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之女」商毓芳首發政見「台語3刀流」

台南市長參選人商毓芳出身228受難家庭,不諱言以「台獨女兒」身份在政治競選之路勇往前進。(記者洪瑞琴攝)

台南市長參選人商毓芳出身228受難家庭,不諱言以「台獨女兒」身份在政治競選之路勇往前進。(記者洪瑞琴攝)

 

〔記者洪瑞琴/台南報導〕母語是文化的臍帶,無黨籍台南市長參選人商毓芳於「競選百日」倒數中,今天首發政見建設就是復興台語,並提出「台語3刀流」策略,深植台南做為「台灣首都」地位。

商毓芳提出3大招,「置設母語教育體制,廣設母語友善空間」,專案補助設置母語學校及台英雙語學校;「打造台語影視、音樂基地,促進台語國際化、產業化」,台語片在語言國際化上比韓語有更好基礎和歷史,台南有絕佳歷史條件和文化厚度;「建立台語文特色商圈,發展文化和語言加值體驗經濟」,建立台語文示範商圈,獎勵商圈以台語文做為交易語言及符號系統,打造無可替代,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台灣」觀光體驗。

商毓芳表示,因生長於228及白色恐怖受難家庭,小學時父母親為保護孩子而遷居至台北,自己算是母語失落的一代,直到2005年才回到台南,為了擺脫黨國教育桎梏,選擇讓小孩子自學,並且熟練母語,他的兒子可以1人分飾3角,將今年甫過世的唸歌國寶楊秀聊著名段子「哪吒鬧東海」一氣呵成。

商毓芳表示,台南除了是「台灣話」做為一個區域性、民族性語言的開始,同時也是台語接軌國際拼音系統的起點,教會羅馬字於1865年由馬雅各醫師(James L. Maxwell)在台南設立傳教本部開始推行,我們現在慣用的華語,所謂「注音符號」的拼音系統是1918年才正式公佈的。台灣之所以從台語主流社會變成華語主流社會,完全是2次大戰後專制政權壓迫的結果。語言沒有高低,拼音系統也只是工具,但母語是文化的臍帶,特別是在台南,如果自認為台灣人的台南人都不會講台語,台南人還稱為「文化首都」無疑是一場荒謬劇。

台南市長參選人商毓芳今天首發政見,提出「台語3刀流」,建設台南做為「台灣首都」地位。(商毓芳競選辦公室提供)

台南市長參選人商毓芳今天首發政見,提出「台語3刀流」,建設台南做為「台灣首都」地位。(商毓芳競選辦公室提供)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即時新聞〉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