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齊相關文章

台大校方擺爛 才應是繫黃絲帶的理由

台大校方擺爛 才應是繫黃絲帶的理由

國立台灣大學遴選管中閔擔任校長案,遭教育部駁回。(圖/NOWnews 資料照)   28日晚上的台大,有一場號稱台大師生挺管中閔的活動。結果現場學生很少,像藍天行動聯盟武之璋這種反年改的、深藍統派老伯伯倒是出現不少。看來台大學生蠻清醒的,或者,反正從來沒搞清楚校長是誰過。 台大還很有希望,但校方整個行政系統,恐怕要砍掉重練。從校長遴選爭議開始,管中閔猛打太極,什麼都不回應,台大校方則是猛和稀泥、勇於護航。「大學自主」很重要,但不應該成為學校裡最保守顢頇的一群人,逃避社會監督的擋箭牌;「大學自治」的價值也是在於學術、研究、教學自由的保障,但不包括教育行政可以不管法律亂搞一通。 這幾天還有另一群人,他們在威權時期對黨國體制侵害校園學術自由,從來沒有意見。現在突然變成自由鬥士,跳出來主張「大學自主」的價值。這群在威權時代一聲不吭的人,現在突然充滿自由派的理想,實在怎麼看都演不像。而他們對勇於面對質疑的人窮追猛打,但對於管中閔從頭到尾行使「緘默權」則是吹捧不已,也真是莫名其妙。 這一路以來,台大不斷以便宜行事的心態,處理管中閔的每一個爭議,應該為這場爭議負起最大責任。就以疑似論文抄襲問題為例,管中閔跟陳建良聯名發表了一篇會議論文,這篇論文跟陳建良的指導學生張瑋玲的碩士論文,在很多地方幾乎一致。面對質疑,陳建良說學生的論文才是引用管陳兩人更之前的手稿,所以不是抄襲。管中閔則辯稱,他根本不知道有這篇論文。 抄襲是學界最大的忌諱,所以一個負責任的校方應該做什麼呢?他們應該確實比對兩篇文章,釐清發生了什麼事。但,最後台大校方做了什麼?他們說這只是會議論文,不在學術倫理的討論範圍,就此結案。這就是台大面對學術倫理的態度?就是這種和稀泥的處理態度,台大師生才應該去傅鐘下綁黃絲帶吧? 就算管中閔只是本篇論文的掛名者,誰抄誰這件事和他沒有關係,但一個隨便把名字借給別人掛在論文上的人,出了問題卻一推二五六,這樣的人當了校長,台大學術道德大概也只能每況愈下了。 但論文抄襲並不是教育部不核准管中閔的理由,真正的核心是利益迴避的問題。現在大家都知道管中閔當過台灣大哥大的獨立董事,而台灣大哥大的蔡明興副董事長也是遴選委員之一。這是一層在遴選過程中被刻意隱瞞的利益糾葛關係。但其實,,管中閔不只是獨董,他還兼任了台灣大哥大薪酬委員會的委員。 這個兼職的意思就是說,管中閔在薪酬委員會的角色,可以管到蔡明興的薪資;而蔡明興在台大遴選委員會的角色,可以影響管中閔的當選。也因此,這層利益關係就更緊密了,這也讓兼職資訊沒有完整揭露的問題更加嚴重,遴選的瑕疵也毫無遮掩空間。 大家都在意大學自治,但恐怕難以接受這種自治品質。台大校方行政上的各種疏失和遮掩,事後和稀泥的心態,才是本案中最應該被檢討的對象。台大畢竟是國立大學,拿政府的錢生存,如果真的不要政府管太多,那自己的行政也應該有基本的水準吧?說到底,一所大學到底用多高(或多低)的標準要求自己,比誰來當校長要重要得多。
王時齊 2018-04-30
丟臉!丟臉!丟臉!八百壯士真丟臉

丟臉!丟臉!丟臉!八百壯士真丟臉

「那些可以稱得上軍人的,不是因為他更善於射擊,也不是因為他的勇武善戰,而是無論處境再困窮並且充滿試煉,他的一身絕技,永遠只向著進犯他家鄉而來的敵人,否則他不過就是個拿著槍打家劫舍的匪徒。」這是美國名將潘興說過的一句名言。 反年改團體八百壯士25日在立法院外抗議,與警方發生推擠(圖/記者林敬旻攝影) 這段話說的極好,這是軍人的武德。但這幾天,在台北街頭,有群號稱要「護憲維權」的退伍軍人,在他們身上看不到武德,只看到他們把拳頭對準了自己的同胞,記者、警察,通通成了他們施展拳腳的對象。 我過去的一位採訪搭檔攝影記者,在這次採訪反軍改抗議行動中,被這群退役軍人從背後襲擊,潑辣椒水,打得渾身是傷,攝影機也報銷了。他當記者21年的時間,採訪經驗非常豐富,卻從未遇到這種被人當街明目張膽瘋狂痛毆的攻擊行為,明明在台灣的街頭,卻彷彿置身戰地。 身為媒體從業人員,看到老搭檔被揍,不只是憤怒,更多的是為這群退休軍人感到悲哀。除了出拳頭,他們什麼都不會;除了退休金,他們什麼都不認。你以為可以用文明的方式說之以理,但他們用行動證明,他們只懂得野蠻。 反年改抗議現場(圖/翻攝自施景中臉書) 打警察,打記者,搶相機,拆大門,包圍兒童醫院,盤查街頭路人,甚至連潑尿都做出來了。以受害者自居的人明目張膽成為暴力加害者,以軍人尊嚴為名的抗議行動被演成了一場不折不扣的土匪打砸秀。 這群退伍軍人他們一輩子受的是軍事專業訓練,許多人肩膀上掛的不是星星就是梅花,面對敵人中國,有的是直接到對岸聽習近平講訓,跟著唱義勇軍進行曲,有的是明明看著中共軍機繞島擾台,卻吭也不吭一聲。訓練最精實的涼山部隊,竟然也出現在這次的反軍改隊伍中,把畢生訓練成果,拿來對付自己同胞。如果他們能把這般技藝和狠勁用在打共匪,不知道已經光復大陸還我河山幾次了。 這讓我想起二十年前,有一部很賣座的好萊塢電影「絕地任務」(The Rock),講的是一個叫做漢默的將軍,因為不滿國家不重視他和弟兄們的犧牲而策動一場叛變,拿著15枚掛載神經毒氣的飛彈,還挾持數十名觀光客,要求美國政府給錢補償,否則就要發射飛彈毒死舊金山的平民。他們認為自己發動的是一場爭取軍人尊嚴的愛國行動,具有十足的正當性。 不過劇情的發展是,在兩位男主角尼可拉斯凱吉和史恩康納萊的英勇作為下,這項叛變行動被一步步化解。得不到美國政府的妥協,心裡還有一點良心的漢默將軍在最後一刻選擇將飛彈射入海中,不願意傷及無辜,也認知到叛變行動已經失敗。但是一部分漢默將軍的部屬卻不這麼想,他們對漢默說:「I want my money. 」並且在隨後的槍戰內鬨中殺死了漢默,並且憤怒地要將最後一枚毒氣飛彈射向舊金山。 這場電影的結局是,很帥跟很厲害的主角還是拯救了所有舊金山市民和島上的人質,但這不是重點。這劇情給人最大的啟發是,「正義之師」也經常只是自我催眠的說詞,八百壯士壓根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他們所受的愛國忠誠教育,終究抵不過一文錢,這輩子,看來是白活了。
王時齊 2018-04-27
當公投飛出了鳥籠

當公投飛出了鳥籠

我不贊成這幾項公投的提案,當公投的那天到來,我會走進投票所,投下反對票。但在此之前,反對這些提案的同志團體們,別搞錯了對手,你們的對手不是中選會,而是反同團體。
王時齊 2018-04-24
看看!馬英九和朱立倫的投機發電術

看看!馬英九和朱立倫的投機發電術

老馬好久沒出門,前一陣子到台北市參加活動,順便拉抬國民黨市議員參選人,這些候選人紛紛在臉書上說馬英九人氣好旺,一時之前搶盡現任主席吳敦義的鋒頭,差點以為馬英九又想選台北市長。 前總統馬英九趴趴走,王時齊酸以為他還要選台北市長(圖/翻攝自徐巧芯臉書) 不過好景不常,馬英九上個禮拜天去新北市參加潑水節時,不知道是不是被水砲打太慘,竟然對於媒體詢問深澳電廠的議題,說出只要重啟核四就可以解決問題,真的是讓沒去參加潑水節的人也都濕了,眼眶都濕了。 馬英九真的是換了位子又換了腦袋,他好像忘記自己當總統的時候封存了核四,當初在日本發生核災後,台灣反核民意高漲,長期支持核電的國民黨最後在民意壓力下,馬英九召集會議後宣布:一、核四一號機不施工、只安檢,安檢後封存;核四二號機全部停工;二、行政院承諾儘速召開全國能源會議,以確保未來供電無虞。 當初為了安撫反核民意所以宣布封存核四,希望獲得民意的肯定。現在又說不要蓋深澳電廠,只要重啟核四就可以了,世界上沒人在反核。馬英九好像突然忘記國民黨也反核,也支持非核家園耶!如今突然大轉彎,這種說法是毫無中心思想的投機心態,在他的心中,反核不是理念,反空污也不是使命,這些不過就是他沽名釣譽的工具,哪裡風大就往哪裡倒。 就是這種投機心態,才會讓台灣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這麼吃力,時間才會這麼緊迫。如果不是日本發生核災,國民黨還不是大力支持擁抱核電?什麼時候努力推動過再生能源?如果當年國民黨早一點開始,快一點行動,現在會有這麼大的能源壓力嗎?馬英九有什麼資格講這種風涼話?國民黨還敢說自己也支持非核家園? 朱立倫也好不到哪裡去,投機指數和馬英九同燈同分。身為新北市長,核四所在地的父母官,你要不要先回答一下馬英九重啟核四的建議?你當初信誓旦旦的說:我支持非核家園,且「除非能找到核廢、核安的去處,否則就該停止核電廠」。如今當馬英九跟你咬耳朵說啟動核四,就沒有深澳問題的時候,你怎麼不用水把他潑醒一下跟他說,能源政策不可以顛三倒四?政治人物不可以風吹兩面倒? 馬英九和朱立倫這種投機的心態,不只是反應在核四議題上面,包含年金改革、司法改革、轉型正義,這些都是因為國民黨八年執政的不作為,才讓台灣現在必須要同時開啟這麼多戰場,全天下每個人都可以檢討蔡政府做得夠不夠好,但是唯一沒資格檢討的,就是在2016年被台灣人民政黨輪替掉的馬英九和朱立倫。 如果投機取巧可以發電,光靠馬英九和朱立倫這兩人,台灣早就不缺電了!
王時齊 2018-04-19
管中閔練的是九陽神功還是太極拳?

管中閔練的是九陽神功還是太極拳?

行政院長賴清德用九陽真經回應管中閔,強調這是武功切磋,不多做解釋。(圖/林仕祥攝 , 2018.4.15)   台大校長遴選爭議越演越烈,現在連教育部長都為此辭職。這件事最荒謬的地方,就是不管事情怎麼發展,當事人管中閔卻始終不願公開把爭議說明白。 幾個月以來,管爺的策略一直很清楚,就是把一切推給政治、推給藍綠鬥爭,只要這麼做,就會有一群人堅定支持他。問題是,管中閔現在是想當台大校長,不是在搞選舉。把爭議泛政治化、升高衝突,雖然可以模糊焦點,但不要忘記了,他可以吸引一群死忠支持者,也同樣會造成另一群人堅定反對他。 台大是台灣最重要的大學,校長不只掌握資源分配,這個位子本身就動見觀瞻,有高度重要性。今天會有校長聘任的爭議,已經是因為上一任的楊泮池被捲入學術倫理問題,主動宣布不續任。如果新校長上任後又因違法爭議,需要再次離任,對台大的學術聲望,當然是巨大打擊。 現在事情已經發展到教育部長因此辭職,還在辭職聲明中明確點出台大未能釐清爭議、管中閔遲遲不對外公開說明,導致各種紛擾,校長遴選風波就不再是學界的茶壺風暴。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管中閔本人趕快把爭議公開解釋清楚。畢竟,到底有沒有外界質疑的利益迴避、學術倫理或違法到中國兼職的問題,他自己比誰都清楚。 潘文忠的聲明中,有一句話非常重要,就是希望政治操作就此停止,讓整件事回到單純的校長遴選程序和當選人身分適格的討論。他在立法院答詢時,也明確表達已經有31項有提出證據的具名檢舉。換句話說,問題已經擺在那裏,就看管中閔要不要向社會釋疑,或是,他寧願繼續沉默繼續拖,等待檢察官的調查結果。 教育部長的辭職呼籲,管中閔照例沒有正面回應,反而在臉書上寫下金庸小說中的九陽真經的口訣。面對媒體的詢問,賴清德院長也隔空用九陽真經的「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回敬。一場台大校長遴選風波,突然變成武林高手過招。 不過,管中閔這段時間的表現,其實比較像在打太極,一推四五六,什麼質疑都推給政治惡鬥,相較於台大校長,他可能比較適合去練太極拳。
王時齊 2018-04-17
蔡英文的戰鬥團隊到位了

蔡英文的戰鬥團隊到位了

準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左)銜民進黨中央之命拜會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勸進蘇貞昌參選新北市長。(圖/記者林調遜攝,) 台灣政壇變化真的很快速。整個三月大家還在猜,陳菊到底接不接總統府秘書長?民進黨新北市長到底由誰來選?沒想到四月才沒幾天,答案就一個一個蹦出來。蔡英文利用清明連假,又是約見、又是專訪,站在總統兼主席的政治制高點,明快處理了這懸疑多時的議題。 上周六,約游錫堃、吳秉叡跟羅致政談新北選舉,為蘇貞昌的出場鋪路;周日,藉由電視專訪證實總統府秘書長由陳菊擔任的訊息;周一,委託陳菊拜訪蘇貞昌請他考慮接受接受徵召;周三,在總統府正式記者會高規格介紹陳菊出場;周四,還將親自與蘇貞昌會面,完成「登壇拜將」的手勢。 蔡英文一連串政治動作,給了媒體需要的解答,也給了支持者方向,降低黨內的浮動,也破了國民黨新北市的初選紅利,讓侯友宜提名新聞只有一天的發酵。更重要的是,在她身上好久不見的老大氣勢,終於重現江湖。   蔡英文即將要面對就任兩年,過半的任期到底會交出怎樣的成績單?年底則要面對有期中選舉意義的縣市九合一大選,要怎麼進入戰鬥衝刺階段?這些都是嚴苛的考驗。蔡英文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談到這段執政時期的路程,有改革的痛,也有不滿的怨,她選擇在現階段上媒體談兩年來的成績單,也重新調整因應年底選舉的戰鬥隊形,蔡英文看來有備而來,應該也體認到這一仗沒有輸的本錢。 而這個階段的布局,其實還有另一層意義,就是戰鬥團隊終於到位了。陳菊當然是個重點。身為美麗島世代的黨內大姊大,她恐怕是民進黨歷來政治份量最重的總統府秘書長了,這未來總統政治代言人的身分,不言可喻。加上去年組閣的賴清德,兩人都是施政五星級外帶高人氣,這個「陳菊幕僚長+賴清德執行長」的組合,恐怕是現階段蔡英文可以排出的最佳陣容。 而蘇貞昌的新北出征,不但即將化解全黨在縣市長選戰找不出領頭羊的焦慮感,他願意承擔風險賣老命,幫忙扛下這不好打的一局,對民進黨一向強調的團結勝選,意義重大。也讓那些長期喜歡在蔡蘇之間見縫插針的說法,再也做不出文章。 當然,新北市還欠一個最後整合的過程,這是蘇貞昌出場後的第一道功課,無法迴避。但是如果黨內還有人只是站在派系思考來看現在的局面,不經大腦的嗆聲什麼「新北選輸主席院長辭職下台」,這層次就變low了,白白浪費了一個加分的局面,反而毀了游錫堃不忮不求的優雅形象。   蔡英文趕在出訪之前,大致完成了執政團隊及候選人的整隊,將賴神、花媽、電火球這幾位黨內的重要人物,放到各自最適合的位置,來迎接本屆任期後半段最嚴酷的挑戰。這有點像是在看「復仇者聯盟」電影的感覺,把幾個平行時空的超級英雄放在一個隊伍中,這比單獨看一個人更過癮。雖然,台北市的問題還在未定之天,但戰鬥團隊到位了,國民黨也摩拳擦掌要拚個高下,這接下來的政治應該會是頗精彩的新局面。
王時齊 2018-04-10
國民黨沒有太陽

國民黨沒有太陽

朱立倫26日與國台辦主任劉結一會面,希望兩岸持續合作交流、共創雙贏。(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朱立倫前陣子登陸,跟國台辦主任劉結一見了面,現任的黨主席吳敦義面對媒體詢問時回應說,黨內沒有兩個太陽的問題。不過在旁人看來,這問題令人尷尬,因為國民黨現在根本沒有太陽。 當執政的民進黨和百花齊放的社會力多線作戰時,身為最大在野黨的國民黨,卻沒辦法趁勢爬起來,其中一個很大的關鍵,就是他們的領導危機。沒有領導,就沒有路線,一個混亂的政黨,會在選民心中慢慢失去清楚的臉孔,這就是吳敦義現在的處境。 吳主席上任時被寄予厚望,要帶領國民黨再起,但就任不到一年,他已經壓不住黨內各方勢力。尤其在年金改革後,深藍的力量組織起來,他們強力批判吳敦義不夠衝,把吳主席說成「無主席」,弱化他的領導權威。但吳敦義如果跟著衝,頂多成為另一個洪秀柱,很難取得社會多數支持。 今年年底的選戰是吳敦義的期中考,他對選戰鋪排應該有一定的戰略。不過吳主席的規劃,跟他貫徹的能量有很大落差。現在看起來,是黨內有機會贏的人選,因為愛惜羽毛不想戰;沒機會贏的,也不想理會他的協調。參選人砲轟黨中央成了家常便飯,而高雄市黨部主委差點跑去登記參選台北市長,更是鬧劇中的鬧劇。這些提名工作上的挫折,都凸顯了吳主席權威弱化的事實。 主席弱勢,其他人就躍躍欲試。像馬英九最近就活跳跳,在鎂光燈前頻頻露臉。除了為子弟兵拉抬聲勢,也試圖洗白自己的形象,什麼人氣回來了啦,馬政府的政績其實沒這麼差啦,類似的說法不斷在藍軍中流傳。 老共更是見縫插針。朱立倫這次訪中,確實得到一定規格的接待,有些人也釋放出中國認為朱立倫才是國民黨實質領導人的訊息。另一方面,在台北市的選戰布局中,頻頻挑戰吳敦義的郝龍斌,也可能會受邀登陸。相較之下,吳敦義遲遲去不了中國,國共論壇甚至可能流會,這都顯示中國如果押寶,大概不會押在吳敦義身上。對於一個走親中路線的政黨,這可能會成為吳主席的致命傷。 弱勢的主席,形成混亂的在野黨。國民黨什麼都反,凸顯了台灣失去方向的政黨政治。他們可以在反對軌道運輸時,也跟著反對空汙。或是在反對核電時,反對各種發電替代方式。台灣社會只看到國民黨反對,但從來沒看過他們提出什麼具體的替代方案,這種在野黨,當然沒辦法讓社會信任。 沒有人能否認,2016年的國民黨是狠狠地慘敗。要從慘敗中走出谷底,就必須要告訴台灣社會,國民黨不一樣了。民進黨也曾經遇上這種低潮,所以他們找了一個非典型的蔡英文,顯示他們的不一樣。 不過,當國民黨的主席始終搞不定黨內勢力,又或者重要的領導人,還是要跑到對岸去高談九二共識時,我們就知道,他們沒有不一樣。國民黨一點都沒改變,當然不會有太陽。
王時齊 2018-04-03
柯文哲一個打十個 陳其邁一個都沒有

柯文哲一個打十個 陳其邁一個都沒有

台大政治系教授李錫錕25日開直播,將表態參選台北市長。(圖/李錫錕辦公室提供) 這個周末又有兩組人馬宣布要參選台北市長,第一位是郝龍斌的前副市長邱文祥,他跟柯文哲一樣也是醫生出身,他在參選記者會上,直接就嗆柯文哲對於大巨蛋處理不佳,想要來場醫生對醫生的戰爭。另一位是「錕P」李錫錕,他要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台北市長,還說要把柯文哲拉下來。 台北市長選戰真是熱鬧,加上之前已經宣布的有姚文智、蘇煥智、呂秀蓮和蔡丁貴;泛藍的則有鍾小平、丁守中、張顯耀和孫大千,加起來十個人,可以組一支棒球隊了。這是一個很弔詭的情形,如果柯文哲真的這麼強,為何有這麼多人要投入台北市長的選舉?難道柯文哲真的不如大家所想的這麼強?還是其實他強到可以跟葉問一樣,一個打十個?或者其實是反正沒有人認真要選,乾脆參一腳提昇一下行情也好? 相較於台北的各路人馬紛紛「起義」,反觀高雄市的選情卻是來得「冷靜」得多了。民進黨在陳其邁贏得初選勝利後已經整合成功,陳其邁也親自到高雄市政府跟陳菊市長請益,民進黨在初選階段的競爭算是告一段落,也準備好一致對外。 但是國民黨這邊,原本南下擔任黨部主委的韓國瑜,是吳敦義口中「很合高雄氣口」的祕密武器。韓國瑜提早下去布局暖身,本來就是醞釀要代表國民黨挑戰高雄市長,只是沒想到他卻在國民黨初選登記截止前忽然一記回馬槍,跑去台北市黨部領表登記參選,把國民黨高層嚇到吃手手,最後還是被罵退。 韓國瑜最後給大家的解釋是他這麼做是為了突顯高雄沒有資源的問題,希望黨中央重視。坦白說,韓國瑜重出江湖以來,這次真的是轉太硬,這種說法根本就是低估大家智商。但是苦主吳敦義主席又不能把自己請下高雄的這尊神從神壇請下,難怪坊間有人說吳敦義主席根本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台北和高雄一向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甚至可以說是總統大選的資格賽和灘頭堡。但今年台北市參選爆炸,不知道是否因為柯文哲一直秀下限,把參選的門檻越拉越低;而高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陳菊把標準拉太高,搞到國民黨現在人選不但難產,連市黨部主委都想「跑路」回去台北了。只能說,柯文哲和陳其邁心中想必五味雜陳,台北這位是每天面對新的挑戰者,只好說參選是每個人的權利;高雄這位卻是拔劍四顧心茫茫,不知道要和誰比賽。 其實這次的選舉,不只是地方首長的政績檢查,也是兩大黨的期中考,更是其他小黨的生存戰。對於連任的縣市長來說,政績是最好的競選活動;對於民進黨來說,中央施政兩年,許多改革作為正在起步,整體經濟面持續正面循環,但因為推動改革所擾動的社會對立氣氛,是否會影響今年底的九合一選舉,這是觀戰指標;而對於國民黨來說,有點像是當年蔣介石常掛在嘴邊的「生死存亡之戰」,如果新北市無法連任,或者其他縣市長依然敗選的話,國民黨有可能進入新的鬥爭階段,包含黨主席和下一次的總統候選人可能都會被迫不得不先站上火線,進行黨內改革。至於其他小黨,在年底的九合一或許不會有提名市長候選人的能量,但是各黨在各縣市是否能增加議員席次,則攸關台灣社會第三勢力的空間是否還存在。 政治變化很快,在開票前一刻都不知道輸贏,2014年柯文哲參選時,和連勝文民調還輸一大截,最後以85萬票高票當選;2010年小英一度要當上新北市長,卻因為槍擊案而未能勝選,但最後民眾卻把她推上總統大位。事過境遷後來看,最重要的是政治人物有沒有能力駕馭民氣,順勢而為。所以如果台北市長選舉的十位挑戰者沒有這個能力突圍而出,甚至完成合縱連橫,那也不要怪人家柯文哲真的可以一個打十個!至於高雄的陳其邁,拜託給他一個挑戰者吧!
王時齊 2018-03-27
花蓮王經不起考驗

花蓮王經不起考驗

花蓮縣長傅崐萁(右)面對善款退款紛爭的處理,先嗆歡迎退款,最後還說要將退款名冊公告於官網,真的是誰能比他狂。(圖/記者楊佩琪攝) 在花蓮,傅崐萁縣長「喊水會結凍」。他們夫妻叱吒花蓮政壇多年,結婚又離婚,把地方自治的制度玩到極致,卻始終保持高支持度。不過,遇到善款使用這一題,這次他踢到鐵板,面對社會高度檢視,花蓮王顯然經不起考驗。 平心而論,處理災後善款的使用和分配,確實是相當困難的工作。不只要有一個公開透明的機制,還要快速回應社會的意見和質疑。過去台灣有一些災後重建的經驗可以參考學習。不過,這次花蓮的處理,特別是傅崐萁的回應,根本就是反面教材,首長們都應該好好研究,然後千萬不要學。 善款代表社會各界的愛心,每個人都希望能妥善用於災民跟重建工作上,任何一點的失誤就會影響社會的信任感。而面對網紅快速又直白的挑戰,傅縣長做了以下三件事,徹底把大家惹毛。 第一,他跟社會的質疑正面對嗆。 面對質疑最好的方式就是解釋再解釋。社會大眾擔心自己的善款被濫用,縣府就應該要好好釋疑。畢竟把高達40%的善款用在補助少數產業上,怎樣都說不過去。結果傅崐萁把社會大眾的擔心,當成是政治攻防,不只表明可以退款,還意有所指地說:「花蓮人很勇敢,我們可以承受,我們可以自力救濟。」輿論是在質疑你,關花蓮人什麼事? 第二,他沒有提供正確資訊。 傅崐萁一直強調,花蓮縣府處理善款的方式,是比照台南跟高雄過去的經驗。但是媒體一比較就發現,只有花蓮最特別,把20億裡面的8億用來補助產業,台南、高雄根本沒有這樣。再來,他又說要求退回善款,會影響超過10萬家庭的產業災民。花蓮總共也才12多萬戶人,要說有超過10萬戶的產業災民,真的比扯鈴還扯。在這種時刻,首長只要一句幹話就會失去社會的信任感,如果還要幹話連發,那就天仙難救。 第三,公布退款人真的太狂。 花蓮王先嗆歡迎退款,後來又說退款會影響太多人,最後還祭出殺手鐧,要將退款名冊公告於官網,真的是誰能比他狂。先不談《個資法》的疑慮,政府機關發起的愛心捐款,結果搞到大家要退錢,最後竟然說要把退款人都公布出來,我都替他感到不好意思。我在這裡呼籲花蓮縣政府,既然都要公布退款人了,不如就多設一欄,讓大家把想退款的原因也寫上去,通通公布出來,給社會公評。 因為這三件事情,現在外界對花蓮縣府處理善款的信心已經降到谷底。其實真正的問題不只是善款的用途,還有傅崐萁面對外界質疑的高姿態。花蓮王只是個戲稱,縣長更是公僕,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真的是王,這件事,所有的政治人物都要引以為戒。 政壇盛傳傅崐萁要去桃園挑戰鄭文燦,但退款事件讓傅受傷慘重,他們想要一家人同時選兩個城市首長,人民大概很難埋單。而最慘的首推張善政,他本來是藍營所剩無幾的明星,沒想到來擔任花蓮地震善款監督委員會的召集人,一次就把行政院長任內的光環消耗殆盡,恐怕是各界始料未及的結果。
王時齊 2018-03-22
原來旅行這麼不簡單的「台灣旅行法」

原來旅行這麼不簡單的「台灣旅行法」

  白宮發布新聞稿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已經簽署了《台灣旅行法》。(資料圖片/達志影像/美聯社 , 2018.3.17) 上個禮拜五,美國川普總統趕在度周末前,簽署了國會送來的「台灣旅行法」草案,讓這個法案正式通過。雖然即使他不簽,法案也會自動生效,但川普終究是簽了,這個動作的本身就具有政治上積極的意義,代表打開美台高層互訪限制,這不僅是美國國會的立場,也是白宮的態度。 當這個法案正式通過,許多旅美的台僑傳了訊息給我,他們說好想哭,開心的哭。這是旅美台僑最直接又真實的反應,因為他們心裡最明白,這一條路走得有多麼辛苦,而為了改變美國的政策,他們努力了多少年,其中有怎樣的挫折與心酸。 除了政府高層和外交人員之外,這群在海外打拚的台灣人,應該是最能理解台美政府間那種曲折間接又層層障礙的互動模式了。每次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總是有許多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奇怪限制:華府是禁區,會面官員層級受限,經常見了面也不能承認,戶外活動管制媒體採訪,美國境內管制新聞露出,和台僑吃飯時還要管制手機。 這種處處受限、極盡低調的模式,讓這群台僑心裡委屈,卻無能為力。因此他們展開遊說,拚命的透過所有管道,讓美國參眾議員們了解,限制台灣和美國官員的互訪接觸,是多麼不合理也不符合美國利益。終於等到美國總統簽署了這部法案,這喜悅的淚水,應該是一種「揮汗播種,歡喜收割」的心情。 相較於這一群心總是向著台灣的台僑,國內有些人的反應就讓人覺得非常可議。這些人花了很大的功夫,把「台灣旅行法」這個好消息講得像是一個燙手山芋,避之唯恐不及,說這會讓台灣淪為美中角力的籌碼。這些說法,唱和著中國政府對美國的抗議聲浪,一搭一唱,毫無縫隙。真是主子的手指向哪裡,奴才的口水就噴到哪裡。 你們怎麼沒有人談談中國對台灣的國際封殺,究竟有沒有道理?中國阻撓台灣得到作為一個國家應有的待遇,為了衝破這層羅網,你們出過什麼力? 國與國之間廣泛的議題合作,本來就是國際政治發展的趨勢,這不可逆的潮流,本來就跟政治計算無關。如果不是中國「逢台必反」、視台灣如地方政府的心態,台灣與美國之間根本就不必有任何無意義的禁忌。也就是說,中國強力介入台美間的交流模式,才是問題的根源,台灣旅行法只是一個突破不正常封鎖的必要手段罷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的霸權崛起和掩藏不住的野心,也讓台灣在這幾年中,逐漸的被亞太周邊國家當成重要的合作對象。比方近日以來,中國一連串在國際跟區域上積極擴張的態勢,無論經貿上的一帶一路、軍事上的持續出海,屢闖包括台灣、日韓在內識別區的機艦巡航,這些不友善的動作,都讓周邊國家沒得選擇,要牽起台灣的手來,多找一個友善而可靠的合作對象。這難道不是中國自己造成的? 「台灣旅行法」的出現,一方面反映了台美之間關係持續發展上的必然,一方面也提醒我們國際局勢的瞬息萬變,曾經一度在國際間被當作麻煩製造者,有理講不清的我們,多年後慢慢的成為大家願意信賴的一個力量。而中國反倒是因為種種理由,現在成為大家戒心的「銳實力」。 當然,台灣面對國際政治中的現實困境,也不會因此一夕消失,但作為一個小國,當然要一致對外,共同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千萬不要像某些人那樣,染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被綁架久了,滿嘴說的都是綁匪的語言。
王時齊 2018-03-20
司法界還要繼續豢養司法恐龍嗎?

司法界還要繼續豢養司法恐龍嗎?

審理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法官陳鴻斌涉嫌性騷擾女助理案,基隆地方法院法官陳志祥(右)上廣播及call in節目表示,此案並非性騷擾,是試圖發展婚外情未果。(圖/翻攝自youtube HitFM蔻蔻早餐節目頻道)   好萊塢大片《侏儸紀世界》才剛預告續集,我們的司法院就迫不及待的搶先播了一齣「侏儸紀恐龍跑出來」實境秀。這齣秀沒有任何先進的AR擴增實境,也沒有華麗的特效CG,只有恐龍法官,搖晃著不知道是哪個世紀性別觀念的腦袋,對著人民大聲嘶吼,辯護著自己的判決。這是一齣慘不忍睹的實境秀,讓我們見識到極需改革的司法體系中,真的還躲著活生生的司法恐龍。 這件前法官陳鴻斌在任內性騷擾女助理的案件,監察院都已經彈劾,原本司法院職務法庭判決免除法官職務,但後來被推翻改為判罰一年薪資。按照受命法官陳志祥的說法,他「猜想」應該是「想發展婚外情未遂」,而且因為後來有幫忙介紹男朋友,以及辦公室短暫擁抱沒有逾越社交規範。光是聽到「我猜他是想發展婚外情」這種說法,就讓人瞠目結舌,火冒三丈,這次猜性騷擾可能是婚外情未遂,下次會不會猜拿刀殺人是手滑? 法官獨立審判,判決縱算有自由心證的空間,但也要根據行為來判斷,而不是靠猜想。要讓你猜想,不如去媽祖廟前發毒誓、斬雞頭、擲筊,至少還有神明作見證。更何況,完全無視本案中的權力不對等關係,脫離權力脈絡的思考,這樣的判決能說服人嗎? 去年開始的「#metoo」運動,陸續揭發了許多男性利用權勢、階級上的不平等,對相對弱勢的女性或男性進行性騷擾,甚且是性侵害的惡劣行為。這波運動讓曾受傷害的人願意挺身說出他們的被害經驗,才能撕掉那些騷擾者、侵害者的偽善面具,這個事件彷如星火燎原般的延燒全球。 我們鄰近的韓國,因為「#metoo」運動的影響,也有許多受害者相繼出面指控,揭發了高階司法官、可能的下任總統候選人、演藝圈大老的多起性騷、性侵事件,造成韓國社會極大的震撼。反觀我們自己呢?重視性別平權是台灣社會這幾年來高喊的進步口號,「#metoo」運動也鼓勵受害者勇敢指控,但是司法支持嗎?「#metoo」運動在台灣遭遇到的挑戰,就是長期以來,最為人民詬病、抗拒改革、封閉保守的司法體制! 法界有「法官不語」的法諺,但對於爭議判決沒有適時的說明,當然影響人民對司法的信任。蔡英文說過,現今的社會已經不容「法官不語」的態度,盼司法能和人民對話。但這位法官上遍廣播、call in政論節目,結果講的內容讓人更質疑法界對性別平等的理解,這些坦護加害者的言論等於又深深刺了受害者一刀,這能讓人民更能理解司法、信任司法嗎? 社會更該擔憂的,不是這單獨的一個司法恐龍,而是其他法官的態度。這樣引發爭議社會的案件,法官社群若是不自清、不自律,只是繼續不語,那就表示恐龍法官不只這一個,而是縱容鄉愿的這一群!  這次發生在司法體系內部的案件,凸顯了法官群體中對於性別意識與平權的觀念相當參差不齊,而且平均水準恐怕與現代社會有幾世紀遠的落差,這才是最大、最難的問題。而司法院雖然不能影響個案判決,但必須有個態度:承認法官性別意識不夠,需要加強教育。  大家都還記得,蔡英文在就職演說提到要推動司法改革,這一段掌聲最為熱烈。蔡政府也真的推動司改,國是會議開完了,司法體系機關也動了起來,國民法官開始試辦了,這都是許多司法人員辛苦的努力,但民眾可能還是印象不深。但一個恐龍法官的判決,就可以輕易的毀掉一票司法人的努力。司法人們,你們還要繼續豢養司法恐龍,等著哪天反噬你們嗎?
王時齊 2018-03-15
北農事件中真正神隱的是?

北農事件中真正神隱的是?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吳音寧(中)8日在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主持「因應休市之說明與3月8日整體拍賣情形報告」,圖左為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右為台北市市場處處長許玄謀。中央社記者張皓安攝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真是個是非之地。去年上半年,中央和台北市才為了北農的人事安排,鬧得不可開交;沒想到隔了半年多,又為了春節前後三個連續休市,導致產銷失調、菜賤傷農,身兼董事長的副市長竟和總經理當面吵架,吵得比元宵燈會還熱鬧,真是莫名其妙。 本來只是產銷失衡的問題,應該儘快調度生產地與消費地的產量,儘快穩定價格。但在這個事件中,我們領教了政治人物高明的卸責術。當問題還沒解決的時候,市府已經和北農切割,以凌厲的媒體操作,上演一場「獵巫」的情節,用力凸顯總經理吳音寧的「神隱」,讓看電視報紙但不求甚解的市民,以為總經理的神隱就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事實上,根本不是。 這次的產銷失調的原因,其實並不複雜,第一是自然因素,農作物因為氣候變暖長成加快,產量超過預期,這個問題考驗政府的應變措施。第二則是人為因素,就是北農在短期內連續三個市場休市的決策,史無前例的搞法,絲毫不考量這對菜農的嚴重衝擊。 自然因素不可預測,但人為因素絕對有追究的必要,畢竟誰做的決定,誰就該負起責任,道理就是這麼簡單。根據媒體的披露,誇張的密集連休,是在去年七月的會議上,由市府市場處的一位科長主持會議決定的。在這場會議中,北農公司的代表反對、菜農也表示反對,但這位主持會議的市場處官員在其他與會的肉商壓力下,就這樣裁示了這個明知會出事的決議。 科長很小,頂不住壓力很正常。真正「神隱」的,應該是當時應該出來主持大局的市場處處長許玄謀。許玄謀在市場處,從最基層的管理員一路做到副處長,最後被柯文哲拔擢為處長。一個這樣資歷的人,應該是經驗老道、很有肩膀才對。但為何他在這一次的危機中毫無知覺,對於自己身為主管機關絲毫沒有愧疚,然後開記者會時躲在副市長背後放砲?不用被檢討責任? 另一個神隱的,就是北農董事長陳景峻。這樣講也許有點奇怪,因為大家都看到陳景峻出來開記者會罵人。但是陳景峻的記者會上,他的角色比較偏向是幫柯市長做危機管控的副市長,在第一時間砲打中央沒有未雨稠繆、砲轟北農總經理吳音寧神隱,他不但沒有檢討市場處該負起什麼責任,更講得好像董事長和北農的火燒眉毛一點關係都沒有。 陳景峻自己就是北農董事長,如果北農公司真的殆忽職守,負責督導北農的副市長兼北農董事長,不能只有一句「總經理制」就完全卸責,整起事件中,陳景峻沒有一點承擔責任的肩膀,只有展現切割的能力,把所有責任通通往外推。  陳景峻在砲打中央時,中央農委會其實正忙著在幫北農連續休假的決策善後。農委會跟這個休市的決策其實根本無關,但北農拉屎,農委會要負責擦屁股,擦不乾淨還被人嫌,只能說有夠悲情。 坦白說,這件事情口水多到令人厭煩。還沒解決農民的問題前,獵巫的獵巫、嗆聲的嗆聲、罵人的罵人,沒有講話在解決問題的反而變成眾矢之的。 吳音寧的確是嫩,嫩到以為只要好好做事就不必理會政治生態,錯失第一時間出面掌握詮釋權的機會,最後吃了大虧,當然必須承擔外界批評。還好在農委會的協處下,3月8日市場一開市,蔬果到貨量未如外界擔憂暴增、價格也還算平穩,終於讓整起風波告一段落,但吳音寧已經身受重傷。這也證明了想要做點事,終究不能只靠理念,更要多點政治敏感度,否則還沒做出事情就陣亡也是白搭。 推卸政治責任,政治人物都會;可是解決農業問題,不是每個政治人物都會。農業問題盤根錯節,從產地作物生產量的預警調配,銷售端的價格掌握以及全國配貨量的調整,長期的批發市場承銷問題,都需要細緻的安排。如果我們縱容政治人物的口水把事實淹沒,等到下次再發生問題時,就會發現口水只會滋長政客的操作能力,卻無法讓我們的農業制度更加健全,問題永遠不會解決。
王時齊 2018-03-13
不是衝進立法院就是太陽花

不是衝進立法院就是太陽花

反年改團體「八百壯士」成員27日突襲立法院抗議。(圖/記者季相儒攝) 二二七的清晨,幾十個退伍軍人高舉反年改的訴求,以突襲的方式衝進了立法院,他們將這場行動稱之為「決戰二二八」的「會戰」。軍人上街頭,照理來說應該比較指揮有序、戰術清晰,但結果卻是完全相反,令人傻眼。 幾十個人在大清早衝進立法院區後,成了一群無頭蒼蠅,不確定該占領哪個山頭,也找不到敵軍可以衝撞。現場只看見零星的警察在等待指令,還有看傻了的清潔人員。街頭運動最忌諱的,就是「胸口滿是熱血,腦中一片空白」,在失去理智的情況下,有人看到牆壁有欄杆就開始爬,結果還沒想清楚爬上去究竟要做什麼,就摔了下來。 最惡劣的是,抗議者出了事,立刻有人跳出來說謊編故事,說一切都是警察造成的。還好警方也沒坐著挨打,立刻丟出蒐證影像證明。有人受傷雖是不幸,但也真的是自己找的,怨不得人。總之,一場鬧劇,沒達成什麼正面的目標,這血真的是白流了。 這些脫序胡搞的行為,也在網路上被罵翻了。這些完全不計形象的抗爭,絕不是「撥亂反正」,而是「正反亂撥」,完全喚起了鄉民腦海中最惡劣的記憶,讓大家把世大運開幕那晚,反年改團體阻攔各國選手入場的畫面,都在心中重新複習了一遍。 但更糟的是,本來公教年金改革完成之後,社會對年改的對抗性已漸漸降溫,也因為軍人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台灣的國家處境必須重視國防,還有募兵制後對職業軍人的倚賴,讓人民可以接受一個對軍人比較優厚的年金改革版本。但反年改的部分退將屢次鬧事,不斷為軍人形象扣分,本來可以比較平靜處理的軍人年改,現在還硬生生多出了很多要求嚴格比照公教人員、不能放寬的壓力。 這樣的抗爭模式,召喚出更多的反對者,也破壞自己形象,和社會改革期待斷裂,根本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些反年改團體老是做這些自己也不知道目標是什麼的事情,社會已經批評到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暴虎馮河、有勇無謀的做法,也讓人懷疑過去這半個世紀以來,這些人的軍事教育究竟是怎麼回事。 有理性的現役和退役軍人,真的要繼續被這些人綁架嗎? 為什麼這一撮抗爭者會這麼失控,好像完全不用腦袋?唯一的解釋是:他們不是單純反年改,更多的是反政府;他們爭的不是軍人尊嚴,而是意識形態。只要把幾個主導者的大名用谷歌查一查,便不難發現除了參與年改抗爭,他們也出現在和獨派團體的對抗事件中、出現在台大《中國新歌聲》的衝突事件中,也出現在老共的官方活動中。他們與執政黨的對抗心態,不用年金改革也會走上街頭,年金改革在他們眼中,其實只是一個引爆點。他們覺得這是民進黨政府整肅藍軍的方式而已,所以他們壓根是基於藍綠的政治對抗。 看看立法院周遭,看看反年改團體們帶去的標語都是哪些?要「九二共識」、要「統一中國」,要不就是辱罵女性總統的低俗字眼。你說你是單純來爭取軍人尊嚴的,鬼才相信! 年金之所以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就是過去的政府只想做好人,才坐視年金財政走到今天的懸崖邊上。一個人如果真的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會坐視國家財政、下一代的債務負擔而毫無省思。反年改的人以為自己師出有名、正義凜然,但其實完全喪失大義理性,令人唾棄。這種既不是為了保衛國家不受到侵犯,也不是為了保護國民免於壓迫,而是為了自己的口袋深度,這種仗,不管出師幾次,也是必敗無疑。
王時齊 2018-03-01
有這樣的同志還需要敵人?

有這樣的同志還需要敵人?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在中執會提醒黨內同志不得相互攻訐,違者不排除取消初選資格(圖/NOWnews資料照 ) 新年都還沒過完,兩大黨幾個需要辦理黨內初選提名縣市長,參選人們等不及吃完元宵提燈籠,就已經黨內捉對廝殺、單打群毆的開幹了。本來嘛,比較才有高下,競爭才有進步,黨內初選的目的是拔擢最優秀的人才出戰。但要是黨內初選殺到刀刀見骨,讓支持者是看的目瞪口呆、哀聲嘆氣,那就大有問題。 特別是勝選希望越大的縣市,初選越是凶險。因為在這些選區,初選即大選,頭過身就過,也因此面對同志毫不手軟,以為只要贏了初選就是等著當選。   這種黨內廝殺,不分藍綠。就像國民黨人,認為在嘉義市面對現任市長涂醒哲,有勝選的機會。於是,有意參選者眾,不但有蕭淑麗、李允傑競爭,連之前已經兩任做滿的前市長黃敏惠,看勝選機會大,想挑軟柿子吃,也宣布回鍋參加初選,要來爭取第三任,讓國民黨籍議長蕭淑麗憤而宣布退出初選,脫黨參選到底。這樣一搞,讓本來有機會勝選的局,選情更是撲朔迷離。    那民進黨呢?執政了,初選的姿勢有比較「幼秀」,吃相有比較「文雅」嗎?長期執政的高雄,看起來還好,選情縱算激烈偶有火花,但幾位候選人們間也能相互克制。但反觀台南就沒那麼溫和了,幾位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根本比大選對戰國民黨還激烈、還凶狠,從去年殺到今年,網路黑函、傳統耳語、媒體記者會、文宣式民調等等的選舉暗黑花招,紛紛出手,內訌、互打不夠,還要去黨中央檢舉、告狀,跟小孩子打架沒兩樣,真是難看又惡劣。 不論最後是誰勝出,這初選時的攻擊完全是幫敵人造槍砲,國民黨未來的候選人不費吹灰之力就累積了一堆攻擊素材。這也讓民進黨開春的第一場中執會,黨主席蔡英文新年恭喜才剛說完,又得要撂下重話,嚴正下令禁止惡鬥,違者議處,甚至不排除取消初選資格。   看看台南這場初選裡面,大家真的什麼都敢講。講誰剪綵的白手套被搶,講政見會的咖啡被誰帶走,誰跟一群議長選舉跑票的人結盟,誰參加初選不辭立委,誰是花大錢買廣告,誰透過派系民調公司釋放誘導民調操作棄保,誰跟誰有八卦,誰又獲得特定派系的支持,誰又搞置入演八點檔。講了這麼多負面,唯一講不清楚的正面主張,就是未來台南市政藍圖的建設理念與規劃是什麼?  這種搞法,到了十一月底投票日,台南人還會記得他們上一任市長是民調第一的五星級「賴神」嗎?這種素質,你接得起賴清德的棒子嗎?   為了要爭奪初選的勝利與市長的權位,政治人物應該有的高度不見了,參選市長應該提出市政的藍圖與理念消失了,只想把黨內的競爭對手鬥垮鬥臭,忘記市民和市政才是主角。贏得初選之後,仍然必須打著政黨的旗號去打選戰,但是初選過程把黨的形象弄臭了,就算基本盤再強,也不會選得好看。這道理很難懂嗎?   回顧民進黨過去的大小初選,向來也不缺相互競爭攻擊的戲碼,但大多總能守住一條紅線,初選之後團結對外。但這次台南市長的初選,讓人不由得想起2007年立委、總統初選,當時黨內同志相互攻訐對民進黨所造成的傷害,以及支持者的失望,很多人至今記憶猶新。那場黨內惡鬥的下場是什麼?台南的民進黨人難道無法記取當年的教訓?還要重蹈覆轍嗎? 這場初選過後,參選人剩下什麼?台南剩下什麼?民進黨剩下什麼?你又會被如何評價?值得民進黨人好好想想吧!
王時齊 2018-02-27
台大可以自我要求高一點嗎?

台大可以自我要求高一點嗎?

  教育部日前暫緩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圖)就任,引起許多民眾不滿,對此教育部表示「疑義說明程序走完,管中閔的資格才能讓大家接受,教育部也才能挺他」。(圖/記者林信男攝) 春節過後第一天開工日,凱達格蘭大道就有人上街頭抗議。有人上街抗議不稀奇,特別的是,抗議者標榜是一群「台大人」,主題是教育部遲未核定台大校長人選,這群「台大人」抗議政治干預學術,所以要求總統出面處理。 台大是沒在修邏輯學嗎?既然不要政治介入,為何又要求總統把手伸進教育部處理台大?這種高深莫測自相矛盾的邏輯,也許因為我們沒念過台大所以聽不太懂,但問了一些有念過台大的人,他們一樣也聽不懂。 沒錯,台大校長明明選出來了,但卻爭議不斷導致無法定案,這的確是令人覺得歹戲拖棚。但核心問題是:這是誰的責任?既然遴選是台大內部的權責,所以遴選過程產生的爭議,難道該負起責任認真處理的,不是台大自己嗎?把責任往教育部推、還扣個政治大帽子、叫總統命令教育部快點核定,或許有施壓效果,但在內行人眼中,台大實在有違大學追求真實的精神。 這個校長遴選爭議,簡單來說就是兩大重點:一是管中閔在遴選過程中,有意或無意隱藏了他擔任台哥大高薪獨董的重要資訊。假設,管中閔誠實揭露這項資訊,那校長選舉結果是否就會有所不同?未必。雖然會有人因此質疑他和企業間的關係是否適合擔任校長,但搞不好也會有校務代表和遴選委員因此更覺得他能力卓越也不一定。 但重點是,一個獨董的薪水是教授的好幾倍,也就是說,獨董一職應該是管中閔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和收入來源。一個校長遴選候選人的資料中,怎麼可以不提到這個人目前最主要的現職?難道你面試時可以叫主考官自己去網路Google你的資料?這分明就是心裡有鬼。而就這麼剛好,台灣大哥大副董事長蔡明興又擔任遴選委員會的委員,隱藏資訊因此被質疑是為了閃開利益衝突問題,讓這樁爭議更添詭異。 台大校長遴選事件風波延燒,台大師生發起「台灣大學自主行動聯盟籌備會」昨日走上凱道,要求蔡總統及教育部長潘文忠「還我校長」。(圖/翻攝堅守大學自主,支持管中閔院士擔任台大校長臉書) 重點之二是,管中閔和他當初國發會的副手陳建良聯名發表的研討會論文,和陳的學生碩士論文有諸多雷同。有關這件事,台大表示已經召開會議做了「實質處理」,但這個所謂的「實質處理」,卻沒有認真比對論文的相似度,沒有追查究竟是老師抄學生、學生抄老師,還是學生其實是老師的代筆,它僅僅告訴大家:這篇論文不是升等論文,只是研討會發表的,所以不必深究,結案! 台大的學術倫理處理機制,竟然可以像是護航部隊一樣,用這種態度去面對論文抄襲問題,排名在世界節節敗退好像也不奇怪了。 嚴重的是,台大的上一任校長之所以下台,就是因為涉及學術倫理問題。如今預定接任者同樣深陷這樣的風暴,本該認真面對清查到底,以擺脫醜名才對,現在用和稀泥的態度來處理,如果導致連續兩任校長都有違反學術倫理的疑慮,那可真的是世界第一了! 說穿了,整件事的癥結,就是台大的「態度」問題。社會上只是希望台大說明清楚,「實質處理」這些爭議,對外界交代嚴謹的調查結果,該走的程序要走,不要只想趕時間。這不僅僅是台大、是台灣第一名的學府,更因為台大是「國立大學」,意思就是你是用納稅人的錢來辦學的,如果可以對爭議無視、對醜聞無感,對得起繳稅養你的國民嗎? 大學自主是很重要的精神,教育部也不能幫台大選擇校長。但重點不是管中閔當不當校長,而是他要在怎樣的基礎上就任這個職位。是清清白白,還是是非不分?這是非常基本的邏輯問題。只要台大自己願意把遴選過程的疑慮釐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問題其實就解決了。上街頭只能拉高政治態勢,卻無法自證清白、讓事實水落石出。 大學自治沒人會反對,但台大要贏得尊敬,是靠自己堅持原則、堅持品質,不是擺出一副「我是台大所以不要管我」的姿態。
王時齊 2018-02-22
大過年的三個小願望

大過年的三個小願望

  新年新希望,你的願望是什麼?(Photo by Quinn Dombrowski/Flickr) 再過半天,狗年就要來到,基本上大過年好話多說,壞事少講,所以與其批評過去,那麼就來談談未來好了。所謂新年新希望,雖然好像新曆年元旦時才許過一次,但許願只一次怕不靈,那就再許一次,讓實現機率倍增。過農曆年的民族就是可以這麼任性! 說到新年希望,話說這個臉書的創辦人祖克柏(Mark Zuckerberg)打從2009年開始,每年都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過去十多年,他從一年內要看完25本書,一年內要跑完365英里,一年內要自己設計一台家用機器人,一年內要走訪美國每一個州,然後跟不同的人交流。而今年2018年,祖克柏的新年新希望,就是要阻止臉書被別有心機者濫用成傳遞假訊息跟仇恨言論的工具,確保人類可以遠離虐待和憎惡的氛圍,也避免國家的自由跟民主被其他國家干涉,這可是網路大亨的新年新希望,果然與眾不同。 而回到台灣,政治人物,又遇到年底的九合一大選,自個兒要選舉的,他們的願望大概不外就是希望對手怎麼樣票就是比起自己少了那麼關鍵的一點,結果可以順利當選或者成功連任。得要扛起輔選責任的,像是當主席的,免不了就期待自己旗下的候選人個個輕鬆上榜,陣營的政治版圖愈大愈好。畢竟2018選得好,2020就少煩惱。 至於一般的國民就像你我,又會有什麼樣的新年新希望呢?我想經過上個禮拜的花蓮大地震,很多人大概跟我的想法差不了多少,每個人心裡頭第一個小小願望,就是希望像這樣大得嚇人的地震,可別再來了。又如果就像氣象專家說,真有那種叫做「正常能量釋放」的地震的話,那麼就請「少量多餐」,次數不拘但可都得輕輕的搖,別再把我們的房子搖壞,造成人命財產損傷,讓大家都平平安安。 新年不妨祈個福、許個願,為自己,也為這座美麗的寶島。(圖/記者李毓康攝) 第二個小願望,既然過去這一年景氣難得開始好起來,好幾年沒出現過的經濟成長上修這回事,還有股票站上睽違二十多年的萬點行情,勞工基本工資一年加一千,企業開始拿加薪在比賽,這樣的好光景可要繼續下去,老闆們愈賺錢就可以愈大方,勞工們薪水愈多就愈可以放手消費。出口大家打拚,內需自己努力,經濟有了正向的循環,大家也會多一點對未來的樂觀跟自信。 最後一個小願望,這點相信很多人都跟我有一樣感覺,特別是在這次的地震之後。這國家從來都吵吵鬧鬧,誰也不讓誰,凡事沒有講個藍綠好像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但在過去這一個多禮拜,就因為花蓮的一方有難,整個島嶼哪怕老的小的,南方北方,當差還是百姓,懂的救災的,半夜就殺到現場想盡辦法要把素未謀面的同胞從瓦礫堆裡挖出來,不懂得救災的,拉著胖卡車,就給現場救災人員熱起宵夜點心,就連電視上從來彼此沒好話的名嘴,也都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幫每個救災的人鼓勵,和受災者同哀。 這一個多星期的和平體驗告訴我們,當這個國家沒有吵吵擾擾、彼此憎恨的時候,我們可以一起把許多事情做得更好,讓社會充滿能量跟希望!說真的,要學會這個道理,不必總是靠天災來提醒我們吧?代價不需要這麼大吧? 過去一年,改革的幅度確實不小,年金改革、同婚釋憲、轉型正義,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轉型與變革,但每一次的搖晃後,台灣其實是往前走的,更不要說在改革的同時,經濟也有不錯的表現。所以幹嘛不也試試,在農曆年過完後的下一個禮拜,下一個月,能夠繼續保持過去一星期這樣的社會氣氛,大家和平理性不民粹的,一起來把各種事情做好呢? 就過年嘛!有好點子幹嘛不試試呢?
王時齊 2018-02-15
震災過後 你要被人怎樣記得?

震災過後 你要被人怎樣記得?

傅崐萁強調花蓮依舊很美,目前餘震已經停止,過年期間一樣可以來到花蓮遊玩,為花蓮人加油打氣。(圖/記者鄭志宏攝) 花蓮震災,這大自然發動的震撼教育,是一場很大的考驗。它不僅考驗著我們對於居住安全的投資是否足夠,也考驗政府緊急應變的表現,更考驗所有其他人,在此刻展現出怎樣的人性,之後又被如何記憶。 雖然犧牲的人命無可彌補,雖然斷垣殘壁的現場是又濕又冷的二月天,但長達106小時不間斷的搜救行動期間,軍警消弟兄、公僕與志工們毫無懈怠的投入,還有來自國內外的援助和關懷一波接著一波,也著實像是暖流一樣,持續溫暖著台灣人的心。這讓我們永遠記得,台灣從不缺災害,但災害時也從來不缺少溫暖。 政府的反應也展現了高效率。儘管是午夜時刻發生的災難,政府的應變作為在半夜就透過媒體和網路展現在人民眼前,天剛亮,總統和救災支援人員就乘著專機到災區安定人心,帶動行政部門整個動了起來。政府好好做本就應該,但官員稱職的表現降低了政治口水的空間,因此有助社會團結、和救災工作的順利。這個正向的漣漪效應,就是災後蔡英文的民調大幅上升。 而這次更被記得的,還有來自國際「患難見真情」正能量。震災發生隔日,許多友好國家立刻稍來慰問,詢問有無需要幫助。鄰近的日本不但派出多位的專業技術人員攜帶罕見的高階生命探測儀,從東京趕赴花蓮幫忙搶救生命,安倍首相也在Twitter、Facebook上,公布繁體中文的慰問加油短文,以及他親筆書寫「台灣加油」影片。而新加坡政府也迅速敲定了,由該國空軍載運救援物資直飛花蓮,並正式在官網上公布有台、星兩國軍官代表的照片與新聞稿。 其實日本和新加坡,平常和台灣往來時都小心翼翼,以避免刺激中國。但在這人命關天的時刻,他們拋開了政治禁忌,展現出讓台灣人民感動而難忘的人性。對啊,人和人、國家和國家之間,如果有真誠的情誼,互動的方式不就應該是如此? 偏偏有人不是。 當別的國家忙著協助台灣救災時,總是趁機打壓台灣的中國可沒閒著。國台辦改不了愛玩拐彎抹角的政治算計老毛病,跳過海基會、陸委會,直接向花蓮縣政府表達關切,一副中央對地方的姿態,趁著台灣受災藉機吃豆腐,被人賣了的傅崐萁,還大聲感謝「同文同種」的中國政府。更有一些習慣看中國臉色的人,對著日本、新加坡的援助指指點點,彷彿優先接受別國的援助也算是一種數典忘祖的行為。 如果習近平像安倍一樣公開做出為台灣加油的動作,如果國台辦和其他國家一樣透過正式管道關心台灣政府,這將會是中國的大加分,無論是在國際形象還是台灣民心上。但中國小鼻子小眼睛的計算心態,錯失了這個大好機會。於是,中國再次以「趁火打劫」,成為台灣人民心中的印象。 最後,講到這次震災的印象,一定要談到傅崐萁。身為受災地的父母官,這一次傅崐萁究竟被記得了什麼?是有效率地指揮救災行動?視民如親和災民同甘共苦?展現查察不法追究責任的決心?積極迅速解決善後與重建的問題? 好像都沒有,唯一令人深刻的印象是,他一直在喊著「捐款不夠多」、「比台南差好多」!但是傅縣長,這不是在比賽,更何況人民捐款的熱情,應該也和縣府的表現有關吧? 花蓮還在救災,災民還在收容所無家可歸,縣長大人沒有扛起應有的責任,卻禮數周到地連台北的里長都收到他致贈的禮盒。就算是之前已經安排好的禮,但時機就是不恰當,這當下縣長你送得出禮,台北里長可收不下啊。這麼計較錢這件事,難道是傅崐萁在震災後希望留下的唯一印象嗎?
王時齊 2018-02-13
萬事莫如救災急

萬事莫如救災急

  花蓮2月7日深夜發生規模6.0地震,花蓮市震度7級,造成大樓坍塌及道路龜裂的災情。(圖/記者張一中攝) 0206這場強震,不只震撼全台灣,也讓花蓮受災嚴重。兩年前的台南震災,讓台灣人依然餘悸猶存。而這次的強震不只頻繁,而且規模又大,絕對是全台灣要一起面對,全力救人救災的關鍵時刻。 這時候,所有的政治、黨派都要擺一旁,大家一起為救災人員加油,也隨時準備提供各種支持,簡單來說,萬事莫如救災急。 在救災的同時,我也有幾個建議要分享: 第一,請千萬不要到現場看熱鬧。 現在是救援黃金時間,救災更是需要高度專業的工作。大家千萬不要到災害現場看熱鬧,保持現場通路順暢也充滿秩序,這樣救災人員的出入才能順暢,現場指揮鏈才能有效率。 第二,請大家一起注意訊息正確性。 災害來臨時各種訊息滿天飛,當中有些是需要,也有一些是錯誤的,還有最差勁的一種,就是刻意散布恐慌,讓社會人心惶惶。除了媒體該加倍自律,避免用過於戲劇性的方式渲染震災外,在這個網路時代,大家的Line、臉書都是一個小型自媒體,千萬記得小心過濾訊息。這種時候,官方資訊必須迅速、正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的「災害情報站」網站。大家一起轉傳正確訊息,拒絕錯誤謠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中央政府要跟地方政府要無私合作,做好協調管理工作。 第一時間國軍跟各地方政府已經啟動應變機制,把可以調動的人員和機具調度到花蓮,投入救災工作,後續預計也會有救災人力、物資及策略的管理議題,而這時最需要中央政府高效率的管理和協調。因為除了中央要投入花蓮的支持外,接下來還要協調全台各地方政府以及民間的大量資源,尤其未來最受矚目的,一定是後續的捐款,所以最好現在就先做好管理的前置工作。 今天一大早,蔡英文總統與行政院長賴清德都已經飛抵花蓮,跟縣長傅崐萁一起勘災,這是很好的典範,能讓全國人民看到此時台灣的團結。中央氣象局說這次地震的頻繁是史無前例的,但我相信當台灣團結之時,我們的堅強也會是史無前例的。一起為花蓮加油,為台灣加油!
王時齊 2018-02-07
柯文哲玩政治玩出火來

柯文哲玩政治玩出火來

戰術再靈活,都改變不了根本的政治分歧,想在政治夾縫中壯大自己,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可能玩出火來。舉例來說,柯文哲最近就有兩個失策,讓他的政治前線和後院同時失火。
王時齊 2018-02-06
「貪婪」已成婦聯會的歷史定位

「貪婪」已成婦聯會的歷史定位

婦聯會今天召開臨時會員代表大會,投票表決通過不與內政部、黨產會簽署行政契約。(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31比28,婦聯會用過半數的投票拒絕了與政府簽訂行政契約的選項。內政部半年來以和解替代對抗的努力落了空,黨產會則是火速準備開鍘,要認定婦聯會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 幾個月來,整齣戲起起伏伏。婦聯會一下合作一下又反悔,劇碼也從政府與婦聯會鬥法,演變成婦聯會內部鴿派、鷹派的大戰,儘管主委辜嚴倬雲被撤換改成了雷倩,但辜老太太老當益壯,最終又上演了一場絕地大反攻。這要是拍成電影,應該也夠好看的,只是絕不會是一齣教忠教孝的愛國電影,而是驚悚又充滿銅臭的政治寫實。 本來要走入歷史的婦聯會,如今要再苟延殘喘一段時日,但這個組織的歷史定位倒是已經明明白白了,兩個字「貪婪」。當年的黨國不分種下了因,讓這個由蔣宋美齡這些權貴太太們組成的團體,把屬於國家的「勞軍捐」放在國家管不著的地方,由她們決定怎麼花怎麼用,無須跟人民交代。現在台灣民主了,就在「轉型正義」必須貫徹的關頭,貪婪的幽魂仍舊驅之不散,婦聯會的多數會員決定跟民主做最後的對決。 包括辜嚴倬雲、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太太蔡令怡、前立委潘維剛、前僑委會主委焦仁和的太太談海珠,這些奶奶阿姨們,在31日婦聯會好久沒開過的會員大會上火力全開。她們一下說這是政治打壓,一會指控是綠色恐怖,全是民進黨政府的威脅。她們無論如何就是反對和政府協商,不簽約、不捐錢,拒絕把婦聯會屬於國家的偌大資產還給國家。她們說,婦聯會這些資產不是國家的,婦聯會也不是國民黨的。 問題是,不是國家的,那難道是你們自己賺的?不是國民黨的,怎麼你們都是國民黨? 婦聯會前主委辜嚴倬雲雖未參與大會,但發出4點聲明強調自己至今仍反對與內政部、黨產會簽署和解。(圖/鏡週刊) 這裡面最令人不解的是辜老太太的心態。這過程中的反反覆覆就先不提了,辜老太太家財萬貫,親戚子孫的事業也飛黃騰達,但還是要巴著婦聯會的龐大財產,硬是不肯還給國家,甚至讓婦聯會裡的工作人員看不下去,忍不住爆料老太太公器私用的種種行徑。她嘴巴上說是要捍衛蔣宋美齡的心血,但行為上卻是複製了蔣宋美齡的「宋氏王朝」,坐擁千金萬銀,卻大把的捐給自家的基金會和醫院、買家族企業股票當起控股公司,公家就是我家,當然捨不得「辜氏王朝」就此覆滅! 在婦聯會鷹、鴿兩派內鬥過程中,反倒是部分外省掛的黨國大老親族,還展現出一些理性的思維,支持與政府簽訂行政契約。前副總統陳誠弟媳、95歲的常委陳秦舜英就感嘆說:「從來沒看到婦聯會現在這個樣子,」「拜一些國民黨的內鬥之賜,把這些帶到婦聯會來。」她既感嘆又驚訝,為何辜家和國民黨聯手,可以弄到如此烏煙瘴氣。 在黨國體制的年代,辜家本是依附國民黨政權的台籍權貴家族,但侍從竟比主子還貪婪,辜嚴的表現遠不如這些黨國之後的老太太,十分低端。 「轉型正義」的推動,本就不必然是鬥爭的過程。內政部主導這個行政契約的安排,雖然讓政府冒著很多期待快速改革者的批評,但如果能成功也會是一個正面的範例。只是最後功敗垂成,相當可惜,但也並非完全沒有收穫。你看國民黨主導的鷹派的反攻,會員大會上國民黨人毫不掩飾的現身,這不是都證明了婦聯會是不折不扣的國民黨附隨組織嗎? 接下來就該黨產會使把勁,把婦聯會的底抖一抖,看看這數十年來,這龐大的資產都花到哪裡?哪些政治人物去婦聯會搬過錢?結果就一目了然。海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這一仗還沒打完,「轉型正義」絕對不容踩剎車。
王時齊 2018-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