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中正公園現存的牌子是在中美路這端,是桃園升格前、前中壢市長張昌財任內立下。 (魏筠提供)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桃園市政府斥資10億餘元辦理「中壢區中正公園地下停車場暨活動中心新建工程」,今年4月申報完工,民進黨桃園市議員魏筠建議市府正視地名與歷史記憶的連結,將「中正公園」更名為「中壢中央公園」,以突顯地理位置、去除威權象徵。
魏筠認為,桃園市到處都有中正公園,例如大溪和龜山等,這樣的名稱氾濫且容易混淆,且中壢中正公園這個名稱,其實跟在地一點關係都沒有,缺乏記憶點,其次,內壢後站有中正里、中正國小,但中正公園不在中正路上,也不在中正里周邊,而是在中央里和延平路、中美路、元化路上,隸屬於中央里,而且中壢中正公園原名就是叫中央公園,應該是近半世紀前才改名中正公園,現存的牌子是在中美路這端,是桃園升格前、前中壢市長張昌財任內立下。
魏筠提到,目前中壢中正公園在整修地下停車場,目前在整修階段,若現階段更名,不會造成行政成本的浪費,她建議市府不妨效法紐約中央公園,改名爲中壢中央公園,凸顯公園位在中央里的位置。此舉不僅具文化意義,也有助於凝聚地方認同,盼市府依循法定程序與地方充分溝通,審慎推動更名。
對此,桃園市長張善政回應表示,是否更名涉及全民高度共識,在尚未取得社會各界充分共識前,市府不會貿然進行更動;在地中央里長楊萬焙則說,中央里在中壢火車站前已經有一座中央公園,如果中正公園也改成中壢中央公園,可能有撞名疑慮。
中壢中正公園的蔣介石銅像。(記者李容萍攝)
桃園市政府「中壢區中正公園地下停車場暨活動中心新建工程」,4月申報完工。(記者李容萍攝)
中壢中正公園另一側未整建區。(記者李容萍攝)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