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搜尋
依作者
依文章
依日期
不限
首頁
最近更新
台灣觀點
時事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鯨魚影音
首頁
最近更新
台灣觀點
時事新聞
台灣政治
國際大事
財經資訊
體育娛樂
藝文活動
綜合新聞
笑談人生
捐款義賣
關於我們
鯨魚影音
鯨魚舊站
台灣部落格大賽
首頁
時事新聞
國際大事
國際大事
呼籲美國調查台灣大選 華郵:中國想換掉蔡英文
外媒直指中國的目的是將總統蔡英文替換成「更容易控制的領導人」。(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台灣縣市首長選舉於上個月落幕,外媒分析,台灣選舉遭到中國的強力干預,並呼籲美國介入調查。外媒直指中國的目的是將總統蔡英文替換成「更容易控制的領導人」,並破壞台美關係,達到統一。 《華盛頓郵報》刊出專欄作家Josh Rogin的文章,探討中國上個月透過社交媒體,非法資金和假新聞,成功干涉台灣的選舉。文章認為,美國正緩慢地意識到中國對外國的干預,盧比歐等6名參議員共同署名信函遞交國務卿彭佩奧等首長,呼籲美國政府應該協助台灣調查中國對台選舉的影響。 文章指出,中國透過「五毛軍」,在社交媒體上用「反蔡英文」、「反民進黨」的假新聞轟炸台灣2300萬人民,並投入資金在台灣攻擊蔡與綠營,選後則將蔡英文的失利歸咎於她對中國的強硬立場,文章直指「中國的總體目標是在台北將蔡英文換成更容易控制的領導者,藉此增強對台灣的控制,並削弱台北與國際社會的聯繫」(Beijing’s overall goal is to replace her with a more malleable leader in Taipei as part of its broad effort to exert control over Taiwan and weaken Taipei’s relationship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中國的最終目標是破壞台美關係,並達到統一。 文章擔心,中國在台灣的做法,若應用於美國將造成巨大破壞,並呼籲在台灣發生的事件是美國應該解決的外交政策問題,川普政府善於解決問題,但需要與盟友有更多的合作,「俄羅斯對政治的干預是短期危機,但中國則是長期挑戰,台灣最近的遭遇顯示出問題有多嚴重,美國不能等到為時已晚」。
自由時報
2018-12-19
61%日本民眾肯定日政府禁中國電信設備
圖說:「日經新聞」報導,民調結果顯示,多數日本民眾肯定日本政府近來在政府機關及自衛隊禁用中國電信設備產品的做法。(路透檔案照) 〔編譯王惠慧/綜合報導〕日本「日經新聞」報導,民調結果顯示,逾6成日本民眾肯定日本政府近來在政府、公務機關及自衛隊禁用中國電信設備產品的做法;另外,大部份的日本民眾也認為,美中貿易戰將傷及日本經濟。 根據日經新聞與東京電視台本月14日至16日所做的調查顯示,有61%的日本民眾支持政府禁用中國製電信設備,僅21%的民眾反對;至於被問到美中貿易戰對日本經濟的影響,74%的民眾認為將帶來負面影響,僅15%不認為日本經濟將受影響。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內閣在本次民調當中,支持度較11月調查下滑4%至47%,不滿意度上升6%至44%,其中,回答滿意的男女各佔51%及41%。該民調採用電話號碼(包含行動電話)隨機抽樣990名18歲以上受試者,回答率46.3%。
王惠慧
2018-12-17
「台灣是一個國家!」美議員:是時候承認這個事實了
美國共和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約霍(Ted Yoho)昨天認為,美國政府若一再配合共產黨,就是對台灣被邊緣化做出貢獻,他強調,「台灣是一個國家,是時候接受並認清這一事實」。
自由時報
2018-12-12
皮尤調查:日本最討厭中國!負面比例78%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路透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研究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日前發布調查顯示,25個調查國家中,日本人對中國的負面感受比例最高,不喜歡者高達78%。 《產經新聞》報導,該調查於5到6月間進行,採電話訪問,有1016人受訪。只有17%的受訪日人覺得中國非常好,有78%的人回答了不太喜歡或不喜歡,負面比例在受調查25國中最高。 日本對中國好感度最高的時候是2002年日中建交30週年,當時有55%的人喜歡中國,之後開始直直落,2013年甚至有93%的受訪者不喜歡中國。報導指出,東海、釣魚台等問題讓日中關係緊張,影響民調結果。 報導指出,該研究也調查了包含亞太地區與美國對日本印象的調查,最喜歡日本的國家是菲律賓,受訪者正面回應比例達83%,最不喜歡日本的是韓國,僅35%正面回應。
自由時報
2018-12-08
跟進美國 日本政府排除採購華為、中興產品
日本讀賣新聞7日報導,日本政府將通令各部會及自衛隊等排除採購華為與中興的製品。(記者林翠儀攝)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東京7日報導〕日本讀賣新聞7日報導,基於安全保障上的考量日本政府將修改政府採購內規,通令各府省(部會)及自衛隊等排除華為技術(Huawei)與中興通訊(ZTE)的情報通訊製品。日本國內企業製品若使用兩社的零件也可能列入排除之列。 華為創辦人千金孟晚舟於加拿大被逮捕,被視為是美中貿易戰另一波的新戰火,事實上美國在今年8月通過「國防授權法」,已禁止政府機關使用華為及中興的通訊器材及服務,2020年8月13日之後,包括使用兩公司製品的公司也將被列入拒絕交易的名單。 報導指出,美國杜絕華為與中興的製品,也呼籲盟國跟進,目前澳洲及紐西蘭已明令排除華為等參加新世代「5G」通訊,英國政府及通訊大廠也有相同的打算。日本也將跟進修改政府採購法排除「威脅國家安全保障的企業製品和服務」,不過為避免過度刺激中國,並未明確指出兩公司名。 報導也指出,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目前政府部分機關可能仍使用這2家公司的手機或半導體。各府省將進行協調修改通訊電路、電腦等政府採購內規,研究以綜合評價方式決定得標者而非價格標,綜合評價中可能列入「低風險」的項目。 另外,民間的防衛產業和電力等重要基礎建設的企業,若普遍使用2公司製品,遇到網路攻擊時的受害災情將會加劇,為此,日本政府未來將與美、澳等國合作成立新的「零件供給網」,以採購中國以外國家的零件。
林翠儀
2018-12-07
巴農與郭文貴成立基金 《紐時》:想實現中國共產黨的滅亡
《紐約時報》報導,巴農、郭文貴的聯手,正是因為兩人有共同的目標:「實現中國共產黨的滅亡」。(翻攝自郭媒體)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流亡富商郭文貴與美國總統川普前任首席策士巴農(Steve Bannon)日前共同宣布,將成立「法治基金」(Rule of Law Fund),協助遭中國迫害人士,引發外界關注。有外媒指出,郭文貴和巴農能一拍即合,是因為2人有著共同的目標,也就是「實現中國共產黨的滅亡」。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郭文貴與巴農在日前宣布,將出資1億美元(約新台幣30.7億元)成立「法治基金」,用來調查中共貪腐,並協助遭中國政府迫害的人士,而該基金主席將由巴農擔任。 該報指出,郭文貴和巴農之所以能攜手合作,是因為2人都「鄙視」中國共產黨,且都有共同的目標,即搞垮北京當局,郭文貴為此出錢,巴農則出主意,共同實現中國共產黨的滅亡。 目前巴農和郭文貴已鎖定中國海航集團,因為海航一直被認為和中共肅貪要角王岐山關係密切。
自由時報
2018-12-06
痛批愛家公投 聯合國官員:人權永遠不應付諸表決
納茲舉例說,如果舉辦一場公投,決定基督徒在台灣能不能做禮拜?或是允許基督徒做禮拜,但投票決定應該限定在星期四?他說,這些例子是想告訴大家,將人權拿來投票、由多數決定結果,是一件多麼荒謬的事。
呂伊萱
2018-12-03
對中國憧憬幻滅!美32名學者籲政府防中共滲透
美國總統川普(右一)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一)在阿根廷會面。(法新社)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阿根廷會面,在雙方會面之前,美國32名過去對中國有憧憬的「中國通」學者,日前提供美國政府一份報告,警告美國防範中國對美國大學、媒體、智庫和企業的滲透,形容其範圍之廣,足以削弱民主程序,但美國卻對此毫無戒心。 《華爾街日報》報導形容,這32名學者過去對中國多抱有憧憬,相信北京當局會走向自由化,包括向來鼓吹美中加強交流的重量級學者,例如葛來儀(Bonnie Glaser)、黎安友(Andrew J. Nathan)等人,這些學者的憧憬現在幾乎已經幻滅(disillusionment)。 這份報告主要由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戴雅門(Larry Diamond)、紐約智庫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夏偉(Orville Schell)帶頭撰寫。報導指出,川普政府裡的鷹派官員看到這份報告後,都認為這為他們主張的對中強硬政策立場,提供一個依據。 報告向美國政府呼籲,「以中國投入金錢的廣度和深度,加上中國強烈的聚焦力,美當局需要對此實施更大的審核,因為中國的干預,比起俄羅斯更願意付出資源和力度,範圍也更廣。」不過這份報告並未指控中國干預美國的選舉。 報告建議,美國應成立一個聯邦機構,讓州和地方政府及非政府組織,就今後與中國的合作關係進行諮詢,並協助審查中國對口機關、組織的背景。另外,報告認為,美國政府應考慮「限制向中國的記者、智庫和大學的學者發出簽證」,除非美國獲得對等的地位。
自由時報
2018-12-02
半島專訪 吳釗燮:台灣「事實上獨立」
吳釗燮表示,台灣有著獨立運作的政府,有自己的總統、國會、自由媒體,因此,實質上,他認為,台灣是「事實上獨立」(de facto independent)。
自由時報
2018-11-30
台灣通過「反核食公投」 中國就解禁
台灣通過「反核食公投」後,中方昨天突然將允許日本新潟稻米進口。(資料照) 台灣可能成為唯一全面禁止的國家 〔駐日特派員林翠儀、記者呂伊萱/連線報導〕中國海關總署28日發布公告,稱經過評估,即日起解禁日本新潟縣產稻米,允許進口。中國在311福島核災事故發生後,禁止包括新潟在內的日本10都縣所有食品進口,去年日中關係改善,中方雖示意將解禁,但上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中,中方未如預期宣布解禁,台灣通過「反核食公投」後,昨天突然傳出中方將開放新潟稻米進口,是否有政治操作令人質疑。 國民黨提出的「反核災區食品公投」在24日獲779萬票通過。中國海關總署則於28日公告,允許日本新潟米在符合食安法規要求下進口。 目前,全世界僅中國與台灣「全面禁止」日本核災區鄰近縣市食品進口,中國逐步解禁後,台灣恐將成為唯一一個全面禁止的國家。而日本政府昨表態,針對台灣禁制,不排除向世貿組織提出爭端解決程序。 中國公告允許新潟稻米進口 日本農林水產省29日證實,中國部分放寬自福島核事故以來實施的食品進口限制,恢復進口新潟縣產稻米。日本政府發言人菅義偉強調,未來將努力爭取中方進一步解除或放寬管制。 中國在福島核災後禁止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宮城、埼玉、新潟、長野、東京、山形與山梨12都縣所有食品和飼料進口,後來解除對山形與山梨的禁令,至今還有1都9縣禁止。 去年日中關係回溫,中國總理李克強訪日示意將放寬管制;今年10月安倍訪中,預期中方將宣布放寬,中方卻僅承諾「基於科學評估積極考慮放寬」。 而中方昨天突然公布解除對新潟稻米管制的措施,據日媒報導,中國駐日大使館新聞發言人張梅在2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還表示「沒有新的訊息」,強調中方將繼續本著科學原則,處理日本食品輸中問題。共同社分析,中國是因為與美國爆發貿易戰,希望透過解禁稻米改善對日關係,從而加強對美國的協調。 台灣通過「反核食公投」後,未來放寬日本五縣食品進口管制更為困難。而第43屆「台日經濟貿易會議」今天在台北開幕,「反核食公投」勢必更將成為注目焦點。
林翠儀
2018-11-30
選舉假消息滿天飛! 紐時:中國明顯利用新式武器干預
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的律師在10月時表示,他們有證據顯示,在台灣社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誹謗陳其邁的假消息來自海外帳號,包括一些有中國IP地址的帳戶。(資料照)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九合一地方選舉將在24日舉行投票,關於選舉各種的假消息也在近日瘋傳,美國媒體報導,中國企圖利用一種新式武器「俄羅斯式干預手法」,影響台灣選舉。 今年9月,日本大阪關西機場遭到強颱燕子重創,機場被迫關閉,許多旅客受困機場。(路透資料照) 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掃街拜票。(資料照) 《紐約時報》認為,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的人氣突然出乎意料地激增。(資料照) 《紐約時報》報導,這次台灣選舉被視為總統蔡英文的執政成績單,但蔡英文政府一直承受來自北京的巨大壓力,台灣政府官員也對來自北京的假消息發出警告,中國試圖利用這些行動影響台灣的輿論。 台灣官員指出,新聞媒體和社交網路經常給台灣2300萬人灌輸錯誤訊息,包括未經證實的中國大規模軍事演習的畫面,以及台灣政府對滯留日本大阪關西機場的台灣旅客置之不理的假新聞。這些假消息的攻擊目標似乎就是傾向獨立的民進黨,同時幫助被認為更支持北京和統一的政治人士,而這些人通常屬於國民黨。 關西機場假消息源自中國 報導提到,今年9月PTT出現一則廣泛流傳的貼文,聲稱受困在日本大阪關西機場的台灣旅客正被中國領事館派的車輛載離機場,但前提是他們要稱自己是中國人。這個來自中國媒體的貼文,引發台灣民眾對政府救援不力的批評,甚至造成台灣駐日本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輕生。事後當時在關西機場的目擊者駁斥了這則假新聞,並且有PTT網友發現最初貼文的IP位址來自北京。 韓國瑜人氣突然出乎意料激增 《紐約時報》報導,隨著競選活動的升溫,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的人氣突然出乎意料地激增。民進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的律師在10月時表示,他們有證據顯示,在台灣社群媒體上廣泛傳播的誹謗陳其邁的假消息來自海外帳號,包括一些有中國IP地址的帳戶。韓國瑜則對此說法坦然自若,直接回應那些發貼文的人說,「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 中研院學者:北京可能對韓國瑜提供不少幫助 從1990年代以來一直研究台灣選舉的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鮑彤(Nathan F. Batto)認為,很難判定北京對高雄市長選舉究竟有多大影響力,但他們有些不確定的想法,北京在高雄選舉對韓國瑜提供不少幫助,但他不知道這是不是他在民調中支持率飆升的原因。 台灣媒體廣泛轉載解放軍未查核訊息 英國牛津大學和路透新聞學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也指出,中國解放軍在其社群媒體帳號上的貼文,今年被台灣新聞媒體廣泛轉載,它們刊登了來自部隊帳號的照片和影片,但都沒有查核其真實性。 澳洲智庫:台灣政府應提高民眾對秘密影響行動的認識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國際網路政策中心(International Cyber Policy Centre)資深分析師凱夫(Danielle Cave)認為,台灣政府應該更加努力提高民眾對秘密影響行動的認識,如果大多數民眾不了解實際正在發生的事情,就很難看到台灣政府能成功反制這類行動。
自由時報
2018-11-23
和中國簽約大錯特錯 馬爾地夫要廢FTA
馬爾地夫的執政黨「民主黨」黨魁周一(19日)表示,馬爾地夫的新政府將退出,前朝與中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議(Free Trade Agreement,FTA),因為中國不向馬爾地夫購買任何東西,像馬爾地夫這樣的小國與中國簽訂這種協議,根本大錯特錯。
蘋果日報
2018-11-20
納瓦羅談中國的不可信賴屬性
納瓦羅在密西根大學發表演說。2017年資料圖片/Wikimedia Commons 執掌美國貿易和工業政策,擔任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11月9日在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表示,因為中國過去從不遵守和美國的協議,所以即使雙方達成貿易協定,美國也很難相信中國會認真執行。 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週透過電話交談,似乎傳達出美中貿易衝突有降溫跡象。然而,川普總統助理,美國白宮貿易和工業政策辦公室主任,並兼任白宮貿易委員會主任的納瓦羅週五預警指出,美國即使跟中國在貿易方面達成協議,也無法保證中國會確實執行。 11月9日,位於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華府舉辦「經濟安全與國家安全討論會」,並邀請納瓦羅做主要演講嘉賓。納瓦羅表示,美國和許多國家都有貿易糾紛和相關談判,但和中國談判即使有結果,也很難保證得到執行。我們和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新談判(達成新的協議),我們很信任他們遵守協議。我們正在和日本和歐洲談判。我們和世界上我們能信任的國家談判,但是中國卻與眾不同,他們不可信賴。 他表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多項承諾,在16年過渡期之後,卻始終沒有執行。他並提到,2015年美國歐巴馬總統期間,一位中國高官在華盛頓向美國作出兩項承諾,其一、南中國海人工島礁非軍事化;其二、不會再對美國企業進行電腦駭客攻擊。結果,兩年後中國在南海島嶼佈署武裝,上了牙齒。另外,中共所屬的駭客部門對美國企業的電腦攻擊,只暫停了6個月。 《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指出,納瓦羅是個經濟學者,他曾出版10多本著作,包括《致命中國》(Death by China: Confronting the Dragon – A Global Call to Action)。該書揭示中國政府以全面性,細緻的政策主導貿易和工業發展,目標是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週五的研討會,納瓦羅展示一張圖表,內容列舉一份由美國多個部門共同研究得出的中國產業趕超計畫的七大策略和五十種具體方法,其中包括「不擇手段獲得先進的核心技術。」 中國和蘇聯的模式有什麼不同呢?納瓦羅提出說明時指出,他們都是由國家主導的經濟體,都受政府控制。結果蘇聯經濟一團糟;中國是如何做到盈利呢?答案是:他們進行偷竊。如果你能把世界各國的技術拿來,而不用花費別的企業,每年花費的20%、30%研發經費,你就有了成本優勢,區別就在這裡。 他表示,全球自由貿易的基礎是公平開放,當有些國家刻意採取不平等政策,並且還暗中進行各種侵害,這時採取行動保護本國的利益,並非是所謂的「貿易保護主義」,而是政府正當做為,因為:「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2017年12月,在美國國家安全問題的會議上,川普就明確提出,經濟安全即國家安全。 當被問到即將舉行的G20峰會,川普和習近平的會面是否能為兩國貿易衝突,得出妥協方案?納瓦羅表示,此事該由川普總統,以及美國貿易代表勞勃·萊特海澤(Robert Emmet Lighthizer)決定,他們會根據美國利益作出最佳判斷。
許銘洲
2018-11-11
中國妄想民主黨相救?新眾議院議長也反中
美國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南希.裴洛西(見圖)可望出任第60任議長。(美聯社) 2018-11-08 00:42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親愛的中國政府,民主黨人不會拯救你。」美國民主黨在本月6日的中期選舉中拿下眾議院多數席次,中國內部對此出現希冀聲浪,認為這樣或能扭轉美方對中態度,但華府智庫、美國評論家均認為,因眾議院新議長南希.裴洛西(Nancy Pelosi)同樣反中。 綜合外媒報導,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費和中國研究講座」(Freeman Chair in China Studies)的專家張克斯(Christopher Johnson)認為,「中美都在等待中期選舉,但它不會改變雙方關係,我從太多的中國人那裡聽說,選舉之後情況會發生變化,這可能是錯誤的」。 美國6日舉辦中期選舉,共和黨取得206個眾議院席次,民主黨則是取得229個過半席次,將可望由美國眾議院領袖南希.裴洛西(Nancy Pelosi)出任第60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評論家瑞波薩(Kenneth Rapoza)也認為,即使民主黨獲得眾議院主導權,新議長也不會對中國有友善態度。 瑞波薩舉例,過去裴洛西曾針對關稅議題發表看法,認為「北京的監管壁壘、強制要求、勞工濫用、反競爭政策以及許多其他不公平貿易行為,需要全面獲得回應」,裴洛西來自與中國貿易量龐大的加州,其選區有許多需要被保護的智慧財產權,因此心裡相當清楚中美貿易之間的影響。
自由時報
2018-11-08
波蘭電視秀中文:支持台獨!
波蘭電視節目一群人手持「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標語,公開力挺台灣獨立。圖/擷自YouTube 波蘭挺台獨!中國打壓台灣國際空間無所不用其極,許多國家被迫接受中國威脅,但波蘭一電視台日前公開表明,支持台灣獨立,更在節目中高舉「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標語,支持台灣對抗中國,台灣網友瘋狂點閱,目前觀看次數已破萬,還有網友留言「阻止紅色病毒」,大呼波蘭讚! 波蘭電視台《Idź Pod Prąd TV》在節目中公開力挺台灣,節目中請到一位會講中文的波蘭女性,她手中拿著「Say No To China 、Say Yes To Taiwan」的標語說「我們波蘭人希望,台灣能夠獨立,對中國說NO,對台灣說YES。」 隨後,節目男主持人也指出,今年是波蘭獨立100周年紀念,波蘭曾為了許多國家的獨立努力,現在,波蘭支持台灣對抗中共,也鼓勵台灣宣布獨立,語畢,還戴上一頂寫有「Make China lose again」(讓中國再次落敗)的紅色帽子,力挺台灣。 片尾,還有一位波蘭人拿著標註「#YES Taiwan #NO CHINA」的字卡說,支持台灣為了獨立、公投而努力,波蘭人會當台灣人的後盾,並為台灣人祈禱,「上帝祝福你們。」 波蘭報駐台記者Hania Shen(沈漢娜)也在臉書分享波蘭電視台的影片和報導,許多台灣網友也紛紛到影片下留言「台波友好。」、「我是台灣人,謝謝波蘭」、「台灣加油 波蘭加油」,也有網友嘲諷「強國人又要崩潰了!」、「五毛快去查波蘭有什麼東西可以抵制的」,留言已達數百則,觀看次數更已衝破萬人。 男主持人戴上一頂寫有「Make China lose again」(讓中國再次落敗)的紅色帽子,力挺台灣。圖/擷自YouTube 影片:波蘭支持台灣獨立!Poland supports Taiwan!/Polska murem za Tajwanem! #ipptv
民報
2018-10-29
BBC記者深入新疆再教育營 揭發「巨大監獄」真相
今年4月的衛星照拍下這座位於新疆達坂城郊區的再教育營。翻攝BBC 中國被國際社會揭發在新疆設置「再教育營」,關押上百萬維吾爾人。中國政府對外解釋此為「職業訓練營」,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最近企圖躲過官方審查,深入新疆查真相,發現國際社會所知的「再教育營」規模遠遠不及真實狀況。 BBC網站今日刊出新疆特別報導,稱採訪小組日前搭機前往烏魯木齊。為了躲避當地公安,特地選在清晨抵達機場,再驅車前往「再教育營」所在地:達坂城。報導指出,採訪小組一抵達達坂城,就有5輛載著制服和便衣警察的車輛尾隨。 正當記者準備隨時被攔截時,突然有非預期中的景象出現在採訪車前面。原本在衛星照顯示是一片荒原的空地,豎立著一座巨大監獄型建築物。文中形容:「就像是沙漠裡突然蹦出一個迷你城市…一排又一排巨大的灰色建築物,每一棟都有4層樓高」、「正當我們開始攝影,想拍攝建築物究竟佔地多廣,我們的車就無法繼續往前,因為一輛警車開始行動了。」果然,BBC記者車輛被警察攔下,強迫他們停止攝影並離開當地。 雖然採訪車被攔下,但他們所看見的景象已足以證實BBC取得的新證據。報導稱,外界先前指控中國政府在新疆設集中營,使用的是Google Earth今年4月的衛星照片,照片上的集中營有16棟建築物。但根據歐洲太空總署(ESA)公布最新的10月衛星照,顯示這座位於達坂城的再教育營規模在過去半年迅速擴增,建築物已超過50棟。然這只是遍布新疆的其中之一再教育營而已。 當被問到這些建築物用途時,幾乎所有新疆人都回答:這是再教育學校。還有人說:「有數萬人在裡面。他們思想有些問題。」BBC記者在文章最後寫著:「這巨大的設施在各方面都不符合學校的定義。在新疆,『去上學』已經有了另外一種含意。」(桂家齊/綜合外電報導) 10月的衛星照可看出建築物已迅速增加。翻攝BBC BBC採訪車隊在新疆達板城再教育營外。翻攝BBC BBC採訪車被攔下。翻攝BBC
蘋果日報
2018-10-24
外媒:維持現狀與獨立公投民意將日愈衝撞!
10/20「全民公投反併吞集會」。圖片取自/ DNAIndiaNews/YouTube 喜樂島聯盟發動的10/20「全民公投反併吞集會」,據主辦單位估計當天有超過10萬人參與該場台北盛會,訴求人民有主張「獨立公投」權利。 該場行動,是近幾年反抗中國霸凌運動,蓄積能量的初步爆發。僅管台灣得到美國支持,也是個自主統治國度,中國卻一再宣稱台灣領土屬於中國,這讓台灣人高度不滿。 當天示威者,聚集在北平東路的民進黨總部前面,頻頻高呼「要公投」、「反併吞」等口號。喜樂島聯盟發言人張銘祐(Kenny Chung),對於當天的大規模出席盛況,認為這場運動「非常成功」。並認為這是台灣民主化近30年來,公開倡議「獨立公投」的最大型群眾集會。 不過,也有台灣媒體報導引述台北市警局看法,認為現場只有6千人。對於警方故意低估參與群眾數量,其真正用意如何?引發揣測。 英文視訊媒體DNA India News報導指出,當天群眾集會人數約有8萬人。《法新社》(AFP)10月20日報導,開宗明義在第一段指出,本週六台北群眾抗議活動,有高達數萬名獨立運動者(Tens of thousands,雖未明言確指10萬人),目的在於向北京霸凌發出譴責,並意圖挑戰無意高舉「台灣獨立」(只強調「維持現狀」)的蔡英文政權。 現年43歲的自營勞工平成文(Ping Cheng-wen音譯),參與週六示威時向《美聯社》(AP)表示:個人無法同意中台「兩岸一家親」華麗飾詞;我們擁有自己主權,而且台灣是個國家,不需攀附中國求存。 另一位參與要公投反併吞的85歲高齡示威者郭榮民(Kuo Jung-min音譯)他是位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牧師,也擔任台灣神學院希伯來語教授。他表示,主張中國應統一台灣的中國人,應該儘早搬到中國,那是他們比較宜居所在。並說:我們應該成為真正台灣人,而非當個虛假中國人;如果中國好,為何他們(親統者)不遷到中國居住? 63歲的喜樂島聯盟召集人郭倍宏是群眾會場第一位致辭者,他說,我們要告訴中國,請停止霸凌台灣;台灣人要(透過公投)成為自己國家主人。 時代力量主席黃國昌,向現場群眾表示,該黨跟大家站在一起,支持制定「新憲法」。他還說,應該透過公民投票手段,讓台灣成為「正常化國家」。 自認為是中國人比率只剩3.7% 《法新社》10月20日報導指出,當天出席民眾,有些帶著自己的孩童前往;不過,絕大多數抗議者,以年長者居多,也有一些支持獨立運動的長老教會成員前來(牧師人數則有300人。) 63歲的長老教會退休牧師蔡文禮(Tsai Wen-li音譯)表示,唯有透過公投,才能向國際社會表達台灣人建立新國家的意向。他身上穿著「台灣是我的國家」字樣襯衫。 現年16歲的年輕人洪辰仁(Hung Chen-jen音譯)向法新社表示:我們應該用具體行動,舉辦公投,從而宣佈國家獨立(譯註:如果得到過半支持的話);我們不要台灣被中國吃掉。 現職工程師35歲的雷克斯.楊(Rex Yang),在群眾場合形容台灣處境,有如「國際孤兒」。 一位抗議女性向阿拉伯《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表示,中國節節進逼,只會讓台灣人更加想要保衛台灣。她還說,透過「台灣自決」,可以彰顯台灣人的意願,以及防衛權。 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8月間公佈的「台灣民眾認同趨勢分佈」調查內容顯示,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者達55.8%;認同自己只是中國人比率只有3.7%。 許銘洲/綜合報導
許銘洲
2018-10-21
看蔡英文國慶演說... 美媒分析:台灣更親美、北京擔心
總統蔡英文昨天發表國慶談話。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總統蔡英文昨天發表國慶談話,呼籲中國在區域間扮演良性角色,不要製造衝突。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蔡談話可能讓北京擔心,華府將加強對台灣的支持;《美國之音》也分析,蔡英文在大局的部署上,「親美」更加顯著。 《華爾街日報》認為,蔡英文的國慶談話用詞雖謹慎,但其實演說中充滿對中國的「間接批評」。報導認為,談話中重複強調台灣民主價值,很可能會讓北京擔心,美國將加強支持台灣抵抗統一。 《美國之音》報導則由美國綺色佳大學(Ithaca College)研究兩岸關係的政治學教授王維正分析,認為蔡英文提到北京對台灣的打壓,顯示蔡政府在卸任前,將在中國政策上更加保守,不會著墨九二共識,同時在戰略部署上將更「親美」。 王維正也提到,蔡英文談話呼應美國副總統彭斯日前的演說,但事實上已過世的前眾議員海德(Henry Hyde),早已提出台灣的民主生存符合美國戰略利益的說法,如今彭斯再度提到這個論點,有越來越多美國政策菁英都有這種看法。 他認為,「越來越多政策菁英意會到,台灣的繼續存在,而且是以民主方式的繼續存在,不但是為了全中國人好,而且是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自由時報
2018-10-11
彭斯演說譴中挺台 總統府:感謝美政府肯定、支持台灣
美國副總統麥克・彭斯(Mike Pence)4日發表演說,除嚴正譴責並警告中國威脅台海穩定之舉,更進一步指控北京干預美國中期選舉。圖/取自哈德遜研究中心網站 美國副總統麥克・彭斯(Mike Pence)4日發表演說,除嚴正譴責並警告中國威脅台海穩定之舉,更進一步指控北京干預美國中期選舉。總統府則於今(5)日發表回應,對於美國政府肯定台灣民主成就,支持台灣的國際空間,以及對區域安全情勢的關注表達感謝之意。 彭斯4日於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中心演說,除指控中國利用政治、經濟、軍事與宣傳等手段大力干預美國政策和內政,「使出空前力量想要影響美國輿論」,不懷好意想影響下個月的中期選舉,意圖讓川普下台。他更指出,中國正試圖改變國際秩序,並以北京施壓美國航空公司更改台灣名稱為例,認為這正是北京以政治干預商業的例證。 針對亞洲情勢,彭斯則進一步譴責中國,指控北京勸誘3個拉丁美洲國家和台灣斷交轉而承認中國,他認為「這種舉動威脅台灣海峽的穩定,美國必須加以譴責。」 此外,彭斯也以中國近日迫害境內穆斯林、拆毀教堂等行徑為例,提出「自由對中國人民而言仍是遙遠的夢想」,並表示擁抱民主的台灣「為所有中國人民展現一條更好的道路。」這番話獲得聽眾掌聲。 總統府則於今(5)日發表回應,對於美國政府肯定台灣民主成就,支持台灣的國際空間,以及對區域安全情勢的關注,我們表達感謝之意。同時,也表示台灣作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也將持續與區域各方協力,堅定承擔區域和平與繁榮維護者的角色,共同為兩岸、區域間的安全與福祉做出貢獻。也再度強調,對兩岸關係的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但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但更不會在壓力下屈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早則重砲回擊,諷刺美國,「到底是誰動輒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損害別國利益,國際社會早已看得很清楚」。她提到,美國把中美之間的正常交流合作說成是中方干涉美國內政和選舉極其荒謬。並表示中國歷來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根本沒有興趣去干涉美國的內政和選舉」。然而,華春瑩對彭斯指控中國在南海的行徑及對台灣的威脅的部分則隻字未提。 彭斯演講內容完整版影片:
民報
2018-10-05
聲譽敗壞 加拿大撤銷翁山蘇姬榮譽公民身分
緬甸實質領導人翁山蘇姬因拒絕譴責緬軍對洛興雅穆斯林少數族裔犯下的暴行,今天成為首位遭撤銷加拿大榮譽公民身分的人士。加拿大眾議院2007年授予翁山蘇姬榮譽公民殊榮,但由於她拒絕譴責緬甸軍方屠殺洛興雅穆斯林的暴行,國際聲譽嚴重受損。
中央社
2018-10-03
«
1
2
3
4
5
6
7
8
9
10
»
進階搜尋
請選擇類別
全部
台灣觀點
笑談人生
時事新聞
文章連結
資料庫
請輸入作者姓名
請輸文章標題
開始搜尋
熱門文章
近三日
近一月
熱門
這就是國民黨要簽訂的「和平協議」
林艾德
政治與周星馳電影
李忠憲
蔣介石一次簽不夠,還簽兩次
打馬悍將粉絲團
阿扁挺蔡嗆韓國瑜!真是大快人心!
展昭
『農業專家』網紅變成國民黨的打手?
不禮貌鄉民團
140名以上的「蛋頭」學者瞎挺「工鬥」罷工機師
pfge
新年美國送台灣大禮
曹長青
郭文貴曝中國涉台文件 痛批國民黨叛台王八蛋
陳宗田
「郭怎麼說」又驚爆:老共快要掛了?!
杭東
這就是國民黨要簽訂的「和平協議」
林艾德
這次高雄人真的遇到騙子了...
打馬悍將粉絲團
最短的台灣史 - 外來、亂來、下來、我們自己來
謝志偉
醫生父子臨終寫下最愛兩個字「台灣」
張肇烜
揭開蔣經國十大建設的歷史真相
彭淑禎
館長、黑幫、中國黨
Mock Mayson
氣到現在,都無法原諒國民黨
陳增芝
雪兒的中國貨
formosa2008
將繆德生搖到奈何橋的楊姓目擊者
pfge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