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園區駱駝山第十九座石灰窯是目前發現最完整的一座。(楊吉壽提供)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林園區駱駝山區早期為石灰窯重鎮,陸續發現十八座,日前在子儀營區外又發現一座,文史人士振奮地說,這是目前發現最完整的一座,研判為日治初中期興建,相信還有其他石灰窯隱身在荒煙蔓草中。
綠色協會理事楊吉壽、林園文史工作者戴健城、吳岳雲等人,日前到林園區海軍陸戰隊子儀營區外圍進行田野調查,一行人深入密林探查,在荒廢牛車路旁赫見巨大石灰窯身影,駱駝山第十九座石灰窯重見天日。
楊吉壽指出,該座石灰窯約有三層樓高,少有崩壞,是高雄地區見過最完整的一座;該窯使用低溫耐火磚,且沒有編號,應該屬於日治初中期興建,約有九十年歷史。楊吉壽說明,日治後期的耐火磚都有編號,且相當嚴謹,該座石灰窯位於軍事要塞旁,人煙罕至,才得以完整保存。
戴健城表示,駱駝山之前已經發現十八座石灰窯,包括子儀營區外七座、赤崁段兩座、鳳山水庫溢洪道旁四座、清水岩兩座、石頭公一座及小港區兩座。根據之前訪問耆老,駱駝山至少有廿座以上。
林園有句俗諺「潭頭伯,牽牛車,走四界;中厝叔,起大厝,呷四界;林內姐,綁掃帚,清四界」,因當地特殊資源而相輔相成。駱駝山出產的石灰品質特別好,早年是重要建材。
高雄林園區駱駝山第十九座石灰窯重見天日。(楊吉壽提供)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