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岡野正敬,及南韓外交部第一次官金烘均,16日在首爾舉行會談,譴責北韓挑釁。(歐新社)
北韓十五日炸毀連接南韓鐵路部分區段,兩韓邊境情勢緊張;北韓官方媒體十六日更宣稱,短短兩天內已有約一四○萬名青年加入或重返北韓人民軍,包括學生和青年團官員。為因應北韓挑釁,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議長金明秀已取消原定的訪美行程,美國、日本和南韓三國同聲譴責北韓,並宣布組成「多國制裁監督小組」(MSMT),以彌補現行監督制裁北韓落實情況上的漏洞。【引用網址】
南韓統一部17日對北韓修憲、明確定義南韓為「敵對國家」一事,予以強烈譴責。 據《韓聯社》報導,南韓統一部官員17日表示,北韓此舉違背兩韓民眾對統一的企盼,是「反統一、反民族」行為,南韓對此予以強烈譴責。【引用網址】
華盛頓的人權倡議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十六日發布年度報告,指出全球網路自由度連續十四年下降,並創下歷史新低。報告顯示,中國與緬甸敬陪末座,這是十年來首次有其他國家與中國同列墊底。報告同時警告,人工智慧(AI)對網路資訊可信度造成威脅,但也讚揚台灣在打擊虛假資訊方面的卓越表現,台灣以七十九分名列全球第七,成為亞洲最佳。【引用網址】
根據微軟公司(Microsoft)十五日發布的威脅報告,中國、俄羅斯和北韓在招募網路犯罪分子,於竊取金錢、取得情報及影響選舉上,已日益激進與老練;這些駭客不僅竊取資料,還會植入勒索軟體,為日後破壞預設後門、干擾被害者的行動,以及從事認知作戰。【引用網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華盛頓郵報》等多家媒體報導, 以色列正準備對伊朗10月初發動的大規模飛彈攻擊展開報復行動,美國官員預計,此軍事行動將在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前展開。這次以伊之間的軍事衝突,將在美國大選前成為選民關注焦點,甚至牽動大選局勢。【引用網址】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