小時,又不顧延長二小時的識者建言,亦未顧及高齡老人的體力,另訂優遇辦法等,可謂是此次選舉的一大敗筆,亦令人對於民進黨執政增加一項失望和期盼下次大選會有所改進。 (作者為高雄市民) ◎ 蔡美珠 投票所被塞爆,投票至少要花費三十分鐘起跳,或至一小時左右,有人更直指公投作業繁複,才會導致大排長龍。 其實自由廣場「1124選務危機:投票大塞車 恐狀況百出(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44706)」,文章就指出因為公投綁大選且公投案多達十案,又因選舉投票權人要滿廿歲,公投投票權人僅需滿十八歲,此一差異增添投票所作業困難度。可惜選務機關未能防患於未然,採取選舉與公投分開兩個教室投票等措施,實在感到相當可惜。 還好多數選民都能耐心投票,並順利完成。期待選後選務機關好好檢討並實施修法,但個人認為最簡單的作法應該是將選舉跟公投分開辦理! (作者為退休教師)
自由廣場 2018-11-25
企業人談高雄「韓流」現象

企業人談高雄「韓流」現象

那些隨韓國瑜到處跑的反年改份子 ◎ 蕭恭平 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說蔡英文是台灣歷任總統最差的,事實上,最差的應該是馬英九。他上任後不僅經濟成長率逐年下降,而且二○一六年還不到一%,幾乎接近零成長。很不幸,吳敦義還是副總統,真不知他為何還好意思批評蔡總統? 反觀蔡總統上任後不僅經濟成長率一直上升,且出口也不斷成長,如果出口持續成長,台灣甚至還有機會再締造經濟奇蹟,畢竟台灣經濟奇蹟是由二十多年的出口持續擴張所創造出來的。 台灣經濟奇蹟的唯一遺憾,是那些辛苦締造奇蹟的勞工們,未能享有像軍公教優厚退休待遇而過著艱苦的生活,原因是當時執政的國民黨根本缺乏公平與正義的素養。如今還有一些有錢有閒的退休軍公教,因抱怨利息減少,打著反對民進黨政府的旗幟隨韓國瑜到處跑。他們可曾有機會看到、體會到舊制退休勞工的艱苦生活? (作者為績優貿易公司總經理,台中市民)   看人不只看口才 ◎ 劉宗霖 經營企業,我們用人不會只看口才、看演技。我們會努力去打聽、了解他的能力。今天看高雄選情,一個滿口油腔滑調,胡亂漫天喊價,口不擇言,什麼摩天輪經濟、太平島挖石油等,根本不具理論基礎與實務的可行性,甚至把白玉蘿蔔當作白玉苦瓜,胡亂吹噓,這種人空降到高雄,想管理一個這麼龐大的市府機構,他有能力嗎?他在北農擔任總經理的成績,還遠不如一個青澀、但認真的小女生,「韓粉」竟然把他當救世主? 由於在高雄設有分公司,筆者北高往來頻繁,這幾年來,看著高雄市容的變化,包括愛河、美麗島捷運站、文化藝術廊廓等等,有如一個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充滿自信。 高雄市原本污染嚴重,在重北輕南的國民黨舊政權長期治理下,有如被遺棄的灰姑娘。公平地說,民進黨經過長時間的煎熬(年輕人恐怕不知道「美麗島事件」吧),經歷無數次的選舉,高雄市執政團隊獲得市民們的合作與相挺,才有今日的成果。 選舉是選「賢」和「能」,還要選出有品德、有學識以及了解港都、鍾愛港都的候選人,要看他是否了解高雄各區的需求?是否有決心跟高雄市民共同打拚、榮辱與共?而不是急就章「南漂」,以胡吹叫賣譁眾取寵騙取市民的選票賺一筆選舉補助款,然後等著下一次台北市長選舉時,趕快「北漂」登記參選! 高雄真的要選對人才好。 (作者現職國際運輸公司總經理,台北市民)   他們會更瞧不起台灣人! ◎ 陳岱明 國民黨推舉韓國瑜競選高雄市長非常荒謬,一個形象極差的非高雄人操作什麼?造勢擾亂?他造勢的錢哪裡來?到目前為止看不到他的具體政見,他的手勢語氣就像電視推銷電器的直銷口號而已!明明知道選不上,只有一個目的,利用台灣民主自由存心摧毀台灣民心。請大家告訴大家,不要被他煽動顛覆我們台灣的國家政權。 我們都了解馬英九早已經和對岸唱和,佈局台灣如何合併統一,所以執政八年不建設、不徵兵、企圖弱化台灣。然而,我是很早進入中國大陸的台商,很不以為然。廿多年來,我看盡整個大陸板塊各省各自為政,北京人瞧不起上海,上海人看不慣廣東,福建人不甩其他省,都說「那些外省人…」 假若台灣被統一,他們對隔岸小島會如何看待?一定會更瞧不起台灣人!國民黨啊!要覺悟,你們祖父輩如何被共黨打到撤退台灣,為什麼還要被共黨摧殘為「戰敗的國民黨子弟」? (作者為設廠多國的台商)
自由廣場 2018-11-19
北漂這個假議題

北漂這個假議題

  ◎ 許宏儀 許多政治評論員認為,韓國瑜批判高雄又老又窮,年輕人被迫「北漂」討生活的議題,是創造高雄市長選舉國民黨數十年來罕見聲勢的重要因素。 韓國瑜挑起「北漂」青年的議題,巧妙的連結高雄百業蕭條的假意象,用最廉價的方式,扭曲了高雄幾十年來的發展,稍有思考能力的人都會認為可笑荒誕!我的父親定居台北,今年六十三歲,十六歲的時候就離開故鄉到台北工作,二十六歲創業當老闆,因此我也在台北出生,而自我有記憶以來,從未聽過他批評故鄉,因為他知道故鄉是他的根,台北則是他努力追求夢想的地方。 每個城市的產業發展都有其脈絡,高雄既然被幾十年前的國民黨政府定位成一個重工業城市,年輕人往其他城市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是再自然不過的社會現象!大多數的高雄人不抱怨,認真打拚,韓國瑜卻利用一張嘴污衊高雄,怎麼可能選得上高雄市長? (作者從事印刷業) ◎ 林修正 韓國瑜為諷刺民進黨高雄執政不力,炒熱青年「北漂」及「北漂返鄉」,成為媒體與國人關心的焦點。但熟悉過去數十年來的政策,就知道問題的核心在國民黨執政,且重點在中央政府,而非地方政府。 青年所居所住會注意三個問題,讀書、就業與方便性,而這也是北漂的重點。 我們只要看全台灣的大學成立時間和分佈,就知道大專青年的讀書狀況。台灣的大學,早期大多集中在台北及北部附近。像台大、政大、師大都是,甚至有「大學之道,在羅斯福路」之稱(台大、師大都在羅斯福路上或旁邊,而到政大要經過羅斯福路)。乃至總校區在台中的中興大學,他的法商學院也在台北。至於私立大學的輔大、東吳、淡江等,也是在北部,成立的時間都比東海早。偏理工的清華大學、交通大學雖然在新竹,但廣義來說,也算是北部。著名導演楊德昌是交大畢業。他說,他下課就回台北,對新竹根本不熟。 工科在南部還有成大,農科則是台中的中興,法政科就很慘。法律系都在台北,出了台北、新北就絕跡。政治系最南在東海。那你就可知道國民黨的大學分佈設計,相當程度是放棄南部。高雄有國立大學,因為升格為直轄市,才有高雄師範大學,而那已是一九七九年的事情了。 就業也是。一大堆公營企業、大銀行、大企業的總部,大多設在台北或北部。台塑、國泰(就是國泰人壽、富邦集團)、裕隆、遠東等都是這樣。當比較優渥且能發揮所長的工作都在台北,年輕人就算畢業要回南部,也找不到符合專長、比較恰當的工作。 至於生活條件。台大、長庚、榮民總醫院、三軍總醫院,集團經營的醫院,如國泰、新光、和信等,台灣這幾個大醫院、醫療體系的總部都在台北,台北可以耗費巨額資金,在市中心進行台鐵、高鐵、捷運共構,其他城市就不能。 造成這樣的結果,都與國民黨重北輕南的執政方式有關。現在狀況固然有所改變,但也僅能慢慢調整,無法藥到病除。 產生北漂的原因在國民黨,解決北漂問題更不能僅依賴地方政府。 (作者為中州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系主任)
自由廣場 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