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柏軒相關文章

招攬管爺、關中、胡志強 廈大前校長列「促統重大政績」

招攬管爺、關中、胡志強 廈大前校長列「促統重大政績」

2018-03-23 07:23 〔記者吳柏軒、陳梅英/綜合報導〕管中閔赴中國兼職觸法問題越演越烈。有老師舉證,廈門大學前校長將招攬管中閔等台灣學者當廈大的兼職專職老師,當成自己「服務祖國統一的重大政績」;更有台大教授與校友看不慣管中閔及台大面對爭議的處理方式,今日將按鈴控告管中閔涉及偽造文書、台大涉及圖利等罪嫌。 管中閔赴中兼職觸法問題越演越烈。有老師舉證,廈大前校長將招攬管中閔等台灣學者當廈大的兼職專職老師,當成「服務祖國統一的重大政績」。(中央社資料照、取自廈大新聞網) 調查多日的台大校方昨表示,管中閔從國發會卸任後被管制1年,管制期間是2015年到2016年,查閱初步資料顯示,管申請前往中國都合乎規定,至於管去中國是否有兼課,尚待廈門大學回覆才能確認。 國發會指出,當時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退離職人員退離職後,應經審查會審查許可,始得進入大陸地區之期間,原服務機關、委託機關或受託團體、機構得依其所涉及國家機密及業務性質增減之。」准許管只列管1年。該條文在106年10月之後修正,嚴格規定退職官員赴中列管期間一律要3年。 有台大教授持續爆料,廈門大學曾在2005年4月發布新聞,當年「計量經濟學國際培訓班」,師資說明裡赫見管中閔,掛上「台灣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兼職教授」頭銜。 加強涉台 聘30多位台灣政要和學者 更有教授舉證提出,廈大前校長朱崇實曾在2009年公布其工作報告「改革創新、科學發展、加快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步伐」中清楚指出,「廈大先後聘任了30多位台灣政要和學者擔任全職或者兼職教授,其中包括原台灣行政院秘書長趙守博、台灣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管中閔、國民黨副主席關中、台中市市長胡志強等」。 朱崇實於文中直指,「廈大積極開展決策諮詢服務水平,特別是要發揮學校對台區位優勢和人文優勢,加強涉台研究,開展對台交流合作,在更高的層次上服務祖國統一。」舉證的台大教授不滿地指出,受聘的台灣學者明顯成為廈門大學等中國學界的政治統戰工具。 看不下去 校友多人今告管與台大 包含總統府資政吳澧培、政論節目主持人彭文正、律師邱一峰等,也決定今天將赴地檢署按鈴申告,管中閔未主動揭露獨董資格等行為,涉及刑法的登載不實罪或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此外,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等諸多主事者,意圖維護管,涉及犯刑法圖利罪。
吳柏軒 2018-03-23
管中閔赴中兼職 台大調查「無進度」

管中閔赴中兼職 台大調查「無進度」

〔記者吳柏軒、劉力仁/台北報導〕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涉赴中國兼職,包含廈門大學網站、招生簡章及他的個人英文版履歷中,都詳述在廈大經歷與師資任務等,學者認為管在廈大可當碩博士生導師,恐還高於兼任職,應出面說明,台大校方也必須主動詳查,不該漠視;也有台大教授批評,中研院第一時間就已調查發現,管無申請赴中國的報告,但台大校方卻查了好幾天沒下文,根本就是在護航。 對台大校長遴選風波管爺臉書回應 台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被踢爆涉及去中國廈門大學兼職,疑似違反相關法規,遭台大調查,昨管中閔在臉書貼出辛絲波卡的《仇恨》詩作,疑似透露心境。(圖取自臉書) 面對爭議風波,如今再爆新的赴中兼職案,神隱中的管中閔昨天再以隱喻方式在臉書回應各界質疑;昨天秀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絲波卡的詩作《仇恨》「她隨時接受挑戰,據說仇恨是盲目的」、「她有狙擊手的犀銳視力且毫不畏懼地逼視未來,捨她其誰」,以此透露個人心境;管中閔助理受訪表示,因校方正在調查,管須迴避,將不對外回應。 管仍神隱 僅以臉書PO「仇恨」詩作 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劉靜怡則點出,大學法架構不佳,各校爭議不斷,政府責無旁貸,另舉大法官釋憲文號,點出大學自治有其範圍,並非毫無限制,國家也因給予公立大學經費,而有基本干涉權,如今管中閔校長一案,最快解決之道恐怕教育部直接撤回三名官派校長遴選委員,讓遴委會解散,且不核定管中閔聘書,一切走向司法解決。 管中閔遭爆料,在個人英文版履歷中描述二○○五年起就在廈門大學兼職,爆料者回頭追查,赫見廈大多年招生簡章、網頁師資介紹等,都將管中閔列為兼職教授,並可當國際碩博士生的導師,涉及違反台灣公教人員禁止去中國兼職、專任等法規。 且因管中閔在這段期間,經歷中央研究院經濟所所長,馬政府時代的經建會主委、國發會主委,以及台大教授等公部門資歷;中研院第一時間已調查發現,管並無申請赴中國的報告,但台大校方上週五(十六日)獲悉調查,截至昨天截稿前,台大主秘林達德表示「無進度」,理由是資訊尚不完整。 台大應詳查 管也必須出面說明 台大物理系特聘教授林敏聰認為,依學界慣例,碩博士生導師至少是兼任教授以上的權利,接近兩校合聘教授的等級,台大校方應主動查明管中閔赴中有無申報或請假,是否涉及違法等,別再含糊。 林敏聰解釋,這次管中閔被廈門大學列為師資、有資格指導學生,甚至定期開課,一般來說就是兼職,當然需經學校同意。林敏聰說,但因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規,去中國兼職是違法,是否不知情被廈大自行長期掛名,管要出面說明,不該神隱。
吳柏軒 2018-03-20
列名中國湖南大學師資 文大當選校長盧希鵬:不知情

列名中國湖南大學師資 文大當選校長盧希鵬:不知情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被踢爆長期在中國廈門大學兼職,涉嫌違法;無獨有偶,讀者爆料,文化大學校長當選人、台灣科技大學特聘教授盧希鵬也遭檢舉,被湖南大學的「高級管理課程研修十八班」列為師資,有違法之嫌。 中國湖南大學網頁介紹「高級管理課程研修十八班」,其中在部分師資介紹內,將文化大學校長當選人、台灣科技大學特聘教授盧希鵬也列入(藍框處)。(取自網頁) 爆料者提供,中國湖南大學的網頁上,推出高階專班的開課預告,其中在四月廿一日要開的「高級管理課程研修十八班」中,部分師資介紹赫然出現盧希鵬,介紹為台科大管理學院長,主要研究電子商務、創新經營模式與戰略管理等。 爆料者批,盧希鵬被選為文化大學新校長,卻傳在中國兼職授課,跟管中閔如出一轍,且該專班如同台灣的EMBA課程,收費昂貴,一期要價四萬二千多人民幣,折合台幣要十多萬元,並不便宜。 對此,台科大經過詢問盧希鵬後,轉述盧的意見。盧希鵬指出,自己曾去過湖南大學演講,但看到網頁後,完全不知道被放入該專班師資陣容中,強調自己和湖南大學之間,沒有聘書、沒有改過作業,沒給過成績等,撇除自己與該校的關係。
吳柏軒 2018-03-20
監委查管中閔兼職案 擴及全台大

監委查管中閔兼職案 擴及全台大

〔記者吳柏軒、鍾麗華/台北報導〕台灣大學校長遴選爭議中,管中閔因兼任台灣大哥大獨立董事、審計及薪資報酬委員等三職,事後遭查出任兼職及台大審查同意的時序錯亂,涉及恐有先兼職、後同意的違法兼職疑雲,引發台大校內教授質疑;監察委員也著手進行調查清查,發函要求台大提出全校教授兼職上市公司獨董的核准情形,釐清是否有行政疏漏或違法情況。 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右三)之前擔任台灣大獨董時,與台灣大副董蔡明興(右四)等人合影。(圖取自之前的台灣大官網) 台大校長遴選當選人台大教授管中閔不僅遭質疑未完全揭露兼任台灣大獨董身分且涉及未利益迴避,更有教授檢舉,去年六月十四日台灣大哥大公司就對外公開管出任獨董、審計及薪資報酬委員等,但台大到去年十月二日才發出同意三項兼職公文,時序明顯不對,顯露台大行政流程及教授違法兼職疑雲。 教授:採事後認定恐觸法 台大國發所教授劉靜怡即多次發文質疑,認為依法專任教師須經書面同意,才能到校外營利事業任職或兼職,否則違法聘約,須送教師評審委員會處理,台大教授「均無不知之理」。她更質疑,台大還以「行政流程需時間」,讓兼職案採事後認定,認為台大行政人員及教授都具公務員身分,都恐有違法之虞。 兼職案也引發監察院關切。據了解,監察委員先前一度透過教育部,希望了解台大通過管中閔兼職案相關資料。而後發現似有爭議資訊須更詳查,三月一日直接再向台大發文,除管中閔案,還要求台大提出全校教授兼職獨董的核准資料,希望全面了解台大教授兼職作業流程問題。 監委高涌誠昨表示,監院調查是大學校長遴選制度爭議,且台大是公立學校,兼職等人事問題若遭疑難道不能查?若有人連結為「擋管」是過度解讀,搞不清楚大學自主真正意涵,恐是管的「豬隊友」。監察院職權該做的,希望外界平常心看待。 台大:依程序辦理兼職案 台大校方則表示,監察院來文,都將蒐集資料回覆,教授兼職案都依程序辦理,會靜候調查;台大也解釋,教授被借調到業界或公家機關,有時會有時間壓力,因此會發生兼職先被公告,但校方後續補程序等狀況,此為現實考量。
吳柏軒 2018-03-05
挺管台大教授用228數字募款 挨批玩弄歷史傷痛

挺管台大教授用228數字募款 挨批玩弄歷史傷痛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這群台大教授到底還有沒有知識分子風骨?」大年初六開工日,有台大教授遊行上凱道,力挺管中閔當心校長,今天(23日)更在臉書發起募款,要製作匾額送教育部,卻限定「每人捐款228元」,觸碰敏感數字,遭學者批毫無意義,玩弄歷史傷痛,毫無身為知識分子的自覺。 台大教授周崇熙為了挺管中閔,發起凱道遊行,還在臉書發起集資募捐活動,卻用228數字,引起爭議。(擷取自臉書) 台大校長遴選爭議,管中閔難如期就任,台大獸醫系教授周崇熙日前號召百名挺管師生及校友上街,如今更以「大學自主聯盟」名義,在臉書發動募捐,要送匾額諷刺教育部長及人事處長,不料,金額設定為2萬2千8百元、限定每人捐款228元。 消息一經披露,部分臉書網友痛罵,質疑台大教授竟拿228開玩笑,直批丟人現眼。 台灣史學者、台北教育大學退休教授李筱峰也說,完全沒有意義,管中閔與228有關嗎?台大教授怎能如此,言行舉止應考慮到社會的教育意義,只能說,台大教授群中,有部分人理想性很低,「我寧可知識分子擁有潔癖,不應容忍任何一點瑕疵才對!」
吳柏軒 2018-02-23
管中閔涉違法兼職百日

管中閔涉違法兼職百日

去年0614~0921期間 台大未同意 就兼台灣大兩職 〔記者吳柏軒、王憶紅/台北報導〕台大校長遴選爭議不止,遴選出的台大教授管中閔未揭露出任台灣大獨董的個人資訊、與台灣大副董出任遴委產生未揭露落實利益迴避等爭議外;昨又有台大教授踢爆,去年六月十四日到九月廿一日期間,管中閔尚未取得台大正式同意就兼職台灣大的審計委員及薪資報酬委員,涉及違規,須交由台大教評會調查議處。而台大也證實,監察院正針對此事進行調查;台灣大哥大則指出,由台灣大學統一回應。 管中閔兼職時間表與疑點 台灣大哥大公司在去年的公開資訊中,公告新聘審計委員會及薪資報酬委員會成員,其中管中閔獲聘,但疑似當時尚未完成校內程序,有違法兼職之嫌。(取自台灣大哥大公開資訊) 台大證實 監院正在調查 熟悉台大校務人士指出,管中閔去年獲台灣大邀請,擔任獨立董事、審計委員及薪資報酬委員等三個職務,但時間點卻出包,在未獲得校方同意之前去兼職,恐涉及違法兼職問題,影響其校長任職的適格性。 其中最大質疑點是,台灣大公司在去年六月十四日公告,審計委員會及薪資報酬委員會成員異動,由管中閔獲得新聘,但根據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調查,台大校方七月十四日才收到台灣大公文,到九月廿二日才同意管兼任審計、薪酬等委員,依照知情者分析,管至少在六月十四日到九月廿一日間,處於違法兼職狀態。 有台大教授舉證指出,台灣大公布職務異動,就代表管的兼職生效,但依照「國立台灣大學非兼任行政主管職務之專任教師任職或兼職營利事業機構或團體準則」,第四條明定教授兼職須經系上通過,第五條更敘明,未經同意就兼職,須送教師評審委員會處理。 投訴的台大教授說,還要釐清管中閔是否在去年六月到九月參加多少會議,管是台大專任教授,就必須遵守台大規定,沒有模糊空間;而教授要去營利企業兼職,應該是學校同意後,企業再公布,根本不該倒過來,呼籲監察院、教育部等單位都需調查。 同被聘獨董的鍾嘉德 就走完程序 另名台大教授更點出,跟管中閔同時間被台灣大公司聘為獨董的台大電機系教授鍾嘉德,就在去年六月九日的系務會議上,一併通過審計委員、薪酬委員等職,但管卻沒做到,管還等到十月二日才拿到台大發出的同意兼職公文副本,恐難辭其咎。 台大校方指出,管的兼職都有依學校規定程序辦理並獲核可,對於上述的時間落差,應是「跑行政流程」的空窗,強調校方到最後(意味九月)還是對管的所有兼職都有同意;台大也坦言,監察院也針對此事做調查,校方過年前就回覆監察院,會靜待未來調查結果。
吳柏軒 2018-02-23
教部要台大補件 爭議解釋清楚

教部要台大補件 爭議解釋清楚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大學校長遴選爭議月餘,當選人管中閔涉學術倫理爭議,教育部收到台大公文檢視後,認為學術倫理等內容解釋不清,教育部認為須深入了解學倫內容,將請台大補件,管中閔過年前將無緣成為管校長。 台學校長遴選當選人管中閔涉學術倫理爭議,教育部收到台大公文檢視後,認為學術倫理等內容解釋不清,要台大補件。(資料照) 管中閔農曆年前無法上任 台大校長遴選結果於一月五日出爐,但牽扯出各項爭議,包括資訊揭露、利益迴避乃至學術倫理等,校方雖想讓管中閔於二月一日上任,但教育部慎重以對,透過人事、法制、學倫等角度檢視,避免爭議未解導致不良影響。 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曾針對爭議開過時間很長的會議,但教育部收到的公文中,開會紀錄都是簡要陳述,目前經高教司、人事處等單位分頭檢視,發現仍有需要釐清事項,如針對論文學術倫理調查,僅用「尊重」的簡單結果帶過,業務單位認為需深入了解學術倫理委員會的討論內容。 潘文忠強調,台大校長遴選結果,不只台大師生關心,也受到社會高度關注,把相關事項釐清,將來新校長治校才能凝聚共識向前,但目前收到的資訊仍不容易判斷是否可以核准新人事,希望台大提供資料便於教育部決定此事。 教長:釐清爭議有助新校長 針對這次學倫爭議,台大研究誠信辦公室主任李芳仁說,昨上午再次召開學倫會議,將重新對教育部說明,李芳仁強調日前學倫會有實質審查,認為該論文由暨南大學教授陳建良主筆,陳與其研究生在共同研究中,雖有引用不清部分,但未涉及造假,且該篇論文非正式學術投稿,若因此啟動學倫調查,那台灣很多文章都要啟動,再加上陳建良非台大教授,才做出不立案調查的結論。 然而不具名的台大教授仍質疑,研討會具學研地位,台大因非正式學術投稿論文就不查,將難立學術威信,且學倫會說明已證實,出包論文確有引用不清的學倫問題,應該做處置;而若該論文由陳建良主筆,那代表管中閔則是被掛名,且管中閔在第一時間對此事在臉書寫「莫須有」,是否代表本身並不知情?此又衍生學界沉痾「學閥」問題;再回想到前教育部長蔣偉寧被學生掛名、前台大校長楊泮池亦遭下屬掛名,也都因此承擔責任去職,認為看待掛名,台大、教育部乃至學界都應一致標準。
吳柏軒 2018-02-10
北美教授跨洋比對 初判管中閔論文涉違反學術倫理

北美教授跨洋比對 初判管中閔論文涉違反學術倫理

  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等學者自發性比對,初步認定陳建良、管中閔(如圖)論文涉違反學術倫理。(資料照) 2018-02-04 16:37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大學教授管中閔當選新校長,卻被踢爆去年與暨南國際大學教授陳建良合寫的研討會論文,與張姓碩士生前年發表的論文有廿多處雷同,但台大認定陳、管所寫非正式論文而不處理,引學界質疑,由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等學者自發性比對,初步認定陳、管論文涉違反學術倫理。 管中閔、陳建良在2017年參加中研院主辦的第6屆網路與貿易研討會,發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ECFA)政策效果評估國際貿易實證》,不料管中閔今年初當選台大校長後,該論文被踢爆,與2016年暨南大學張姓學生的碩士論文《ECFA貨品貿易早收清單對台灣出口中國大陸之影響:差異中差異模型之分析》中,有20多處雷同,引發學倫爭議。 但中研院先對外宣布,研討會上的發表非正式發表論文,而台大在1月26日召開學術倫理委員會審查,收集資料後也對外表示,因非正式論文,也認為未涉及抄襲,學倫案不成立,管中閔也在臉書上發布「莫須有」三字自清。 然而,此學倫案調查無法平息外界質疑,北美洲台灣人協會與台灣教授協會今發布聯合聲明,先質問若非正式論文就不在學術倫理規範之列,那未來沒有正式出版品的學術會議如何規範?學生作業抄襲如何罰? 北美教授協會等批評,台大前校長楊泮池因論文共同作者造假而黯然放棄連任,準校長又爆發抄襲學生論文疑雲,台大不嚴肅以待、釐清真相,卻試圖打馬虎眼,不僅影響校譽,也難端正台灣研究學風,有負面影響,更批台大在楊泮池案之後所成立的「台大誠信辦公室」形同虛設。 北美教授協會等指出,端正學風不只是台大的事,是全體學人的事,因此組成跨科系資深教授與研究人員團隊,仔細比對陳、管論文與張姓碩士生論文,發現外界質疑非空穴來風。 調查初判,陳管論文與張生論文有多張圖表雷同,但有些圖表卻分別在兩篇論文中寫上「作者自行整理」、「作者自行統計」,但張生引用他人部分都清楚標標示,但陳管卻無,因此合理懷疑陳管論文抄襲張生成果,雖無法判斷蓄意或過失疏漏,都已違反學術倫理。 針對新發展,台大則表示,該案已經過校內學術倫理委員會開會檢視,尊重學倫會調查,盼爭議盡速落幕,讓新校長盡快上任。 相關新聞 台大稱管中閔論文非正式 教授協會籲教部立案調查
吳柏軒 2018-02-04
台大連署開校務會議 重啟投票

台大連署開校務會議 重啟投票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管中閔如果是個爺們,就重新接受校務會議推薦投票!」台灣大學校長遴選爆發爭議,當選人管中閔接連被踢爆未揭露獨董資訊,涉及未利益迴避、學術倫理等爭議,台大校務會議代表積極連署召開臨時校務會議,人數已經接近卅五人門檻,主張重啟推薦投票,籲管中閔接受挑戰。 台大現任及退休教師聯合聲明 校務代表串連 接近35人門檻 此外,一群台大現任及退休教授也批評台大遴選委員會失職與不適任,主張校長遴選投票無效,在昨天發出四點聯合聲明,包括遴委會遴選程序有重大合法性瑕疵,教育部應予退回;遴選委員會一月五日之遴選投票無效;遴委無權亦無能認定資訊未揭露之效果,應交臨時校務會議討論;遴委會再次混淆公開資訊與自我揭露義務,應公開台大同意函與相關公文。 台大教授管中閔日前當選校長後,爆出遴選委員蔡明興是台灣大哥大副董事長,管則是台灣大獨立董事,產生「副董選獨董」的資訊揭露與利益迴避爭議;此外,管中閔與暨南國際大學教授陳建良的研討會論文和陳指導的研究生論文多處雷同,也發生學術倫理爭議;但無論是台大學倫會做成「只是研討會未完成論文」不成案的結論,或是遴選委員會以「難認定」獨董影響遴選結果、管當選「毫無疑義」論調,均引發校內教授批評及質疑聲浪。 管中閔爭議攤陽下 合法解決 台大師生日前發動「貫徹大學自主,自己的學校自己救」連署,認為應召開臨時校務會議,將管中閔諸多爭議攤在陽光下,以合理、合法方式解決。 台大主任秘書林達德表示,若有五分之一以上的校務會議代表請求應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校長應在十五日內召開,但尚未接獲請求。台大這屆校務會議代表共一七二人,依辦法,需卅五名代表連署,目前已快抵門檻。 若達門檻 15日內開臨時會議 其中,台大校務會議學生代表、法律系二年級童昱文也寄發連署信向其他校務會議代表喊話,指出台大校長遴選過程發生程序瑕疵、利益衝突等重大爭議,讓校譽、校長遴選的公正形象受到打擊與陰影,希望將討論帶回台大,師生共商解決策略;校長遴委會因無候選人檢舉而不能成案調查,如今針對遴選委員職務偏頗、程序瑕疵等爭議,呼籲大家連署召開臨時校務會議。 台大退休教授楊信男則表示,校務會議是台大最高權力機構,過去校長由校務會議投票決定,但十二年前發生選舉運作,當時三百多個代表,有一百多人被系統性聯繫,導致結果被左右,才改由校長遴選委員會決定,沒想到依舊產生許多風風雨雨。
吳柏軒 2018-02-02
促轉條例三讀過 教部:校內威權文物將適切處理

促轉條例三讀過 教部:校內威權文物將適切處理

  立法院院會昨晚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將依法適度更名或移除威權象徵。(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2017-12-06 10:42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立法院院會昨晚三讀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其中將清除威權象徵,而全台各地多所學校保有「中正」之名,或設立蔣中正銅像等,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將依法適度更名或移除威權象徵,後續將跟地方政府與各級學校研商。 潘文忠表示,因促轉條例剛剛通過,而學校本身也是公共場所的場域,因此所有相關的象徵威權時代的代表文物,都將適切處理,條例也規範明確,但執行細節會由地方政府、學校與教育部作共同會商研議。 台灣早期受國民黨威權執政,前總統蔣中正、蔣經國等人留下許多威權時代的象徵,校園更大規模受到影響,如各地有許多「中正國小」、「中正國中」,以及位在嘉義的中正大學等,都直接用前總統名字做校名,更多校園內也設立了「蔣公銅像」,使師生「瞻仰蔣公」,針對這些威權象徵,未來都可望依法進行更名與移除。
吳柏軒 2017-12-06
波蘭國際指揮大賽首獎 楊書涵台灣第一人

波蘭國際指揮大賽首獎 楊書涵台灣第一人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校友、廿八歲青年楊書涵參加波蘭費特伯格(Fitelberg)國際指揮大賽,在全程網路直播下連闖三輪賽事,成功勇奪「金指揮棒」首獎,更是台灣首度有人獲得此項殊榮。 台灣青年指揮家楊書涵勇闖波蘭費特伯格國際指揮大賽,拿下「金指揮棒」首獎,是台灣首位指揮家榮獲此獎。(台師大提供) 台師大表示,楊書涵畢業自台師大音樂系碩士班,目前就讀德國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主修管弦樂指揮,兩年前獲指揮大師慕提(Riccardo Muti)親自指導,累積經驗;今年七月也受邀赴日參加太平洋音樂節指揮學院,獲選成為正取學員之一。 而為紀念波蘭指揮大師費特伯格,其學生自一九七九年創辦「費特伯格國際指揮大賽」,每四至五年舉辦一次,吸引全球數百名優秀青年指揮家報名,今年共有五十人通過甄選參賽,而楊書涵勇闖三關,最後在廿五日傳回捷報,成功拿下首獎與二萬五千歐元獎金。 楊書涵回憶賽事指出,這屆的指定曲與其他賽事不同,參賽者要比三輪賽事,每一輪的指定曲都由大會準備A、B兩首,直到上台前卅到五十分鐘才抽籤決定,等於一人必須準備十二首作品,曲目量非常具挑戰性,比賽時間也長,競爭激烈加上曲目複雜的情況,對指揮家的挑戰相當艱辛,加上賽事現場透過網路直播,參賽者一舉一動毫無保留地被檢視,也增添難度。 獲獎讓楊書涵非常激動,也很感恩,他強調,感謝父母親一路走來的支持,對自己期許希望未來走好指揮之路,並說:「盼透過指揮,把我對音樂最深刻的感動傳遞給每一位團員與聽眾。」
吳柏軒 2017-11-30
大學生串聯 要求校園去蔣

大學生串聯 要求校園去蔣

來自各校的十多位學生昨到教育部門口舉牌陳情,要求教育當局應協助校園實踐真正的民主,也呼籲行政院長賴清德及立委加速推動促轉條例,讓蔣銅像等傳統威權表徵都能走入歷史。
吳柏軒 2017-11-28
違規領薪 國語日報17董事 教部聲請全解職

違規領薪 國語日報17董事 教部聲請全解職

董事無給職 卻按月領錢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國語日報董事會紛爭不斷,教育部昨日大動作向法院聲請解除所有董事職務!教育部強調,國語日報董事會不僅逾期未改選、未依法修改捐助章程,應是「無給職」的法人董事卻按月領取三萬至五千元費用,早已行文糾正,所有董事過去三年共溢領逾五百萬元,違規情節重大,聲請解除董事職務;這是教育部主管七百多個財團法人的首例。 國語日報十七位董事應是「無給職」的法人董事,卻按月領取三萬至五千元費用,違規情節重大,教育部昨日向法院聲請解除所有董事職務。(資料照) 國語日報今年爆出第十九屆董事會遲遲未改選,部分董事卻另組第廿屆董事會的「雙胞」爭議,董事彼此提告、攻訐,董事會陷入空轉。教育部多次行文、限期要求董事會改選未果,昨日向法院聲請解除全體董事職務、大動作展示要中止國語日報董事會惡鬥的決心。 董事會應改選 已拖半年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黃月麗說,第十九屆董事會二月底就該改選,但拖了半年、迄今十月還未改選,已嚴重影響報社運作。 目前國語日報董事會的一般董事一年僅出席兩次董事會大會、常務董事則僅開八次會。但教育部指出,依「教育部審查教育事務財團法人設立許可及監督要點」,國語日報是財團法人,董事應是「無給職」,但經查第十九屆董事十七人(一人已退休)竟按月支領類似薪資的固定費用,在一○三年發現就曾四次去函糾正,直到今年五月該董事會才停領月薪。 黃月麗說明,每位董事除了每次會議有出席費五千元,董事長每月還另領三萬元、常務董事每月七千元、一般董事每月領五千元的所謂「車馬費」,甚至年終還加發一個月,三年間共溢領了五百一十五萬五千元,嚴重違反章程及董事無給職精神。 黃月麗指出,教育部八月從國語日報歷史資料中,證明報社是由政府捐資成立而轉型的財團法人。九月五日去函要求董事會限期改選,但該董事會不同意教育部的認定,向行政院提起訴願,為確保公益,昨委託律師依照民法卅三條,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解除現有十六位全體董事職務。 因部分董事已提訴願,恐影響法院訴訟,黃月麗則認為,官方採雙軌並行,解除職務是依照民法,訴願則另有法條適用,將交由司法與訴願定奪。 她研判法院恐需三到六個月時間審理,未來若法院裁決解散,應會指派臨時董事去修章程並推動改選新董事會;依慣例,政府捐助法人的新董事會,應會有部分教育部代表、專家學者及教育人士參與。 黃月麗也強調,董事會改組後,就由新董事會接手報社運作,教育部不會接管或干預業務,讓新聞媒體保持中立,過去董事溢領金額,也將由新董事會進行追討。
吳柏軒 2017-10-13
國語日報全體董事職務 教育部聲請解除

國語日報全體董事職務 教育部聲請解除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教育部針對國語日報,發現其現任董事「鬧雙胞」紛爭不斷,再加上還按月發錢給16位現任董事,違反教育部規定,從103年起共溢領515萬5千元,教育部今天下午決定強硬,依民法向法院遞狀,聲請解除現任全體董事職務。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黃月麗認定,國語日報是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其現任董事紛爭不斷,加上有不當支領薪資等,違法事證明確,依民法向法院聲請解除董事職務。(記者吳柏軒攝)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長黃月麗說,國語日報這屆董事從103年3月1日起上任,任期3年,今年2月28日就須改選,不料卻鬧出董事紛爭,至今董事會仍未成功改選,嚴重影響相關運作。 黃月麗說,再加上教育部規定的財團法人,其董事是「無給職」,不能按月支領薪水,最多只能依照開會次數給予董事車馬費補助,但經查,國語日報的董事竟按月支薪,董事長每月領3萬元、常務董事每月7千元、一般董事每月5千元等,甚至還有年終獎金1個月,總共17位董事(但後來有1人以退休)共溢領515萬5千元,對此已經構成嚴重違規。 面對國語日報,黃月麗再說,經查133冊歷史檔案,證實從37年起該報就是由政府捐助,出資協助其訓練、籌辦、添購機器設備等,甚至後續即使自組董事會到成立公司等狀態,都持續由政府捐資,依法屬於政府捐助並管轄的財團法人,所以附有監督之責。 黃月麗認為,其實教育部103年就發現其董事有溢領,並前後去函糾正4次,如今不僅現職董事嚴重違反章程規定,也違反董事無給職精神等,且9月5日去函要求董事改選,國語日報董事會9月19日開會,最後仍不服教育部規範,並提出訴願,顯見並無改變的意願,為了確保公益,才決定要向法院申請解除現任董事職務,未來將由法院決定是否解除其職務,並指派新任董事,重新展開其運作,而相關溢領的金額,也須由新任董事會去追討。
吳柏軒 2017-10-12
飛碟、NEWS98裁員 新聞部記者11人全資遣

飛碟、NEWS98裁員 新聞部記者11人全資遣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電台新聞部大裁員!飛碟電台、NEWS98(台灣全民廣播電台)昨晚將新聞部記者十一人全部資遣。內部員工爆料,上述電台雖各屬不同公司,但目前都和中國廣播公司採策略聯盟,新聞資源通用,藉此達到精簡人力。對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副主委翁柏宗呼籲,業者應維護媒體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 飛碟聯播網。(圖取自網路) 據遭裁員的員工表示,昨晚六點,飛碟及NEWS98緊急召回新聞部全部記者,當下告知公司因應轉型將裁撤新聞部,未來新聞不再是電台重點,北部加外地、兩間公司共十一名廣播記者全數資遣,提供預告工資一個月、依照年資發給之勞基法資遣費外,再加發一個月薪資,工作至本月廿五日。 資深員工透露,公司過往營運良好,資方未加薪,向員工解釋要考量未來營運可能虧損,沒想到如今遭直接資遣,心裡非常難過;雖然飛碟、NEWS98有各自電台執照,但背後都與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有淵源,本月初就有中廣員工發現,新聞資源已和飛碟、NEWS98整合,疑似就是為了精簡人力預做準備,等於一組記者供應三家電台新聞。 翁柏宗說,飛碟去年剛通過執照申請,審照時僅針對媒體專業自主、消費者權益、多元文化、公眾視聽等角度審酌,有關新聞資源共享,則屬於公平交易法中的申報結合問題,須再檢查此策略聯盟有無涉及壟斷,但基於主管機關立場,呼籲業主要維護媒體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 飛碟電台成立廿一年,NEWS98開播十八年,前者由趙少康創辦、後者則是前立委張俊宏早期設立,後來賣給趙少康,趙少康雖曾任飛碟董事長,但因入主中廣而處分股權,並將飛碟董座交給張小燕,今年二月卻傳經營慘澹,張因此辭職,董座再轉給創台元老張榮屏;趙少康近期則是遭檢調重啟當初中廣案的交易調查,疑似有侵害中廣公司廿億元股利之嫌。
吳柏軒 2017-09-09
飛碟電台驚傳裁員 11名記者全數資遣

飛碟電台驚傳裁員 11名記者全數資遣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飛碟聯播網、NEWS98驚傳新聞部大裁員,今晚6點傳出將全數11名記者全部裁掉,讓其口號「空中的夢想家」幻滅,而飛碟最初創台元老之一就是趙少康,該台今年初才傳營運慘淡,使張小燕辭去董座,如今再傳裁員,讓民眾空中熟悉的聲音越來越少。 飛碟聯播網今年2月前董事長張小燕請辭,不少知名節目主持人蔡燦得、路嘉怡離去,如今又傳把台北新聞部9名記者全數裁員,新聞資源卻跟其他廣播公司共享。(擷取自飛碟聯播網網站) 據內部員工爆料,飛碟及NEWS98在今晚6點緊急召回所有北部的新聞記者,加外地總共有11名記者遭資遣,只能做到本月25日,其中不乏工作近20年的資深記者,員工哭訴,過去經營獲利,公司傳達要想到虧錢時刻而不加薪,如今虧損後卻直接裁員,完全不把員工好好看待,將捍衛自身權益。 員工再爆,事實上飛碟電台與NEWS98在新聞部的發稿系統上已經整合,雙方共享新聞資源並播報,前2天則是發現,中廣新聞網也加入整合,等同3家電台可取得相同的新聞內容,也引發員工恐慌人力減縮與精簡成本的擔憂。 而飛碟聯播網(UFO Radio)最初前身為新黨申請的「新希望電台」,由趙少康創辦,後引進飛碟唱片而改名,屬於中功率電台,大台北頻道FM92.1首播音,後結合地方把電波送至全台各地,早期擁許多膾炙人口的節目,張惠妹、周玉蔻、陳文茜、趙少康等名人都在此處與聽眾空中相會。 而趙少康曾一度擔任飛碟董事長,後牽涉中廣投資經營,他最後在2006年請辭飛碟董座並處分持股,雖一度被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質疑其投資中廣的資金來源,後來也出脫解套,之後董座則由張小燕接手,但今年2月張小燕辭職,目前董座由創台元老之一、建築師張榮屏擔任。 目前趙少康經營中廣,但日前遭司法調查,傳他以2億元訂金代價買下56億元的中廣股權,結果訂金半毛未付,也未依合約將中廣股權信託給中投公司,最後訂金拖了4年才付清,但疑似這段時間從中坐擁20億元中廣股利,甚至拿股利付中廣股權尾款,遭中投控訴損害公司利益。趙少康則曾喊冤,稱其是以2億元訂金買10億元的媒體部門,並非無本生意。
吳柏軒 2017-09-08
吾黨改我們 政大校歌去黨化

吾黨改我們 政大校歌去黨化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政治大學校歌因有「吾黨」、「三民主義」等詞彙,多年前就被認定黨國意識太深,不符社會脈動潮流,去年經師生抗爭並啟動修正程序,政大昨天召開校務會議正式通過修正版校歌,拿掉黨國意識詞彙,改為「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但學校仍採取新舊版本並行,讓師生各唱所愛。 政治大學校歌新舊版對照表 2座蔣中正銅像 移1座 另外,政大校內還保有兩座蔣中正銅像,被視為威權遺毒,校方成立銅像處置委員會討論去留,校務會議也提案表決,最後以四十三票支持移一座、廿二票全移走,因此通過將至少移走一座銅像,哪座要被移除、移去何處,還需進一步討論。 政大前身為中央黨務學校,首任校長為前總統蔣中正,校歌殘留黨國意識,屢遭師生抗議、要求修改,九十三年起歷經九次校務會議討論,但幾次表決後修改失敗;前年再有「政大野火陣線」等學生社團連署廢校歌,去年正式成立校歌檢討委員會討論,今年七月提案修正,昨日校務會議再逐句討論表決,終於拍板修改校歌。 逐句表決 拿掉三民主義 政大新校歌中,把革命改革新,命令改理念,還有「實行三民主義」改「實踐民主法治」;「建設中華民國」改「維護自由人權」,「吾黨」改「我們」等。 政大校方表示,未來新舊版本將並行,政大校歌被列為校內「文化盃」合唱比賽指定曲,或在畢業典禮等重要場合上播放,但只會播放歌曲旋律版,不影響歌詞。 政大政治系大三生葉育昕表示,舊校歌的吾黨、三民主義等殘留早期威權影子,新詞改成普世價值,可以彰顯政大的人文高度及多元包容精神,且新舊版並行,也能讓校友聯繫情感。 多元包容 新舊版本並行 政大公行系教授徐世榮說,自己當年就讀政大也參加文化盃唱過舊校歌,如今隨著時代改變,「有些事也真的要改」,他支持修改,雖然部分校友與師長基於過往情感,不希望更動,但新生代學生也有想法,如今決議新舊並行,應較寬容且正面。 校歌去政治化漸成趨勢,除了政大,不少學校也陸續出現校歌爭議,如陸軍官校的校歌有「黨旗飛舞」一詞,曾被立委劉世芳要求修正;台灣師範大學的校歌有「重歸祖國」等,去年校慶被學生舉牌抗議拒唱;師大附中校歌也有「我們是新中國的中堅」、「復興中華」及「照耀祖國的錦繡河山」等語,高雄鳳山高中校歌更含「革命的洪流」、「光復神州」等早期強烈的國民黨反攻、革命意涵,都曾引發師生異議。 台師大主任秘書林安邦昨說,考察校歌背景,這裡的「重歸祖國」指的是台灣從日本殖民統治下脫離,非黨國意識形態,若真的要修改也可以,校方採開放態度,但牽涉校友情感,應凝聚共識後再執行相關程序。
吳柏軒 2017-09-08
去蔣化行動政大蔣介石遺像被噴上「228」

去蔣化行動政大蔣介石遺像被噴上「228」

22日晚間有人闖入政治大學四維堂內,朝懸掛的蔣介石照片噴漆,並留下228等字眼,表達不滿訴求。(爆料者提供) 2017-02-23 11:36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228紀念日即將到來,各地不少蔣介石銅像與標的都再度被抗議,昨深夜有人對政治大學四維堂內懸掛的蔣介石照片噴漆,留下228字樣,爆料者宣稱,無法容忍蔣介石當政大榮譽校長,認為政大應促成轉型正義,「政大去蔣化將是社會指標!」 政治大學前身為中央黨務學校,前總統蔣介石擔任校長,故校內不僅擺設2座銅像紀念,禮堂、教室內也懸掛其遺像,蔣介石也被政大列為「永久名譽校長」。但蔣介石曾實施白色恐怖鎮壓,不少台灣民眾無辜受害,近年轉型正義呼聲漸高,其作為前領袖的各種紀念銅像、照片等物,存在意義也備受質疑。 爆料者表示,無法容忍蔣介石繼續作為政大的榮譽校長,加上228紀念日又即將到來,決定發起噴漆行動,昨夜闖入校內四維堂內,朝照片噴漆,希望引起社會與校方正視。 而今年1月12日政大校務會議上,正式通過議案,將籌組「銅像處置委員會」,針對校內2座銅像的處置進行討論,未來打算遷移銅像到合適地點,讓校內不再具有威權遺毒。 而近日228快到,台灣民意逐漸不再領袖崇拜,各地也傳出移除蔣介石銅像的消息,如台南市今年春節後就陸續拆掉左鎮、新營、及玉井等3處銅像,市長賴清德預計要拆除全市20座銅像;中興大學也在1月拆掉銅像換上已故前校長等。 政大主任秘書王文傑表示,根據駐警隊調閱監視器,有2名不明人士穿帽T、戴口罩,在今天凌晨1點6分從四維堂側門破窗闖入,把遺像拉下來噴漆,隨即在1點14分離去,全程不到10分鐘;對遺像遭噴漆表示遺憾,認為政大屬於開放民主多元的校園空間,言論自由表達在校內暢通無阻,也包容不同聲音,如銅像遷移與否就已送入校務會議提案,然而夜間闖入行為是屬於校園治安的考量,因此已經報警處理。
吳柏軒 2017-02-23
雙十國慶非台灣國慶 學者:遷佔者國家 應落地生根

雙十國慶非台灣國慶 學者:遷佔者國家 應落地生根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總統府前昨舉行雙十國慶大典,但歷史學者李筱峰指出,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誕生,可是連蔣介石來台後都自稱「亡國之民」,台灣事實上是被流亡政府統治的「遷佔者國家」,與辛亥革命無關,也不必熱中慶祝雙十國慶。李筱峰並說,外來政權應該在地化、落地生根,台灣也須追求國際正式地位,才能走出自己的路。 昨天總統府前舉行雙十國慶大典,學者認為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應該在地化,剛好呼應今年國慶大會主題「台灣有你真好」。圖為三信家商表演,向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的人致敬。(記者羅沛德攝) 今年國慶大會主題「台灣有你真好」,圖為樹德家商表演,向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的人致敬。(記者張嘉明攝) 李筱峰:台灣是流亡政府統治的遷佔者國家 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表示,蔣介石曾在一九五○年三月十三日直言:「我們的中華民國到去年(一九四九年)終就隨大陸淪陷而已經滅亡了!我們今天都已成了亡國之民…」李質疑,既然亡國,何必慶祝雙十國慶? 李筱峰也認為,辛亥革命時,台灣還受日本統治,一九三六年的五五憲草中,亦未將台灣列為領土,台灣後來被流亡的國民政府統治,其實是美國學者Ronald Weitzer曾提出「Settler State(遷佔者國家)」概念,內涵為「由支配原始居民的新移入者政權所建立的國家」。 另,網路議論辛亥革命曾有漢人屠殺滿人事件,李筱峰解釋,當年武昌起義後,南方廿多省紛紛宣布獨立,其實滿人大多在北方生活,革命期間雖有零星排滿行為,但非全面,也無大屠殺事件發生。 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薛化元進一步解釋,辛亥革命最初有民族色彩,並喊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但革命後,民國成立,執政改由「立憲派」掌權,並喊出「五族共和」口號,這是重要轉折,已非中國過去改朝換代下的種族屠殺意識,且民國與大清簽約,讓溥儀繼續當皇帝,袁世凱也是立憲派支持才當上大總統,從思想史立場分析下,推測革命不免滿人抵抗傷亡,但未有大屠殺事件發生,也非學界研究重點。 花亦芬:台灣應務實追求國際正式地位 台大歷史系教授花亦芬則認為,若革命有殺滿人,必須由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襲,因轉型正義要處理「國家體制的改變」,讓威權轉換到民主時,進行補償並重建社會心靈;而面對雙十國慶,她希望台灣要面對國際複雜情勢,可理解國慶與台灣不相干,但重大改變恐須付出龐大政治動盪代價,目前應務實追求台灣在國際的正式地位,一步步改變才有利。
吳柏軒 2016-10-11
杜正勝:太陽花學運後 年輕人自視台灣人

杜正勝:太陽花學運後 年輕人自視台灣人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新政府五二○將上路,台灣即將面臨第三次政黨輪替,推動台灣落實轉型正義成為改革大工程;前教育部長杜正勝昨日受訪直言,轉型正義最大困難「問題出在每個人的細胞」,畢竟仍有人腦海殘存早期觀念與影響,台灣在二○一四年(太陽花學運事件發生)其實早已覺醒,年輕輩早就自視為「台灣人」。 前教育部長杜正勝。(記者方賓照攝) 談及前陣子歷史課綱微調爭議,杜正勝更直言:「台灣社會早對於政府黑箱操控課綱給出判斷及批判,證明黑箱微調根本無用!」 杜正勝指出,轉型正義困難,「問題出在每個人的細胞」,畢竟仍有人腦海殘存早期觀念與影響,但當年所作所為,或許曾是理所當然,但今天回頭看便不合理,例如中正紀念堂的興建,台灣累積太多不正常、不合理現象,必須用普世價值重新衡量,其中便可強調人權觀點,如廿世紀以來蘇聯、東歐等國家都有專制者垮台,轉型正義亟待台灣社會實踐。 杜正勝強調,轉型正義的意思是在原來威權專制體制下認為可以做的事,進入民主人權的體制後,那些事卻是不該做的,於是對過去的事加以糾正或清理。以東西德統一為例,原在共黨控制下的東德,官員認為應該的事,等到兩德統一後,從西方民主社會的觀點,很多是違背人權,甚至已構成犯罪行為,用人權角度加以處理,給個交代,就是轉型正義。 對台灣主體教育的實踐,杜正勝認為,一四年太陽花學運是重要轉捩點,「台灣主體」被社會廣泛認識,年輕人知道需立足在哪,要與台灣共同成長、共存亡,因此有反對中國因素的服貿協定,反對黑箱微調課綱等事件出現。杜強調,從先前歷史教科書改革推動「認識台灣」到高中台灣史獨立成冊,歷經十數年社會變遷與努力,使得大家普遍認同台灣,且年輕人更因此反過來教育長輩,讓許多老人也漸覺醒。
吳柏軒 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