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傳立相關文章

沒什麼競爭力的原因

沒什麼競爭力的原因

圖片來源:中央社   有很長一陣子,我常常懷疑「奇怪,這個雖然還不錯,但是真的有這麼厲害嗎?」這種疑惑出現。 比如說藝術好了。我也曾經翻閱過美學大師蔣勳的書、或是聽他的廣播,談美學什麼的。對於一個像我這樣的美學白痴,聽起來確實是有些收穫。可是我總有個疑惑「奇怪?這種內容好固然好,但內容有好到這麼了不起嗎?」 又比如說,我大學時聽教授講課,不管是主修還是營養學分,我也總有個疑問「奇怪,這些教授上課講的這些東西,明明書本裡面就有,有什麼了不起的嗎?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時間去聽課?為什麼在課堂上丟出這種程度的東西就可以當個大學教授?」 當然,我不懂學術、也不懂美術。我覺得「那有什麼厲害的?」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我不懂人家厲害在哪裡」。確實,我完全沒有能力去駁斥這種原因的可能性。 但是我總看得綜藝節目。三十五年前的台灣還是悲慘的戒嚴時代,那時週末晚上超級流行所謂的「大型綜藝節目」,比如《黃金拍檔》之類的。那時週末我家也是闔家觀賞,看得笑哈哈。 可是後來某一天,當時正在讀大學的我忽然有一個很深的疑惑「誒,幹,這種節目到底有什麼好看的?」 張菲、倪敏然,然後是後來的張小燕庾澄慶、然後是胡瓜、然後吳宗憲。這一路幾十年下來,台灣的綜藝節目不能說沒有改變。可是,誒,它到底好看在哪裡?有誰能夠回答我嗎? 後來偶爾看了一些日本的綜藝節目。無聊的養眼的情色的日本節目固然很多,但是好的日本節目,其品質之好,與中華民國中品質較佳的節目相較,根本是NBA與高中聯賽等級的差別。更別說日本的極限體能王與台灣廟口的跳高錄影節目,到底相差了多少光年? 你仔細想想:為什麼中華民國生不出高品質的節目?為什麼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於大學裡面一堆爛老師爛教授~~或者是鄉音極重、或者是口齒不清口條不順以至於不知所云~~為什麼中華民國從輕鬆的娛樂到嚴肅的教室裡都充滿了劣等品次級貨? 終於我找到了一個合理的理由~~因為中華民國根本就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是一種殖民體制、不以國家發展為核心考量。別急著說我「泛政治化」~~我賭你沒有勇氣看完下面的論述。不然你大可以看完這整篇文章,然後針對我的論述錯誤之處正面打臉。我竭誠歡迎。 簡單的說,黨國體制把整個台灣的資源配置給嚴重扭曲。符合特定身份血統的人可以輕易獲得特別多的資源。從「政府出錢讓你出國洗學歷」(但是如果出國留學後竟忽然腦袋清醒了而開始反對黨國體制,輕則永不錄用終身落魄,重則慘遭刑求殺身殞命)。 簡單的說,黨國體制操縱了國家資源。別的不說。軍眷配到的房子,就足以造成兩個世代資源累積的嚴重差距。我家裡有錢可以讓我安心苦讀三年考上公務員,你家沒這個資本,從此我就是安穩拿十八趴的公務員,我的養老也不需要我的子女負責;相對其他人的子女除了要照顧我這個老頭還要養他的小孩,所以我的孫子又比其他人的孫子來得更佔優勢。 在這種殖民體制下,優秀的人才容易出頭嗎?當然不是。「永遠資源」的人才容易出頭。於是,某些「擁有資源又有些才華」的人就更加的發光發熱了~~因為那些更有才華卻苦無資源的人才永遠都沒有機會冒出來與他競爭! 你看看中華民國的電影圈。黑道(尤其是外省黑道)是不是壟斷勢力?你看看中華民國的高階公務員,是不是以字正腔圓的深藍家族出身居多?你看看大學校園,整體而言整握資源的又是哪些人? 總之,「黨國殖民體制扭曲了資源配置」,於是造成了幾十年來台灣的無法進步。就算到了今天,中國國民黨終於雖小了,但是從黨國體制所延伸出出來的盤根錯節,仍然牢牢箝制著整個台灣。 於是,同樣一件事事情,媒體對於藍綠的以雙重標準審視、並且以天壤之別的力道嚴詞批評攻擊。再後來,當相對比較重視台灣意識的綠色勢力終於也有機會執政的時候,就改以「藍綠一樣爛」來模糊大便與餿水的分別。在這樣的文化脈絡下,標榜「超越藍綠」的白色無色各種勢力,又或得了發揮論述、引人注意、攫取選票的機會。 沒有誰「非要綠色民進黨勝利不可」。唯一必須要贏的,是「台灣意識」。那不只是一個抽象的口號或者意識形態,那更代表著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為主體,以這些人的幸福為最大考量,去堅定維護主權與人權。 從這個角度檢視,綠色民進黨有太多作得不夠好的地方,但是主張終極統一的中國國民黨、新黨、還有那些與中國極度曖昧的新興小政黨、還有那些為了「把餅做大」而毫無中心思想、白天找兩岸一家親站台、晚上陪台獨史明吃晚餐的牆頭草們,你們真的有資格成為台灣民主選舉的一個選項嗎?
吳傳立 2018-09-17
網軍與網路論戰

網軍與網路論戰

「打筆戰」的目的,當然是「打給路人看」。如何讓路人一看就看出高下呢?這又回到第一點:讓路人看見對方的無理、矛盾、詞窮、跳針;路人看見對方的醜態畢露,自然就不容易相信對方的說詞了。
吳傳立 2018-09-16
噱頭正義

噱頭正義

《噱頭正義》 無論如何,以「只是依法行政」替自己辯護,是納粹生而為人的本能;但是撻伐這樣的惡行與藉口是所有人生而為人的責任。我們現在在這裡,但是沒有人知道我們下一秒在哪裡。我們現在還活著,但是沒有人知道到底哪一種狀態才是真正存在著。你可以無視於基本的邏輯替你的信仰辯護。但是別忘了,即便是莊嚴神聖的「地心說」,也終究有被打破的一天。終極而言沒有人能夠燒死哥白尼;化為灰燼卻仍永世受人嘲笑的,是那些自以為掌管天堂大門鑰匙的教宗。 然後,以上只是一些自我安慰的幹話。我就他媽的活在現在這個當下,看著那些凌虐嫌犯、刑求民主人士的鷹犬爪牙吃好穿好掌大權操生死,還在那邊以正義自居大言不慚,你要我如何不憤怒? 沒這回事。沒什麼現世來世。活在這個當下,我們就要努力消除這個當下的不正義! 可是,什麼是「轉型正義」?這個社會有幾成的人能夠簡單地說出轉型正義的意義?別鬧了。我就認識某警察局分局長,正氣凜然地說出「轉型正義?正義可以轉型嗎?」這種笑話。 別鬧了。在中華民國,大家都還在歌頌威權兩蔣、都還在唱誦「寬容似海城救台灣」。那些被獨裁政權刑求至死的孤魂野鬼在中華台北變成了感念普渡習俗的好兄弟,那些刑求嫌犯囚犯的要不領著十八趴正在抗議被剝奪退休俸的不公不義,要不然就仍然享厚祿、居高官,甚至還要抗議「轉型正義只是政治追殺、選情打壓」。 民進黨執政下的中華台北的轉型正義,沒有教育宣傳,只有悶著頭幹,而且還是一些本就很有爭議的人當主事者。這種轉型正義,充其量只是一種噱頭正義,註定就是一場失敗。
吳傳立 2018-09-15
「假設」你要投給柯文哲

「假設」你要投給柯文哲

因為姚的競選主軸不明確?因為姚不擅寫作文?因為姚明明不會抱貓,但是又要抱著貓拍照假裝愛貓?因為他假扮貓奴,所以你寧可忍受柯文哲在主權議題上的那些謊言與反覆無常?
吳傳立 2018-09-12
忽然發現柯市長不理性啦?

忽然發現柯市長不理性啦?

嗯?忽然發現柯市長不理性啦? 之前柯市長說了多少謊都不在意,想著爭取柯粉的選票「把餅做大」;現在忽然想起「理性」的重要啦? 要不要改去氣象局預測風向?
吳傳立 2018-09-06
馬粉與柯粉的A粉與B粉

馬粉與柯粉的A粉與B粉

明明人證、物證、錄影存證俱在,卻膽敢在電視上睜眼說瞎話「世大運門口沒有人阻止台灣旗進場」的也是柯。這樣的柯文哲,和「真誠」真的扯得上邊嗎?
吳傳立 2018-08-31
誰是切開台派的那把刀?

誰是切開台派的那把刀?

如果柯文哲連任成功,等於告訴全台灣的政治人物「像柯文哲這樣兩次選舉都與傾中統派議員聯盟連線的人,也可以是最紅的炸子雞哦!」,你覺得大多數台灣的政治人物看在眼裡,會不會「急速」、「更加」傾中?
吳傳立 2018-08-25
市長自助餐與柯市長的前途

市長自助餐與柯市長的前途

  部分人士認為對中政策與「柯市長」無關,但重要政治人物的觀念主張,確實動見觀瞻。資料照片 吳傳立/金融從業人員   有些人認為柯文哲市長的施政品質很好,並且進一步認為「如果柯市長做得那麼好還無法連任,那麼豈不是在告訴全台灣的政客『施政滿意度不重要』,等於間接鼓勵政客惡搞擺爛?」可是,陳水扁市長當年的施政滿意度不高嗎?還不是落選了!在政治這個領域,「施政滿意度」當然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但絕對不是「唯一一個值得考量的重點」。   當然,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那麼,就讓我們看分明:到底,二十年前與後分別有哪些考量呢?   當時許多台北市民的擔心是「藍綠顏色框架~~如果讓綠色的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是不是就要滅亡了?」至於現在,柯市長之所以引發爭議,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台灣主體性」~~「如果讓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再連任的話,台灣會不會被賣掉?」   對於那種二十年前說「首都市長不只是市長」、「讓陳水扁當選市長的話,中華民國就滅亡了」,二十年後說「台北市長只是個縣市首長,統獨議題關柯市長什麼事」的邏輯,就姑且存而不論。畢竟這年頭充滿了各種自助餐,早已見怪不怪、無庸細表了!   事實是:台灣的對中政策確實與「柯市長」無關,但是「重要政治人物」的「觀念主張」確實動見觀瞻,不但影響政客們日夜觀測的政治風向,甚至足以影響民眾的政治判斷。據此論之,兩岸政策固然「與柯市長無關」,但是假裝「柯文哲的兩岸主張不會影響台灣未來」,也未免鴕鳥心態。   柯文哲的支持者必須面對一個具體的問題,就是:你真的要因為「對於柯文哲的施政很滿意」,於是選擇忽視一切爭議~~包括「無視於周子瑜李明哲的苦難」、「公然與中國唱和兩岸一家親」、「對於北市警局在世大運門口阻止民眾攜帶綠色旗幟進場一事,公然說謊否認」等等的事情全都視若無睹?   對於這些問題視若無睹、讓柯文哲連任市長的結果,等於選民用選票告訴全台灣所有的政治人物:甚麼周子瑜李明哲不重要,「重要的是實力原則」、「沒有實力還去嗆聲會被笑」、「最重要的是和平」,至於那樣的和平換來的是維吾爾族受到的那種恐怖統治、或是香港那樣的人權民主崩壞,都還可以再看看,「到時候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你覺得,即便如此也沒關係嗎?   所謂「日久見人心」。筆者以為,柯文哲如果真的那麼好,好到足以讓你對上述種種爭議視而不見,那就更不應該把柯困在台北市!讓他兩年後歷練一下立委選戰、進駐國會,說不定還組個白色聯盟政團/政黨什麼的,一方面嚴格監督執政黨,另一方面讓白色力量最常說的「一樣爛的藍綠」在國會因為有了多元競爭而知所警惕!讓柯在立院充實歷練、蓄積能量後再於2024攻佔總統大位,豈不是更好?屆時柯文哲也才65歲,和柯所欽慕的宋楚瑜以74歲高齡挑戰總統大位比較起來,一點都沒有「嫌太晚」的問題啊!
吳傳立 2018-06-29
網紅、網粉與我

網紅、網粉與我

網路論戰時,記得盡量要站在「態度」的制高點上,避免去「打臉」別人,改用「溫良恭儉讓」的態度去請教對方,藉由「問答」讓大家清楚地看見邏輯錯亂、價值錯亂的可笑就好。這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吳傳立 2018-06-23
當網紅開始論政

當網紅開始論政

  眾多網紅關心政治,引發討論,圖為示意,網紅「館長」曾po文挺台北市長柯文哲選總統,與本文無關。翻攝自臉書「飆捍」 吳傳立/金融業   彷彿這個世界真的受到共時性的牽引,就在某個莫名神秘的時間點,因為某種難以言說的原因,眾多網紅關心起政治了。妙的是,這些網紅們的言論在某些台派眼中,往往有個共通的特點,就是:其言論有兩大弊病。一是「華頭華腦」,二是「經不起論證」。   所謂的「華頭華腦」,指的是「懷抱大中華思想,不以台灣為主體去思考台灣政治」。所謂的「經不起論證」,指的是其言論與史實多有不符;一旦其言論受到網友挑戰之後,要不然就是指責網友的「惡意霸凌」、要不然就是堅持「我有我的言論自由」、要不然就是「人生很寬闊,我才懶得理會你們的批評;謝謝指教」。   在某些台派眼中,「華頭華腦」與「經不起論證」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因為如果真的關心台灣歷史,就不可能死抱著國立編譯館教科書中那些經不起論證檢驗的扭曲歷史;理解了台灣的歷史之後,身為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人,就不可能死抱著大中華思想。   至於「言論受到挑戰之後就訴諸言論自由/將挑戰者的批判一蓋視為『霸凌』/決定靜心遠離喧囂謝謝指教」等等作為,因為完全地誤解了言論自由的真義、進而誤把挑戰當霸凌、又在引戰之後高掛免戰,在部分台派看來這樣的舉動簡直是可笑到根本荒謬,於是陰謀論開始甚囂塵上~~「該不會是消極面受了中國的收買、甚或是積極面打算主動藉由向中國送秋波以求取個人利益吧?」。   陰謀論的根本原因   部分台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陰謀猜測,竊以為,根本的原因在於「台灣的政治信仰歧異之大,完全超乎你我所能想像」;事實過於荒謬,所以自然傾向以陰謀論解釋之。   關於「信仰」。並非只有「宗教信仰」才是「信仰」。「相信我們都是上帝之子」、「遵守三綱五常乃天經地義」「相信天賦人權」、「相信人定勝天」、「相信民主/共產制度」都是信仰、都能夠凝聚人群;而「團結就是力量」。在這樣的脈絡下去理解「政治信仰」,才能夠正確解讀所謂的「政治信仰」在台灣有多分歧、又因為這樣的分歧而對於台灣內部的團結造成多大的破壞力。   台灣的政治信仰有多分歧呢?顯而易見地,即便在2016年的今日,台灣還有為數眾多的人一方面享受著言論自由之便而嚴詞批判蔡政府,另一方面堅信當初衝撞戒嚴體制的黨外人士根本亂臣賊子,而聯手打造近七十載戒嚴的兩蔣根本聖主明君,認定白色恐怖的年代是台灣最好的時代。   莫說那些在兩蔣龍馭殯天時披麻帶孝呼天搶地的三四年級生了;就說說年輕的一輩:在近七十年戒嚴體制下的威權思考沃土上,會培養出一堆「政治歸政治,XX歸XX」的中壢客倌選民,乃是理所當然之事;而這些從小死背國立編譯館歷史教科書長大、高中職軍訓課扯開嗓子高唱「我愛中華」的五六年級生會堅守大中華政治信仰,也是毫不稀奇。   回不去的板塊飄移   只是當時序來到了2018年,先有318運動的石破天驚,又有社群媒體的資訊洪流沖刷,於是越來越多人發現原來歷史和我們所讀的不一樣,原來九二共識根本只是一場騙局、原來所謂清廉穩健的、來自中國的中國國民黨有那麼多的不堪時,於是台灣的政治思潮板塊開始飄移。   就算不談歷史、只談實益。台灣人用自己的選票選出台灣的總統、用自己的稅金養自己的軍隊,明明有擁抱全世界民主陣營的自由,為什麼非要和極權統治、連上網都不自由的中國牽牽扯扯藕斷絲連?只為了「血濃於水」?這不科學啊!   這樣的趨勢太明顯,於是中國也不得不加緊統戰的腳步;而在社群媒體鋪天蓋地的時代中,藉由收買網紅以宣揚統戰思想,成了中國理所當然的選擇。況且,對於有心在中國求取飛黃騰達的人而言,不管是「基於對價而頌揚」還是「出於期待而獻媚」,確實都有很大的套利空間。   總之,基於上述原因,某些台派對於網紅們一時間紛紛關心起政治,不禁「眉頭一皺,覺得案情並不單純」。   用戰略高度看待網紅論政   竊以為,台派如此揣測並非上策。台派固然可以推測「中國會為了統戰而收買台灣網紅」,但是不該指名道姓指控某網紅被收買~除非你握有鐵證。因為前者是絕對合理的原則性的推測,後者卻是個別性的猜測。   在道德上,那是對特定人未審先判的人格謀殺;在效益上,無證據的指控不但讓對方陣營更加同仇敵愾,對台派而言更是折損公信力與說服力的自我傷害。   況且說到底,台灣的主要病灶之一,正是一心相信「政治歸政治,XX歸XX」的政治老/小清新過多;如今這些網紅忽然開始關心起政治,在主觀動機上,不能排除他們「像台派想要捍衛台灣主權那樣,也開始想要捍衛大中華意識」而慷慨激昂的可能性;在客觀效果上,有這些網紅願意打破「XX歸XX的迷思」,理應是時時刻刻關心政治的台派人士求之不得之事。   更進一步說,如果那些網紅的言論禁不起檢視論證挑戰、或是受到挑戰之後開始抱怨「我有我的言論自由」、或者開始玩起「引戰之後高掛免戰」的把戲~~如此一來,那些網紅的迷哥迷姊們看到偶像都閉嘴了,當然也可能自此更加不對公共議題發出類似高見。這對於台派而言豈非更收「以正視聽」之效?   總之,對於沒有鐵證之事,在猜測與指控之間,總要拿捏出一道合理的界線;而最最保險、也最最有力量的,永遠是「理直氣和地堅定論述」。藉著網紅論政的熱潮,論述再論述,以理「服」有可能服氣之人的心、也以理「封」不可能服氣之人的嘴,豈非絕妙?   或有論者認為這樣的樂觀未免過於一廂情願。事實是:這是思想、信仰的戰爭;不同的政治信仰之間,終須一戰。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的台灣尚未淪入中國之手,尚且有以筆戰舌戰選戰替代血戰的可能。那麼,你要戰,就便戰。為信仰、為子孫幸福而戰,況且只是筆戰舌戰選戰,更有何懼?
吳傳立 2018-06-04
在中華民國,邏輯不重要

在中華民國,邏輯不重要

在「價值觀」上,中華民國人根本不在乎自己的人權,自然也不在乎那些拋頭顱灑熱血替他們爭取人權的人的人權,當然也就沒有理由去痛恨那些威權政府的打手;所以宋楚瑜這樣的人成為總統的候選人,與侯友宜這樣的人成為新北市長的候選人,成為中華民國的日常風景。
吳傳立 2018-04-21
「智商依舊在,幾度光環紅」柯文哲還有連任優勢嗎

「智商依舊在,幾度光環紅」柯文哲還有連任優勢嗎

     三年前柯文哲以政治素人之姿,打著「超越藍綠」口號魅力橫掃全台,順利當選台北市長;如今是否仍維持連任優勢,牽動首都選情,各界矚目。資料照片   吳傳立/金融業 三年前號稱白色力量的柯文哲以素人之姿、打著超越藍綠的口號魅力橫掃全台,順利當選了台北市長;三年後的今天,他不僅有意尋求連任,更以台北市長的身份不斷對兩岸關係發言評點(指點?),甚至到澎湖、宜蘭等地為台北市的役男「進行一個勞軍的動作」,彷彿有心卻似無意地替自己的更上層樓鋪路。 三年後的今天,從帳面上的民調數字看來,柯文哲的人氣確實仍然遙遙領先其他政治人物,但是他的危機也已經隱隱浮現。 自從2014年當選台北市長之後,柯文哲的聲勢一路看漲;時序來到2016年的立委選舉,柯文哲聲勢來到了最高點,甚至當起了「首都進步大聯盟」的代言人,但可惜的是,其中凡是帶有親中色彩的,幾乎無一例外地中箭落馬。 立委候選人當選與否的原因當然有很多;從政黨屬性、派系角力、候選人本身形象、知名度到是否深耕基層等等都是重要因素。若把這些候選人的落選歸咎於柯文哲,那是完全外行人說外行話;但是若說「即便有了柯文哲在如日中天時的光環加持,仍然無法消弭選民對於親中勢力/泛藍勢力的疑慮」,應該尚屬公允。 對岸中國對於台灣主權的文攻武嚇已是人盡皆知,柯文哲卻「毫無戒心」地隔岸唱和中國「兩岸一家親」口號統戰,不免讓人起疑。柯文哲「不要兩岸一家親,難道要兩岸一家仇嗎?」的一番辯解在部份台派看來雖屬牽強,但忌憚於柯文哲的高人氣,只能隱忍不發、聽言觀行。沒想到選前自稱墨綠的柯文哲在經歷了周子瑜事件而舉台譁然之後不改「兩岸一家親」本色,更在李明哲被中國抓捕而舉台憤慨之際,行若無事地前往中國出席雙城會議,凡此種種,實在難以「務實政治」四字自圓其說。 三年過去了。柯市長各種競選承諾如「打五大弊案」雖跳票不斷,仍亦可解釋為「實因諸般緣由」而尚難稱之為黃牛;但是世大運時,警察在入口處明明白白地禁止綠色的台灣旗幟進場,不但是許多人親眼所見,更有手機錄影證明,沒想到以正直敢言著稱的柯市長竟在電視節目上明白表示「票口的人沒有禁止觀眾拿綠色的旗幟進場」;如今更妙了,竟然說侯友宜這個卸任高階警官「沒有藍綠」!三十年前中華民國的警察沒有政黨顏色?說出這種完全背離社會共同經驗與常識的話的人,竟然是當初那個「不否認自己有」亞斯伯格症、正直敢言到近乎白目、智商超高的政治素人柯P嗎? 柯市長的高智商將會把台北市乃至於整個台灣帶到哪裡去呢? 喜歡柯P的選民大可替柯文哲說項:「至少在他任內已經幫台北市還了幾百億的債務了」。關於這點,筆者不懂市政財政,所以無法否認、也無從置喙;但是綜上所述,在2018年柯文哲尋求連任台北市長的此時,讓我們來盤點一下2014年的柯文哲光環: 關於「政治素人」?柯文哲擔任市長已三年有餘,再也不是政治素人 關於亞斯伯格症?「本來好像有」的亞斯伯格症已經不藥而癒了 關於五大弊案的處理?嗯,與《官場現形記》裡所說「一緊、二慢、三罷休」的為官心法若合符節 關於「超越藍綠」?超越藍綠之後去哪裡呢?哦,去中國的「兩岸一家親」。 至於所謂的「正直敢言」?「敢言」確實始終如一,「正直」卻是如此不堪檢驗。 唯一如實呈現的,是柯P的高智商,即便有著上述諸般荒腔走板卻能依舊維持超高人氣。 能夠維持超高人氣是柯文哲的本事,但是柯文哲在初次競選時的那些光環,無論如何是再也回不去了。 在這個數位時代,資訊流動的速度越來越快,所以改變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資訊科技如此,民心向背亦復如此。2014年的柯文哲之所以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崛起、勝選,主要原因有三:覺醒公民們在網路上替柯P的宣傳拉抬不遺餘力,此其一也;對手連勝文在先天賣相如政黨包袱與貴公子形象等等實在有太多的劣勢,此其二也;民進黨禮讓柯文哲,此其三也。 然而如今,當覺醒公民又有了另一層的覺醒之後,如果中國國民黨認真推出一個強棒、而且民進黨也能看清局勢而奮力一搏的話,那麼,再經過一番選前的網路資訊大戰之後,柯文哲究竟還能有多少的優勢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吳傳立 2018-04-09
世大運讓世界看見我們?是讓我們看見威權!

世大運讓世界看見我們?是讓我們看見威權!

不是說奧會模式不能出現中華民國旗幟?那為什麼他國選手拿這個旗幟就沒有違反奧會模式的問題?如果我們可以「默許」他國選手拿中華民國國旗,又為什麼不讓中華民國的選手拿自己的國旗?
吳傳立 2017-09-01
憤怒的力量──腦袋裡的宗教與政治

憤怒的力量──腦袋裡的宗教與政治

世大運中警察在入口處明明白白地禁止綠色的台灣旗幟進場,不但許多人親眼所見,更有手機錄影證明,但是柯市長卻又在電視節目上睜眼說瞎話,清楚地否認「票口的人沒有禁止觀眾拿綠色的旗幟進場」。
吳傳立 2017-09-18
中華台北島民邏輯有問題

中華台北島民邏輯有問題

  對於李明哲的「被審判」、「被認罪」,中華民國人聚焦的、所憤怒的是,「為甚麼在台灣明明很平常的論述習慣,到了中國卻變成一種重罪」、「為甚麼中國可以用這麼不合乎人權的綁架方式,讓一個人莫名其妙被失蹤這麼久,然後還必須當庭演出認罪的戲碼」。 在此同時,從輿論風向看來,多數的中華民國人對於中國「基於怎樣的主權,把李明哲以中國人/外國人的身分進行審判」這個議題視而不見。 到底是怎樣的因素,導致了中華民國人如此忽略「主權因素」? 是因為中華民國人極度重視人權、民主這些普世價值,所以相對忽略了李明哲案的主權問題?可是,從世大運黑衣人綁架觀眾,中華民國人卻絲毫無感的案例看來,中華民國人其實並不在意甚麼民主、人權呀! 又或者,更有可能的原因是,中華民國人雖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根本沒有國家主權的意識。所以當自己的國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成該國國民審判時,中華民國政府一聲不吭,只會強調「一切以救人為優先」;民間的輿論同樣對於所謂主權爭議自我閹割──一如世大運上柯文哲市長演說中的「台灣」,在翻譯成英文時一律自動翻譯成「我們」那樣,自我閹割了? 在「世大運黑衣人綁架觀眾事件」中,多數的中華民國人假裝那是「鬧場問題」,而不是民主、人權問題;在「李明哲事件」中,多數的中華民國人假裝那只是「民主、人權問題」,而無關乎主權問題。尤有甚者,在不斷批判對岸中國民主人權落後可笑的同時,對於中華民國憲法內建的「一個中國」機制視若無睹,只想維持現狀,絲毫不想改變。這樣的中華台北島上,淺見以為,最大的問題既非主權問題,也不是甚麼民主、人權問題,而是中華台北島民的邏輯問題。 (作者從事金融業)
吳傳立 2017-09-16
「便利」與「強盛」

「便利」與「強盛」

最近網路上出現了這一支影片,盛讚中國的「新四大發明」:移動支付、電商、高鐵、還有共享單車。這四樣沒有一樣是中國發明的,不過那不重要,因為影片強調的是中國如何善用這些科技服務而多麼便利,這自然也間接證明了中國有多麼強盛、中國夢有多麼美好。 京津城際鐵路(圖片來源:DF4D-0070,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問題是,許多人把「便利」與「強盛」兩種概念搞混了。 首先,關於什麼是「便利」?很簡單,想做的事情總是有更便宜、更有效率的方法可以完成,就是「便利」了。想買樓下街邊的早餐?不要掏錢,掏出手機就可以完成交易;想吃熱門的披薩?不用排隊,上網訂購半小時內就送到家;想出遠門?搭高鐵一下就到了;出了高鐵站還有共享單車可以騎到目的地呢!這些都是便利。 什麼是「強盛」呢? 以美國為例。當我們說這個國家「國力強盛」的時候,我們首先注意到它的軍事科技與作戰能力不但獨步全球,而且領先其他國家好幾個世代,其次是他們的法律規章的完善與及實施。比如說對於人權、法治、財產等等的重視相對完善。警察可能竟然執法過當而打破人民的頭,財團仍然會惡意地污染土地,但同時政府與財團都得面對天價的訴訟求償;你的財產就是你的財產,絕對不會像中國「假喬丹告真喬丹」那樣,出現什麼「假微軟告真微軟」的情形。 也就是說,對外,不怕被外國武力侵略,就是強盛。對內呢?可以安居樂業不被政府壓迫、黑道欺凌以及財團不當的壓榨,於是各種重要資源,整體而言不會被惡意地錯誤配置,每個人的精力都用在競爭、發展、創新。於是這樣的國家當然強盛。 這當然是一種理想中的狀態。現實世界裡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說自己「完全」符合這種理想;差別在於程度。越是符合,越有機會變得強盛。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一個國家不在乎什麼人權法治、自由競爭下的資源配置這些要素,只是盡力地發展軍事,然後由著國營企業或大財團不斷地強力發展,當然還是可以蓋出一棟棟的高樓、一條條的高鐵、也無礙於藉由網路科技孵化出一個個便利的網路服務。 中國確實有著強盛的外表,但是有沒有強盛的底蘊?當你的家隨時會被拆遷、膽敢抵抗者就會被毆打甚至被怪手碾死、當你寫了一篇「民主人權很重要」的文章帳號就會被關閉、甚至被旅遊被消失被死亡的時候,這樣子的國家,不管「繁榮」、「便利」這種強盛的外表看起來有多肌肉賁張,骨子裏卻是日漸蔓延的癌細胞,終究得要分崩離析。 因為這樣的社會裡充滿了怨恨、恐懼與猜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被嚴重摧毀。而,少了信任的社會,要如何合作發展? 「中國崩潰論」甚囂塵上二十年了。抱著中國夢的人總說「事實證明中國很好呀!不然你要怎麼解釋中國這幾十年來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大國崛起? 很簡單啊!「人口紅利」與「帶血GDP」兩個詞說明一切。低廉的人力與龐大的內需市場足以發展出蓬勃的經濟,更何況是不惜一切人權環保的代價拼命發展? 這滋養了中國看似壯碩的「繁榮肌肉」,但絲毫無礙於「血液中腐骨蝕心的癌細胞四處蔓延」的危機擴大。甚至於,肌肉越是賁張,骨子裡的根本問題越是難以獲得根本解決。 這樣子的大國崛起,還能再往上幾步?
吳傳立 2017-08-11
黑心史學的寫作原則與讀者的破解之道

黑心史學的寫作原則與讀者的破解之道

  黑心史學的寫作原則 史學家寫歷史,不外乎三種內容:「客觀」的陳述、「相對客觀」的詮釋、以及「絕對主觀」的價值判斷。 所謂「客觀的陳述」,比如說,秦始皇的兒子、孫子是哪些人,曾經幹過哪些事情。這些是客觀的事實。雖然因為年代久遠,不同的書上可能有不同的說法,但是大致而言不會錯得太離譜,至少不會「老子變兒子」、「兒子變老子」。 所謂「相對客觀的詮釋」,比如說,秦始皇為什麼這樣做,為什麼那樣作。這些是「相對客觀」的詮釋。每個歷史學家都可以說一套自己的「詮釋」,但是至少這些詮釋必須各自基於一套說得通的邏輯,所以說「相對客觀」。 所謂「絕對主觀的價值判斷」,比如說,秦始皇做這件事情「好不好」、「對不對」。這些當然是「價值判斷」。問題是:「誰的價值」?「由誰判斷」?這當然是絕對主觀的事情。 一本好的歷史學家,可以從卷帙浩繁的史料中篩選出重要的資訊,盡可能客觀的還原歷史,然後參考各方學者的意見,對於需要解釋的地方做出一個相對客觀的詮釋,最後則是基於自己的價值觀,對於這一段歷史作出一個主觀的價值判斷。 相對而言,要如何讓歷史書「看起來很客觀,實際上根本是一本為了特定目的、強化特定價值觀而量身寫作的歷史書」呢?或者說,要怎麼把客觀的歷史史實捏塑成我想要的樣子、符合我想要傳達的、內建「我認同的價值觀」的史觀呢? 比如說,要怎麼樣把中華民國的罪行淡化呢? 首先,把所有的客觀史實攤開來仔細審視。在各個大小事件中,仔細檢視:在那些「有利因素」中,哪些客觀事實說出來對自己最有利?在那些「不利因素」中,哪些客觀事實說出來對自己的傷害最小? 然後,如果自己有錯,挑出自己錯誤相對最小的事件來代表全部的惡行,同時挑自己「說起來最體面」的部分來宣揚政績。 關於「挑最小的錯誤來說」,比如說,二二八事件的發生,當然不能說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後的種種倒行逆施這些結構性的惡行、遠因,而要說「因為查緝私煙引發動亂」的這種稱不上近因、只能說是「導火線」的「小事情」來下詔罪己。 關於「挑最體面的事蹟來宣揚」,比如說,「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戮力建設」,要說什麼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宣揚自己如何讓貧苦的小農有地可耕,但是當然不能說如何利用日「據」時代成立的農會如何剝削農民。 接著,嚴重的事情要輕描淡寫的說。 第三,要保持自身的「高度」。比如說,中華民國派遣/默許/縱容/要求陳儀在台灣的種種壓榨行為,一旦出事了,就說是「陳儀處置不當」、「蔣委員長嚴令妥善處置」、「旋即撤換陳儀」之類的,把錯歸於下。這不只是「切割」(都是部下的錯),更是「洗白」(你看,我一發現事情不對,就立刻斷然處置,撤換陳儀)。 更細緻的手法 圖片來源:pixabay 上面這些只算是初階的手法,就好像敲鑼打鼓地說「中國國民黨是壞人」、「中國共產黨是好人」只是國共鬥爭最低階的宣傳手法。調控思想需要更細緻的手法,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被調控」、「被思想調控之後還自以為自己透過閱讀發現了真實」。 怎樣算是比較細緻的手法呢? 第一招叫做「善用定義」 比如說「二二八事件」其實是一場對於當時的政治制度忍無可忍而發生的革命~~當時可是全島性的動亂,闖進電台、闖進軍營、民間接管軍隊、接收武器、與政府軍隊對戰,只差沒有要求台灣獨立!這還不算是革命? 但是,教科書一定要把它定義成「事件」。因為,一旦說是「二二八革命」,那麼大家一定會聯想到教科書最喜歡說的「清朝末年,政府腐敗,民不聊生,於是孫中山起義革命」云云、進而探究「政府接收台灣初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那就不容易自圓其說了。把二二八說成「事件」而不是「革命」,就是一種「善用定義」,在討論問題之初就讓讀者產生一個「定錨效應」。 第二招叫做「潛移默化」 比如說,討論陳儀這個人的時候,如果你是中國共產黨,你要如何「描述」這個人呢?因為陳儀最後是因為投共而被蔣介石槍斃,所以這個人對於中國共產黨是「有利因素」。這種時候,你只要把陳儀說成是個好人;日後的某一天,當讀者從另外一位學者的另外一篇文章發現「啊!原來陳儀是因為投共而被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槍斃了」的時候,「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是壞人」這個觀念就會在淺移默化中深植人心。 第三招叫做「善加詮釋」 同樣一個陳儀,其實也可以「一魚多吃」。除了把陳儀拿來作為「切割責任」、「洗白高層」的籌碼之外,還可以把因為投共而遭到槍斃的陳儀「詮釋」成「陳儀犯的過錯太大,所以蔣中正決定槍斃陳儀」來平息民怨!偉哉!領袖英明啊! 第四招叫做「貫通脈絡」 如果你是中國國民黨,你要如何在歷史教科書上描述陳儀這個人呢?因為二二八事件實在太慘烈了,所以歷史教科書在上能不提就不提。事發過了六十年之後,終於不得不提的時候,該怎麼下筆呢? 把陳儀寫壞一點?那豈不是間接暗示蔣介石的國民政府事前識人不明、督導不周?這麼糟糕的人選,  蔣公這麼偉大的民主燈塔怎麼竟然看不穿呢? 把陳儀寫好一點?那又要如何讓他背這個「處置不當」的罪名?陳儀這麼優秀的人怎麼會做出這麼不當的處置呢? 都不行啊!這樣子寫的話,脈絡就不通了!就是輕描淡寫地帶過「因為查緝黑煙引發動亂」、「因為陳儀處置不當,旋即遭到撤換」。 總之,要「貫通脈絡」,就要「善用定義」、「適當地取捨材料」、「巧妙地詮釋事件」,不只要在表面字義上力求「前言符合後語」,更要在文章的脈絡上前後貫通。 總之,只提陳儀「施政不當」之處,對於陳儀「本人」的好壞避免著墨、對於陳儀先前統治福建的諸般事蹟與評價就視而不見、對於那些制度性/系統性的因素~~比如說,當時中華民國當時的制度如何、錯誤的制度如何必然地產生錯誤的結果、那些大官由哪些集團陣營全面地壟斷、誰又該負起怎樣的責任......這些制度性、系統性的因素,通通避而不談。 因為,這些問題一旦加以深究,那就一翻兩瞪眼,什麼「適當取材」、「巧妙詮釋」、「脈絡貫通」等等伎倆就不容易發揮功用了,所以還是給它一個諱莫如深、著毋庸議的好。 黑心史學的破解之道 身為一個史學家,怎麼可能在探討台灣現代史的時候忽略蔣介石、卻又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戮力建設」?在探討陳儀功過的時候怎麼可能忽略當時社會對他的批判、卻記得引述陳儀外甥讚美陳儀的七言絕句?這樣的錯誤表面上看起來是「不用心」、「不嚴謹」,而「不用心」、「不嚴謹」背後的原因,究竟是因為「能力不足」、還是「動機不單純」?這就不能不起人疑竇了。對於這樣的史學著作(不管是暢銷書店裡面的史普書、還是雜誌期刊裡發表的學術論文),懷疑這些作者因為「執著於偏頗的價值觀」甚至「基於特定的政治目的」而扭曲歷史事實,也只是剛好而已。 換個角度說。身為一個讀者,如果發現一篇討論歷史的文章有下列幾種情形,那就必須要特別提高警覺了。 第一個,就是「取材的偏頗」。 比如談到中華民國的創立時,只談孫中山功與袁世凱的過、卻刻意忽略袁世凱功與孫中山的過;又或者剛剛提到的,強調陳儀如何一生如何「清廉自持」,但是忘了討論當蔣介石任命陳儀的時候,上海的社論如何嚴詞批評陳儀,更別提進一步檢視批評的內容是什麼、批評的內容是否經得起檢視驗證。 第二個,就是「在表面的現象上大量地運用形容詞」。 比如說形容某個偉人「衣著簡樸、清廉自持、身後蕭條」。一個衣著簡樸的當權者,就表示他「清廉自持」嗎?「衣著」與「財富」之間有必然的關係嗎?「財富」與「廉潔」之間有然的關係嗎?有錢的人能不能穿著很廉價的服務?很窮的人代表他一定不貪污?貪很多的人會不會因為要打理各方關係而花費甚鉅、導致最後一無所有?會不會其實,之所以「不貪」,是因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正只要我想要,開手伸手都是我的,我平常又何須汲汲聚斂?)? 有問題的歷史書通常在這些「衣著簡樸、刻苦向學、才情很大、清廉自持、身後蕭條」之類的表面層次歷史資訊典故上,用大量的形容詞打轉,而刻意忽略那些可受公評、可具體檢視的「在什麼時空背景下」、「基於什麼目的」、「做過什麼事」、「用了什麼方法」、「產生了什麼效果」、「有什麼樣的客觀資料可以佐證」。 第三個,就是「忽略系統/制度這些脈絡」。 「在什麼時空背景」是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略的事情。只要你在人在地球,就逃不過地心引力的影響;只要是絕對的權力,就無法避免絕對的腐化。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剝皮實草,用各種慘絕人寰的酷刑整治貪官,想要讓天下當官者「不敢貪、不能貪、不想貪」,結果天下貪官越殺越多。為什麼?因為環境讓為官者不得不貪(大家都貪,如果我不貪,就死定了;但是貪污情事一旦被揭發,我就死定了;更慘的是如果我堅持不肯上任當官,表示我心裡有鬼,要不然就是看不起皇上、要不然就是我有異心、膽敢藉此批判官場黑暗之類的,總之我還是死定了)。這些論述,在「潛規則」一書裡面有了詳細的說明。 其實,歷史如果重要,不在於研究「哪些時代出現了哪些重要的人事物」而影響了歷史,而在於釐清「怎樣的時空環境下出現了怎樣的人事物」而影響了歷史。有了這樣的認知之後,我們才可能(雖然也僅僅是「可能」而已)從歷史學到丁點教訓。 當然,相對的,對於那些黑心史家而言,如果一開始就只是要「塑造特定史觀」,那麼自然也就無需在乎這些什麼教訓不教訓,就算把歷史反著寫,也只是剛好而已。 最後,身為一個讀者,要怎麼破解這些黑心史書文章的騙術呢? 圖片來源:pixabay 有三招。 第一,「區分客觀事實與主觀評價」 不管是黑心史學還是黑心社論,最長看見的弄鬼方式,就是「把論說文當成抒情文寫」,具體的作法就是「把作者不想被看見的傷疤用形容詞修飾、再把作者想要強調的小雀斑用紅筆加以圈點凸顯」。 身為讀者,我們永遠要記得:「形容詞」只是「主觀評價」,「人事時地物數」這些資訊才是客觀事實。其實只要明確紀錄「那個傷疤/雀斑有多大/多長/多深」,就自然可以破除這些擦脂抹粉的伎倆。 第二招,叫做「釐清事實」與「探究結構性/制度性的因素」 比如說「二二八事件」,時空背景是怎樣?遠因近因是什麼?哪些原因是結構性/制度性的因素?哪些屬於個人/偶發的因素?因此得利的有哪些人?因此受害的有哪些人?當時政府有哪些作為?事後有哪些作為?會於後來產生怎樣的影響?弄清楚這些,黑心史家做假的空間就變小了。 第三招,叫做「尋找對照,對比評價」。 關於「尋找對照、對比評價」,比如說「中華民國光復台灣」。同樣是「依照盟軍的一般命令第一號佔領日本屬地」,盟軍佔領日本不叫做「日本光復」,為什麼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就叫做「台灣光復」?為什麼大清帝國在甲午戰爭後把台灣白紙黑字移轉給日本叫做「佔據」、叫做「日據時代」?為什麼中華民國未經過買賣合約或戰爭和約即佔領原為日本屬地的台灣叫做「光復」? 第四招,叫做「想想其他可能」 但凡做一件事情,可能基於多元的動機;一件事情做了之後,可能產生多元的效果。「真正最主要的動機」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但是總也不能阻止旁人後人猜想,說「別人猜的一定是錯的」;「產生的效果」有時在當事人的預想之內、有時在當事人的意料之外,但總也不能禁止旁人後人的各種評論,說什麼「當事人又不是故意造成這種效果的,你怎麼可以亂說」之類的話。 這些都是必然存在的模糊空間,而有心操弄歷史的黑心史家,則擅長利用這樣子的模糊空間,說出一套「自己最喜歡」的動機、強調那個「自己最在乎的效果」。要避免受到這種操弄,除了多讀不同的書,然後再加以比對之外,似乎也別無他法。 結論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也就是台灣島上的居民,尤其是筆者這種四五六年級的人,從小背多了歷史教科書,以至於對於有問題的歷史、有問題的邏輯毫無思辨能力。只能期望新的一代在網路時代的資訊洪流下,一點一點沖刷這些代代相傳的思想餘毒,台灣才有進步的可能。
吳傳立 2017-05-08
中華民國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民國保全股份有限公司

李明哲遭中國逮捕調查、失去音訊逾20天,日前李淨瑜擬前往北京救夫但台胞證卻遭註銷,中國蠻橫舉措蔡英文政府如何應對,各界關注。資料合成照片       吳傳立/金融業   我們這麼比喻吧!你每年繳好幾萬、甚至十幾萬、幾十萬的錢給保全公司,圖一個身家性命的安全保障。有一天你的家人出國旅遊,忽然被當地的土匪綁架了。除了哀嘆流年不利、痛罵歹徒無惡不作之外,你最應該檢討指責的是誰?是本來就以殺人放火為常業的歹徒?還是吃飯不管事的保全公司? 有些人說「很抱歉!保全公司只保你住家安全,不保你海外平安哦!」可是按照行規,國際間每一家這樣的保全公司本來就會提供海外救援啊!再不然起碼也有義務發布旅遊危險警告供人參考才對啊!而且保全公司可是鼓勵我前往那裡交流旅遊哩! 有些人說「誰要你選擇這家保全公司」?可是這家保全公司是獨佔市場,我想換還沒得換呢!你我繳交的費用累積成數兆的年營收,結果這樣的保全公司竟然只吃飯不管事?我家人被綁走了,保全公司竟然無聲無息,連肉票需要的藥品也不幫忙設法遞送? 這樣的保全公司該不該罵? 對!你一定猜到了。這家保全公司叫做中華民國。可是你覺得不該罵它。因為你有充分的理由。 這兩天有一篇很紅的文章,內容大意是用中國明朝的土木堡之變來說明蔡政府為什麼不應該在檯面上高調救人、台灣人又為什麼不該在營救李明哲事件上給蔡政府壓力;貼文一出,獲得網友鄉民熱烈迴響。裡面提了幾個核心概念,很能說明多數人的想法。 一、「要營救李明哲,最根本的方式就是讓中國的核心利益歸於消滅」、「檯面上越是用力救人,表示人質越重要、這樣一來中國越是不放人啊」! 二、「現在中國最想看到的,就是民間輿論逼迫蔡政府,不得不積極營救李明哲,而陷入兩難的局面。要不就是用更大的國家,利益去換回李明哲,要不就是不作為然後被國內民眾罵倒,威望完全掃地。」我們為什麼要幹親痛仇快的事情呢? 三、「要認清事實。中國綁架李明哲是衝著蔡政府來的,因此,蔡政府在這事件裡面一定會無力。」、「台灣人民要認清楚政府不是萬能的,在此事件中是有侷限性的。認清這個事實,才不會陷入中國所設的局裡面。」 可是筆者覺得這樣的邏輯有點兒怪怪的。 首先,「檯面上越是用力救人,表示人質越重要、這樣一來中國越是不放人」?只要是「用力救」,就會讓中國覺得「人質很重要」,中國會因為台灣方面「檯面下很用力」但是「檯面上不用力」而覺得人質不重要嗎? 那,按此邏輯,是不是說「不要用力救」最能讓中國覺得「人質不重要」?所以中華民國政府最好隨便出個三分力、做做戲給台灣人民看就好、讓中國覺得台灣當局根本不在乎李先生的死活人權,才是最有助於人質的平安返回? 其次,中國這次抓捕李明哲的核心利益是什麼?「利用抓捕李明哲來對蔡政府施加壓力」嗎?很可能是。但是,核心利益只有一個嗎?在我看來,更核心的利益會不會是「伸張中國的法律,讓一切不聽話的台灣人噤若寒蟬」? 想想看,李明哲被抓捕之後,將會對所有在中國經商、讀書的個人、家庭產生多大的壓力?以後還有台灣藝人敢不乖乖表態親中嗎?天朝說你是犯罪,你就是犯罪!於是在中國發展事業的藝人唱歌唱到一半、上班族上班上到一半,就隨時被消失了! 退一百步說,就算「保持低調,檯面上不救援」可以有助於援助李明哲,難道不會間接助長了寒蟬效應?(你看,中國抓了台灣人,蔡政府連個強硬的聲明都不敢發呢!我們台灣人在中國還是乖乖親中比較好)。這樣的寒蟬效應,難道不是中國抓捕李明哲的核心利益之一? 換言之,為了「故意讓中國覺得李明哲不重要」,而「讓所有人覺得還是乖乖聽中國的話比較好」?這樣的策略難道沒有問題嗎? 第三。不知道為什麼,多數人似乎把「拯救人質」定調為第一要務。可是,拯救人質有個必然的前提是「不危害其他人的前提之下」啊!好萊塢電影大家都看過:美國總統被綁架的時候,美國當然會想盡辦法拯救總統,但是絕對不可能為了救人而把核彈發射密碼給交出。 同理,如果蔡政府為了拯救李明哲而去承認什麼九二共識,那就是把整個台灣的利益安危置於李明哲之上。如果蔡政府竟然做出這種荒謬的決策,有錯的當然是蔡政府,怎麼會說「看吧!當初都是你們這些人逼著蔡政府用力救人,所以蔡政府才不得不承認九二共識」?怎麼會把錯算在要求政府用力救人的民眾頭上? 第四。從來就沒有誰假設政府是萬能的。諾貝爾得主劉曉波算是舉世注目了吧?不但沒能上台領獎,迄今還不知道在哪裡受整治呢!「用盡全力也未必有用」並不代表「全然無技可施」。蔡政府能不能抓抓愛國同心會?能不能多逮捕幾個間諜?能不能借此機會好好檢討一下兩岸司法互助協議(奇怪,對方根本不把什麼互助當回事,怎麼中華民國就把這個協議套在自己頭上、裝自己孝維?)?能不能借此機會整頓各個「民間」、「半官方」諱莫如深又似乎全然不受政府掌控的「兩岸XX基金會」?能不能訴諸國際一起關心中國對於NGO的不友善法令? 這些措施完全無法對中國造成壓力?還是擔心這些動作會刺激中國?那麼,除了跪下去投降之外,有什麼動作不會刺激中國? 筆者一屆鄉民都可以想出這些花招,年度總預算上兆的中華民國政府對此竟然只能兩手一攤、「檯面下用力」?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家保全公司的組織章程明定綁匪辦公室的所有權歸自己所有!而且保全公司的牌照在國際間根本不被承認!繳費的你我卻從來不覺得有問題?!而且還認為不該給這家保全公司壓力?! 這樣的中華民國政府、這樣的中華民國憲法,你說該怎麼辦?
吳傳立 2017-04-12
納粹的死刑

納粹的死刑

光復中學學生變裝扮納粹引發各種反思。翻攝畫面       吳傳立/金融業 任教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牛津大學博士的哈拉瑞在2012年出版了一本《人類大歷史》,被翻譯成23種語文。可以想見這是一本極具份量的著作。這本書《人類大歷史》從七萬年前的智人開始寫起,一路寫到現代,當然不會也不能忽略納粹這個議題。趁著這波納粹新聞熱潮尚未消退之前,我們不妨來檢視一下書中怎麼描述納粹,同時思考一下什麼是喪心病狂、怎樣的「畜生」應該判死刑。 你覺得我們社會中常見的殺人性侵酒駕肇事致死的變態,都是畜生,都沒有資格活在世界上,是嗎? 這樣的想法並不孤單、也並不特別新穎。「在近代早期的歐洲,犯下殺人罪的人,會被視為違反了宇宙秩序。為了讓宇宙回歸平衡,就必須對罪犯施以酷刑,並且公開處決,好讓所有人民都看到宇宙已經重返秩序。在莎士比亞與莫里哀的時代,倫敦人和巴黎人最愛的消遣,就是現場直擊殘忍的處決畫面。」《人類大歷史》,p260 你對於納粹的種族屠殺罪行感到心寒齒冷、覺得納粹喪心病狂,是嗎? 「納粹並不是反人性。他們之所以和自由人文主義、人權和共產主義站在對立面,反而正是因為他們推崇人性、相信人類有巨大的潛力。他們順著達爾文演化論的邏輯,認為必須要透過天擇,淘汰不適合的個人,只留下適者,才能讓人類繼續生存繁衍。而自由主義和共產主義卻是要保護弱者,不僅讓不適者生存了下來,還給了他們繁殖的機會,這樣就破壞了天擇的秩序。如此一來,就算是最適者的人類,也不免被一群墮落的人類淹沒,變得越來越趨近不適者,代代繁衍下去就可能導致滅絕。」《人類大歷史》,p265 等一下。你有沒有發現「那些畜生不配當個人活著」的主張,和納粹「物競天擇、避免人類被一群墮落的人類淹沒」有那麼一點相似?你有沒有想過納粹為什麼壓迫同性戀? 「但在今天的歐洲,死刑被看作侵害了人性的神聖。雖然一樣是為了維護秩序,但現今的歐洲不會對罪犯施以酷刑處決,反而是要以盡可能『人性化』的方式來加以懲罰,才能維護、甚至重建人類的尊嚴。藉著表彰兇手的人性,人人都想起了人性的神聖,於是秩序才得以恢復。像這樣保護兇手,我們才能改正兇手他做錯的事。」《人類大歷史》,p260 你以為歐洲為什麼會走上廢死?真心痛恨納粹種族滅暴行的你,可曾想過自己對於死刑的態度原來與納粹基本相同、如出一轍?
吳傳立 2017-01-01
你侵害綜藝天王或大記者的言論自由了嗎?

你侵害綜藝天王或大記者的言論自由了嗎?

言論自由的核心意義 綜藝天王在頒獎典禮上引起重大爭議的言論,以及報社大記者的爭議言論是否屬於「言論自由」?該不該予以尊重?要回答這些問題,必須先釐清言論自由的意義。 言論自由的第一層意義,在於「我們不應該摀著誰的嘴巴」。人人都必須能夠說想講的話,才能避免有誰有理無處說、有冤無處伸。 言論自由的第二層意義,在於「人人都可以反駁」。你有說話的自由,我當然也有反駁的自由。少了這層意義,道理就沒有辦法越辯越明。 但這些都不是言論自由的核心意義。言論自由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言論自由是人類爭取幸福的重要工具」。換言之,言論自由是「工具」,不是「目的」;自然不該為了「尊重工具」而「傷害目的」。 所以,言論自由必須有「禁區界線」。比如說,我們不可能為了尊重言論自由而放任哪個傢伙鼓吹種族屠殺的「好處」或是宣揚性虐兒童的「快感」。開玩笑!萬一這種極端言論在最一開始散播的時候就造成了悲劇,怎麼辦?這種「極端言論」連提都不可以提,哪裡有什麼自由值得尊重?沒有誰會愚蠢到這種地步! 吳宗憲(圖片來源:Gqqnb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禁區界線的劃定 問題來了。怎樣算「極端言論」呢?「禁區界線」應該怎麼劃?由誰來劃?在當前的世界中,界線落在哪裡? 我們回頭看看歷史。在歷史上某些時候的某些地方,主張「地球繞著太陽轉」是不可接受的言論;又比如說,「宣傳共產主義」也曾經是不可接受的言論。雖然那個時候的人們未必有「言論自由很重要」這樣的概念,在劃分「禁區界線」的時候倒是相當果決。「你敢說『這種話』我就把你燒死/吊死」的例子層出不窮。 以今天的主流價值觀來看,歷史上的這些案例有些很蠢、有些似乎有些道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很多人因為被判定「言論極端」而死得極慘、甚至死得莫名其妙。於是我們從歷史的教訓中學到:這條界線是動態的,還有,最重要的是:劃線的時候必須極度謹慎,否則絕對是弊大於利。 關於天王與大記者 那麼,綜藝天王或大記者的爭議言論是否「超越了那條禁區界線」? 以綜藝天王為例子,綜藝天王疑似傾中的言論到底算不算闖入言論自由禁區?淺見以為當然不算。中國是不是一個值得台灣努力的市場?以中國為主要市場而產製節目會造成什麼問題?中國那種凡事必須先思想審查的環境真的有利於產製優良的節目嗎?這種議題怕的是「討論不足」,而非「萬一開放討論之後產生負面效果怎麼辦」。 只可惜有些網友不斷強調「他是為了大家好,否則幹嘛不去中國悶聲發大財」這種「動機」上的立意良善、或是用「拜託酸民不要凡事政治掛帥,政治歸政治、娛樂歸娛樂」這種早已被打臉多時的神邏輯捍衛立場,卻不肯直球對決地針對議題本身進行討論,以致於讓「言論自由」的好處無法徹底顯現。 至於大記者因為職務之便較一般人更容易得知政治人物的個人資料,竟又隨意(甚至惡意)地公布林淑芬立委未成年子女的個人資料。這種明顯違反職業倫理、甚至有違法之嫌的惡行,哪有什麼值得尊重的地方?哪裡算是「言論自由」保障的範疇? 禁區界線劃定之前 以上只是筆者個人的管見,應該還稱不上是這個社會的共識。在這個社會確定主流價值、劃定言論自由的那條「禁區界線」之前,我們沒有權利摀著綜藝天王與大記者的嘴巴。但是在此同時,每個網路鄉民都絕對有權利用力批判/捍衛他們的看法。況且,對於多數的網路鄉民而言,綜藝天王與大記者的發言權絕對是相對強勢,根本不會因為批判他們而產生「侵害言論自由」的疑慮。畢竟,沒有誰會去擔心大雄侵害了胖虎的人身自由嘛!
吳傳立 2016-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