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鄭英耀昨出席在高雄舉辦的放視大賞時受訪表示,鼓勵老師、學生多跟歐美先進、民主國家有更緊密的交流。(記者許麗娟攝)
〔記者許麗娟、方瑋立/綜合報導〕中共常年假借交流名義行統戰之實,教育部長鄭英耀前天表達目前不鼓勵、甚至是禁止與反對學校和中國交流,引發熱議;他昨天在高雄受訪時再次強調,目前兩岸情勢緊張,加上中國是一個不民主的國家,才會希望要慎重考慮。
對於被扣上是「第一個反對學校與中國交流的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這樣的帽子我承擔不起」,他只是陳述事實,交流、旅遊是人民的自由與權益,但現在兩岸的情勢比較緊張,陸委會也公布中國為旅遊橙色警戒,學生、老師透過交流會有潛在的風險,從教育部的觀點,當然會希望要慎重考慮。
鄭英耀說,學術交流本來就應該給予肯定,只是歐美先進國家與其他國家,並沒有像中國這樣對台灣不友善,基於中國是一個不民主的國家,在學術交流上,他鼓勵老師、學生多跟歐美先進、民主國家有更緊密的交流。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昨針對「中國複合式威脅對我國家安全之影響」邀相關官員進行報告,立委也關切中國統戰營隊企圖滲透至我國大學舉辦說明會一事,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要求國安局、陸委會盤點現行法規的介選樣態和參與共諜組織漏洞,並偕同教育部針對大學協助中國統戰活動擬具因應措施,如比照「旅遊警示」,對中國來台招攬教育交流的團體以不同「燈號」標記,給予師生、家長有判斷風險的指標。
國安局副局長黃明昭允諾,會協同調查局、陸委會針對新型態介選提出定義,並於一個月內提出報告。陸委會副主委沈有忠也說明,陸委會皆會提高警戒,提醒學生、學校或交流方這類活動的可能統戰意涵。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