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和俄羅斯2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第2輪直接和談,除達成新一輪戰俘交換協議外,雙方全面停火仍遙遙無期。圖為烏國代表團團長、烏國國防部長烏梅洛夫在會談結束後召開記者會。(美聯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烏克蘭一日發動代號「蜘蛛網行動」的大規模無人機攻擊,重創俄羅斯境內多座戰略空軍基地。紐約時報指出,低成本的無人機正顛覆傳統軍事戰略,改寫廿一世紀戰爭模式,凸顯科技優勢在現代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烏軍使用單價僅約六百美元(約一﹒八萬台幣)的無人機,摧毀造價逾億美元的俄軍轟炸機,展現驚人的成本效益,並將無人機作戰推向戰略層次,展現其協同能力與攻擊深度。
低成本戰術 對抗重型裝備有效
自二○二二年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持續在不對稱戰爭中展現創新與韌性。從初期使用「標槍」與「刺針」肩射飛彈抵禦裝甲部隊,到後來改裝商用無人機、運用土耳其「旗手」TB2無人攻擊機與美援「魚叉」反艦飛彈,烏軍屢以低成本戰術對抗俄軍重型裝備。美方還投入數百萬美元,協助烏克蘭建立本土無人機產能與關鍵技術轉移。
然而,這次奇襲也引發北約組織(NATO)內部對盟國軍事基地防禦漏洞的關切。智庫「海軍分析中心」武器與無人機專家班德特警告,無人機對停滿軍機的基地構成即時威脅。康乃爾大學無人機戰術專家羅傑斯也說,西方在中東與非洲部署的所謂「蓮葉」型前進基地尤其脆弱。
前美國陸軍歐洲司令霍吉斯認為,蜘蛛網行動凸顯美國應重新審視上月宣布、耗資一七五○億美元的「金穹」飛彈防禦計畫。前白宮國安會官員文德曼批評該計畫忽視無人機威脅,是資源錯置,應專注戰略資產防禦。
另一方面,在俄羅斯提出嚴苛停火條件的情況下,俄烏雙方二日於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第二輪直接和談。儘管雙方完成可能超過千人的新一輪戰俘交換協議,但距離全面停火仍遙遙無期。俄方堅稱,除非烏克蘭接受莫斯科的停火條件,否則戰事將持續。
俄方已向烏克蘭遞交一份分為和平與停火兩部分的備忘錄,要求基輔放棄加入北約並維持中立、從俄軍實際控制的四個地區全面撤軍、停火後烏國舉行總統大選,以及限制烏軍規模並禁止外國軍隊駐紮等。烏克蘭國防部長、首席談判代表烏梅洛夫則堅持無條件全面停火,強調戰後不得對烏軍武力施加限制,並拒絕承認俄方對任何烏克蘭領土的主權聲索。
克蘭一日發動代號「蜘蛛網行動」的大規模無人機攻擊,重創俄羅斯境內多座戰略空軍基地。(法新社)
烏克蘭安全局3日宣稱,從水下對克里米亞大橋引爆一枚逾1000公斤的炸彈,造成橋樑一側受損。(擷取自烏克蘭安全局X)
繼1日運用無人機對俄羅斯空軍基地發動奇襲的「蜘蛛網行動」後,烏克蘭安全局(SBU)3日宣稱,從水下對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引爆一枚逾1000公斤的炸彈,造成橋樑一側受損,但損害程度目前不得而知。俄國媒體報導,這座19公里長的大橋一度關閉約4小時。這是克里米亞大橋在俄國入侵烏克蘭後,第3度遭到攻擊。(擷取自烏克蘭安全局X影片)
鯨魚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