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北宜直鐵「東水西運」

 12月25日經濟部抗旱會議後決定,全台再增加35,776公頃第一期作停灌,連同12月17日已決定休耕的苗栗及台中約5,800公頃灌區,全台合計已高達41,576公頃稻田休耕,補償經費約35億元。這條新聞比不上議長選舉受重視,休耕也不會影響一般民眾生活,民眾因此對「十年最大乾旱」並無感。

  • 持續降雨不足,明德水庫上游集水區原本浸在水裏的周邊山壁明顯裸露出來。(記者傅潮標攝)

    持續降雨不足,明德水庫上游集水區原本浸在水裏的周邊山壁明顯裸露出來。(記者傅潮標攝)

但我敢斷言:台灣未來將乾旱連年。過去有「十年一大旱」之說,例如民國69、80年的苦旱,但隨著用水量成長及氣候變異,近年來乾旱越發頻繁,民國82、84、85、91、92、93、95、98、99、100、102、今年都是乾旱年,情況嚴重時依據「農業用水調度使用協調作業要點」,靠的是犧牲農業,以停灌、休耕度過難關。

但停灌休耕,除了環境代價外,補償費、水利會的作業費等損失也甚為可觀。民國91、92、99年單單該年的補償損失就各約11億元;民國95年,桃竹苗灌區停灌補償13.8億元;民國93年,停灌、休耕面積高達65,385公頃,補償耗費26億元。今年已要約35億元補償費,而隨著水情不樂觀,可能還有更多灌區必須休耕。歷史上停灌、休耕農田面積最多的是民國85年,達82,667公頃,換算現在價碼約70億元,難道我們要年復一年忍受這種乾旱損失?

台灣平均雨量2,500毫米,稱得上水資源量豐沛,但因水文豐枯不均、人口眾多,事實上是缺水國家。但一提起要水資源開發,馬上引來環保撻伐,不要說傳統的水庫,例如天花湖水庫難以推動,就連平地水庫,像埤塘的高屏大湖也是困難重重。

不要水庫,那總要採取其他方案。推動多元化水源發展,一直是水利單位努力的方向,但海水淡化,耗費能源、不符經濟;再生水利用,還卡在政策、法規、經濟、心理等因素,都難以有效推動。

除了加強管理、調度外,倒是「東水西運」的構想,值得重新檢視。本來,要專門建造一條輸水管線,可能經濟效益不高,也有環保疑慮。但若「北宜直鐵」成功,不管是何種方案,將輸水管配合鐵路建設,就較無環保疑慮,工程經費也降低,況且蘭陽溪流域平均雨量超過3,200毫米,是全台最高的流域,比全台平均高出一截,年逕流量約28億立方公尺,水量、水質都沒問題,而石門水庫年運轉超過4次,是全台高缺水風險地區之一,權衡之下,或許配合鐵路建設的東水西運會是另一個選項。

當然,這一切還需要更詳細評估,尤其所西運的水是供常態使用還是備援?是要先進水庫還是直接供利用,都會影響其經濟效益;除此之外,更要考慮東部地區民眾的權益與感受。

乾旱雖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若民眾單純地以為家庭用水無虞,就不需要開發、維護水資源,那就錯了。面對未來氣候變遷,旱澇可能更為極端,我們不能僅依靠「停灌休耕」這條用水保險絲,需要付出更多的關心與努力,採取更多開源節流的措施。(作者曾任水利署水政組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